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羽球发烧友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新闻背景
1996年,房地产市场在度过艰难消化的上半年后,在下半年获得利好题材,这就是住宅被选入新的经济增长点范畴之内,而且在时间上也大体切合近一、两年来兴起的房地产周期概念所推测的阶段。尽管在说法上没有“房地产”三字,但业界无人不知这对普通商品住宅占总量七、八成的市场意味着什么。
■1996年初,建设部对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初步形成搞活房地产流通、实现住宅建设良性循环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
■1996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指出发展住宅建设有可能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6年8月,建设部主要官员分赴各地研究发展住宅建设,培育住房消费热点的政策思路。
■1996年8月,国家计委表示,住宅建设应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住宅应成为新的长期消费热点。
■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湖南、辽宁和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哈尔滨等一些省市,陆续出台搞活房地产市场、培育住宅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打破了一个时期以来房地产市场萎缩、沉闷的局面。
■1996年9月底,央行通知停止购车按揭、暂停购房按揭,以防止出现在利好氛围中金融业务一哄而上的局面。
■建设部与计划、财政、金融、税务、物价等部门就发展住房金融和房地产信贷,简化和减轻房地产税费、核定商品房价格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协调。
■199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阐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能性,提出构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本质特征;国务院总理李鹏明确指出:加快普通住宅建设,可以带动许多产业发展,发展住宅建设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
■1997年1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出通知清理房地产不合理收费,首批清除48项不合理收费。
■央行已就发展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专门制订统一管理办法,一俟国务院批准即行出台。
■1997年1月,一年一度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将把住宅建设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头等议题,明确思路和工作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市场进入无技巧时代?
市说新语
●陈大阳
尽管小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笼罩在空前浓重的“新经济增长点”气氛中,但没有人能否认市场本身的问题仍然严峻。
市场游离于热点,作为被公众广泛认识的一大问题,5000多万平方米空置量已是洪水猛兽,由此又反衬出庞大工薪阶层购买能力的微弱,于是,如何培育消费市场又成为轰轰烈烈的话题。但是大部分话题都偏离了市场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正如安居工程不是市场行为、不能解决市场问题一样,诸多拟议中的招术注定是“远水救不了近渴”,或者与“近渴”无关。
■没有失败的市场
