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4-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日志
- 阅读权限
- 5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3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呀找呀找房子
文 坐忘斋书话
2010-04-20 23:27 星期二 晴.
甫一落地,我们就住进了m兄为我们找好的短租房,m兄是朋友xq的朋友,因为xq知道我要去蒙特利尔生活,所以特地介绍我们在网上认识,这次登陆之前,其实和m并没有见过面,但是m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帮我垫付了房租,找好了地方,这样我们就有一个月的时间从容寻找长租的房子。
在北京的时候,我们经历过租房的痛苦折磨,房源基本都是来自中介,中介非常不规范,我们基本不敢相信,而且中介费用也很高,基本是一个月房租的价格。好不容易有个人房源,好打交道的房东也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无法防患于未然。
蒙城的租房要简单轻省得多。这里房源很多,有的房东不是个人,是公司,公司有自己的公寓,专门出租,这种公寓里会专门设置办公室,里面的公寓管理员就可以负责租赁事宜,这种出租公寓的外墙都会留下出租联系的电话。私人出租的房子,也会在墙外贴上醒目的广告,留下联系方式。这样联系到的基本都是西人公寓管理员或者房东,房客在英语或者法语方面沟通必须没有问题。
在网上,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出租房源,英文网站上房源比较多,蒙城各个地区的房子都有,比如这两个网站http://montreal.en.craigslist.ca/,http://www.toutmontreal.com/。这上面既有房东或者公司的出租信息,也有房客的转租信息。第一个网站是温哥华的一个移民网友告诉我的,让我很快就找到很多房源。
中文的网站就是蒙城华人网,这个网站在国内被封了,在这边很容易上去,上面有很多中文的转租信息http://www.sinomontreal.ca/bbs/forumdisplay.php?f=7,这里的房源大部分位于中国人聚集的地区,比如guy-concordia附近或者c.d.n地区或者n.d.g地区。这种转租信息来自房客,这边的法律规定,租赁合同一旦签订,如果不能住到约定的时间,要么提前三个月通知房东,要么你找到下家房客,房东审查完下加房客的信用并同意之后,你再把租约转给另外的房客。蒙城华人网上的信息,也有的是因为中途要回国,把自己租的房子对外短租两三个月,这种情况,租金会比市价便宜不少,对于新移民登陆落脚,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这种一般就没有正式的租约。
租约英文叫“lease”,好几页纸,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法律统一规定的,然后再加上房东和房客约定的具体一点的内容。租约非常重要,新移民登陆以后很多手续都需要这个租约作为你长期居住在魁北克省的凭证,只有真正居住在这里,才可以享受这里的福利,比如免费医疗,牛奶金(儿童福利金)。学习法语的cofi班也是根据新移民长久居住的地址安排就近入学。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找到签订租约的长住地址,也才好安排孩子去幼儿园或者上学的问题,或者是根据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学的需要寻找长住的房子签订租约。
租约是房客和房东(有时候房东是公司不是个人)签,如果是转租,就是先和上家房客签,然后再和上家房客一起找房东签新的租约,或者仅仅是在租约上把承租人的名字改为新房客的。转租有个好处,因为租金在上涨,转租的租约会按照之前的价格计算房租,这样能够稍微便宜些。这里的租金尽管也在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很低,一般是700元/月的房租一年也就上涨10元左右。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房东大幅上涨房租必须有立得住脚的理由,比如装修改造之类的,而房客一旦交不出房租,房东却不能立刻驱逐房客。所以房东选择房客的时候也比较谨慎,会调查对方的信用记录,如果是新移民,要求有担保人,没有担保人就要求预付一个月的房租,这里的房租都是一个月一交,签订正式租约的情况下,房租肯定是交给房东的,即使是转租,同样如此。
