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羽球发烧友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房改末班车-住房制度-泡沫

1
住宅消费:“热点”来了?
市说新语
·大阳
今年是启动住房消费、把住宅建设培育为新经济增长点关键的一年,一种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氛围已经真实可触,政府的有关方案尚未出台,“7月1日停止福利分房”的消息似乎已成为无须证实的时间表。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还是“路漫漫其修远”,而北京的住房“消费”却已经“上下而求索”了:
最近,大量集团购买力重出江湖,据说已席卷了北京较好地段上的较好现房和准现房。市场情绪为之一振,不少发展商本已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细致琐碎的个人买家,不意又逢盛市,更喜的是这些集团买家已不再有压价的矜持。这是一趟买卖双方都十分珍惜的“最后一班车”,而价格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事。
促成这一“消费热点”的,自然有“7月1日停止福利分房”的因素,但更为直接的催化剂是政府机构调整,很多部委或撤或并,所属机构自然受到影响,以前积存在部门、机构“小金库”中的钱,最合理最有效的花法就是买房子——快买房子,快分房子,快房改卖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目前尚难有准确的数字表明此番集中购买把“住宅消费”刺激到何种程度,但其刺激的效果无疑是明显的,“销售市场有所回升,空置有所减少”——不过,减少的是注定能陆续减少的空置,而不是要消化给普通老百姓的、地处偏远配套不全的那部分空置。
很难简单地以“集团消费出笼”来描述这一次市场动作,不过将其视为一列火车出站前的震动倒也未尝不可,车还没有出站,但确实震动了一下,车厢的标牌是“普快:房改——住房商品化”。
按照目前就新经济增长点所形成的共识,福利分房必须停止,住宅消费必须转向由个人的购买行为来启动,其中“高收入者”到市场上去买商品房,这一点政府已不用操心了好几年;“低收入者如住房困难户”由政府提供廉租屋式的保障体系,这是政府最应该做的,前几年国家安居工程本应做到这一点,但遗憾的是只有口号到位;“中收入者”则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享受政策优惠来解决住房问题。由此在居住方面实现一个更为广义的公平和效率,带动住宅建设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是之谓新经济增长点。此中的关键线索是房改,可以说为了达成更大范围的公平,必须承认不公平,承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包括随之而来的补贴和优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此番集团购买浪潮,也许是加厚住房既得利益的最后一次能量释放。从大局出发,对此也许仍应该承认其合理性。但同时它也展示了一个简单的诱惑:如果大量的资金投入建房,哪怕再继续分房,经济数字不也一样会上去吗?当时,这也仅仅是一个不应理会的诱惑,因为经济已不可能再走这样的老路。
面对集团购买的最后一次浪潮,对老百姓来说,“热闹是他们的”,对一般投资者来说,想赶热闹又逢潮头太高,而对新经济增长点来说,有热闹总比没热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2
安居工程大并轨
市说新语
陈大阳
几年来一直作为“德政”来实施的国家安居工程,取得了不小的声誉和成绩,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形势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角色:与经济适用住房并轨,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国家安居(经济适用住房)工程”,被期以解决广大中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
在解决中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上,安居工程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几年间实施城市由60个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城市,已经成为与“小康”一样家喻户晓的“概念”,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政策示范性”尚未达到预想的水平。安居工程作为政府行为,由国家提供贷款,地方政府提供土地、配套资金,建成房屋没有利润,只收取3%的管理费;销售对象为中低收入城镇住房困难户和教师等。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渐渐被“证实”:即使是为低收入者盖的房子,低收入者也买不起,无力享受每平方米1000-2000元的价格“实惠”,而且购买者资格的限定也无法严到足以把想要买安居房的“中等偏高者”排除在外,同时,地方政府的配套等“补贴”亦感压力不轻。因此,修正其操作以适应新的形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新的”安居工程政府压力据说有所减轻,也允许有微利,面向中等收入居民。“并轨”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也许是“商标”效应,尽管名称似乎长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按照目前所达成的共识,解决中国人住房问题,无非是“三条路线”:高收入者去买商品房,中收入者去买经济适用房,低收入者去住廉租屋。其中,商品房的市场化程度已较高,政府已基本不太操心,操心的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自搞市场经济以来,很多事例都证明,操心得越细问题也越多,其他如粮食、副食品供应商等不说,与房子沾边的,远有房改,近有“原”安居工程:房改一改十几年,怕老百姓不干,怕影响社会稳定,到底一咬牙福利分房说停也就能停了;安居工程特意要施惠于低收入者,“资格限定”也设计得挺严,可低收入者的低收入却又偏偏占不着这个“便宜”。政府当然应该操心,但搞“安排人民生活”式的“保姆式经济”,一是背不起,二是效果不会太理想。政府操心的主要该是规则和体制的确立,“三条路线”已定,再把供应体系培养好,经济适用住房都已不用过分操心,真正应操心的是廉租屋和公务员的房子。要还是操心太细,那就有忙不完的事,比如说,如何甄别购房者真实的收入状况?如何杜绝高收入者占了中、低收入者的便宜?而这实际上由房子本身就能解决,政府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市场:高收入者一般住不惯经济适用住房,中收入者一般住不惯廉租屋,低收入者则只好住得惯廉租屋。

