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pandaj

[9/1程序] “来加五年的一点感受”在加拿大华人网站的回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6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andaj的提醒。你说的三条里面第一条英语过关,到底是什么标准?我雅思听力8.5,口语7,现在在工作中与老外共事,虽然说得不如老外的英语地道,但沟通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交了几个老外朋友,是否能算英语过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2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懒人
谢谢Pandaj的提醒。你说的三条里面第一条英语过关,到底是什么标准?我雅思听力8.5,口语7,现在在工作中与老外共事,虽然说得不如老外的英语地道,但沟通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交了几个老外朋友,是否能算英语过关?


过关不过关一切由实践说了算。如果你到这边来表述你做过的工作和意图,别人清楚明白,你能够有技巧地表达你心里的感受、愿望等等在面试和工作中给自己加一些微妙的感情分,那就是过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1: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tora
虽然我在国内只算是个工农兵学员,为了一个正规学历才到日本上了最好的大学.但大学好学历高,并不代表自然就是精英,打LABOU工同样伟大.国内的应试教育培养了一种贵族的优越感,其实到过农村插队,去普通单位从基层干起的人,在人格上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精英们更加可爱真实.
也许你很聪明,但你同样需要机遇和人的常识.没有高考时,你就不可能有清华北大的文凭.天才与疯子只差一毫米.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这才是真正的智者,所谓天上有天,人上有人.买不起大HOUSE,年薪到不了十万美刀,也同样是成功者,只要你尽了自己所能,奋斗过拼搏过.
其实,高薪者压力也同样大,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的健康也许还不如蓝领容易保持.只要过的快乐,不必非要去IBM等世界最大的公司,钱多就那么伟大吗?我看人的经历不同,对同样的事物,得出几乎完全不同的看法,是个人经历决定了他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论坛的辩论,不可能轻易改变一个人几十年来养成的思维逻辑,但大家还是可以看到希望是我们保持青春活力的动力,眼前利益的斤斤计较只能让人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只要你是四肢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就没有任何困难可以档的住你.因为你追求的是你想要的,你
抛弃的是你厌恶的.加拿大虽然不完美,但她是我们的选择.

说的精彩!tora 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者,向tora学习!向tora 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21: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后一次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因为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以自我想象来曲解我的意思。

首先,我没劝你们不去,我没说打labor不行,我也没说打labor就低人一等,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

我说的是:过来要多做几手准备,有个大概的计划和path。同时脑筋活一些,不要认为移民是“不归路”,人是能上也能下的,加拿大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每个人。labor工打一辈子是非常非常累的,也不太可行。有个计划和心理预期,到时候情况怎么糟也会好过很多。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看到:准备读书的不知道读什么program,也不知道申请要什么条件(这些都在网上有);准备打labor的不知道自己准备做什么,也不清楚这边的labor市场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在这边的华人网站上有),基本上是打算过来了先找找看。这和我在这边看到的很多移民刚来时一模一样,而他们生活往往很不如意。如果我说的这些不是真的,而且你们觉得我低估了你们的能力,那就是我杞人忧天,你们不看就是了。

我转贴的那个ID有几点说得很好,一是很多人读的那个贴子容易误导移民;二是很多移民受虚假信息的影响,来之前做的准备等于没做;三是很多移民的激励机制是错误的。可是大家乐意读,喜欢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他站出来说了,大家不相信,他已对得起自己良心,任务完成了。说到底,各人的日子各人过。

我家也就一普通工薪阶层,谈不上成功。

OV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pandaj
过关不过关一切由实践说了算。如果你到这边来表述你做过的工作和意图,别人清楚明白,你能够有技巧地表达你心里的感受、愿望等等在面试和工作中给自己加一些微妙的感情分,那就是过关了。


没想到您这么快就会贴。我又仔细看了你的帖子,认为已经从您前面的文字中找到答案了,就删了我刚才的帖子。

我从你字里行间找到的答案就是:即使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很好了,但也必须更加认真地准备,因为一切都来自有计划的不懈努力。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2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BTW,还有一点说明,我将大学分类,仅仅是为了说明不同背景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在简历上,一个人的原毕业学校会起到很大的决定因素,如果你这点不足,必须有另一点补足才能竞争得过别人。在申请工作时除了有数的几所学校外,区别不大;在申请学校时,会有较大影响。这完全是以技术的眼光来看问题,不存在任何岐视的意思。我在原来的贴子里没有说清楚,对误解了的同志说声对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们等待visa的朋友推荐一篇感人的文章,共勉.

