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记忆——武汉篇
武汉是我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这次长假一个人去到武汉,住在江汉路步行街的一套小公寓里,没有惊动任何人,连手机也没开『开心』 ,省却了很多应酬,却把记忆中那些让人回味的小吃逐一品尝了一遍『最爱』 ,只恨肚量小啊~~~~~~~~~『大汗』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Post by 猪儿妈;465446武汉是我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这次长假一个人去到武汉,住在江汉路步行街的一套小公寓里,没有惊动任何人,连手机也没开『开心』 ,省却了很多应酬,却把记忆中那些让人回味的小吃逐一品尝了一遍『最爱』 ,只恨肚量小啊~~~~~~~~~『大汗』...
没带猪儿同去武汉吗?
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上的“新民众乐园”。印象中“老民众乐园”是一个以提供娱乐为主的地方,比如听汉剧、吃小吃什么的,改造后的“新民众乐园”成了一个集娱乐、餐饮、卖场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林立的小摊售卖一些时尚的小商品,楼上的固定摊位多是一些提供时尚DIY的小作坊,这是青年人喜欢的地方,算得上是武汉的流行前线。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开心』 俺现在正在武汉遍尝美食呢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新民众乐园的店堂,一楼是林立的活动小摊和食肆,售卖一些流行时尚的首饰之类的小玩意和休闲食品。本来靠一楼大厅的尽头有一间小水吧,卖的热狗超级好吃,可惜现在没有了,怀念呢……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新民众乐园”的二楼和三楼除了售卖时装外,有很多提供时尚DIY的小作坊,比如化装、录唱片、做首饰、摄影等等。记得以前有一家提供汉剧造型拍照的店铺,很好玩。现在不知还有没有?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新民众乐园”旁边的西式建筑是“大华饭店”,是国民革命政府的旧址。纪念馆在三楼。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 国民革命政府的旧址”的正面,拍这张照片想说说的是右下方的烟草专卖店。这可能是武烟集团的直属店。宽敞的店堂内伟大的毛爷爷和邓爷爷正手拿着香烟,透过烟雾慈祥地看着每一个顾客的背影微笑。这两张照片在别的书上也见过,但是挂在烟店里还是第一次得见,很有意思。可惜不让拍照,大家想象吧。(见上图)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 国民革命政府的旧址”旁边的这幢穆斯林建筑就是著名的“武汉东来顺”饭庄,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只有楼顶的部分还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以前读书的时候从“旧民众乐园”出来,总是会排长队吃上几串烤羊肉串,美味无比。不过我怎么也想不起来86—90年间的民众乐园里究竟有些什么如此吸引我们,竟有那么多次不远万里的从武昌赶过来,难道潜意识中只是为了东来顺的羊肉串?请武汉的同学帮忙想想,那时的民众乐园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说到武汉的小吃,不能不提的是热干面。这里据说是武汉最好吃的一家面铺——李记热干面。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上,著名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入口旁边。看这排队的人群,应该是很好吃才对。排队的人群从右边那个价目牌的下面转了一个直角才来到队尾,估计有30多人。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不过店主的动作是相当的麻利啊,才几分钟,我就排近了。其实最正宗的热干面就是价目表第一排最便宜的那种,后来的都是多加了不同的作料。所以要吃原味的才最好。嘿嘿~~便宜吧!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终于买到啦,大名鼎鼎的“李记热干面”!看店家将事先煮好的面在面汤锅里烫一烫捞出,依次撒上盐、味精、辣萝卜丁、榨菜丁、一小匙肉酱、一小匙不知是什么酱油色的汤、一小匙酱油、一大匙芝麻酱、油辣椒、葱花就好了。香喷喷的,冒着热气呢~~~~~~~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趁热赶快拌匀,凉了就拌不开了。这就是一元七角二两的李记热干面,那个香啊,忍不住流口水了,开吃!这样的一碗热干面再配上一碗绿豆汤下肚,直到下午三四点都不会有饿的感觉啦!说来很奇怪,我在武汉的时候基本上不吃热干面,但每次离开武汉一段时间后,再去的第一天的早餐,必定是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的(当然不一定是李记的,这次是为了给同学们看看特意去的李记)。呵呵,这就是偶的热干面情结。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偶吃完了,店门前依然还是那么长的人龙。穿黑白条上衣的MM是队尾,人还陆续有来……回复: 小吃记忆——武汉篇
这是江汉路步行街上的卖热干面的小贩的雕塑,只可惜那个漂亮的妈妈把小朋友直接放到了烫热干面的大锅上,也不知会不会烫着。最近政府特意颁布了旅游文明公约,想想都有些汗颜,如果从小都能受到文明行为的熏陶的话,还要政府出台公约干什么?养不教,母之过啊!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说说热干面的来历。据说是一个姓蔡的卖面的小贩,有一天生意不好,做的很多面都没有卖出去。由于担心天气热面会坏掉(我猜那个时候都是水前面,没有干挂面),于是他把剩下的面都煮好晾起来,准备第二天再卖。估计是心情不好吧,一不小心把一大罐芝麻油打泼在煮熟的面上。(心想:这下可亏大了!可是,泼都泼了,赶快用这些油把面拌匀吧,希望明天能卖出去把油钱挣回来就好了~~~这也是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蔡师傅有没有这样想,已无从考证了)。第二天,蔡师傅把这些煮熟的拌有芝麻油的面挑到街上去卖,他用热水烫一烫面条,捞起后在碗中加入各种佐料,最后还添上了一大匙芝麻酱(心想麻油都亏进去了,不在乎再亏点芝麻酱~~~嘿嘿,这也是偶想的)。没想到,这种面出奇地受人欢迎,一下子就全部卖光了。这种面热气腾腾的,又没有汤,于是蔡师傅就把它叫做“热干面”。以后呢,蔡师傅创办了著名的老字号“蔡林记”,他卖的热干面也成为武汉四大传统小吃之一,偶读书的时候吃正宗的热干面还是要去蔡林记的。再以后啊,国营的老字号通通垮掉,现在的“蔡林记”连锁小吃店是空有其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