那么,游离于热点氛围之外的真正市场做何表现呢?人们一般的感觉仍然是不太理想,但市场并不像政策般一刀切,有失败的项目,也有成功的项目,有烂盘也有旺盘,有百结愁肠,也有千种风情,正如一位发展商所说:“没有失败的市场,只有失败的发展商”,不过这位发展商在成功的开端后仍落入资金不足的困境。在一片叫苦声中,并未见有足够数量的发展商退出江湖,新盘仍在陆续推出,买家仍在相机投资,只不过火爆程度已不及前两年,但发展商毕竟赚到了钱。
回想起来,房地产短短数年间闯入现今经济生活,正是因为在供应短缺背景下从事开发能获得巨大利润,而当初成功与否与其说注重实力不如说更注重“技巧”。如果从“技巧”的角度考察房地产市场数年来的演进,不难看出“技巧”已越来越捉襟见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激情时代”
1 992年起的“房地产热”,本质上是“技巧”的热:上乘者为空手道,不花自己的钱仅动用关系成本即可炒作获利;等而下之者才是以小博大,比如以外资身份取得国内贷款,再以楼花炒作获利,但面对高手仍觉汗颜,因为毕竟花了一点自己的钱。海南现象、北海现象是其代表作。
1993年宏观调控后,轻松得手的机会大幅减少,不少发展商发现“黄金时代”中的“技巧”已行不通,转而研究资金技巧,东拆西挪把项目从前期推到预售,然后一举获利,这种技术已减少了此前的激情色彩而显现出专业色彩,不过在当时尚属前卫。此时,一些以投机炒作为目的的皮包公司已渐渐力有不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技巧时代”
1994年,调控仍在继续,市场未见复兴,理智的发展商认识到1992年那种“黄金激情时代”已经逝去,专业技巧受到普遍重视,在不好通融的金融政策下,融资操作成为高手的游戏,同时销售市场也因“港式行销”、“公式行销”的畅行而表现出技巧性。尽管各个环节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甚至如履薄冰履过冰消,但技巧到位仍然显得天衣无缝,似乎表明“技巧时代”正享鼎盛,作为佐证,一些大型楼盘操作有道,借助销售机缘一炮而红,在高价位获得成功。不过,随后销售市场即开始下滑,高价位对发展商意识着成功,但对投资者则意味着消化。
1995年仍是盘整之年,资金困难已成为不用说的“常识”,融资技巧已普及到无技巧可言,销售技巧也已不如以往奏效。不少项目已尾大不掉甚至出现烂尾迹象。一个共识是:只有够实力够规模的集团公司才能抵御够规模的项目所隐含的风险。尽管“技巧”已不大管用,但发展商又别无他途。
1996年,“技巧时代”已乏善可陈,如果说仍有技巧,那只能是消化昔日成功、料理“后事”的技巧,大量入住后投资者投诉“考验”着发展商。比如,南方一家有名的上市公司在北京的开发小区即因配套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公司火速“危机公关”,以图渡过“危险期”。但再高的技巧也不能完全挽回“先天不足”,由此也再一次提醒发展商要研究一下公司实力与项目规模特别是项目的社区配套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无技巧时代”?
同样是在1996年,仍有不少新盘开始推出。业者的普遍感觉是:能开新盘一定是有实力。但实力到什么程度上?那就是能不受资金困境的制约。比如在北京,在港商、合资公司、国内大公司风风火火了一轮之后,新加坡投资商的项目似乎已渐操胜券,原因是:有钱。在操作上无非是该注入多少就注入多少,这在以往看来,实在“笨拙”得无“技巧”可言,但就是这样的操作,在这样的不尽完善的市场中胜率更高。这表明“技巧时代”正如“激情时代”的逝去*
一样逝去,市场开始进入“无技巧时代”。
1997年,被“新经济增长点”话题所“冷落”的真正市场,在渐渐复苏的心理期盼的同时,当然也明白即使再复苏也回不到“激情时代”、“技巧时代”。就可预见的融资环境而言,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唯一最有效的是发展商资金不紧缺。可以说,经过整整一轮经济周期,房地产最简单的教训是:要有钱。正如买不起房子的人要为买不起房子负责一样,盖不起房子的发展商也应为盖不起房子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3
看看降价药方
市说新语
●陈大阳
对于房地产价格,世人皆曰可杀。特别是在空置越来越引人注目、“新经济增长点”成为题材后,“降价”已成为社会各方(包括御医特诊、专家汇诊和各式义诊)共同为房地产开出的药方。
药方自然是好药方,多愁多病的房地产竟兀自矜持,并不急于治病。问题在于:一是按着药方能不能尽快抓来真药,配伍齐全?二是果真配好了药,到底想把房地产价格治疗到什么程度?三是这么好的药方,会不会本身就开错了?