我的“加拿大梦”



[前言]不知不觉中在加拿大经历了三年的移民生活。在我三年的移民生活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谈过“加拿大梦”,但是,对此我一直在苦苦探寻:我们什么要移民加拿大?我们的人生到底追求什么?加拿大究竟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转型做一名报人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庆幸的是,我接触了很多的人,也经历了很多的事。尤其对一些老移民和成功人士的访谈,让我不断思考“加拿大梦”这 个命题:对于我自己,什么是我的“加拿大梦”?对于我们大陆移民,“加拿大梦”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放弃一个又一个的梦,同时在编织一个又一个新的梦。加拿 大的生活是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逼迫我们不断放弃自己的梦想?

在三年纪念的日子里,记录下这段人生经历和自己三年里的感悟,为了纪念,也为了跟我的读者分享和共勉。我自己还在奋斗的进程中,我也知道很多朋友不能 走我走过的路,当然我不希望我的读者要付出我曾付出的一切。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新来的朋友一些启发,希望我提出的“加拿大梦”能引发您 对人生、对过去和未来的一些思考。


登陆加拿大三周年纪念

2005年2月24日,是我登陆加拿大三周年纪念的日子。

生活中,我是一个粗线条的人,我不记得跟太太的结婚纪念日,我甚至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但是,今生,我不会忘记三年前的今天。那一天,带着迷惘,怀着憧憬, 有兴奋,也有无奈,背起行囊,我开始了人生最远的旅程;那一天,将我的人生截然分割成两段。一段留在了生我养我的中国,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那里有我曾 经挥霍过的青春,那里有我怀有的对未来的向往。另一段刚刚开始,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我必须学会自动“归零”,白手起家,从头再来。

三年的日子里,有苦痛,也有欢欣;有彷徨,也有坚持;付出了,也得到了。

三年的日子里,做了很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一直想做而不得而为的事情。

三年的日子里,我一直象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从来没有停止的片刻。我人生的主旋律从来就是“向前,向前,永远向前”。我是一个“拼命三郎”,为了一个目 标,我从不计较我将要为此付出什么。看过另一个来自农村的朋友写的一篇文章《花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感同身受。读书占去了我人生二十年的时间, 为了一个专业我付出了九年的青春光阴,而且这样的好日子肯定不会再来。不管做什么,不管我为此要付出什么和要承受什么,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后悔”二字。

三年的日子,见证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商业实践,见证了我从一个书生蜕变为文化商人,从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磨砺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加拿大的生活让我背弃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但,加拿大同时带给我新的理想、新的梦想。

感谢加拿大,让我有机会去尝试商业。在中国,个人相对社会、相对社会定势是渺小的,如沧海之一粟。我承认我无力突破社会、家庭为我安排的人生轨道,因为我 是 “好学生”,“好学生”当然要听话,“好学生”当然要好好读书,做学者,当教授......来到加拿大,丢掉了历史,也丢掉了包袱,没有人在意你做什么, 也没有人关心你做什么,你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加拿大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这里是培养企业家的土壤,当然,这无疑激发了我从事商业 的梦想。我的“加拿大梦”的第一部分就是从书生转型为商人。

感谢加拿大,让我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报人。在中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报;但是,这里是一块自由的土壤,你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法律的框架下。 一年半的报人经历无疑在催生我的成长和成熟,当我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方方面面的事的时候,我是如此的满足和充满成就感,并让我产生“我是一个天生的报 人”的幻觉。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报人,这是我的“加拿大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加拿大,能够让我有机会学着写作,而且我还将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是我的读者居然喜欢我常常语无伦次,但却是用心堆砌的文字。如果还在中国,我更可能做的是在推导和演绎一条条艰深的数学物理公式。从工程师转型做记者,这也构成了我的“加拿大梦”。

