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查看: 7173|回复: 29

[移民感悟] 看到富士康,想到自己的打工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9 2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相思树 于 2010-5-29 21:56 编辑

最近看了富士康的报道,特别一些曾在那个厂里的打工者的经历,自己也想把近来在加拿大打工经历介绍给后来人(长登第二年),让他们也有个心里准备.

其实移民后第二年并没有想长期打工,主要目标还是学英语(因为老婆早来一年,已支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但一个机会使自己基本没有停息地开始了挣钱的日子.

自己在打工过程有很多感触,当时真想告诉所有朋友,但只要你开始打工,你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了.现在写这篇东西一是因为看到有关富士康的报道,二是最近论坛上询问移民好不好的人又多了,并且自己最近已失业正在申请EI, 所以才有精力简单回顾一下半年多的打工经历.

重点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在加拿大同样存在着与富士康类似的公司,华人打工者的境遇其实和国内有些情况类似.




第一份工\汽配厂:
许多华人移民都有汽配厂的打工经历,主要是因为汽配厂总是在招工,说明什么?说明人员流动性大.为什么流动性大?当然是因为工作肯定是不轻松.

通常,我对别人介绍汽配厂工作的感受时经常用的卓别林<摩登时代>来比喻,特别是那种工作节奏与卓别林并无二致.您就想像去吧.但我打工的这个厂还不是最累的.

一般厂里是周四培训,周五上班.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活太累,这些国内来的读书人根本吃不消,怎么办?第二天你会感觉浑身酸痛,所以利用周末让人缓一缓.

我知道的几个汽配厂的工资是11-12加元.二年内就封顶了,为什么呢?因为是华人中介承包人工了(据说几年前同样的工作老外的工资是20元左右),承包期是二年,但领工一般是老外.而我们还没有医疗保险.

所以英语不好你就只能找华人中介,而华人中介的工资基本比较低.

其实一个月后但我已基本适应了(说明一下,咱属于瘦弱体格),但一份其他工作的信息使我立即辞掉了这份工作.

如果你体力尚可,来加初期这个工作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捷径.




第二份工\CD:
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星期,老婆带着我在一个西人中介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不怕您笑话,老婆是主申请,英语比我强多了,所以西人中介的地方只能由她带我去).而且是我们夫妻一起做(当时老婆单位工作不饱和).

许多老移民会说CD厂是移民工作的摇篮,但指的是那个华人厂.而我们去的是西人厂.一个车间只看见我们夫妻二个华人,其余主要是印巴人.想像一下我们是多么显眼.

但这个工作确实不累,我老婆做过许多短工,都是通过西人中介介绍的,普遍不累.所以这时你就知道学习英语的必要了.




第三份工\药厂:
CD厂只干了一个多星期,就有第三份工作的机会,是朋友介绍的(朋友之间介绍工作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汽配厂的工作也是朋友介绍的.

这个药厂是一个私人小药厂,整个一个作坊,但人家存在了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原因很简单:老板是个犹太人,抠啊.

那里完全是在一个非常非常有害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但工资只是10-12加元左右,而这样一个恶劣的工作环境却没有医疗保险.因为老板知道你不干也会有人干.

老板如何抠呢?告诉你吧,工人使用的洗手间是我在加拿大看见的唯一的一个没有卫生纸的洗手间.

工人主要是华人,流动性也很大.但也有几个已工作了好几年.她们只所以不离开这里肯定是有自己的苦衷,但我告诉你,这些移民里用中国人的标准衡量有几个均是千万百万家财的人.她们总是向我强调只所以不离开这里,是因为LABOR工没有好活儿………………..
原谅我,能理解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产品和工人的情况了.

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我干了五个月才辞职.




我来到加拿大是做好了长期打工的准备的,因为我学的是在加拿大不算专业的专业.而且英语极差,因此在打工时心态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劝后来人,一定练好英语,尽量离开华人多的工作环境.这一方面是因为华人中介好工作不多,但另一方面华人相轻非常明显(不单指中介,华人打工者之间更甚),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讲我的见闻了.

一句话,富士康的问题不光在中国存在.因为众多的新移民和经济危机也使这里逐步进入了廉价劳动力时代.起码目前是买方市场时代(资方),你的选择不多.当看到许多尚在犹豫的同学问移民到底好不好的时候,对大多数考虑移民的人来说,移民肯定是一个好的选择,可事情总是两方面的.我只想说只要你真真正正做好了最坏最苦的准备,你的心态就不会有问题.另外请记住,所谓边打工边学英语肯定不是一个好选择.

评分

参与人数 13财富 +91 收起 理由
aqalex + 1
czm + 5 支持原创
jiayi + 7
feiyu12s + 5
一杯清茶 + 10
dancingpenguin + 7 谢谢分享
那时枫叶 + 10 谢谢分享
月亮河 + 5
安迪 + 10
蓝色薄荷 + 7 喜欢读真实的讲述。希望能把更多的分加给你 ...
简单人生 + 10
海阔天空 + 6 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23: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亲身经历比啥都管用。

另外,这句里面的“轻”是不是“欺”?
但另一方面华人相轻非常明显(不单指中介,华人打工者之间更甚),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讲我的见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乌托邦的标准来衡量富士康,肯定是血汗工厂了。

人员流动性大,从资方角度看,该岗位要求不高,市场上可用人多,不在乎你走不走;从劳方角度看,没前途没钱途,不留恋当然走了。

还有搞不懂有千万资产的还去做劳苦工,为什么?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觉得楼主介绍的累脖工跟俺身边听到见到的累脖工这么不同啊?

