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38|回复: 39

[其它] 关于钱学森,有几件事你未必知道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0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09-11-3 01:10 编辑

国内对钱学森的宣传多出于那么几个记者的文稿,几十年口径不变。
那几个记者当时掌握的资料有限,所以有关钱学森的许多事情就一直不被国人知道。
幸好美国这边还有不少资料。
笔者搜集了一些,补充在这里。

1. 钱学森回中国,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还引来美国海军副部长的后悔不迭。
你也许还不知道,美国方面当时最后批准钱学森回到中国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为什么他的回国居然要总统拍板呢?这不仅仅是因为1943年钱学森设计了美国第一枚分级火箭Private A,也不仅仅是因为-卡门公式,更重要的是,钱学森实际上不仅是师从当时美国最顶级的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而且他也是美国当时仅有的受到了世界导弹之父的真传的两位核心人物之一。这是国内没有报道过的。

众所周知,在弄到德国的导弹技术前,美国的导弹技术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德国是导弹技术的发源地。二次大战中,德国的V-1V-2导弹是世界最早的导弹。二次大战中盟军也知道德国的导弹厉害,但一直搞不到其秘密。盟军占领了德国的导弹研制中心和发射场后,立即封锁了所有资料,扣押了所有参与研发的人员。二战一结束,美国陆军立即派遣了当时他们最厉害的两个火箭顾问到德国去挖掘导弹秘密。
这两个人一位就是钱学森,另一位就是他的导师卡门。钱学森仔细研究了纳粹德国的火箭和导弹生产设施和设备,查阅了他们的大量资料。
最重要的是,钱学森亲自审问和询问了人类导弹之父冯. 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和另一位德国空气动力学家鲁道夫.赫曼(Rudolph Hermann)。钱学森从纳粹的导弹专家口中了解到了当时世界最为顶尖的导弹技术。正是由于钱学森的杰出工作,美国才得以很快制造出自己的导弹。也正是由于钱学森接触到如此顶尖的技术,他的回国路才十分坎坷。

2. 你知道吗,钱学森也是美国的航天飞机(又译太空梭)的祖师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航天飞机的概念要追溯到二次大战中纳粹德国一个叫“Silbervogel”的计划。
二次大战结束后,钱学森被派往德国考察纳粹德国的火箭、导弹技术时,发现了纳粹德国从未来得及运用的一些技术。其中之一就是一种由火箭做驱动引擎的高速轰炸机。当时喷气式飞机还没有造出来,所以使用火箭发动机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这个计划的名称是“Silbervogel”,也就是银鸟的意思。当时德国这种轰炸机尚未进入试飞阶段。钱学森凭他敏锐的直觉,看到了这个构思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德国没有把这个轰炸机搞成功的原因。在他回到美国后,不久就开始设计一种由火箭驱动的,能多次使用的洲际太空飞机。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钱学森由于被怀疑是GCD而被吊销了机密工作许可。1957年,美国空军的研究人员开始在若干年前钱学森的基础上搞了一个X-20 Dyna-Soar ("Dynamic Soarer")项目。这项研究倒是有好几次试飞。不过由于几个瓶颈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但是这项研究却为后来的航天飞机奠定了基础和积累了经验。有了这些基础和经验,后来研制航天飞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所以,要说美国的航天飞机就不能不说X-20 Dyna-Soar项目。你到休斯顿宇航中心展览馆去参观航天飞机的历史,那上面就有说这个过程。X-20 Dyna-Soar 项目又是在钱学森奠定的基础上发展的。是钱学森把一项几乎被埋没在历史的垃圾堆中的纳粹技术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美国人至今没有忘记这个。美国宇航局(NASA)的文件中多将钱学森称为H. S. Tsien (Tsien Hsue-shen 的缩写)