我个人人生定位的转变起初出于无奈,我的“加拿大梦”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只是为生计而奔波忙碌。但慢慢地,我开始喜欢这样的转变,我开始思考、成型并逐步实现我的“加拿大梦”。真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今社会唯一不变的主题是“变”,社会变了,时代变了,我们身处的环境变了,我们是墨守成规,坐以待毙,还是主动求变,迎头应变,把握先机?变化让人觉得 惊慌、恐惧,因为变化意味着放弃既有的,面对未知的。但是,当我们重新选择了一条人生的道路,当变化不可避免地来到时,与其被迫去改变,倒不如积极主动 些;与其老大不乐意去改变,倒不如多几分阿Q精神。如果我们主动求变,谁知道我们将要面对什么?也许是艰难与挫折,也许是别有一番洞天。有勇气放弃是一个 负责任的人应该做的,能否重新开始并再次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足够智慧的标准。放弃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完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 我们的人生有了新的梦想,我们才下决心放弃过去的、我们习惯了的环境和我们曾拥有的一切。放弃是痛苦的,但是我们依然愿意,是因为我们对未来有梦,我们相 信我们今天的放弃是为了将来更多的拥有,更大理想的实现。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我们遭遇了暂时的困难,我们就真的被打倒了吗?如果自己都承认被打倒 了,那,真的就没有从头来过的机会了。我们应该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失败的滋味就象喝一杯苦酒,明明你不喜欢,明明你知道对 你的身体没有好处,但是你没有选择,因为失败无处不在。失败了又怎样?人生总还会继续。我们大多数移民所处的年龄正是应该经历失败挫折。让自己在失败的考 验中成长,我们才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坚实。成功者正是因为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挫折才最终达至成功,失败者往往是在即将成功之前放弃。每进行一次采访,每听 一个成功的故事,都会让我多一份感动和启迪。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永远属于那些用血汗乃至生命去拼搏的人。我们往往在意成功的辉煌结果而忽视奋斗的艰辛 过程,但是诚如成龙的歌《真心英雄》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不会自动送上门,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冰心老人有一 段关于成功的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积极 调整自我,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成功才可以期待;成功要付出代价,它只属于默默为它辛勤耕耘,并努力付出的人!

对“加拿大梦”的思考来源于多年前阅读海外题材的文章,并由此知道了“美国梦”。“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推崇的信念,即通过努力的工作,非凡的 勇气与意志力,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这样的梦想在美国以外的环境里难以实现。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与钢铁大王卡耐基是白手起家的典型,克林 顿从社会底层依靠自己的实力一路奋斗而上,其成功是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父亲移民自牙买加,现任国务卿赖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 人女国务卿,卸任的华盛顿州长骆家辉出生贫寒,现任劳工部长赵小兰是华人移民美国200多年来首位女联邦议员,她曾回忆说,“移民来美国时全家只有父亲能 够讲英文”。施瓦辛格出生于奥地利小镇清苦的家庭,21岁离开家乡,来到美国追梦,是美国让他成为世界超级影星,又是美国让他坐到了加州州长的宝座。他 说:「我一无所有来到加州打天下,加州给了我一切。」施瓦辛格强调,“这是一个移民梦,一个美国梦。美国给我机会,我的移民梦想成真。我希望其他移民象我 一样得到同样的机会。我相信他们能够得到。”以上的例子都充分说明了“美国梦”是多么的激动人心!重要的是,只要你敢想、敢做,这样的梦就会成真!

因为“9·11”,让很多人的“美国梦”成为永远的梦。于是,很多移民转移到了加拿大,重新开始了“加拿大梦”的追寻和实践的旅程。

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大多数移民经历了短期的亢奋后便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现实是残酷的,个体之于这个社会是渺小的、无助的。没有本土工作经历、本土学 历,没有熟练的语言能力,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把我们挡于一个个工作机会门外;想读书,甚至会出现10多个人竞争一个名额;想转型经商,但是加拿大 市场本来就小,加之人工贵、税赋重,而且大多数技术移民没有商业经历……看着街头驶过的豪华轿车,小区矗立的漂亮洋房,目睹花花世界里的花花人生,仿佛这 一切与自己无关。这一切离自己是如此的近,又如此的远,就像古代的一位航海家发出的感叹:“水,水,水,到处都是,却一滴也不能喝。”似乎人生走入了死胡 同。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只要我们坚信一切的挫折和不如意都是暂时的,我们就一定会跨过一座座山,迈过一道道沟。山那边不总会是山,爬过了山沟沟,就 会是一马平川!