应该说,有了以往的经历,“新安居工程”会做得更好,而且也只有把经济适用住房搞好,吸引占城镇人口80%的中收入者,新的经济增长点才会有长久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3
展销会搭上末班车
市说新语
·大阳
上周在北京举办的“’98中国北京春季房地产展销会”,可谓不无得意,其繁荣程度超过已往两届,展销会主办者、参展商和参观者都在“7月1日停止福利分房”的氛围中找到了“末班车”的感觉——有点亢奋,有点忧虑。
展销会上,130多家企业共推出各类商品房近30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小区项目10多个,期房、现房近2300万平方米;公寓项目40多个,近300万平方米;别墅项目近20个,100多万平方米;写字楼等公建项目30多个,200多万平方米。住宅占总参展项目的80%左右,价格从每平方米1800元到8000元左右不等。主办机构在开展之际即表示:“展会时机很好,九届人大后,房改加大力度,福利分房进入倒计时,有能力者纷纷购房,以图搭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展会大批住宅项目现场销售,势必购销两旺。”
主办机构“稳坐钓鱼台”,而参展商与参观者的心态又有微妙的不同。尽管前一阶段机构抢购住宅的风潮大体已过,但不少发展商仍希望获沾余惠,至少希望这种氛围能使购房者关注自己的项目;而不少参观者则希望参展商为“末班车”大肆推销,以使自己能有更高的投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在展销会上“布朗运动”式的躁动反映出发展商特别是中介机构正为市场的微妙状态而忧虑。按照一般的判断,政府下半年将推出的房改及启动消费的新政策,会使集团购买力从市场上消失,即使不会马上消失,其规模和力度也将减弱。更有一种说法,说是以后中央单位不再到市场上买房子,而是买了地,自己建卖给自己。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敏感时期听到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
烦恼是有道理的,因为集团购买一直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大买家,而这个大买家似乎又不太计较价钱。不管合理不合理,这是一个市场现实,据一般的估计,前年以前集团购买占市场的50%到70%,在去年“没有放出笼”的情况下还占到20%多,而今年4月份之前因政府机构调整及下半年新政策将出台等原因,集团购买“最后一次”重出江湖,更是使靡滞的销售市场为之一振,亦由此产生出浓重的“末班车”效应。
市场如果真的一下子没有了集团购买这个大买家的支撑,必将发生变化,而实际上市场已经在发生变化,业者所忧虑的是还必须适应变化中的新变化。
市场普遍的变化是:越来越面向“散户”买家,开价方面也越来越注重销售速度而向下调整,再也不是“我不降价你转来转去还得买”的时候了。作为市场变化的一个佐证,指责一些低开快走的黑马项目是“害群之马”的人比以前要少,一门心思专候着集团购买的人也比以前要少。而“末班车”后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是:集团购买所代表的消费需求不会消失,只不过将转化为“散户”状态,但不会像原来那么大方,而会更琐碎、更计较。习惯推出残次品住宅的发展商没有了不问好歹的大买家,也该想想活路了;而好的项目仍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可以说,“末班车情结”本身就是这种市场变化的一个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4
悬念之后看市场
市道观察
·陈大阳
中国的任何改革都像是一篇从不平铺直叙的文章,而现在,一篇读者最广的大文章“推进房改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写到关键之处,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以平平静静的“笔法”把沸沸扬扬的悬念落到实处:确认下半年起全国城镇停止实物分房,实行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取消个人按揭规模限制,有步骤地培育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悬念”及其效应(t)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7月1日”像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成为在沸沸扬扬的氛围中最刺激市场的因素。今年一季度商品房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9%,而销售则增长34%。“7月1日”概念和国务院机构改革使集团购买大规模“重出江湖”,突击购房、突击分房,抢搭“末班车”,在北京,多单上百套住宅的交易一挥而就,在其他一两个大城市,即使嗅觉再不灵敏,也在4月看到国务院有关禁止抢购抢分住房的通知后闻风而动。据北京市统计局资料,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商品房销售40.9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20.7亿元*
,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1.6%和1.3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37.5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5.1亿元,分别增长了59.4%和90.2%,占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91.8%和72.9%。人们再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目睹集团购买力的壮观景象,在某种意义上,让住宅拉动经济数字的效果就这样简单地达到了。