3. 我们都知道,钱学森在回国之前受过5年的“虚拟软禁”。
但你也许还不知道,钱学森在此之前还在监狱里住了一段时间。那个监狱坐落在“Terminal Island”上。从谷歌地图上看,那个岛子离洛杉矶不远,开车也就半个多小时吧。1949年,钱学森申请过美国公民资格。 1950年,麦卡锡主义开始FBI1938年美国GCD的文件中发现钱学森30年代参加了中国GCD外围组织的一些活动,于是不但不给他入公民,反而吊销了他的机密工作文件,使钱学森无法继续他的研究了。两星期后钱学森便宣布回国,还真动身了。这给他带来牢狱之灾。FBI以在他包裹里搜到了所谓的机密文件的理由,把钱学森关进监狱。
后来被证明是子虚乌有。  FBI搜到的就是几张对数表,哈哈。 这比关押李文和的理由还荒谬100倍。奇怪的是,据记载,“Terminal Island”上的那个监狱当时是移民监。美国政府不是不准他回国的吗?那把他关进移民监做什么?移民监里关的是要驱逐出境的人。 真搞不明白。 他的出狱是由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不懈努力和抗争。钱学森出狱后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自由。至今美国政府也还没有为把钱学森关进监狱一事道歉过。诸位高喊钱学森该国葬的,为何不写信给自己的参议员、众议员让美国政府道歉?二战中美国政府关押小鬼子的事情都道歉了。
钱学森为美国立过大功,还被投入大狱,不道歉说不过去。这封信难道还要我来起稿吗?

4.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学问时,一天到晚和火箭打交道。
那些都是要命的玩意儿。因此加州理工学院的师生给钱学森这一伙人起了个外号:敢死队员(“Suicide Squad”)。

5. 美国《航空周刊》评选钱学森为2007年年度人物,高度评价了他的贡献。 不过这件事当时也惹毛了美国的一些愤青。


参考文献:

http://pr.caltech.edu/periodicals/CaltechNews/articles/v36/tsien.html
http://www.astronautix.com/astros/tsien.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Tsien_Hsue-shen
http://www.latimes.com/news/nationworld/nation/la-me-qian-xuesen1-2009nov01,0,2865408.story
http://www.aviationweek.com/aw/blogs/defense/index.jsp?plckController=Blog&plckScript=blogScript&plckElementId=blogDest&plckBlogPage=BlogViewPost&plckPostId=Blog:27ec4a53-dcc8-42d0-bd3a-01329aef79a7Post:70f07209-fbef-4207-933e-5ae90cfd46df
http://history.nasa.gov/SP-4407/vol1/intro.pdf
http://ntrs.nasa.gov/archive/nasa/casi.ntrs.nasa.gov/19930092011_1993092011.pdf

(解滨原创)

评分

参与人数 7财富 +42 收起 理由
frankpenn + 5
那时枫叶 + 10 赞同观点
月亮河 + 5 很厉害的人!
戈壁胡杨 + 7 但愿属实
相思树 + 5
janezhu + 5 study
探春 + 5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1: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作为科学家的生涯,从他离开美国之日起就结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平儿 + 7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天之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逝世 享年98岁
永远离开了这个乱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8: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0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7: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了个科学家

多了个奠基人



对否错否?



百年之后也许才能评说
戈壁胡杨 发表于 2009-11-3 13:37


我看的那本传记,通过对钱在中国的朋友、同事和下属的访谈得到的情况是,钱回国后做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敦促领导人发展空间计划。个人认为,如果他继续科学家的生涯,那么对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会更多。中国真正缺少的是科学家,而这样的奠基人则并不罕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1: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那本传记,通过对钱在中国的朋友、同事和下属的访谈得到的情况是,钱回国后做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敦促领导人发展空间计划。个人认为,如果他继续科学家的生涯,那么对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会更多。中国 ...
morriconean 发表于 2009-11-3 21:28

没有他的督促,至少现在中国都不一定有2弹一星。中国缺少大师级的人物,当然也缺少真正懂技术的领导。

联想一下,周济的下台,只能说是政治的牺牲品。人才现在都集中到工程院去了。2位院士市长都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2: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rriconean 于 2009-11-3 22:29 编辑
没有他的督促,至少现在中国都不一定有2弹一星。中国缺少大师级的人物,当然也缺少真正懂技术的领导。
zhangyl 发表于 2009-11-3 21:53