虽然刚到蒙城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正式租房合同的重要性,但也许是出于女性渴望安定生活的本能直觉,我把寻找长租的房子这件事情排在了最前面。因为我们初来乍到,而要更好地熟悉和融入当地生活,先住市区比较好,住得偏远虽然省钱,但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另外我对大学有着不可救药的情结,选择落脚城市的时候,在渥太华和蒙特利尔之间左顾右盼,摇摆不定,最后因为"Mcgill "选择了蒙城,所以,我也希望能够住得离麦大近些。
在刚到的几天里,我先是通过网络寻找房源,后来发现很多公寓外都写着出租联系的电话号码,我就锁定了downtown这片区域,和阿牛推着婴儿车,娃娃坐在里面看世界,我们用脚把这片地区丈量来丈量去,寻找合适的房子。
第一个领我们看房子的是z先生,他的年纪大概是二十四五的样子,他也是房客,在Concordia上学,住着位于Concordia附近的三个半(就是国内的一室一厅),是和一个正在麦大读书的室友合租的,z要转学去多伦多大学,室友嫌这个房子离麦大稍微远些(走路十多分钟),也打算换地方。这个房子大概有五六十平米,没有家具(这边出租都不包括家具,只提供冰箱、炉头、淋浴设备、水管都有热水),位于某公寓内,有管理员,我们看的所有房子大部分都是这种有管理员的公寓,下文不再一一注明。房租是820加元/月,包括暖气热水,但是不包括生活用电,生活用电大概一个月20-30加元。我们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因为当时不清初短租房因为没有正式租房合同而要价便宜的缘故,觉得这位z简直是蒙骗新移民。而且z自称是湖南人,但是他说话的口音非常古怪,并不像湖南人。 z的口头禅是“国人”,我们俩听得面面相觑;“没有后顾之忧”这个词他也不会顺流地使用,竟然说成“就没有后面的忧愁和烦恼了。”当时我不敢笑,出来以后,想起z这句话,简直笑得打跌。我们后来推断这个z可能是从小在国外长大,汉语才说得这么古怪。
看多了房子以后,才发现z的这个价格也不算离谱,因为房子面积比较大,光线也比较好。
第二个房源来自本地房东,他的英语说得不错,碰到说英语的房源,我都请求对方用手机短信或者电邮的方式把房子的地址和邮编告诉我,这里的邮编都是对应具体的某栋建筑物,很容易在google地图找到。这样我获得地址就要轻省得多,出错的概率也小得多。这个房子在downtown,房东的广告这么说,其实他也没说错,但是我们开始以为只有Concordia到Mcgill这个范围才属于downtown,这个房子稍微远点,位于Berri UQAM(现在我已经能够用法语读出这个站名,也许发音不是很准确清晰,但是对于到达这里22天以后,获得这个小小进步,我感到高兴。)我们费劲巴拉地找过去,难免有上当的感觉。也许这里稍微远离downtown,周围不能说英语的人稍微多些了。
这不是公寓,是那种连排的房子,很旧,只有两层,上面一层住人,下面一层是地面,要上一个几十厘米的台阶,台阶的每一级之间有很大的上下空隙,对于小孩子来说,有些危险,我一看到这个台阶就决定放弃了。但是既然跑了这么远,就还是看看吧。也有五六十平米,一室一厅,很大的油烟味,房东是个白人老爷子,他说这房子经常租来租去,我们谢过他,告辞了。这个房子包暖气热水,不包生活用电,650元。
第三个房源来自一个二十八岁左右的东欧帅哥,他在麦大附近租的房子,但是换工作了,要离开蒙城,这也是“三个半”,公寓比较新,有游泳池,洗衣房,卧室和客厅差不多大,一共四十多平米的样子,阳光很好,带所有的家具,包括床、沙发、茶几,还有两个电视机,包暖气、热水,793/月,说实话,这个房子的性价比很高。可是当时我们在附近没有找到幼儿园,不敢马上确定下来。阿牛非常爱娃娃,做什么事情都是娃娃第一,而且也比我节俭,对于这个价格颇有微词,我凭直觉认为这个房子简直太棒了,但是阿牛这个态度,我也不好断然拍板,只好说我们还要考虑一下,继续看房子。