遗憾的是,面对暂时的艰辛、不日益的生活,我们很多同胞放弃了当初移民加拿大的梦想,他们已经甘于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愿意看到20年、30年后自己的人 生状态。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每一种生活的态度都是值得尊重的,我无意去宣扬奋斗,宣扬成功;但是,我是一个报人,做报纸除了本身是一个商业行为,毕竟我们 还承载着社会的道义和责任。我只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悟去告诉那些正在无意中放弃梦想的朋友:没有了梦想,人生的意义会少了很多。我们为生活奔波忙 碌而暂时无暇顾及梦想,但是,这样的梦不会死去,在合适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里,这样的梦会再次萌发,并开花、结果!

如果我做的系列人物专访能够唤醒我们很多新移民朋友的梦想,这是对我最大的慰籍。我想我们每个人移民或者留学加拿大,当初一定怀着一个梦——一个色彩斑斓 的追求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梦。但是,我们可能被暂时的不适应、不如意所困绕,我们可能被生活的艰辛磨平了棱角,我们可能因为生活奔波忙碌而忘记了对“加拿大 梦”的追求……人疲了,心累了,梦灭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梦想,因为,没有了梦,我们到底还为了什么活着?没有了梦,我们究竟为了什么 而吃尽艰辛来加拿大?

“加拿大梦”不象“美国梦”那样被广泛的讨论和认同,因为移民大量拥入加拿大是近10年内的事情。大量的新移民还在奋斗的进程中,在我访谈过的数十位“成 功人士”中承认实现了自己的“加拿大梦”的少之又少。尽管这样,一些老移民成功的经历还是激励着我们去追寻心中的“加拿大梦”。他们中有总督伍冰枝,联邦 多元文化部长陈卓愉;也有企业界的翘楚如ATI总裁何国源,Platform总裁周松年,CBL总裁常振工……

世界知名的华人富豪李晓华在谈到为什么加拿大难出世界级的华人富豪时说“加拿大好的福利养成人的惰性”。我想我们移民加拿大的理想不是来享受加拿大的福利 的,我们大多数中国移民是勤奋刻苦的。到现在为止,在加拿大的三级政府中,尚无来自大陆的华裔议员。也许我们不能借助于加拿大成就为世界级富豪或全球闻名 的专家、学者,也许我们也不能成为加国议员。但是“加拿大梦”的理解是多层面的,您可以追求显赫的政治地位、学术成就、商业上的成功,您也可以把“加拿大 梦”理解为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安居乐业……

如果让我们重新选择,也许我们会走不同的路。但是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道,就只能往下走。只不过我们的“加拿大梦”,会有不同的内容。为了各自的加拿大梦,让我们真心努力,彼此祝福,精诚团结!

我的三年加拿大生活,是一段从没停歇的创业历程。三年的时间里,做了三件事情:创办“旺旺电脑”,创办《北美时报》,并最终创办《华报》及相关报业产业。

这就是我的“加拿大梦”——感谢加拿大,让我转型成为一个文化商人,让我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报人,让我有机会成为一名记者!

朋友,在您已经入梦、在您即将梦醒的时候,我还在为我的“加拿大梦”而努力——我希望在您醒来的时候能够读到一篇虽没有太多辞藻修饰,但却是用心写就的结 合我三年的移民经历而感悟的关于“加拿大梦“的文章;一份虽不能带给您震撼,但并不令您失望的报纸——这是我作为一个报人的“加拿大梦”!感谢您,亲爱的 读者,是你们热心的支持,能够成就我一个小人物的“加拿大梦”!同样,只要您还有梦,只要您认为我们能够为您梦想的实现助一臂之力,请让我们知道。旺旺和 《华报》将永远是广大新移民、留学生最忠实的朋友!