我不这么认为。当然他的督促作用很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凭着毛的野心和诗人的想象力,就算不是他,早晚也会冒出其他类似的人扮演他的角色。就象你不能把大跃进完全归咎于钱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和知识就是力量上的那两篇文章上,你也不能把中国2弹一星完全归功在钱的身上。

我觉得无论对于钱本人而言还是对于国家而言,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作为科学家丧失了他的社会良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真正缺少的是有社会良心和责任心的大师级人物。如果出现的都是没有社会良心和责任心的大师,那倒还不如没有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3: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rriconean 于 2009-11-3 23:06 编辑

张博转贴了钱学森在美国的成就。我接着转贴一些他回国后的成就。

   二、钱学森的学术贡献

笔者学生时代时,就对大科学家钱学森无限的崇敬。也听人讲过有关这位大科学家的传奇经历,在美国留学、工作、和受迫害的那段已经妇孺皆知,是用朝鲜战争的战俘交换回来的,不再赘述。关于苏联那段,我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50年代的苏联老大哥,在导弹和原子弹制造方面卡中国人的脖子,并故意刁难,达成了协议,只准一个人来参观,还不准记笔记。用钱学森自己的话说:开始我们想争取原苏联的援助,但他们后来不给了(钱学森:关于两弹一星和伟人的一些回忆)。于是周总理就派搞导弹出身的钱学森到苏联去偷学技术,为了让苏联老大哥看得起,临时还给钱学森授了中将的军衔。结果这位大科学家过目不忘,参观一遍,就把老大哥的导弹技术给复制了过来,为国争了光。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可能与事实,相差甚远。

钱学森在我国导弹和火箭研究领域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新华网两弹一星元勋的介绍中说: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1956年钱学森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了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该院院长。此后钱学森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有人认为,钱学森的这种贡献,被新闻媒体本身无限度夸大了。例如大多数舆论说,中国把钱学森的“控制论”用到了导弹技术方面。钱学森还曾经向中央建议,在航空和航天技术之间,应优先发展导弹技术。该建议被周总理所采纳。第三是说,钱学森在中国发展导弹过程中普及了导弹技术知识,因为中国当时没有懂导弹的。一些舆论也极度夸张地说钱学森是“核弹之父”、“两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之父”等。据说对于这些称号,钱学森都一一地笑纳了,没有做任何的解释(李德成:关于“钱学森现象”的讨论)。

其实,在有心人仔细地研究了中国火箭与导弹的发展史以后,发现钱学森不是任何一型导弹或火箭的设计师,也没有迹象显示钱学森曾经参与过导弹或火箭的设计过程,同时也没有在中国的导弹与火箭发展过程中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因为资料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全部的国产火箭、导弹都是有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的。遗憾的是,没有一型导弹或火箭,有钱学森的名讳。

如前所述,中国第一型导弹完全是仿制的,苏联给了图纸、技术、实弹和模型,而不是应用的美国的技术。我们的火箭和导弹技术的最初起步就是从这里开始。而钱学森在美国研究火箭的真实历史,就是1948年在美国空军从事过探空火箭研究。钱学森并不是主导的研究人员。探空火箭的水平是可想而知的。没有任何一种资料说明他本人在美国接触过导弹技术。也没有资料显示钱学森一开始就是爱国的。相反,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钱学森正式地申请加入了美国的国籍(蚕丝:评钱学森,资料来自张纯如:THREAD
OF THE SILKWORM)。

有人指出,邓稼先之所以被誉为核弹之父,与钱学森有极大的不同,因为邓稼先是中国氢弹的总设计师。中国的第一枚氢弹是邓稼先主导设计的,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和李四光在发现大庆油田中的作用相似,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钱学森最多起到了建议和管理的作用。不过按照当时的惯例和规律,不是GCD员的钱学森能起到多大的管理作用,至今还仍然是个谜。对于钱参与美国航天和导弹研究的历史和学术上的地位,以及后来钱学森为什么不再赴美国学术交流,和接受传说中的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的双院士,也有人提出过质疑。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钱学森是世界一流的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也对领导中国的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我特别欣赏的是钱学森对一些事物的创造性思维和前瞻性假设,是作为一个大科学家和优秀学者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在笔者接触过的和钱学森同辈的大学问家中,都不难看到类似的特质。可是若从严格的科学的角度来审视钱学森对自己专业以外学科发展的论述、对一些现实世界中重大事件的表态、和他公开发表过的一些论文,他只是一个不太懂科学的科学家(涂建华:中国特异功能二十年),这同他在年轻时受到的严格的科学训练,也应该是不相符的。

