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查看: 5261|回复: 25

[我的观点] 一个感人的,也是启发人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篇摘自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报道,原文如下,中文网站的编译放在2楼了:

http://www.latimes.com/news/nation-and-world/la-na-millionaire-donation6-2010mar06,0,2910138.story



By John Keilman

March 6, 2010

Reporting from Chicago -

Like many people who lived through the Depression, Grace Groner was exceptionally restrained with her money.

She got her clothes from rummage sales, walked rather than buy a car.And her one-bedroom house in Lake Forest, Ill., held little more than afew plain pieces of furniture, some mismatched dishes and an oldtelevision.

Her one splurge was a small scholarship program she had created forLake Forest College, her alma mater. She planned to contribute moreupon her death, and when she died in January at 100, her attorneyinformed the college president that the gift had added up.

"Oh, my God," the president said.

Groner's estate, which stemmed from a $180 stock purchase she made in 1935, was worth $7 million.

The money is going into a foundation that will allow many of LakeForest's 1,300 students to pursue internships and study-abroad programs.

"She could have lived in any house in Lake Forest, but she chose notto," said William Marlatt, her attorney and longtime friend. "Sheenjoyed other people, and every friend she had was a friend for who shewas. They weren't friends for what she had."

Groner was born in a small Illinois farming community, but by the timeshe was 12 both of her parents had died. She and her twin sister,Gladys, were taken in by George Anderson, a member of one of LakeForest's leading families.

The Andersons raised the girls and paid for them to attend Lake ForestCollege. After Groner graduated in 1931, she took a job at nearbyAbbott Laboratories, where she worked as a secretary for 43 years.

In 1935 she bought three $60 shares of specially issued Abbott stockand never sold them. The shares split many times over the years,Marlatt said, and Groner reinvested the dividends. Long before shedied, her initial outlay had become a fortune.

Marlatt was one of the few who knew about it. Lake Forest, just northof Chicago, is one of America's richest towns, filled with grandestates and luxury cars, yet Groner felt no urge to keep up with theneighbors.

She lived in an apartment for many years before a friend willed her atiny house in a part of town once reserved for the servants. Its livingroom was smaller than many Lake Forest closets.

Though Groner was frugal, she was no miser. She traveled widely uponher retirement and occasionally funneled anonymous gifts throughMarlatt to needy local residents.

Groner never married or had children, but she had a gregariouspersonality and plenty of friends. She remained connected to thecollege, attending football games and donating $180,000 to create thescholarship program.

But Groner was interested in doing more, so two years ago she setup a foundation to receive her estate. The foundation's millions shouldgenerate more than $300,000 a year for the college.

She left her house to the college too, and it will be turned intoliving quarters for women who receive foundation scholarships. It willbe called, with fitting simplicity, "Grace's Cottag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0 收起 理由
janezhu + 5 Oh,my God!You love her and she loves You
andywho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news的编译:http://www.chinanews.com.cn/gj/g ... 03-07/2155659.shtml


美国百岁人瑞葛丽丝·葛洛纳今年1月辞世,遗赠700万美元给伊利诺伊州母校森林湖学院。终身未婚的她,靠43年秘书生涯的薪水,究竟如何存下这笔巨款,引发美国媒体好奇。

  葛洛纳住在芝加哥以北的森林湖市,她一向生活简朴,但不吝啬,生前已为母校设立奖学金,陆续捐赠了大约18万美元。但她觉得还不够,两年前成立基金会,准备把财产捐给母校。她的律师和多年老友马拉特把这笔遗赠通知校长时,700万美元的庞大金额把校长吓了一大跳。葛洛纳无私的奉献传为佳话,但美国媒体更好奇的是,究竟她是如何存下700万美元?