但更多的人仍处于“悬念”状态:买房还是不买房?住房补贴能拿到多少?已经受惠于集团购买的商品住宅市场也在“悬念”:新政策是将会使更多的人来买商品房,还是将造成个人消费延迟?而全国房改会之所以要平平静静地落笔,或许也表明:房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绝不像其他小文章一样可以一挥而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新一轮市场机会?(t)

按照房改方案,新一轮房改旨在稳步推进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通过停止实物分配,实施新的住房供应政策,“有条件地”发放住房补贴,加快现有公房改革,“有步骤地”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控制房价,大力发展住宅金融,强化物业管理等措施,使住房分配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基本建立起新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城镇居民家庭成为消费主体,带动住宅业发展。
其中,不少条内容已是自“新增长点”题材运作以来的“老生常谈”,亦有几条是被赋予新的重点,比如住房供应要走“三条路线”:高收入者到市场上去买商品房,中收入者去买有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住房,低收入者去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即为了解决比例最大的中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已有别于此前把中、低收入者捆在一起推给安居工程的思路;出售公房是否取消“五年期限”,直接影响到居民买公房的积极性;二级市场的开放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买公房和上市;至于控制房价,清理税费的工作仍然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补贴与公平(t)

停止实物分房,可以说从形式上鲜明地阻止了新房继续进入旧体制,与之相连贯的货币分房的补贴问题引起了最为广泛的关注。实际上,体现在今后个人“账户”上的,除原有的住房含量和所缴纳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外,住房补贴则是由原有的建房资金划转而来的,也就是说,原来集中用于建房、买房的财政资金分散补贴给个人,由此确定了补贴的实际范围,即公务员系统和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企业可以参照执行。而发放补贴的原则和标准,据说亦与原先分房大体相仿。
因此,有关“公平”的问题自然出来了,原本就没有建房资金的企业,自然自身也没有补贴可以转化,与有补贴的单位之间就有了公平问题;而有了补贴的单位,等级上端和等级下端的人之间也有了多少和前后的公平问题;原先分房的不公平是隐性的,由此一来,不公平则显性化加剧;即使同为既得利益者,也有的认为补贴少了,有的认为补贴多了。面对补贴,未得利益者不满意,既崐得利益者也不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市场在等待(t)

或许没有人愿意为了从住宅中获取经济数字而拿出全部精力溯本求源地解决公平问题,面向市场则更侧重效率问题。
实际上,商品住宅市场亦有所担忧,尽管新政策无疑将对市场的长远发展有利,但就这期而言,恐怕受政策刺激而马上入市购房的人注定绝不会比按照政策买下公房的人要多,从而使一些个人资金不是分投到住宅增量中而是“套牢”在住房存量中,而本来这些个人资金是被预期挤压到住宅增量中的。同时,相对于上半年集团购买的热潮,亦有业者估计,下半年会出现市场需求不足,楼市可能趋于清淡。
不过,在一些政府人士看来,只要今年经济能完成预定的8%增长速度,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长线还是短线?(t)

实际上,是政府关心经济与老百姓关心住房这两大兴趣使房改成为“悬念”迭起的题材。
说来话长,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猛然闯入人们概念中的房地产市场,其两大前提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而住房制度改革则是在1980年邓小平视察北京“前三门”时即已发轫。1993年后,房地产热带动的经济过热引发政府宏观调控,在随之而来的消化盘整期中,政府一直关心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降,同时努力把市场导向定位在普通住宅建设上,但房地产积压也越来越令政府担忧,到1996年年底全国已“空置”商品房7000多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宅就达5000多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整个经济正面临新一轮启动的压力,1996年下半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rong基表示,住宅是能看得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希望住宅建设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此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住宅市场的利好题材。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云虽使人更加看清了在1993年调控后即已认识到的“泡沫”,同时也更加感到了从住宅市场中获取经济数字的急迫。
1998年3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朱rong基已明确要保证今年经济增长达到8%,并已确认房改是新一届政府要完成的五大改革任务之一,房改方案的制订进入倒计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测算,住宅建设增长10%,能直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0.5%-1%,这实际上已确定了房改背景下住宅在1998年的发展目标。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篇平铺直叙的文章,为了使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笔落在了商品住宅市场之外,这固然是长线的写法,但同时也面对着短线写法的诱惑和习惯。如果单纯为了经济数字,老习惯就能奏效,比如说简单地放松投资刺激生产和开发,以往几轮经济启动概莫能外,如果“公家卖公家买”的比例大就更顺利,上半年集团买房带动的旺盛景象可谓诱惑一闪。但老习惯不能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就像如果当年国力背得起也不用搞房改一样,如果现在住宅顺顺当当就能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用一下子停掉实物分房。