    三、钱学森的不务正业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是讲前苏联的赫鲁晓夫的。他对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发脾气,说我原来不懂艺术,是因为我没有当总书记,现在我当了苏共总书记,我就是艺术家,就懂艺术了。意思就是,权力和荣耀催人奋进,权力和荣誉也使人自我膨胀。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诗人,解放后他就不仅仅是懂打仗,也不仅能填诗作词,而且连炼钢炼铁和施肥浇水这些下里巴人的勾当,他也都是行家里手了,大笔一挥,就是一部《农业八字宪法》。

笔者和一位搞专业的前辈有过交谈,这位前辈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是有些人讲自己的专业讲不出来,但讲别的专业,就特别来劲。例如也是两弹一星功勋之一的中科院前院长、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搞的是原子弹的数据计算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控制,也是目前拥有外籍院士头衔最多的中国人,90年代周院长代表中科院到美国访问时,在大学里做报告和学术交流,讲的就不是理论物理,而是大讲特讲中国的国情。我想前中科院院长的这个毛病,可能就来自于他的同行和业师钱学森先生。

    我从前一直以为钱学森先生只是导弹方面的权威,等到有一天突然看到钱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目为“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的谈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文章,才认识到钱先生原来也是一位教育家,因而对钱先生更是刮目相看。在1990年的这篇文章中,钱学森先生侃侃而谈:“从现在到下个世纪中叶以后,假如我们要在世界有竞争能力的话,我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是硕士文化水平”。他说:“现在我们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不够的。但是我觉得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完全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4岁就上学,我看经过14年到18岁,就可以达到硕士水平”。呵呵,幼儿们哪里都会如钱老人家说的那样聪明,18岁就都硕士水平,个例可能是有的,但作为教育的制度普及,实在也是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了。这不是瞎说,又是什么?

到1994年,看到钱学森先生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论地理科学》,书上洋洋洒洒数十万言,谈得可都是“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和“地理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研究方向”。看了几篇地学方面的文章,就俨然地成为了地学大师,为地理科学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八字宪法”。接着,在《大自然探索》、《地理学报》、和《地理知识》上还有许多一流的地理学院士和专家们跟进,为钱学森的理论和指示做注释。如全国地理学理事长任美锷院士就说钱学森是“从世界科学的高度”,建立了“大的地理科学系统”。前几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建立地理科学学院时,钱学森还亲笔题写了院名,现在就挂在该院大楼的门口等等。可见这题字和赠诗之风,也不自年轻有为的搞基因的陈竺院士起。

看到最近的纪念钱学森90周年诞辰,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庆祝。不是纪念钱学森在发展两弹一星和“神五”载人飞天上的贡献,而是庆祝钱学森在地理科学、在教育学、在沙产业理论、在“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在“人体科学”、和“天地生”科学方面的“划时代贡献”!

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认真地总结和反思一下如何去登火星登月球和破解人家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和全球定位系统,瞎谈什么八竿子也够不着边儿的沙产业、草产业、地理科学、人体科学、和大成智慧等等前所未闻的其他专业的新名词。可真是有点儿不务正业和自欺欺人了。

可悲的是,有钱老先生一个人在那儿胡说八道也就是了,后面还竟然就有那么多的博导和院士级别的崇拜者。以至于一夕之间,中华大地上竟出现了很多的沙产业研究会,草产业研究会,人体科学研究会。就连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研究所,也跟了钱老瞎起哄,改成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诺贝尔的什么奖,要不想出丑闻,还是要慎重一些,晚一点给咱中国人的好。