  马拉特是少数知道葛洛纳财产状况的人,他表示,森林湖是富人小区,当地豪宅林立、名车满街跑,葛洛纳也可以享受富裕的生活,但她选择住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小屋,也不买汽车,出门都是走路。她身上穿的是廉价衣服或二手衣、电视机是笨重的淘汰机型。但她可不小气,退休后四处旅行,并透过马拉特匿名捐赠礼物给当地居民。

  葛洛纳12岁时成为孤儿,和双胞胎姊妹一起被收养,养父母供她接受大学教育。1931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亚培药厂担任秘书,一做就是43年。

  和许多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人一样,葛洛纳对金钱支出十分谨慎,除了省吃俭用,她的财富起源于1935年开始的第一笔180美元股票投资。

  她以60美元价格认购三股亚培股票,经过多次配股,又把股利再投入买股票。加上亚培股价节节高升,葛洛纳去世时,当初180美元的投资已滚到 700万美元。葛洛纳的遗产让森林湖学院每年可有30万美元收入,让该校1300名学生可拿奖学金实习和出国进修。葛洛纳也把她的小房子捐给母校,给领取奖学金的女学生当宿舍,这间宿舍就定名为“葛丽丝小屋”。 (宗 欣)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6 收起 理由
Im-Julia + 10
海阔天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4: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也有一个朋友的故事:


过年回家,本家二大爷来串门,得知今年终于给儿子买房子了。二大爷算是我们村最能吃苦的人了,每天都起早贪黑,记得五六年前就已经靠种苹果攒了二十万了,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别人都劝他早点给儿子买房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就是没买,现在儿子年龄大了,实在不能等了,花了三十多万买了一个可能比当年二十万还小的房子,这些年算是白干了。二大爷不再年轻了,过度的劳累让自己的身体已经垮下来。
钱越来越不值钱,省吃俭用辛苦这么多年到底是在为谁打工呢?他们将来养老怎么办?这么勤劳简朴的人,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将来还会有这样的一代人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6 收起 理由
海阔天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先是在中文网站看到那则消息的,还不是2楼那个来源,当时主要的反应是,哦,180美元变700万,复利的威力,的确很惊人呀!又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后来想推荐它给儿子看看是否有兴趣做他每个星期的学校功课News Response的主题,就找来了原文。原文增加了更多金钱背后的故事,更侧重于她如何使用那笔钱,而中文网站的转载更多地会关注她是怎么获得的那笔财富的。新闻关注点的不同,是偶然的发现,也很正常,中国这个国家和她的子民,正在经历财富积累的过程,而在美国这个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富裕的国家,虽然刚经历了最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仍然有相当一大批人,享受了美国大半个世纪的繁荣所带来的财富效应。

不管是如何积累或使用财富,这个故事都挺启发人的,而感人的则是后者。

先说财富的积累吧。在一个中文网站的网友评述中(很多网站都设有网友评述新闻的功能),

有人说:这事不可能发生在中国;“75年前,那得是买民国的股票啦!”
还有人说,“如果主人公不是买的雅培,而是买的AIG,雷曼,又会如何?”
还有人联系到国内的一些不公平啊什么的。。。总之,不少人的主要观点是,这样的奇迹不可能发生在中国!

是呀!这个老人1935年买入的股票,那是个不错的时机!美国的大萧条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但仔细回顾,其实它并不是股市的最底,如下图示,1935年之前的1932,1933才是股市最低点,1935年的相对位置,其实比较接近今天,大市从低谷反弹了不少(注:这里并不是建议大家现在入市,呵呵,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类比);而1935年后的10年,是二战的到来,美国本土虽然没有战争,但最后也是被卷入,事实上,股市到1942年基本上还是1935年的水平!半个世纪前的事情我们知道的不多,最近这10来年我们却记忆犹新,美国股市现在也是刚刚达到了10年前的水平,我多事,特意查了下雅培,它现在54美元/股,跟10年差不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就是说,老人家前几年和后几年基本没有赚钱(没有计算红利,若有的话;另,这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但是相信大体上如此)。从1935年至今,美国虽然没有文化大革命,但它却有珍珠港事件,二战后的东西方冷战,多次石油危机,多次股灾,还有网络泡沫,911,还有最近的很多人认为可以与二十年代大萧条相提并论的金融危机。当然了,就算找再多的理据,都不能否认老人家的这个投资是非常成功的,那相当于75年里每年平均回报15%,这个成绩不逊色于巴菲特。我想,老人家的投资成绩是否能在中国复制,没有人有确切的答案。可是有一点我们是肯定的:如果她当时的180元没有进行投资,而是放在了枕头下面,它今天仍然是180元!即使她把钱放进了银行,而银行给她平均每年2%的利息,而她每年都将利息继续放在银行,那么,她当年的180元,今天是多少钱?你肯定知道,那不是700万美金,会是多少呢?795元!当然,这也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如果银行利率是3%,她会有超过1倍的财富的,1652元!但那个数字依然属于7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中被忽略的部分。