第四个房源也在麦大附近,房客是一个北京出来读麦大本科的孩子,这个孩子特别有教养,书卷气十足,和我们对北京土著的不良印象完全不同。房子很小,可能只有不到二十平米,只是一个开间,和厨房、厕所,光线也不太好,580元。本来我们还想考虑一下,结果娃娃在这里尿了裤子,把地板弄脏了,我超级尴尬,阿牛对于这个价格也比较接受,而且找房子和找幼儿园我们基本是同步进行的,那时候我们在这附近已经找到了幼儿园,于是当场我就决定了要租下这个房子。这个北京小孩要我们填写了一个基本信息的表格,这个表格会交给,房东,一个香港人,他看过我们的基本信息之后决定是否把房子租给我们。回去以后,路上我就开始后悔自己太冲动了。因为价格虽然便宜,位置也很合适,可是这个房子太小了,住起来和鸽子笼一样,我很难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觉得很委屈而做怨妇状,但是已经答应,我也不好意思立即反悔。结果这个北京孩子忘记让我们签名了,填写信息的时候,又打电话要我们去补签名,我就很抱歉地反悔了,说对于我们三口之家来说,这房子太小了,我有了新的慎重考虑。后来我发现这孩子的房子过了好几天还是没租出去,他自己在顶帖子,于是我就给他转发到一个比较热的论坛去了,马上有马大哈给我发站内短信,要租房子,没看清楚我写的“转贴”字样。
既然幼儿园已经找到,虽然要等到九月份才有空缺位置,但是我仍然决定拍板第三个房源,阿牛虽然不大情愿,但是也只好同意,不过已经太迟了,这个房源已经被捷足先登。后来我们又看了不少房子,慢慢体悟到附近的真实房租价格和相应的房屋条件,我真是恨不得时光倒流,马上把第三个房源确定下来。
我们看的房子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称心如意的却不多,迟迟决定不下来,时间慢慢过去,我越来越着急,这些房源全部都是我找的,很多房源都不是中国人的,从找到房源一直到去实地看这个房子,用英语磕磕巴巴说下来,也真的蛮累,阿牛一个也没找,我越来越没有耐心,又发现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正式的租房合同就不能往前推进和解决,我决定早点搞定长租的房子,并且深刻汲取上次优柔寡断的教训。
好不容易在麦大附近找到一个幼儿园,而且这个幼儿园告诉我们,9月份的时候会有空缺,幼儿园位于“Catherina”大街的教堂旁边,这条大街是downtown附近最热闹繁华的街道。我决定以这个幼儿园为圆心,以走路十分钟左右的距离为半径,在这个范围内搜寻出租的房子。实际上,似乎只有一个方向才能找到出租的房子,别的方向上基本都是商铺和办公楼,就在我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通往比较多的公寓的那条路。
那是在地铁站Place DES Arts附近,有很多出租的公寓,高层的,低层的都有,外墙上写着出租的电话。开始我不知道深浅,低层的出租房子我也打电话过去问,这是那种大概三四层的小楼,结果价格对于我们来说很贵,要一千多加元,虽然我也想尽量住得舒服一点,但是现在我们俩都没有工作,还是不能负担这么大的房租开支,于是作罢。
很多时候我就直接进高层的公寓,找到那个和管理员通话的按钮,直接询问有没有空屋出租,阿牛带着娃娃在外面等我,那天天气稍微有点冷。那片地方靠近麦大,我们需要5月1号可以入住的三个半,符合这要求的房源不多,还有的公寓虽然有房源,但是听说我们带一个三岁的孩子,拒绝我们租住,理由是公寓里大多是学生,影响别人休息。一次次我失望地走出来,心情潮湿得能拧出水来。
这个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好的高层公寓,比较新,管理也很好,宽敞豁亮,他们这里没有五月一号可以入住的三个半,只有两个半,我决定还是看一看,于是和他们约好第二天来看房。
很巧的是,当天晚上,在网上又找到一个房源,是三个半,不过要6月1号才能入住,就是这旁边的一栋公寓,这样,第二天我们可以看这附近的两个房子。还找到一个concordia附近的房源,是中国房客要回国了,转租,我们约好第二天上午去看。
这个房子比较大,公寓有游泳池,房客要回中国了,一些家具也可以便宜卖给我们,而且整栋公寓里有中央空调,就意味着夏天的时候会比较凉快,但是这房子其实不是三个半,是两个半,因为它没有卧室,只有一个很小的杂物间和较大的开间。我也不是存心的,就是顺嘴问了一下这个房客,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三个半和两个半的区别,他说得含糊其词,并且说这个房子是三个半,我忽然意识到他在糊弄我,我们谢过他,走了,表示要考虑一下。这个房子的价格也还行,740,包括暖气和热水,不包照生活用电。不过,因为我认为那个房客有糊弄我的嫌疑,而且,在我们看房的过程中,公寓的警报器响了两次,很吵人,虽然房客说没关系,但我不是很相信他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一旦信誉有问题,也许真话也被当作假话了。)而且离麦大和那个幼儿园都有点远。