可能东部工厂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2: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玫瑰金 于 2010-5-30 02:59 编辑

我在这转了一篇真正在富士康工作过的加拿大移民的回忆,感觉完全是另一个境界啊!
http://www.ourdream.ca/forums/vi ... id=10848#pid1120979

加拿大应该不可能有富士康那样的血汗工厂,劳动法绝对不会允许,即使谁这么做了,一旦暴出来,早就处理了,绝不会像深圳这样,要不是连跳了十几个,外界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6: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6: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觉得楼主介绍的累脖工跟俺身边听到见到的累脖工这么不同啊?

可能东部工厂多?
玫瑰金 发表于 2010-5-30 02:55

因为安省是以制造业为经济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6: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搞不懂有千万资产的还去 ...
深圳细东 发表于 2010-5-30 01:23

我工作的这二个有代表性的工厂中不少投资移民,因为一样的原因:语言不好.
但有一定经济基础为什么还要打工,理由就多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6: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转了一篇真正在富士康工作过的加拿大移民的回忆,感觉完全是另一个境界啊!
http://www.ourdream.ca/forums/vi ... id=10848#pid1120979

加拿大应该不可能有富士康那样的血汗工厂,劳动法绝对不会允许,即使 ...
玫瑰金 发表于 2010-5-30 02:57


我所工作的药厂没有合同,没有工资单,工资只是一张手写的支票.
有关部门检查防火通道时才清理一下,平时完全堵死,检查时就象中国企业应付上面检查时一样.
有个离职员工第二年来要T4表时,老板竟然和他私下解决了,原因嘛....想想犹太人的聪明脑瓜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经历的,总的来说相信加拿大的大部分企业是规矩的.在这里我想表明的是新移民有可能遇到的最坏的现象,而且英语基础好就会找到相对规范的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9: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09: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1\我所经历的汽配厂是华人比较集中的汽配厂之一,这里有许多汽配厂,许多厂工作相对较轻松,但新移民很难进入;
2\我所经历的药厂是个别之个别,希望准移民不要被吓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09: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感受,还是要好好学语言。谢谢LZ分享自己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工作的药厂没有合同,没有工资单,工资只是一张手写的支票.
有关部门检查防火通道时才清理一下,平时完全堵死,检查时就象中国企业应付上面检查时一样.
有个离职员工第二年来要T4表时,老板竟然和他私下解决了,原因 ...
相思树 发表于 2010-5-30 06:25


这边的企业怎么规范就真不知道,也许的确会有这样应付检查的状况。不过要说合同工资单,很多小店什么的也没有的,但到辞职的时候或者其他什么情况,都可以争取的。像我原来在subway打工,老板口头说一声就开始了,头两个礼拜完全是full time的工时,同时还要上课。而且头两个月不按规矩给holiday pay,了解到相关规定之后跟他们交涉,马上老老实实给了。辞职的时候去问了才补vacation pay,有同事早辞职但因为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就没给,从我这得到消息之后找老板要,老板也就老老实实补了。后来跟ISS的人交流时才知道,很多私人老板的确有这样蒙混的行为,但真去要,他们也不敢不给,只要你有一定的东西证明你的工作时间和小时工资,他们不给可以告,有困难很多移民服务机构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不管英文好不好,都应该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权益,劳动法规网站上可以找到中文版的,也可以找移民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很多老板是欺负新移民不懂这边的规范,如果你懂了,他们也就不敢造次了。

总之在这打工,打工者的保障比国内企业还是要好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玫瑰金 于 2010-5-30 11:07 编辑

再补充说一句,工厂工作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的确完全不了解。不过温哥华这边的累脖工,很多都是服务行业,大多能讲点英语的。我一向给别人介绍经验的时候说,英语水平比较低的时候,part time工作part time学习是效率最高的。可惜很多人都没有领会这一点,一门心思坐在教室里,哪怕老师讲的都能听懂,实际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我上ELSA的时候,班上平常话很多的那些,出了门连个路都问不清楚的大有人在。

语言毕竟是个工具,是个技能,只有语言学家才把它当科学研究,咱普通人,最重要是会用

评分

参与人数 3财富 +12 收起 理由
泠泠67 + 2 good point
gztydsc + 5 赞同观点
蓝色薄荷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1: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觉得楼主介绍的累脖工跟俺身边听到见到的累脖工这么不同啊?

可能东部工厂多?
玫瑰金 发表于 2010-5-30 02:55
东西差别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说一句,工厂工作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的确完全不了解。
玫瑰金 发表于 2010-5-29 19:06
温哥华这边除了传统的中餐馆,也有不少华人比较聚集的加工厂的,比如制衣、水产这些。

不论资本主义、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是资本先行的市场,劳动力低廉的地方,没有哪里会是打工者的天堂的,“富士康”哪里都有。

劳动法之所以在加拿大执行得比较好,是劳方资方力量长期较量后取得的平衡;不过随着来自第三世界新移民越来越多,貌似有失衡的苗头了。为了糊口,新移民们一样在容忍着劳动价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状况——我想如果没有8元(BC省)最低工资这么一道最后防线,情况会更糟糕。

原因也是复杂的,上面提到的语言是一方面,观念又是一方面,而且所谓劳动法保障是不会主动渗透到行业里,而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不告不理”的……华人新移民,集以上多种不利因素于一身,通常既成为工作不平等待遇的“源头”,又成为“受害者”。

所以作为新移民,如果语言不灵光,性格走不出去,混的又是关注自身利益高于群体利益的华人圈子,往往就只能步入这条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财富 +20 收起 理由
泠泠67 + 2 good point
gztydsc + 5 深刻!
深圳细东 + 8
蓝色薄荷 + 5 精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25 12:37 , Processed in 0.16724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