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楼主: ly924

[移民故事] 温哥华,我们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6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5: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6: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卡尔加里的风光很象国内的九寨和四姑娘山,估计海拔和气候可能差不多,不知你同行的成都朋友有没有提起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3: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棉树 于 2008-8-6 16:16 发表
感觉卡尔加里的风光很象国内的九寨和四姑娘山,估计海拔和气候可能差不多,不知你同行的成都朋友有没有提起过.

没错,我们第一次休息的时候他们就这么说了。

不过,像四川的那段还没有到卡尔加里。

[ 本帖最后由 ly924 于 2008-8-9 15: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4: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15: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加里之行(三)

我们这次卡尔加里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会见朋友,除了班夫以外,我们并没有安排更多的外出活动。在卡尔加里的几天里,我们每天坐在朋友家的阳台上,边烧烤边瞭望大草原上的地平线,由于卡尔加里的海拔有1000多米,蓝天白云似乎离得很近很近。

尽管卡尔加里近几年发展飞速,人口激增,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小,人还是非常金贵的,这就是为什么卡尔加里是加拿大最容易找工作的城市,也是基本小时工资最高的城市。卡尔加里的购物中心里面,几乎每个店门前都贴着招聘启事。朋友家15岁的女儿利用暑假在商店打工,小时工资将近10块,在温哥华同样的工作成年人做恐怕最多也就是这个数目。

在卡尔加里的几天里,我们只接触过一个朋友以外的人。一天,我们在朋友家附近寻找一个公园,看到我手里拿着地图,有个骑自行车锻炼的人过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都说卡尔加里人更加友好,在这里得到了印证。除了这个人以外,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别人,因为街上很难见到人,即使是购物中心,人流也很稀疏。一直认为自己渴望远离城市的繁杂与尘嚣,然而刚刚从国内的熙熙攘攘中走出来,一下子还真的难以适应这种清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温哥华也许是个很好的折中。

周四上午,我们告别朋友们,返回温哥华。

从温哥华到卡尔加里的路上,BBW担心我开车会耽误时间,所以全程12个小时是他一个人开的。回程路途熟悉了,也不用赶时间,于是我得到了在加拿大开高速公路的体验。

加拿大的高速公路有很多路段中间并没有分隔设施,仅仅简单地以双黄线隔开,甚至有很多地段用的是断开的黄线,以便借道超车用。之所以要借道超车,是因为很多路段是单车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加拿大人的耐心和法律意识,在单车道上,如果领队的那辆车开得慢,后面一串车只能慢慢地跟着,直到断开的黄线或者双车道出现,才会有人超车。一路上也没见谁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快些,单车道的路肩很宽,但也没有见到一个违章超车的。这里最多的违章是超速,从卡尔加里到温哥华将近1000公里,允许最高车速是每小时110公里,仅限于不长的路段,其他路段大部分为每小时90公里左右,遇到弯道会限速40公里。由于路上车少,有时候不知不觉地就超速了,去之前朋友们就一再嘱咐我们千万注意不要超速,果然,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真的见到了带着测速仪器的警察,好在我们在他的视野里并没有超速。加拿大人不乱超车,但是超速却是家常便饭,通常超10%没有问题,但似乎大家超的都高于这个数字。

在国内没有多少高速公路经验的我,居然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上一口气开了400多公里。我喜欢这里的规则,最高时速110公里,无需开得更快,不像欧洲有些高速公路不设上限,不少人开到时速200公里,那才叫胆战心惊呢。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1000公里的路途,我们只交了10块钱的过路费。在油价飞涨的情况下,我们单程大约用了100多元钱的油费,也就是来回总共花了200多块钱,从这个角度看,就明白了为什么四处旅游是加拿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周四傍晚时分,我们进入大温哥华地区最东边的一个城市,突然有了回家的感觉,到温哥华不过一个多月,原来已经把它当成家了。住在温哥华市区的朋友们已经在家里做好饭等着我们的归来,之所以直接到朋友家来,是因为我们打算第二天一早要一起看奥运会开幕式。进入市区开始经历塞车,每200米一个红绿灯,城市生活直接了当地展现在眼前了。

[ 本帖最后由 ly924 于 2008-8-10 01: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财富 +35 收起 理由
亦汐 + 5 精品文章
简单人生 + 10
FCH + 10 欢迎回家,呵呵
那时枫叶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7: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文章,已成功使我中了卡尔加里的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0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绢 于 2008-8-9 17:57 发表
LZ的文章,已成功使我中了卡尔加里的毒。。。

中了卡尔加里的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0 2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0 22: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y924 于 2008-8-10 01:21 发表

中了卡尔加里的毒?