简单的市场目的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的调整,使长线文章难以轻松写过,平平静静的写法也表明了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4a
附:
·朱剑红
房改十八年
1980年4月的一天,邓小平登上了北京城的一座高楼之顶,看着四周那些古老灰旧低矮的建筑物,对住宅问题即兴发表了一番观点: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以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
18年后的今天,当回顾房改走过的路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十几年的起起伏伏、辛辛苦苦,我们就是在小平同志画的这个圈子里打转,我们努力做的还是他当年说的这几件事。
房改历程(t)
70年代末,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住房建设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澄清住房的商品属性,探讨旧住房制度的弊端,研究改革的可能性。
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选定常州、郑州、沙市、四平四城市进行住宅补贴出售试点,做法是按住宅价格由国家、单位各补贴一部分,再出售给个人。
1984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扩大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第二年,国务院领导人提出,要集中力量研究租金改革问题。此后,房改的讨论出现高潮,对低租金的弊端进行了充分分析,并提出了对房改的设想和思路。
1985年1月,全国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1986年1月,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1987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登记参加了“国际住房年”活动;8月1日烟台市以“提租发券、空转起步”为特征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试行。这一改革,向住房商品化目标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年,唐山、蚌埠等城市加入了房改试点的行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1988年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加以推行,计划在3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内在全国基本推开。此后,房改开始了以提租为主要任务的阶段。但在房改第一个小小的高潮刚刚到来时,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随后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房改陷入相对的沉寂中。
1991年,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认为,经过两年治理整顿,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和收入水平在10年改革中有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物质承受基础,再加上几年房改积累了一些经验,全国上下形成了房改的大气候。由此,房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地本着贵在起步的方针,继续在提租、卖房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大多数城市开始测算、研究,准备制定本地住房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
1993年底,第三次全国房改工作会议召开,次年发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
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此后的房改加入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开展国家安居工程等内容,全国各地的房改整体方案也陆续出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1994年以来,房改开始向深度和力度方向发展,在建立新的住房体制上有所收获。在出售公房方面,各地不断规范售房价格,使标准价逐步向市场成本价靠近。除北京、天津外,全国可出售公房的50%以上已出售给职工。在提租方面,各地制定了提租规划及相应的步骤,使调整过低的公房租金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步。目前,各地公房租金水平达到了每平方米0.8元-1.8元之间,35个大中城市公房租金平均达到1.29元,深圳、大庆等部分中小城市及张家港港务局等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率先达到了成本租金水平。
建立住房公积金,是近年房改的得意之笔。上海由于成功地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的筹集、管理、向职工发放购房抵押贷款等运行机制,被国务院领导誉为“新的住房制度的雏形”,尤为引人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最后的进军号”?(t)