先说第一个问题。要降低房价,目前的共识是清理不合理的房价构成,房价构成中似乎哪一项都不太好降;建筑成本因建材价格和人工费用自然刚性十足;回报率发展商自己心中有数,还不至于为了卖不动而订出高价;不合理税费不是老百姓收的,明令取消了48项收费也没能使房价降下一成;地价则更难搞,除容易“为保护国家土地收益”而被当作维持高价的理由外,集中一次性支付如何有操作性地转化为长期分散支付,也非指日可待。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房价速度的呼声缘于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对比,但房价要降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老百姓满意,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收入水平不高,房改进程不快的情形中?“新经济增长点”固然不是让老百姓都买房,但却拿本不在市场中的老百姓的钱袋来衡量房价的高低,也难怪不好确定房价降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第三个问题是最本质的问题。无论市场发育程度如何,价格总是要反映供需的状态,促使价格调整的本质动力来自供需关系。但这种需求目前主要还不是来自药方所特别推恩的老百姓。有1992年、1993年的环境,才有高地价高楼价,那种“虚拟的繁荣”固然离老百姓非常遥远,但市场消化盘整到现在,难道就离老百姓近了吗?我们只得承认,房地产还没有“脆弱”到(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发展到)要靠老百姓来拯救的地步,因此,药方还得另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4
购房者、官员、律师、记者的“3·15”未决话题
市场与感情
市说新语
●沙犁
记者慷慨激昂,叙述了一宗购买商品住房的纠纷案例:
——某女士进京做生意,实现了小时候梦寐以求的落脚首都的愿望,历尽艰辛,虽未能挤入“大款”的行列,倒也荷包充实,于是在某“花园”买了一套住房,既为居家过日子、有个飞燕栖脚之处,也为有份产业、做个堂而皇之的首都人。可是烦恼与之同来。先是开发商迟迟不能履约交房,该女士生怕几十万元辛苦钱打了水漂,提心吊胆熬了近一年。
终于拿到房钥匙了,却发现房子满不是广告上所描述的那样精致、舒适,环境更是与花园有天壤之别。住进去几个月了,连张正式的买房发票也没拿到,更别提产权证书了,倒是隔三差五的停水、停暖气,弄得人心神不定、惶惶不可终日。近日,该女士读报得知开发商建造、销售商品房需要具备政府的若干审批手续和证明文件,遂茅塞顿开,向开发商提出查验,却不果而返。
有传闻,该“花园”的开发建设及销售有不少不合法律师规定之疑点。该女士无奈之中要求退房,开发商予以拒绝。随之,进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交涉、法律咨询、投诉、请求曝光的漩涡中。问题尚未解决,烦恼、生气与日俱增。
说完这个故事,记者发问:“这样的事,政府管不管?”
官员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律师解围:“应该起诉”。
“你说得轻巧,”记者的职业性习惯是穷追不休,“人家消费者已经花了十几年的积蓄买了房,起诉又得花钱。再说听说已经有消费者起诉了,法院判开发商败诉,判决退房,但开发商没钱,判决书执行不了。人家就是不愿意上法庭,就是愿意找政府。”
律师解嘲地一笑:“你给官员出难题。”
沉默良久的官员开口了:“政府已经制定了不少法规。不动产的交易,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消费者买房,首先要了解有关法律规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判别企业法人的合法性和所购买的标的物的合法性;其次要认真地签署一份买房合同,在合同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三……”
记者咄咄逼人地打断:“你别一二三地说教,消费者哪能明白那么多事。我说的不是消费者在买房之前应该怎么办,而是出了问题,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应该找谁,谁承担责任。”
“政府对规范市场行为当然是承担责任的,所以要制定若干法规。”官员回答,“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投诉,我确实很为难,你说政府不管吧,显然不合适,消费者信任政府,你不能拒人于门外;你说管吧,具体调查也不是我的工作职责,更无权对企业下指令,人家听不听你的更是未知数。这就叫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消费者对经济纠纷的处理缺乏经验,有些消费者出于一种纯朴的感情,有一种依赖政府的心理,有了问题找政府解决。但是经济纠纷是当事人双方的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是简单就能作出判别的。有些消费者有点误解,好像政府处理投诉不力,当然不排除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太好的情况,但应该说政府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的,大家都是消费者,在感情上也是同情消费者的。但严格地说,政府机关的行政范围是有限度的,行政能力也是有限的。对市场中每一件具体的经济纠纷,我想政府机关也很难一件一件地去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说,要谈清楚责任。政府的责任是市场的管理,既不是每个消费者的代理责任,更不是具体案件中消费者利益受损害的赔偿责任。按照法律的规定,谁对对方造成利益损害,就由谁承担赔偿责任。