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FOXHU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1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
2004年11月,我公司意大利稍有名气的公司到我公司参观访问,并进行了商务洽谈会,客人对我公司三款机器非常感兴趣,其中一款价格相对较低,我公司本着长期合作,调整了我公司价格策略,以低价格和客户达成不低于10000台意向性订单,会谈后客户回国。一周时候他们就给我回了邮件,要求三个样品,一个便宜的空运,其他两台海运。他们收到空运样品后在12月底左右,对机器进行了检测,并与2005年1月初确定订购我公司产品10000多套,金额在近150W美金左右。当我多次EMAIL给他们和电话给他们时,我都时时说到一句话:你们确认了样品了吗(实际上我是明知故问,不确认怎么会要下单呢?)?但是客户从来没有给我正面回答。他们在国内有采购代理,说以后的事情都需要和代理沟通。速度很快,在我们确认产品细节的同时(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他们确认的和要求的),签了个总合同,总合同说明货物将取得CE认证,提供配件等等,没有涉及到保修条款等(他们也知道,保修条款对出口来说多是空的,但我还是避免了这一点),随即第一个信用证就到了,LC1为总量的2/5,我们立刻组织生产,并送样品到TUV做了CE认证;新年也没过好,L/C2又到了,总量的3/10,开的每个LC都是根据PI开的,新年后3月份L/C也到了月3/10。我们的生产也正式开始。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1 2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

(二)
我们的行业每到4~5月份,材料价格都会上涨,但是我总不能把1月份的合同取消再通知他们涨价啊,只能做下去。货物陆续但6月份交完了,交货期间他们代理每次都是经过检验(不是简单的检验,细到每个部件都要核实)才装箱的,信用证钱全部到帐了。我们终于可以松松气了。但不久,他们说机器少了些附件,我们也承认不可能绝对的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把部分配件空运了过去。到了8月份,他们说我们机器出现质量问题,好对机器没法正常运行,他们官方检验机构检验结果说是能效不够(和产品说明有较大差距),有2000多台要退回,我们必须支付意方收集机器很办理退运的所有费用,并要求索赔。经过我公司研究,我们机器确实有点问题,并找到了解决方案,我们立即给客人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退运2000台我们实在无法接受(机器本身就不怎么赚钱)。在讨论期间我公司全力满足客户提出的运送配件、技术支持等要求,并要求其在意大利翻修,我们提供所有配件和派送工程师去现场指导。但意方人力成本很高,包括从全国各地收集问题产品成本也不少。经过我公司的讨论,将部分能经过简单维修的机器就可以的机器在意大利维修,我们提供免费配件,部分机器运回,我们免费修理后再给他们。我们与2005年10月底达成了该协议。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1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

(三)
我方即安排1*40HC免费运送配件,包装等送往意大利,对方也在12月份安排了1*40HCH和1*20进行了回运,退运货物于2006年1月到达(在此之前,我方多次催促他们尽快回运,为了避开中国春节和我公司生产旺季-4月左右),货物卸港后已经进入了春节,我们早已安排了清关等手续,并办好了30W的保证金,但和我们想象并不一样,再我们催促下海关才给予查验,查验的结果是原报关资料有问题并无法核实退运原因。已经春节了,等春节后吧。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1 2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

(四)

2月份上班了,我们修改了原报关手续,重新进行清关手续。并我们把机器上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包括专业术语,计量单位,把不需要解释的都解释了,把原理定理的理论也给他们解说了,和客户签定的合约,怎么修理,所有的程序都提交给了他们,这样才放我们一马。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说我们货代有问题,我们的货代可是经过筛选出来的啊,人家做了N年了不小的公司啊,诶没办法,等货代把所有的东西给了他们,好了,什么都没问题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货物到我公司后,已经是4月了,我们发现总计数量少了80台左右,金额也有1W美金,不仅仅是少了这么多,更糟糕的是货物放得乱七八糟,我们的机器必须是立着放的,而他们把90%的货物都是躺着的、倒着的,都是堆积在箱里运回来的。看到机器后,我们非常伤心,简直是践踏我们的产品,也谈不上对我们产品的尊重了。本来预计15W就能修理好,现在30W也难修好,维修起来真是浪费人力才力,况且我们已经是旺季了,但考虑到他们拿到货物还能卖,还能赚钱,我们还是要运给他们。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1 20: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