恩,卡尔加里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啊,都使我觉得不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14: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绢 于 2008-8-10 22:21 发表


恩,卡尔加里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啊,都使我觉得不错呢。。。

但愿俺没有误导你哟,俺总是看到好的一面,每个地方都有优缺点,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一定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1: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4: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我们绘画了一个美不胜收的加拿大,真向往这样的国家和生活方式!希望能看到再多~~~ 感谢LZ

[ 本帖最后由 001fun 于 2008-8-12 14: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ly924 + 1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16: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份工作

来加拿大之前,就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蓝天白云虽好,但不能当饭吃。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有工作才是硬道理。

到了加拿大,对一切感到基本满意,曾经很潇洒地计划利用半年时间熟悉环境,享受生活,同时探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经过一个月坐吃山空的日子,渐渐感到把在国内辛辛苦苦赚的钱除以7之后,总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这里的物价虽然不高,但是只有赚了加币才能实在地感觉到这个物价,否则买东西时乘以7算出的折合人民币的价格还是会心惊胆战的。

于是我决定开始找工作。在一家政府出资的机构报名参加为期两周的寻找专业工作的辅导班,这个辅导班面向希望找到专业工作的人群,介绍本省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找工作技巧,同时辅导写简历,安排模拟面试等等。

辅导班结束后的一天,当我们一家在白石镇享受夏日海滩美景的时候,我突然接到这个机构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这个机构刚刚有个项目助理的空缺,问我愿不愿意申请。我还没有正式开始递简历找工作,这个工作却自己找上门来了,真是大喜过望。

递出简历的第三天我接到了电话面试,一个叫做Barbara的女士问了我一些有关我的工作经历的问题,然后她问我转天可不可以去做个电脑操作测试。电脑测试非常简单,只要用过电脑的人基本都能通过。然后,出乎意料地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整整一个星期,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按照辅导班讲的套路,给Barbara发了一封email,向她表示感谢,并询问下一步他们的打算,没有回音;我又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留言机,我留了言,仍然没有回应。有的朋友说,通常一个星期没有消息,大概就是没有通过,也有朋友说,这边节奏慢,有些人面试后一个月才有消息。这期间我还向其他公司和机构递了几份简历,都是在网上搜到的招聘信息,据辅导班的老师说,这是找工作的下下策。在加拿大,简单工作除外,找专业工作需要雇主的熟人推荐,只要有推荐,符合条件基本上能够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否则,递出去的简历几乎都会石沉大海。这个逻辑和国内的走关系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这种推荐是建立在雇主对他的熟人的信任基础上,里面并没有利益关系。比如我获得的这个面试,就是我的辅导老师推荐的。

等待是一种煎熬,甚至有些犹豫是否改变卡尔加里之行的计划,后来想想还是顺其自然,按计划开始我们的长途旅行。在卡尔加里我每天都盼望着这份工作的消息,然而等来的却是另外一个面试,这是我特别心仪的一份工作,为一家很大的科研机构做活动策划,例如组织全国各地的数学家以及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开研讨会等等。递这个简历我运用了一点辅导班讲的技巧,那就是,如果没有人推荐你,最好不要把简历递到人事部门,而是想方设法找到这个职位的直接主管的联系方式,然后把简历直接递给他。我获得这个面试除了我的工作背景以外,大概就得益于这个技巧了。我在这个机构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个职位的主管,是一个面相和善的女士,名字叫做Joanne,我直接把简历发到了她的邮箱,而没有按照招聘启事上面要求的发到人力资源部。

在卡尔加里回温哥华的路上,我接到了Barbara的电话,她说很抱歉她休假去了,没能及时回复我,接着她问我第二天能否去做一个正式的面试。峰回路转,在后面那个面试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我当然不能放弃这一个。于是我接受了Barbara以及她的两位男同事给我的小组面试,三个人轮流向我提问题,气氛轻松而友好,我们从奥运开幕式谈起,当时是周五下午,面试后,Barbara说,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个好周末了。虽然我很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但我真的担心他们让我马上开始工作,因为我确实不想放弃Joanne那个面试。

周一上午,Barbara的一个男同事打来电话,问我如果这份工作每周只工作三天,我是否考虑接受。这曾经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方式,能够谋生,却不用拼命工作。我的辅导老师说,在加拿大,无所谓固定工作,找工作才是每个人的固定工作。

明天我就开始上班了,在全身心地闲散了两个月之后,又回到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让我感到舒适的是,隔一天上一天班,收入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同时可以利用不上班的两天时间处理很多事情,包括考当地驾照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等,作为过渡,这真是一份再好不过的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5 收起 理由
简单人生 + 10 good
xhd + 5 支持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3 17: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14: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下一篇写写新工作的感受吧,期待in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ly924 + 10 谢谢!嘻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16: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26 04:51 , Processed in 0.12617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