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工作,其实你还是得知道自己的专业到底在加拿大的发展前景如何。
比如提到过的 医生,真心话,想做本行,难!
国内IT界做到管理的,对于coding 码农(对不起我是外行 术语盲)也没什么兴趣做的,找回管理工也很难。
护士,我认识的人群里有原先就是做护士的,来了之后等1-2年通过行业认证(College of nurse)就重新上岗了。也有现在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原先国内是文科+管理,来了之后花4-5年读下来RN入行的。
银行/金融,多数要考证的,学的快考的多,就能早入行。
建筑设计/工程师,好像听说是最难回本专业的,一同登陆的一家朋友,英文CLB4个8,登陆后在多伦多打遍了行业内大小公司100多家的电话,没有工作。后来温哥华有个华人公司不高的工资,搬过去了。不到1年也换了一家,现在也不错。
HR,同时期登陆的一家,英国Master,也是登陆多伦多时没找到工作,温哥华有华人公司给offer,包relocation,过去了。好像是半年之后也换了一家。
我本人,心理治疗师,bridge training实习半年,没有工作机会。training结束时机缘巧合做了一年不到的settlement counsellor,之后又机缘巧合回到实习机构工作了。
同班同学有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工。社工通过注册 college of social worker 成为RSW之后找到工作,一年后已晋升某机构manager;两位精神科医生都在实习后在实际机构留下做clinician,不过不在大多地区了,搬去了伦敦附近。一位心理医生在training之初就找到了Toronto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 工作,title应该是 child and youth worker,来日通过college of psychologist的认证,也可以发展成school psychologist。
一股脑丢了这么多文字,被点评不够话唠,那显然更别提资深了,我惶恐地反省一下,继续码字。
之前在隔壁论坛里写过不靠谱的连载,记录了从登陆当天飞机到断续两年来的点滴经历。偶尔自恋滴翻回去看看,竟然好些个场景画面都有点模糊了,仿佛看别人的故事,汗颜。
接地气的小tips似乎想不到了,抓来先生问体验,他回应,这里人都以让为主,在北京可没这待遇。想起微信里读过的小文章,说起日本大众文化中“for the next person”的理念深入人心。这里,也是一样的。这种大多数都从小身体力行的友善,我希望自己习惯的同时,更能影响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