(五)

我们和客户再次协商,少的机器他们全额支付货款我们重新生产(我们要保证数量和进关一致,要不然以后手续更复杂),提出因我们原因的我们承担100%费用,因他们产生的他们承担70%我们承担30%,所有更换的部件都留给他们处理,他们在修理过程中全程派人监督。协议终于基本落实,我们也已经日夜对所有产品进行了检修,把所有更换部件维修清单全部列出,并准备采购,这时这些产品就在生产线上,生产车间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然而,欧盟ROSH指令7月1日生效,现在已经是5月初了,他们要求我们必须在6月26日前运到意大利以便他们顺利通关,我们日夜加班最少也得18天能翻修完毕(正常要30天),算算时间也能赶上。
但他们要求我们必须签这样的合同,合同还涉及到该产品必须符合欧盟要求,要求我们保证6月26日前运到等不合理要求,否则一切责任由我们承担。大家都知道,从工厂出发,海关查验,不可抗力等因素太多,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这种合同根本没法接受,而他们就是坚持。最终没能再次达成协议,我们也不知怎么处理。给他们发出了通牒,限期处理该货物,否则我们自行处理,他们的答复根本不是正面的,他们说这样的结果都是我们造成的,他们将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我们无言以对了。现在货物还放着呢。
这个回运事件导致的结果:
1.我们的损失:运送配件+运费+海关滞港杂费+保证金等等已经30W之多
2.货物没有修理,翻修成本另计,造成仓库积压,待客户处理
3.客户直接损失,目前尚未上到货物,不知结果如何
4.双方海关方面待处理

(完)
作者:cooldow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案例分析

真是复杂呀!
请教老师:客户那方难道没有责任可以追究的吗?
               最后的结果会是朝哪方面发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 12: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案例分析

Post by FOXHU;441102
真是复杂呀!
请教老师:客户那方难道没有责任可以追究的吗?
最后的结果会是朝哪方面发展呢?
是呀,非常复杂的环节。

尤其是对于那些高货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你的任务不是说收到货款就没事就算完结。其实远远不只这些,产品的后续质量都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

此案例是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据了解,他们的客户将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这是最无奈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 2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so good subject, push it to top

bum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4 2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各位牛人再给几个案例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2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Post by 拣尽寒枝;443454
各位牛人再给几个案例指导?

  不如大家都发掘一些案例/流程,有疑惑需要释明,老师再组织一起讨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0: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认真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销售

Post by FOXHU;439969
最近很忙很忙,但感于CATHERINE的不耻下问,还是想先抛砖引玉,为她的这个问题暖暖场,也刚好发我的第1000张枫情贴

人人都是销售员,产品就是自己

至于“合格”是否,要看裁判是谁,判定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可以反问自己1个问题:
我会相信怎样的人,而接受他/她的销售呢?

这就是你心目中给销售员的评估标准了~~

一般说来,销售员要具有的品质是:

敏锐的心理学家
渊博的行业知识
善于沟通的技巧


但最最重要的是:



诚信的做人方式

太精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销售

Post by FCH;439986
开审说的销售,比国际贸易的市场开发范围又要广了很多,甚至包括FOXHU所说的推销自己。俺们的这堂课是说国际贸易,那就把焦点缩小,一起探讨一下国际贸易的市场开发吧。

国际贸易的供应商,要么是厂家,要么是贸易公司,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咱们就说说贸易公司吧。正如咱们前面说到的,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如何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确是很考功夫的。