如果您读过我的系列人物专访,我想您会和我得出共同的结论:只要您敢想、敢做,加拿大就能实现您的人生梦想!有的人把现实变为梦,有些人把梦变为现实。这里我衷心祝愿广大的海外华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成为追梦人,并祝愿你们通过努力最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既然我们的昨天留在了历史,我们的明天还是个梦,我们惟有努力将今天把握在自己手中,为了明天的梦,我们今天就行动!朋友,愿您好梦成真,圆梦加拿大!

(来源:华报 作者:旺旺博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兔八哥

同样的,网上有些人写的加拿大生活,很凄惨,和国内以前的生活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写这些的人往往不说明自己在国内的生活经历,比如你以前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不要说是靠伟大的党,才有你的幸福生活.你是凭的自己的本事?还是命运在关键的时候垂青了你给了你个好单位让你混吃混喝?还是在单位通过钻营把该得的不该得的全揽在怀中?这些不说?一味地说加拿大不好,就让人很质疑了:怎么一个在国内玩的转的人去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竟然一下子就变得毫无用处了?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加拿大的问题?

要是我,将来混的不好,是断不能说加拿大的不是的,因为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有数.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自己最清楚.


兔八哥说得对,这方面的文章我也看得多了,感觉是那些特别叫苦的很多在国内本来就过着类似寄生虫的生活,所以我想加拿大的情况对于在国内不靠关系,完全靠实力的人来说也许并没有说得那么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pandaj,你在那里做义工,主要是做什么呢?我很有兴趣知道。我和很多智障人士接触过,也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喜欢他们的简单逻辑,开心于他们的每一点小进步,想知道在CANADA是否还会有同样的机会。

看了移友们的贴子,很感慨。也愿意把心中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对于我的移民决定,一些在加拿大的朋友也是意见不一。有些劝我三思而后行,有些则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并没有问他们我应不应该来,只是让他们把他们喜欢加拿大和不喜欢加拿大的地方给我列一列,把喜欢中国和不喜欢中国的方面也列一列。然后,我自己也把我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列了个表,于是,作出了自己的决定。也许,有些人会说,你可能考虑得太不周全了。如果碰上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怎么办?我想这个世界上,从来计划都没有变化快。与其担忧将来,不如历练自身。

我曾经多次在做义工的过程中,目睹一些脑瘫的孩子为了上一个台阶而花费了大半个小时,他们拒绝我的帮助,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能帮他们一生。我总是想,如果换作是自己,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但是谁知道呢?人的潜能的软弱同样是自身所无法了解和把握的。如果这样,为什么不去尝试呢?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

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平等地来到终点。打LABOR工也好,精英也罢,如果在夜深人静时,他能够洒脱地面对那个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如果他能自觉快乐平和,那么在精神上,他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说了一堆废话,希望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想说的只有一句,用最简单的逻辑去了解最复杂的人生,这样,当我们在做出每个选择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至于我自己的移民理由很简单,国内没有我想学的专业,我必须出去读书,所以,索性移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赶不上今年入学了,只能先过去混到年底开始申请06年的课程了,在这之前,我就是打算体验一下加拿大生活,我打算一个礼拜打一种labour工,累了就暂时休息几天再找另外一种工,如果不是移民加拿大我可能这一辈子也没机会体验打labour的,楼主,你觉得这样不是也很好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TO FCH:不愧是老乡啊,句句说到我的心坎儿上.还有,受昨天SEARS刺激,我今天去逛了家具城,和加拿大比,国内的家具真是便宜啊,哈哈哈.在加拿大买2座的布沙发,可以在这里买到1+2+3全套还有找.


TO PANDAJ:谢谢你罗列了N多个事例,我看这些人有几点共性,一是学历高英语好,二是专业集中在IT行业.可他们每个人的经历和现状也是不相同的,有的成功了,有的还没有.有的回流了,有的安居了.这似乎就要牵扯到一个人的其他方面了,比如情商,性格,心态,爱好,毕竟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否不完全取决于毕业于哪个学校,在哪个企业工作,年薪几何?成功和幸福是不能复制的.对个体来说,他的幸福最优化就是他的正确选择.