在Place DES Arts附近的公寓,头天约好的是一个金发女郎管理员,第二天我们来的时候不是她当班,不过她已经登记了我们的约定,接待我们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黑人男子,他又高又瘦,顶着一头蘑菇云的卷发。我们在这里接触的公寓管理员无论种族性别年龄,都很职业化,和他们打交道都比较轻松舒坦。
这个两个半需要725加元,公寓的条件确实很不错,游泳池,桑拿,健身房,一楼还有会客厅,可以免费用无线网络,也可以用他们的电脑。房间很明亮,只有一个开间,加厨房、厕所。现在正住着的是一个日本男人,大概二十七八的样子,他养了一条很大的狗,睡眼惺忪地被管理员叫醒让我们看房间,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娃娃实在是太不见外了,就要往人家床上爬,被我制止,他马上不乐意,张嘴大哭,阿牛惯孩子惯得厉害,娃娃这个样子,我很头疼。赶紧带孩子出来。我很想确定这个房子,阿牛觉得太贵,而且是两个半,不方便。我找房子都找疲了,脾气上来,态度很恶劣,表示你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又不去找房源,要累死我啊?索性不理会他,打电话征询了一下M的意见, M在蒙城生活很多年了,M觉得这个房子太贵了,而且是两个半,不大合适。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又去看旁边的那个公寓。
这个公寓要旧一些,条件也没那么好,游泳池,会客厅等等都没有,三个半由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房客Sara转租,Sara的母语是法语,英文和我一样磕磕绊绊,可怜我们两个外国人就借助英语吃力地交流转租的事情。这个三个半不包括比较大的壁橱,大概一共三十多平米,价格是725,包括暖气、热水和生活用电。两三分钟的距离就是一个很大的超市,到地铁站也就是五六分钟的距离,到那个9月份有空缺的幼儿园是十分钟的距离。这个价格的确是性价比不错了,可以媲美先前那个让我追悔莫及的带家具和电视的三个半。而且Sara的广告本来是写的6月1号开始转租,现在表示可以再提前半个月。我又电话征询了一下M兄的意见,迅速决定敲定,无论如何要敲定。
阿牛开始和我犯倔,“需要两个人签字?你和臭崽子签字好了!”我被雷得外焦里嫩,这是几岁的人说的话?黑线的同时万分庆幸Sara完全不懂中文,否则真是丢脸丢大发了。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事情有了转折,因为我们是新移民,所以需要担保,之前M兄已经给我们说过,碰到这种情况,就找他,他给我们做担保。所以这天还不能签字,于是我征求了一下M兄的时间安排,和Sara说好,第二天和担保人一起来签转让租约的合同。
阿牛气哼哼地表示,这个房子不好,因为要到5月15才能住进去,而我们短租的房子4月30号就到期了,中间半个月的衔接怎么办?而我表示,找一个地点合适,性价比高的房子比正好衔接在5月1号的房子更加重要,稍微差几天,我们可以找家庭旅馆。阿牛坚持认为我这个房子找得很失败,说他要重新找,各住各的,我觉得他简直是一头猪,不,这是侮辱了猪!大战爆发。
晚上的时候,还有一个事先约定的在concordia附近的中国房客转租房子,为了让阿牛彻底死心,对比一下Sara那个房子的性价比有多么高,我们作为和谐的一家三口又笑眯眯地出现在这家房客面前。这个房子原来是一家人居住,也是三个半,电梯是我坐过的最糟糕的电梯,出来以后有晕车的感觉。我们去看房子的时候,家里是一个上海男主人和他的三岁女儿,这个上海人很好,也和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对上海土著的恶劣印象完全不同。他们一家买新房了,所以要转租这个房子。这个房子比较大,有五六十平米,不包括暖气和生活用电,要760,如果加上的话,相当于830/月。我们仔细看了看房子,娃娃和小姐姐玩得开心得不得了。
出来以后,阿牛不吭声了,这表示他正在逐步觉醒我的决定有多么英明。
找呀找呀找房子之大结局
2010-04-28 03:38 星期三 晴.