政府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但不是消费者的保姆。消费者买个普通的商品,也得检查一下质量如何、比较一下价格,买几十万元的房子,就什么都不问,草率地签合同?因为有政府,消费者就可以不辨识市场,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就应由政府来承担责任,这个推理是不能成立的。法规再健全,政府管理再严格,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也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你买了一双皮鞋,穿了一天就脱了底,你说该找政府解决?还是应该找谁就找谁。我也遇到过几起类似的案子,许多纠纷的产生是消费者买房心切,事先对标的物根本就没审查,在合同中约定又不清楚,我指出这些缺陷时,当事人总是蒙冤似地辩解不了解法律。这样的案子,我都感到很棘手。出了问题,对法律了解不够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你在高速公路上乱过马路,被车撞了,你不能以你不懂交通规则推卸你的责任。你把贵重物品随手搁置在马路边上自己又不看管好,被人捡走了,你可以对社会风气作出评价,但你不能要求政府替你找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官员:“政府还是要进一步制定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也需要以各种方式让消费者了解有关法律规定,这样可以减少不动产交易的经济纠纷。但真要出现了这一类经济纠纷,我想还是应该通过司法程序去解决。政府也得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办事,既不可能代替消费者去完成每一宗交易,也不可能对*
每一件经济纠纷作出行政裁决。我很同情那个消费者,但政府的有关部门可能也确实没有直接的手段解决这类具体问题。政府对市场具体行为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
记者的口气缓和了些,“那按你们的意思,除了打官司,消费者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
这是一场由买房纠纷案例引起的讨论,暂时还没有结论。它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任何人不管他的地位、职业,都是消费者,利益与共,人同此心,对这种市场现象都会同情案例所举的消费者。但市场不是由感情来左右的。
市场经济在发育,消费者也应该成熟起来,认识市场、驾驭市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以市场经济的方法去解决消费纠纷。不仅仅是政府机关、企业*
需要依照法律来办事,消费者也要依照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消费,既是享受,又有权利,同时还有保护自己权益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5
反腐败与住宅市场
市说新语
●陈大阳
从去年开始,反腐败加上一条重要指标,全面清查领导干部同志的住房问题:看看有多少“毕竟是少数”的干部利用职权和影响多占住房。从一些地方作为成绩公布出来的数字看,住宅超标准、多占住房的情况相当惊人。
由此并列引申出两个表面上风牛马不相及的话题:一个是政府公务员的廉洁问题,一个是住房的流通问题。
一般人看来,前一个问题事大而后一个问题事小,实质上则恰恰相反。因为在经济社会中,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由“官”本位、计划本位向“金”本位、市场本位逐渐转型的经济社会中,强调市场对资源流通和配置的作用十分重要*

从经济、市场的角度看,尽管多占的公房在住房总量中“微乎其微”,但至少可以说这部分住房实质上已偏离了正常的配置渠道。
随着房改的推进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人们对于住房的认识,“流通”的概念越来越强,而“分配”的概念越来越弱,已经有一些省份和城市宣布取消福利分房,而且售后公房的提前上市也在尝试之中,这些都表明,鼓励住房流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在“分房”已被证明是不经济、难以为继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在努力使老百姓相信房改、房屋商品化的情形下,“少数”领导干部却使自己多“分配”到住房,这自然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但平心而论,这种现象仍有其存在的基础和逻辑,“有理有利有节”。“理”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多占有资源的天经地义之理,“利”自不必多言,住房作为资产的价值连老百姓都越来越清楚,至于是否有"节”,则视乎制度的宽严、监督的强弱和自律的松紧而定。
但是市场只承认效率,对市场而言,清查出多少被多占的住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住房如何进入流通,甚至那些未被清查和不会被查出的住房(有不少是作为“储备”的闲置的“鬼屋”)如何进入流通,在默认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同时,市场仍会最有效率地将这些住房配置到最佳状态,这也正是住房“商品化”所逐渐形成的机制。
不过,如果旧有分房体制改变的速度过慢,倒是多占的住房更容易进入流通,因为“多分配”到的住房比老百姓分配到的住房更有进入流通的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6
让老百姓消化空置房?