我比较赞同你说的:
"正因为我看到大家问的问题、收集的资料,我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仍然不懂得如何主动寻求信息和帮助".
"是她留在国内比较好。你到这边的衣厂看看就明白什么叫管理层了。当然各人观点不一样,她自己认为好就好。"
另外,你多次提到让我们多去加拿大华人论坛,看看移民的生活现状,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先提到的那个成功的同学,太太去年回国,和我们几个女同学经常聚会,逛街,做美容,吃饭.从她购物消费习惯上看,的确是容易让人对移民持怀疑态度,她在深圳的女人世界留连忘返,对那里的物品赞不绝口并购买了N多衣物.可女人世界,是我们已经多年都不去的地方,里面充斥着低档货品.一起去思研丽,她就感慨国内的消费,说已经好多年没进过美容院的门了.
可就是这样,也没阻止我继续办移民的脚步,也不妨碍她发自真心地说,我的家在加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0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的华人网站:
www.51.ca
http://www.51.ca/info/index.php?
是整理过的文章,很齐全。

www.chinasmile.net 进“华枫论坛”

www.sinoquebec.com/bbs

前些时候转的《黑心房东》一文转在这里,大家都痛骂黑心房东,我说人家不黑,正好这里也有相同的文章,在这边的华人都明白事实真相。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3169

前些时候有人说年薪不到6万的贫困生活,我说确实要省着花,大家说我taste高、心态不对,这里有篇年薪4万的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两个人加起来4万,扣的税会很低,单人拿6万税重,而且房租就1000,不买房,而且没算任何家具电器衣服等家庭建设,孩子还小,读书还不花钱。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1053

还有一篇全面介绍加拿大的文章,语气也很平和,不过作者没打过labor。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1551

这位是打labor的。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1389

这篇文章你可以看成反讽,也可以看成真话。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2044

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1630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2037

这个不来自任何人的观点,来自统计数据。
http://www.51.ca/info/showinfo.php?infoid=1388

这是一个大家认为成功的例子
http://www.51.ca/job/showinfo.php?infoid=3515

这是找labor工作的经验。
http://www.51.ca/job/showinfo.php?infoid=2360
http://www.51.ca/job/showinfo.php?infoid=1603

这是大家喜欢看到的成功者例子。
http://www.51.ca/job/showinfo.php?infoid=2987&jobagentid=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0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义工我已经写过了。有不耐烦翻看我的贴子,我再简单说一下。

我做的义工是社区的Girl Guide,就是和一帮小朋友做活动,教一些东西。申请工作要三个推荐人,要经过警察背景调查,对语言要求高。我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和文化障碍,八九岁的孩子,说的东西就需要很地道又要很流利,不然她们不明白。很多本地的游戏和歌我都不会,慢慢学。而且经常需要一些急救和安全的training,要读好些活动资料。好处是这个program声誉很好,表明你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

其它的义工到你社区的city hall和相关负责人谈,找黄页的volunteer办公室。有些工作需要面试,有些需要相关的training(你可以进去后再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andaj: "嗯,托福纸考满分677, 机考满分300,从来没有变过。"

是我记错了吧(以前看过一个台湾的托福世界纪录保持者,老记得他拿780,哈哈。。。)不过她当时的分数是奇高,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分数,其它也并非虚构。

我想你明白我说的主旨比这个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7: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兔八哥
我也比较希望听到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和事,至于结论,还是见仁见智比较好.
比如,楼主可以跟我们说说自己周围的某人某事,那个人原来在国内读的什么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在什么单位做什么的,经济条件如何,移民是通过什么办的(投资,技术,亲友加分),英语(雅思)大概在什么水准?来加拿大几年了,大概干过什么类波工,大概年薪?买房了吗?买车了吗?是大手大脚还是个勤俭持家?孩子有吗?读私立还是公立?这样一个立体的人事,能让读者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才能充分估计将来会遇到的麻烦,能不能忍受.

比如我的大学同学,几年前去的,去之前在上海著名外企,英语已经很不错了,技术移民,现在加拿大著名企业工作,做到中层和技术支持,房买了车有了(2个),孩子上学了,私立的,平常还要学曲棍球钢琴,过的就很好吧?!可我也没觉得是个移民去了都能这样,至少我和他虽然是同学,也不敢奢望自己很快能这样,因为大家各方面条件不一样啊.