我们可能没有老人家运气好,我们没有在雅培工作所以没有想到要买雅培的股票,我们没有老人长寿,所以不会有75年的投资期,我们也没有生活在美国(移民的朋友稍微靠近一些,并且随便买美股,呵呵。。。),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今天的180元,如果放在枕头底下,或者仅仅放进银行,它的未来价值基本就是那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

其次通过解释,儿子的数学必定突飞猛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6: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到中国股市就不适用了,中国公司上市,就是为了圈钱:
13年来(04年的文章)中国股市发行了13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用这些“股票”融资800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6亿元资金。10多年来中国股市收取的印花税和交易费合计4500亿元,平均每个上市股票代码从投资者身上抽取资金3亿多元。而10多年来给A股投资者的分红派息700亿元,平均每个股票约为0.5亿元。由此可知,每个股票吃进去将近10亿元的资金,而吐出来只有二十分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8: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2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She enjoyed other people, and every friend she had was a friend for who she was. They weren't friends for what she had."

感人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财富积累那一部分,再补充一点,前面提到:
如果她当时的180元没有进行投资,而是放在了枕头下面,它今天仍然是180元!即使她把钱放进了银行,而银行给她平均每年2%的利息,而她每年都将利息继续放在银行,那么,她当年的180元,今天是多少钱?你肯定知道,那不是700万美金,会是多少呢?795元!当然,这也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如果银行利率是3%,她会有超过1倍的财富的,1652元!但那个数字依然属于7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中被忽略的部分。


还有一个数字也很有启发,就是当年的180元在购买力上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这个网站计算一下,结果是
$180.00 in 1935 had about the same buying power as $2,900.81 in 2010.
Annual inflation over this period was about 3.78%.


这里还有一张图,应该是bloomberg上绘制的,它计算了过去76年美元购买力的下降幅度大概是94%,跟上面的结果相若。也就是说,钱放在枕头下面或放在银行,基本上是亏本的。

另外,再次强调:我上面的一些计算都是粗略的,但不影响它的启发性,呵呵。下面的帖子再说老人家花钱的那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FCH是想启发我们,不要把钱放枕头底,也不要放银行,而该拿去投资?那么知道当初这180元占老人资产的百分比吗?在还有房子贷款、保险这类负债的情况下,该拿家庭收入的多少个百分点出来投资比较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Lake Forest College,这几天帮女儿查学校,看到过这个名字。

似乎是个挺不错的文理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5: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180元占她资产百分比的确切数字,不得而知,但是从上面换算出来的相同购买力的美元价值来看,它相当于今天的大概3000美元,再考虑她当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秘书,当年应该不会有一大笔财富的。

下面是从这个网站(http://www.thepeoplehistory.com/1935.html#cost_of_living)看到的当年的消费水平,比较一下,180元也就是大概1个多月的收入吧。

How Much things cost in 1935:

