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楼主: ly924

[移民故事] 温哥华,我们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4 1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5 1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描述的地方感觉好好啊,我也喜欢欧洲小镇子的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ly924 + 10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5 1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6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3: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哥华印象之三---夏天来了

周六早上一出门,就看到灿烂的阳光照在静谧的小街上,周围的房子都沐浴在明媚之中。站在阳光下,立即有灼热的感觉,我知道,温哥华的夏天来了。

午后的草地上、海滩上,到处都是晒太阳的人们。夏令时的缘故,温哥华的夏天白天特别长,到晚上9点太阳还不下山呢。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夏天是用来好好享受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那片世界著名的天体海滩,恐怕是温哥华人享受夏天最极致的表现了。

周日中午,我们一家人参加了一个教会举办的野餐聚会,坐在树荫下听来自英国的牧师讲道,主题是家庭,什么使家庭快乐,什么使家庭忧伤。阳光从树叶间透射过来,照在身上脸上,感觉暖暖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嬉戏,狗儿在奔跑,不远处的菲沙河上,运木材的拖船很古老地慢慢行进着,河上不时有快艇驶过,很现代。

聚会的人群里有一个名叫Jennifer的女孩,刚刚取得了哈佛法学院的硕士学位,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阳光,这个女孩本科在普林斯顿读的,那是爱因斯坦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的地方,是动动很向往的学校。Jennifer的妈妈对动动说,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整个周末,我们住在朋友家里,从房间里能够看到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大海,晚上10点钟,看落日把天空映得五彩斑斓,我知道,夏天,太阳在温哥华辛苦并热忱地加班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4财富 +30 收起 理由
平儿 + 5 好文采。
greecanada + 10 支持原创
简单人生 + 5
一杯清茶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2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哥华印象之四--物价

从超市里推出满满一车食品,基本上在100加元左右,足够吃一个星期,在国内这样一车东西大概需要300元以上了。从绝对值来看,这里的物价比国内贵,加元和人民币的比价目前在1:7上下;但是相对收入来说,这里的物价真的不高。比如说在国内月收入3000元人民币,在温哥华月收入3000加元,那么从物价上来看,在温哥华生活就会轻松很多。当然,如果把这里的物价乘以7折成人民币还是很贵的,不过也有不少例外。

以我们在这里一个多星期的浅显经历,以食品为例:(加元/每磅,一磅大约等于9两)

猪颈骨0.98,猪前腿肉1.99,鸡腿0.99
黄瓜0.99,西红柿1.59,土豆0.69
香蕉0.59,脐橙0.79,大樱桃(国内叫车厘子)1.68,苹果0.99,橘子0.99
鸡蛋12个一盒2.29,牛奶4升一桶4.49
周末去著名的渔人码头买海鲜,新鲜的大海虾10加元3磅,三文鱼也很便宜,不会做,没有买,价格看过就忘记了。

据这里的朋友说,一般家庭每月用于食品不超过400加元,这里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8.75加元,食品花销占收入的比例显而易见,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的最具体的体现。

除了食品以外,其他的东西政府都要征税,联邦税和省税加在一起是12%,例如一辆车的售价为2万加元,真正需要花的钱还要再加上12%,尽管如此,汽车在这里无论是相对价格还是乘以7以后的绝对价格,都比国内低不少。这是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人开车也就不奇怪了。今天见到一个捡垃圾的老人,他从垃圾场出来,拎了一大袋子塑料瓶子,路边停着一辆7人座的小面包车,老人拉开车门,我看到里面满满的都是旧塑料瓶子,开着汽车捡垃圾也许是这里的一道风景。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6 收起 理由
greecanada + 6
zhangyl + 10 支持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07: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y924 于 2008-7-3 02:24 发表
温哥华印象之四--物价

从超市里推出满满一车食品,基本上在100加元左右,足够吃一个星期,在国内这样一车东西大概需要300元以上了。从绝对值来看,这里的物价比国内贵,加元和人民币的比价目前在1:7上下;但是相对收入来说,这里 ...