同样的,网上有些人写的加拿大生活,很凄惨,和国内以前的生活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写这些的人往往不说明自己在国内的生活经历,比如你以前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不要说是靠伟大的党,才有你的幸福生活.你是凭的自己的本事?还是命运在关键的时候垂青了你给了你个好单位让你混吃混喝?还是在单位通过钻营把该得的不该得的全揽在怀中?这些不说清,一味地说加拿大不好,就让人很质疑了:怎么一个在国内玩的转的人去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竟然一下子就变得毫无用处了?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加拿大的问题?

要是我,将来混的不好,是断不能说加拿大的不是的,因为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有数.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自己最清楚.

说的好!支持!!加声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PANDAJ,告诉你个秘密吧,你推荐东西基本都集中在51网,这个网在国内还不是轻易就能上得去的,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原因你觉得在办移民的人心里应不应该是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呢?

我随便打开了几个看了看,让我想起了其他网站上的一个叫RICHARD 的人,每天不厌其烦地转贴和移民有关的坏消息,现在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海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8: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FCH
好火的帖子!也来插句嘴

楼主的很多帖子都挺好的,既有善意的提醒,又有实用的建议。

同时,也能感觉出楼主“上等人”的傲气,没错,从你的介绍中,你和你老公确实是移民或者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这里面有你们的才干,也有你们的努力,如果你不否认的话,还有一些幸运。

我有一个堂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考过第二,保送北大,上了一年,托福700多,拿了加州理工的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随后的硕士和博士都是在伯克莱拿到的,而且成绩名列前茅,年纪轻轻已经和老公在硅谷买了100万美金的房子。楼主,要是世界上像他们这样的夫妇多到一定程度,估计你跟老公也只能先从labor做起,走一步看一步了。我不是要显摆什么,又不是我买100万美金的房子,我是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否则就没有你跟你老公这样的精英了,对吧?你跟老公也许属于你们圈子里的“非普通人”:一个是五年才出一个的好学生,另一个是全加拿大最好大学随便挑,真令人羡慕,可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适合读书的嘛。既然你也同意大家都不傻,为什么总觉得别人是毫无目的,毫无准备地就移民了呢?大家在坛子里了解应付短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一定代表他们没有考虑过未来呢?

有一点我不怎么同意你的看法,就是,你希望大家没有出来前,就考虑好,准备好所有的问题,这个提法不是不对,是太理想,不太现实。有些东西,确实是在实践中才能领悟的,要因应当时的环境来做决策的。我再重申,我不是说大家不应该做准备,只是说,大家不是神仙,没有办法预知未来的每个细节。最重要的,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移民中不少都是比你年龄大的,大家的情况未必是站在你的角度可以看到的,理解的。比如说,你没有孩子,对吧?今天有一个朋友来我家做客,说国内的小学人数有的多到90个学生一个班,一个学校6000人,每天接孩子跟打仗一样;他们又说到了国内的医院的黑暗。。。在说这些的同时,他们也清醒地了解每个地方都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弊端。我也看到有部分移民是比较盲目的,准备不充分的,不过,我看到的,我也相信事实是这样的,多数的移民是分析过自己的实际情况,才作出最后的,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的。至于为什么新移民的生活还是比较难,这点我同意你的看法,大家的语言还不够好,技能不被承认或者说不能跟本地的要求相适应,还有对新环境的游戏规则不太了解。这个适应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您英文有目前的程度,不也是慢慢长进的嘛。

最后,我必须说,我一点也不怀疑:楼主的所有言论,都是出于好意!而且,其中的很多建议都是
非常棒的!

谢谢你!

没什么好说的了!我想说又表达不出的fch全说了!!支持的一塌糊涂!!!!!!!!加声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8: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兔八哥
PANDAJ,告诉你个秘密吧,你推荐东西基本都集中在51网,这个网在国内还不是轻易就能上得去的,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原因你觉得在办移民的人心里应不应该是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呢?

我随便打开了几个看了看,让我想起了其他网站上的一个叫RICHARD 的人,每天不厌其烦地转贴和移民有关的坏消息,现在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海龟了:)

我也记得这样一个人!这个RICHARD 人间蒸发了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7 0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sibling
很欣赏你的观点和讲话的火候。给你加声望

同意!真的是“有水平的人”!佩服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20 01:05 , Processed in 0.15971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