市说新语
●陈大阳
谈起消化空置、盘活市场,“降低房价”的呼声高涨了不短的时间,政府也的确出台了不少包括清理税费在内的措施,但房价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降价策略错了吗?从大道理上说没有错,但在现实中确实错了。
市场进行盘整以来,一些诸如“一边是大量的空置、一边是大量的住房困难户”的论点颇引人注目,房价问题首当其冲,但其“伪善”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何以房子卖不出去就发现房价对老百姓来说太高了?市场形势好的时候房价对老百姓来说不是更高吗?
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中国的老百姓并无实质上的关系,从长远看,为推行住房商品化,则高房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目前看,以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参照来考虑价格问题,则偏离了问题的实质。
尽管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已纷纷认定房价构成的不合理性,但应该看到这种“不合理”的价格在市场现实中仍是合理的,否则就不会产生。实际上,价格本身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价格只不过反映了供需的状态,中国房地产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盘整消化的问题,其本质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投资与消费的结构的市场化程度,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空置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集团消费和少数富裕阶层构成的购买力庞大而不稳定,特别是集团消费受政策影响较大,而投资方面亦带有集团投资的特点,并没有切实的动力来认真研究市场和规避风险,除去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购买,投资与消费实际上成了“国家的钱从左口袋换到右口袋”,这种尺度反映在价格上已绝非老百姓可以介入。因此,当集团消费受到政策控制时,消费市场就大幅度低落,出现大量空置。这道理与限制公款吃喝对高档饮食业的影响*
一样,我们不能想象让工薪阶层来填补公款消费的空当儿以维持高档饮食业繁荣,同样我们也不能想象让老百姓来消化与老百姓毫无关系的房地产空置。
由此可以看出,以老百姓经济承受能力为参照的价格修订思路对解决目前的空置问题毫无意义,但如果由此考虑长远的与老百姓有关的商品房价格机制,倒不失为一个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7
政府挥旗 开发商呐喊 老百姓热盼 银行也没闲着
按揭:谁该积极?(T)
市说新语
●陈大阳
现在,几乎无人不知银行按揭对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帮助老百姓圆住房梦的重要性,再加上“消化空置商品房”、“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性,按揭似乎应该如火如荼了,可惜实际上总体情况却没有这么乐观。
尽管近年来按揭业务有所拓展,但并未发展到足以与住宅的开发建设、市场销售相协调的规模,而且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政府在宏观政策上鼓励按揭,可以说是积极的;开发商为了尽快筹集、回笼资金,当然也是积极的;老百姓为了圆住房梦,更是积极的;但银行给人的感觉却是放不开手脚,并不十分积极。
何以本该最有积极性的银行并不积极?难道按揭不赚钱吗?且不说如果国家稳定、经济稳定则不动产是具有升值性的抵押品,即使再不赚钱,至少也比放贷给毫无希望起死回生的亏损国企要赚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也许有人会说,问题在于我们的银行不是商业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根本用不着花太大的精力去赚这么一点小钱。这当然是问题的一个关键方面,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一个设施齐全、规模庞大的新社区竟然争取不到银行的按揭配合,几家银行相同的一个看法是赚钱太少;而一个设施不全、孤零零的别墅项目竟然有按揭配合,原因仅仅是这家银行想让发展商尽快赚钱,如此积极的原因则是该项目是用这家银行的贷款开发的,卖不出去则表明当初银行决策失误,更收不回贷款。显然,商业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推出按揭的选择自然是前者。
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即使是商业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仍有可能不愿意去赚这么一点“小钱”。原因在于,现在所面对的市场还不是一个按商业规则运行的市场,难以一下子确认长久稳定的信用。银行界一个简单的推证是:如果一位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国家的主人翁果真无力还贷,银行是否果真能如约处置抵押的住房而使其流浪街头?还有,政策是否长期稳定等等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种种风险成本的叠加降低了银行推出按揭的兴趣,也提高了老百姓接受按揭的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实际情况是,目前政策所确定的照顾老百姓的按揭管理办法,由于其适用范围的狭窄以及完成程序的难度,已使够资格的老百姓有点够不着,失去了普遍性和操作性,仅仅成为一种姿态,而对于是否放开纯商品房(包括中高档别墅、公寓等)按揭则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作为目前的政策性按揭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汽车按揭和住房按揭的被中止,即表明政府对金融秩序状态的戒心。在这种局面下,银行自然不敢积极得过分,但也颇有所得,至少社会舆论就帮助了银行的吸存业务。