在整体上不看好纯贸易公司的前提下,我觉得,它们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包括:

1,在产品/服务上增值;

这是最多贸易公司可以考虑的方向,包括小的贸易商,甚至个体户。

你的增值,可以在于产品的设计(你并不需要做厂家,只需要设计出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可以是流通渠道的效率提升;等等。。。

2,提供财务上的支持;

这是很多大的贸易商在选用的方法,利用自己的财力,给厂家或者买家提供财务上的解决方案。


3,向两端靠近;

这两端是指:厂家和客户。就是说,如果你做不到1,2,那么最好争取自己做厂家或者做直接接触客户的那个。不能在中间环节增值的贸易商,最终一定会被淘汰的。


今天睡得不够,思路狭窄,就随便瞎说这些吧,大家多提意见
果然是有思索有抱负有办法有能力的四有青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1: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案例分析

Post by shawxu;440661
(五)

我们和客户再次协商,少的机器他们全额支付货款我们重新生产(我们要保证数量和进关一致,要不然以后手续更复杂),提出因我们原因的我们承担100%费用,因他们产生的他们承担70%我们承担30%,所有更换的部件都留给他们处理,他们在修理过程中全程派人监督。协议终于基本落实,我们也已经日夜对所有产品进行了检修,把所有更换部件维修清单全部列出,并准备采购,这时这些产品就在生产线上,生产车间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然而,欧盟ROSH指令7月1日生效,现在已经是5月初了,他们要求我们必须在6月26日前运到意大利以便他们顺利通关,我们日夜加班最少也得18天能翻修完毕(正常要30天),算算时间也能赶上。
但他们要求我们必须签这样的合同,合同还涉及到该产品必须符合欧盟要求,要求我们保证6月26日前运到等不合理要求,否则一切责任由我们承担。大家都知道,从工厂出发,海关查验,不可抗力等因素太多,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这种合同根本没法接受,而他们就是坚持。最终没能再次达成协议,我们也不知怎么处理。给他们发出了通牒,限期处理该货物,否则我们自行处理,他们的答复根本不是正面的,他们说这样的结果都是我们造成的,他们将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我们无言以对了。现在货物还放着呢。
这个回运事件导致的结果:
1.我们的损失:运送配件+运费+海关滞港杂费+保证金等等已经30W之多
2.货物没有修理,翻修成本另计,造成仓库积压,待客户处理
3.客户直接损失,目前尚未上到货物,不知结果如何
4.双方海关方面待处理

(完)
作者:cooldowrd...
真是佩服少许老师的记忆力,对中间那么多的细节和数据了如指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Post by 牛牛猫;439066
此讲义归纳中加入了部分有关银行结算知识(嘿嘿,因为俺是学金融滴,也供献点儿力量)
真是太好了,不知道应该叫你老师呢还是同学,总之,归纳的很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受少许老师的启发,让我也回忆起了过去的“峥嵘岁月”。本来以为是过眼眼云,自己已经不记得细节和过程了。但仔细想想,以前的工作和采购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单位有专门下属采购公司负责所有物资的采购,而本人作为物资的最终使用者,也参与相关物资的选型和谈判工作。也许是因为我们正好处于不同的位置,你是供货方而我们是使用部门,你是卖家我是买家,大家在谈判过程中应该是“对手关系”,很多条款应该是要来回很多个回合才能达成的。但看了你的案例一部分,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在这个条款上,大家采取的态度是一致的?
“1。合同签定A。在合同条款上最好避免保证保修条款,如果非要不可,最好给予模糊的概念,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问题。

以我以前的谈判经验,除了产品必须要达到的国际标准外,我们更多的是注重随产品而来的培训档次和备件数量,以及保修时间的及时性和未来免费升级产品或软件的数量。但对需要保修的具体内容,我们也是采取的模糊态度。对于采购方来说,这样做有2点好处:
1,可以避免不可预测的故障发生时,已定的合同条款没有该项内容而让卖方有了托词。
2,不可否认,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出钱的一方占有优势,当保修合同条款不精细的时候,卖方往往会因为想留住客户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让步,你举的案例也是这类情况,实际受损害的是卖方。
鉴于上述买方的理由,你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02: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销售