记得刚来加拿大不久的时候,出门偶遇一位拾拣回收品的老人,微笑着冲着我很阳光的打招呼,让我还一时反应不过来。

[ 本帖最后由 简单人生 于 2008-7-3 17: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1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渔人码头渔船上的三文鱼,带皮,带骨,整条,冰鲜,比商店里去过皮,去过骨的要便宜不少,我们买过一次,但是回来费不少力气去弄,可能手法不熟练,所以以后还是去costco买现成的弄好的了。大概14-19/公斤。煎,烤都可以,也试过糖醋,呵呵。儿子喜欢吃。三文鱼比较健康,好的胆固醇比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1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加塞来欢迎,挺生活的心态 是常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ly924 + 1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简单人生 于 2008-7-3 07:09 发表


记得刚来加拿大不久的时候,出门偶遇一位拾检回收品的老人,微笑着冲着我很阳光的打招呼,让我还一时反应不过来。

我感觉这里的人们心态比国内要平和许多,大家都过自己的生活,不攀比、不浮躁,每个人欣然地做他自己,我喜欢这样的人文环境。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2 收起 理由
meggiemq + 5 赞同观点.
caro + 7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CH 于 2008-7-3 13:38 发表
渔人码头渔船上的三文鱼,带皮,带骨,整条,冰鲜,比商店里去过皮,去过骨的要便宜不少,我们买过一次,但是回来费不少力气去弄,可能手法不熟练,所以以后还是去costco买现成的弄好的了。大概14-19/公斤。煎,烤都可以,也试过糖醋,呵呵。儿子喜欢吃。三 ...

啥时候到你家去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1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2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4 14: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4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6: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哥华印象之五---交通

在国内我一直有过马路恐惧症,无论是6车道的大马路,还是小区门口的小马路,每每左顾右看,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汽车、自行车、还有电动自行车,真的不知所措。以前我在走去班车站的路上,要经过一个五叉路口。每次等行车线的红灯亮起我过马路,但是,右拐的车辆从来不让行人,等我躲过这些右拐的车辆过完第一条马路,第二条路的绿灯早已亮起,就这样我被搁在两条路中间,任车流从自己的前后穿行,惊恐万状。当然,大部分行人都能很自如地在车流中穿行,但是我实在做不到,只能等红灯再次亮起,我再继续过马路。后来那个路口增加了一个交通协管员,每天他用一个指挥棒指挥着行人在车流中间穿行,我对他说,你应该制止行人闯红灯,他说,如果那样的话,也许一整天他们也过不去这个马路......

温哥华没有很宽的马路,车辆不少,但鲜有塞车的现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行人交通灯,大的路口有自动控制或者行人自己控制的交通灯,一旦行人灯亮起,车子都停稳了让行;在没有交通灯的路段,只要有斑马线的地方,车子是一定要让行人的,不是慢慢开着让,而是停稳了耐心地等着。每当此时,我都快走几步或者小跑,让人家等着心里不安呀,而其他行人都是从从容容的,一看我就是个外地人。

享受了一个星期的行人特权之后,我开始体验在温哥华开车。这里的交通规则与国内有所不同,人们的规则意识也非常强,该谁走该谁停都有板有眼。最难适应的就是绿灯过路口不能减速或者踩刹车,你的路权你就要一往直前。每到路口我就犹豫,引得后面的车鸣笛,在这里很少听到鸣笛,如果有人朝你鸣笛,一定是你犯了很大的错误,比如说不该减速的时候减速给后面的车带来了危险。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些4 way路口,就是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从4条路上来的车,谁先到路口谁先走,如果每个路口都有车排队,那么就每个路口一辆车依次走,大家的默契让我很感动,没有交通灯,没有交通警,秩序原来如此美丽。两条路并一条路的地方也是这样,两条路上开过来的车,每条路一辆车依次并入,没有人抢,不用刻意往里面挤,感觉安心又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地图,设计得非常科学,初来乍到的我们,凭着一张地图,就可以自如地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间穿行,很准确地找到朋友的家以及每个办事机构。

评分

参与人数 4财富 +30 收起 理由
平儿 + 5 赞同观点
FCH + 10 赞同观点
简单人生 + 5
亦汐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4 16: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的交通规则使得其道路通过能力比中国至少高30%以上。

国内解决堵车的办法就是继续修路,地面没地方了就往高空发展,永远也赶不上形势恶化的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26 00:40 , Processed in 0.14481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