可以说,按揭的推行,直接地有赖于银行的积极性,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政府处处松手不得的市场环境中,更关键的是政府不仅要有积极的姿态,也要有积极的“条条框框”,否则银行不积极或积极过了头,都容易耽误了按揭这一大笔“小钱”,也对不住大家的积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8
从进城买菜谈起
就事论市
●启戈
不久前,一位房地产商请大家去参观他所开发的距市区十几公里的小区。与近几年郊区纷纷出现的中高档商品房一样,这个小区做过不少广告,有着不俗的名称,令人顿生世外桃源、海上仙岛之想。去了一看,果然是景色不错、房子也不错。住房似乎也大都满意,一位住户“代表”说:此地风水好、名字好,住进来感到很自豪。又一位“代表”说:小区物业管理好,进大门保安还敬礼,感到很亲切也很有面子,安全也有保障,完全不像是住在荒郊野外,就是买菜啦、会客啦什么的有点不方便。不过这后一句话并没有妨害参观活动的氛围,开发商自然做了“面包会有的”式的承诺,参观活动主客尽欢。
时近下班时间,因为有事提前告退,公司老板特意“遥控”已经出发的小区班车回来捎上我进城。与其他在郊区开发的中高档小区一样,这个小区也专设班车,以方便没有私家车的住户上下班。上车后,轻松的心情很快被抱怨所打乱,因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特别是耽误了其中一位进城买菜的时间。原来对住户来说,日用生活必需品如食品、蔬菜等竟然还是进城购买比较方便,而且要定期采购。我宁愿相信除了这件事之外,这个郊外小区一切都令人满意,但也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小区的种种好处已经大打折扣。谁能说住在好房子里可以不考虑吃饭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当然,不是所有的远郊小区都如此,甚至还有一些小区远未达到其水平,不过这样的小区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残缺商品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商品房市场出现了大量空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地处城市远郊,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全,占压了大量资金,消化困难,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人们容易忽视不在空置范围内、已经售出的商品房的种种问题,比如上面讲到的那个小区的进城买菜问题。实质上,此类残缺商品的负面压力已由地方政府、开发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不过没有变成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而已,但就其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消化压力而言,与大量的空置可谓异曲同工。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很难简单地归结为开发商的见利忘义和消费者的上当受骗。透过现象,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是大的供求关系在起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住房商品化和房改的推进,房地产市场得以发育,市场总体状态供不应求,供方的有利可图成为一个较长期的存在。出现大量残缺商品以及一些残缺商品仍能售出即证明了这一点,而这种现象在一个供求均衡的市场中是不会大量出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个记者眼中的地产十年(ZT)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其经济理论概括为一句话:“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极近中国的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说的是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没有白占的便宜。以之来印证我们的市场,亦再合适不过: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而越权批租土地,固然有益于一时的财政收入,但浪费资源、寅吃卯粮的行为不用等到后几届地方政府无地可批,即已在宏观调控以来的市场整顿中付出了代价;一些开发商建造并售出了便宜而有问题的房子,固然获得了高回报。但除了在市场清理中补办手续补交地价,仍要为诸如班车、水电气等配套条件的改善而继续付出代价,并且可能赔上今后从业的前程;一些消费者、投资者买了便宜而有问题的房子,固然解决了居住和投资问题,但却要在诸如进城买菜等事情上花费额外的精力。这些“先赚后赔”的代价与那些大量空置商品房“未赚先赔”的代价一样,都是因为为了“赚”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市场发育过程的代价之一。
付了“学费”就该学到东西,房地产市场学到的应该是不可在超常规发展中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消化空置也好,把住宅建设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好,都应仔细考量国情下的经济规律,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聊解一时之窘、急趋一时之利,否则仍要付出不该付出的代价,因为,“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1-11 10:48 , Processed in 0.1336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