Post by FOXHU;439969
最近很忙很忙,但感于CATHERINE的不耻下问,还是想先抛砖引玉,为她的这个问题暖暖场,也刚好发我的第1000张枫情贴

人人都是销售员,产品就是自己

至于“合格”是否,要看裁判是谁,判定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可以反问自己1个问题:
我会相信怎样的人,而接受他/她的销售呢?

这就是你心目中给销售员的评估标准了~~

一般说来,销售员要具有的品质是:

敏锐的心理学家
渊博的行业知识
善于沟通的技巧


但最最重要的是:



诚信的做人方式

太精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3: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Post by 兔八哥;443631
也许是因为我们正好处于不同的位置,你是供货方而我们是使用部门,你是卖家我是买家,大家在谈判过程中应该是“对手关系”,很多条款应该是要来回很多个回合才能达成的。但看了你的案例一部分,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在这个条款上,大家采取的态度是一致的?
“1。合同签定A。在合同条款上最好避免保证保修条款,如果非要不可,最好给予模糊的概念,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问题。”

以我以前的谈判经验,除了产品必须要达到的国际标准外,我们更多的是注重随产品而来的培训档次和备件数量,以及保修时间的及时性和未来免费升级产品或软件的数量。但对需要保修的具体内容,我们也是采取的模糊态度。对于采购方来说,这样做有2点好处:
1,可以避免不可预测的故障发生时,已定的合同条款没有该项内容而让卖方有了托词。
2,不可否认,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出钱的一方占有优势,当保修合同条款不精细的时候,卖方往往会因为想留住客户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让步,你举的案例也是这类情况,实际受损害的是卖方。
鉴于上述买方的理由,你怎么看?...

八哥提的问题的确很尖锐  ,学习了... ...

个人拙见:

如果我是供应方,我会清楚列出可以做到的售后服务的条款,如果有些是自己有些模糊/目前无法确保的地方,可以用"具体情况将双方酌情商讨处理云云来"软处理"的.

如果我是个有经验的买方,当然要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最费钱的问题摆出来,做成文字来保护自己的.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合同/协议是把双刃剑,没有出现事情的时候,剑是在鞘中的, 如何能洞穿世情,套句八哥以前说的"是要看你对资源掌握的多少"了.

只有对大局有全盘的把握,才有可能事先真的作出对己方有利的安排,而且双方如果有诚意继续合作下去,才会坐下来商讨。

以上是一种理想化的双方,现实中的买卖环节一多,情况复杂的不是3言2语可以表述的了.

现实中的极端商家有2种: 最终解释权完全保留的; 完全站在长期赢得市场/消费者信任/依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3: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Post by 兔八哥;443631
不可否认,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出钱的一方占有优势,当保修合同条款不精细的时候,卖方往往会因为想留住客户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让步,你举的案例也是这类情况,实际受损害的是卖方。
鉴于上述买方的理由,你怎么看?...

对于卖方的节节后退,还有一点想法:

如果是有事先的合同条文支持,可以拒理而争;不讲理的客户,下次的合作还是基于不合理的状态时,会心有余悸的.

如果为了留住有潜力的客户,可以稍作让步,不必真的"伤筋动骨"还"打落牙齿和血吞"

有句俗话: 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   现在不知道怎么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当~当~ 枫情课堂 今天开讲

Post by 兔八哥;443620
真是太好了,不知道应该叫你老师呢还是同学,总之,归纳的很系统

本来这里就是开放式的,教授,白丁,老师,同学,旁听,插班,插嘴,灌水,洒水,提问,回答,辩论都  而且还不用担心开家长会什么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3 10:13 , Processed in 0.16622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