M兄和我们一起去签转让房租的合同,Sara已经复印好原来她和公司之间签订的的租约,打印出我们和她之间的转让合同。出现了一个问题,全部都是法语的!而且那个时候我才发现M兄的法语也很糟糕,不过,诶,也许我是忒胆大了些,完全是凭借直觉,我认为Sara可以信任。她这里养了三只宠物猫,书架上一大堆电影光盘,她好像是在这里学习电影的学生,也算我沾边的同行了。先前我稍有疑虑,发短信询问她的时候,她会不辞劳苦详细回复我一大堆。女性的直觉是很奇怪的东西,而且我的社会化程度一直比较低,所以,这直觉还是蛮灵光的。阿牛被我气得半死,由着我折腾。总之,就是在我们三个人全部不懂法语的情况下,我们签订了合同,M兄也给我担保签字了。Sara说,她会把这些交给公司,在半个月内,公司调查我们的信用记录之后,会决定是否同意转租。
接下来的日子里,心里放下一大块石头,终于不用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房子在哪里呀房子在哪里?”
阿牛对于我们要多经历一次搬家耿耿于怀,恼火得要死,这大概是因为每次搬家都是他收拾,我一直都不会收拾东西。这种情绪也影响了我,我是不是做错了?而且公司一直没给我信息,慢慢已经过去一周了。M兄打电话询问消息,提醒我还是应该再看看房源,万一Sara那边情况有变,我有第二手准备。
好像是慢了一个节拍似的,我终于开始了迟钝地后怕,开始询问别人这个合同到底是不是有效,有没有啥对我有不利影响的条款。
蒙特利尔移民群里有些人是从法国过来的,法语很好,我把合同隐去签名姓名,给某位法语好的网友看了,他说没啥问题,阿弥陀佛。
看新的房源,又顺便去了新移民朋友BL那里,和她聊了一下这个事情,她告诉我说,比较正确的程序是,房东已经同意我的租房,然后Sara再和我签转组合同,现在这样子,合同已经生效了,除非十五天之后,公司不同意我租房。
征求了一下新移民朋友DW的意见,他比我们早来半年,为人也成熟老练,乐于助人,他说这个房子的性价比是很不错的。
中间这十五天临时短租的问题,也顺便在新移民朋友的帮助下解决,和YZ合租半个月,在北京的时候,YZ还到我们家去过,那时候,我们也不会想到来蒙之后会有合租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
等到后来不耐烦的时候,我给Sara发了一个短信,意思是,再没动静我就找新的房子了,老实人也生气了,给我回信说让我别忘记法律,嘿嘿,我虽然觉得不爽,但是她说得也没错。很巧,半个小时之后,公司给我电话让我去签合同。
负责出租事宜的叫做娜塔莎,我总觉得这是个俄国名字,我对俄国有着异乎寻常的好感,虽然光头党臭名昭著。娜塔莎大概有一米七多,二十七八岁,淡淡雀斑,低胸口衣服的金发女郎。她的英语很好,谢天谢地!好歹我们看了一份英文版本的出租合同,真是叫做书到用处方恨少,我仔仔细细看过那些条款,看中文的时候我从来都是一目十行,看英文大概差不多十目一行?那时候是下午两点左右,也许时差没有完全倒过来?每到那个时候,我都悃要死,站着都能睡着。娜塔莎可能也是经常和老外房客打交道,很有耐心,我打个喷嚏,她就调侃一声“Bless you!”类似中国人说,“长命百岁!”
总之看明白以后我们就签字了。我们的租约签订了一年多,一直到明年的六月三十号,因为每年的七月一号,是加拿大的搬家日,这时候的空房源最多,房租一个月一交。只剩下最后一个程序,房租返还公司,公司签字再给我一份。
又过了一个礼拜,娜塔莎还是没有通知我去拿合同,小急了一下,娜塔莎短信告诉我说,一切正常,没问题,仅仅是合同还没有返还给她,到了以后马上通知我。
虽然现在还没有拿到合同,但是我基本已经放心了。
回顾整个过程,虽然手续繁琐,而且需要时间等待,但是这些都在我可以理解接受和忍耐的范围之内,因为有效的有秩序的管理必然会需要时间成本。而且这里的租房的价格比较稳定,没有什么胡乱报价的,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原因,对于我这种比较笨的人来说,不必花费太多的心力去讨价还价,甄别真伪,这真是太好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