房改多年,应该说我们的城市住房制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些变化还不足以使一个新制度显现雏形。细细琢磨,我们的住房制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新的不新,旧的不旧。
新的不新,是指虽然房改喊了十几年,但新建住房不断进入旧体制,虽然出售公房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但新建住房进入旧体制的速度超过了存量公房的改革速度。至于已经出售给职工的公房,也仍然处于新旧过渡的状况中。在一些单位,职工虽然买了住房,但由于是有限产权,没有产权证,住房不能抵押,不能买卖,人们认为是花钱买了个使用权。房改规定的买房5年可上市交易的政策,也因为没有具体的政策配套而无法落实。已售公房成了似商品而非商品的住房,何时能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为广大职工所关注。
旧的不旧,是指我们多年的存量公房以及进入旧住房体制的新房,已不完全是旧的面目,而是开始体现某些市场因素。如:全国可售公房中,已有50%以上按照房改制定的标准价出售给职工;在新分住房时,许多单位采取了收取一定押金或集资建房资金等有偿分配住房的办法;公房租金虽然提得缓慢,但毕竟在向商品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最主要的是,在全国住房制度还未摆脱旧体制构架时,已有少数先行者率先实行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了城镇住房制度商品化的新体制构架,如广东的顺德、中山、佛山、斗门等市县。而广东、陕西、山东、天津等地已宣布停止福利分房,为结束旧体制划出了时限。
搞了十几年的房改,我们的确向前走了很多,住房观念逐渐在变。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制度转换尚远未完成,大多数城镇职工还停留在福利住房制度的观念中,还在等待单位分房;房租改革进行了10年却只迈出了有限的一小步,房租支出占职工家庭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1.93%,降到1985年的0.96*
%,又降到1991年的0.73%,到去年才达到5%左右;与此同时,房屋价格上升很快,租金与售价的比差从80年代末的1:120上升为1:140,离商品化的目的越来越远了。
如果说,房改之初我们主要着眼于筹集住房资金,着眼于住房分配的社会公平,那么,今天我们则希望通过房改实现住房的经济作用,通过房改使住房的持久消费的特性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今新的进军号已经响起,新一届政府的庄严承诺,被寄予厚望为这项事业开辟出新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5
闲话住房制度
市说新语
大阳
房改一改十八年,已成了轻轻放下不得、但一提起就沉重的话题。到目前为止,最为显性的进展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实物形式的分房,即将推行货币形式分房——也还是分房。既然是分房,就仍旧要按照等级标准,于是又有很多有关“公平”的呼吁。
不过平心而论,有了等级才有制度,在住房上既有了等级而住房又竟不能自己克隆自己,还要花钱来盖,白给“等级”享用,所以才要改革,是之谓住房制度改革,关乎“老本”,关乎“效率”,而不仅仅是“公平”。
现今的中国住房问题,似乎是两大体系,一是“官本位”体系,也就是大部分人所依赖的“分房”体系,官员自有住房等级标准,而不是官儿的公务员乃至普通职工,实际上也在把资历、工龄等等折算成某一级官儿,然后按等级标准分房或等着分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此外,还有一个“金本位”体系,也就是商品房市场,不认官,只认钱,买房的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中不乏以前等着分房都没戏的“个体户”。不过开发商们不全是“金本位”,也惦记着“官本位”:*
至少在停止实物分房之前,集团购买力所青睐的是质量又好,地段又好,面积又不至于过分“超标”的房子,由此可见,等级之于住房消费也,泱泱乎大哉。 与一位资深记者朋友聊起住房制度问题,说房子不够分,大抵是因为官儿太多,更不用说还可以把资历、工龄等等折算成某一级官儿,朋友就找出一篇《关于廉价政府》的文章,文中说: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汉朝时期全国人口50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822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人,官员已增至22500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000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我们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呢?据《了望》周刊1992年第36期报道,全国从财政预算支付工资的人……到1991年已增长到3400万人,每年都在以1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如果再加上以工代干和各机关招聘的吃财政饭的人员在内,机关人员总数已临近400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尚不足12亿,权且按12亿计算,我国的官民之比已高达1:30。真是前无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如果能计算出分配给这个庞大官员队伍的住房数量,自然更是前无古人,虽说现在大刀阔斧裁减公务员,但所裁“冗员”的房子是天经地义地收不回来的,因为虽然不是官儿了,等级还在。
与一位资深官员朋友聊起住房制度问题,说房改着实应该考证研究一下历朝官员如何“分房”,这位朋友开玩笑地说:脑袋听屁股的,坐在哪儿想哪儿的事,万一考证出不利于我们分房的历朝故事岂不亏了?不过在房子问题上今人是比古人占便宜。
北京的几大王府自不必说,四合院的建造装修标准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但具体到各品各级官员究竟如何“分房”,尚有待专家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9-21 19:41 , Processed in 0.17026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