Average Cost of new house $3,450.00(房子真便宜呀!)
Average wages per year $1,600.00(2年多买一套房子!比现代人爽呀!或者说房子涨太多了)
Cost of a gallon of Gas 10 cents
Average Cost for house rent $22.00 per month
A loaf of Bread 8 cents
A LB of Hamburger Meat 11 cents
Average New Car Price $625.00
Canada Dry Ginger Ale 20 Cen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5: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Lake Forest College,这几天帮女儿查学校,看到过这个名字。

似乎是个挺不错的文理学院。
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10-3-9 13:12


往后学校有钱了!应该会办得更好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5: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FCH是想启发我们,不要把钱放枕头底,也不要放银行,而该拿去投资?那么知道当初这180元占老人资产的百分比吗?在还有房子贷款、保险这类负债的情况下,该拿家庭收入的多少个百分点出来投资比较合理? ...
Susanna 发表于 2010-3-9 12:53


至于问题的下半部分,拿多少钱投资,投资在哪里,什么投资风格。。。。。。,都是因人而异,很难一概而论了。但是,完全不投资,真的是把钱无偿地让银行获利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却被通胀和时间给蚕食了,就像姐夫上面说的那个例子一样。除了房子,其它的东西涨价也不少呢。

除了投资金融市场,有的人会做生意,有的人对房地产有独到眼光,有的人对黄金或古董情有独钟。。。。。。,这些可能都是渠道,哪个适合自己,就选哪个。我们现在这一代,投资选择要比以往多很多,移民加拿大的人更是多了国外市场的选择。投资当然要量力而行,不过,老太太其实就是个秘书,她当时又有多少的投资理财知识呢?可她几乎打败了多半的投资专才。她的投资的确是有幸运的成分,买到了一个百年企业,而且她有足够的耐心。但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把180元变成700万,考虑到投资年期会更短,投资回报会更低,40年的9%回报(S&P过去40多年的平均回报率),180元大概会变成5600元;5%的回报未来价值大概是1267元,都不至于让180元原地踏步或被通胀吃掉。

注:我只想提出那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要做任何的投资建议。希望我的驿路枫情的朋友们都会受到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FCH是想启发我们,不要把钱放枕头底,也不要放银行,而该拿去投资?那么知道当初这180元占老人资产的百分比吗?在还有房子贷款、保险这类负债的情况下,该拿家庭收入的多少个百分点出来投资比较合理? ...
Susanna 发表于 2010-3-10 04:53


有一个简单稳健的公式:(100-你的年龄)%=你可以用于投资的百分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对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时机TIMING。如在高位入市,很难守得云看见月明。

下面有个统计数据:

如自2000年开始投资美股,十年过去了,回报率仍是负数!

如你在1973年3月9日恒指1774点时买港股作长线投资,你不但要承担1973-74年超级大熊市的压力,而且下一次恒指再见1973年3月9日水平已是1981年7月17日,而且好景不常,恒指很快又再回落,恒指真正升穿1774点阻力大升已是1986手5月的事,距离1973年3月9日共十三年零三个月!

不但股市如此,如你在1980年1月金价见850美元之时入市吸纳的话,要到2008年1月才打和,前后共二十八年。人生有几多个十年?如这次在2007年10月30日恒指31958点入市,何时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何1973年到86年经济大幅增长,但股市由仍停滞不前?为何物价不断上升,金价在1980年至2008年才打和?皆因买入价太高所致。

1968年一両黄金值270港元,而以1970年本港楼价每呎110元(1968年香港暴动,因此不应以当年楼价计,故以1970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那年的楼价计),即一両金换两呎楼。到1980年1月每両黄金值4800元,当年太古城住宅楼价平均每呎1200元,即一両黄金可换四呎太古城住宅,证明1980年1月金价太贵。到2000年1月每両黄金值2600元,太古城每呎楼价8000元,即一呎楼可换三両金,证明2000年金价太便宜矣。到今天,一両黄金值11000元,太古城住宅楼价平均每呎8000元,如以过去住宅楼价与金价关系看,金价上升空间还有多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小布布 + 7 分析的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2-3 12:24 , Processed in 0.16338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