     四、钱学森和亩产万斤

钱学森的胡说八道,最搞笑的事情是在大跃进期间,论证一亩地产万斤粮。这不但是尽人皆知,而且钱老在年轻时有意无意间犯的这个错误,还时不时的被他的论敌如经济学家于光远辈,引用了来诋毁钱学森(涂建华:中国特异功能二十年)。

据说大跃进能够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人们的科学精神丧失殆尽,包括钱学森这样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著名物理学家。1958年,钱学森曾在《大众科学》和《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和“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两篇文章,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释了亩产百万斤的可能性。

尽管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对大跃进不积极,有不少农业方面的专家,包括著名的物候学家竺可桢和植物生理学家罗宗略都撰文反对。例如植物所罗所长说:“万斤粮只能用农艺学来分析,以植物生理学总结,不是从实际因素出发,不可轻信”。但钱学森这位既不是农艺学家、也不是植物生理学家的导弹专家却大胆声称:粮食产量可以无限地增加,太阳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亩产就可能达到“两千多斤的20多倍!”(钱学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其实在农业和生物学上的事情,远没有工业生产过程和弹道导弹计算那样来的精准。而问题就出在那个光合转化效率的30%上: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高产农田植物的光合转化效率也不过0.5%,50年代,撑死了也不超过0.3%,而钱学森把0.3%一下子?

一年后,钱学森的计算又使亩产潜力精确为5.85万斤(钱学森: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从而为“大跃进”和粮食产量“放卫星”作了科学上的背书。钱先生以他科学家的名誉作担保,让千千万万的人相信“大跃进”政策的“科学性”,其效果极为恶劣(南冠客:为什么中国大陆和诺贝尔奖无缘?),也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但受此影响和激励,而且怕被拔白旗和打右派,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知识分子,也先后都不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深翻土地和放人造卫星的群众运动中去。

在李锐的《反思大跃进》的文章还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同样的记载还有后来执掌中央文革小组的陶铸等高层领导人,也是引用了钱学森的文章(陶铸:驳“粮食增产有限论”,1958)。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人于是便对下面虚报的粮食产量信以为真,担心起“粮食多了可怎么办呀”
的问题。后来毛泽东检讨说,他是上了科学家们的当(中国青年报:理性照耀中国)。

这场唯心主义闹剧,以上千万农民的饿毙而告终。虽然当时的政治领导人毛泽东等人要为领导“大跃进”造成的大饥馑以及上千万生命的不幸死亡负主要责任,但钱学森这位身居高位、曾经获得“国家杰出贡献奖”、并在当时积极地“科学”论证了亩产上万斤的科学家,也难辞其咎。

   五、钱学森和人体特异功能

钱学森在科学上的另一个搞笑事件,是在80年代对于人体特异功能的科学论证和无条件大力支持。按说,70多年的人生阅历,加上“大跃进”后30几年的荏苒光阴,应该说历史老人给了钱学森足够的经验和时间来进行反思。可是他老人家,在自己不懂的专业上,还是瞎说如故。

1979年的四川,出现了一个叫唐雨的小学生,有用耳朵认字的特异功能,这个新闻轰动了全国。不久,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大批能用手用嘴用身上的任何部位认字的小孩。这些义和团和洪秀全杨秀清式的闹剧,100年前骗得了政治家西太后和太平天国的芸芸众生,20年前又骗得了大科学家钱学森。在钱学森的提议下,不但把一个气功师调到国防科工委做研究,竟还天真地希望通过全民练功,全国出他一千万个气功大师,把特异功能用到国防上,中华民族,从此就可以独霸天下了。

    1980年
6月4日,钱学森访问了《自然杂志》。他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表示支持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他说:“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刚提出的时候,总是有人反对,带头的人也总是要受到反对,因此要有勇气。要挺住腰板”。在谈话中,他首次提出了“人体科学”这个概念。指示在北京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学会,并且还当了主席,写了《人体科学与现代科学纵横谈》、《论人体科学》和《创建人体科学》等专著(曾昭贵:中国科学和伪科学斗争大事记1979-1999)。在没有任何试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大科学家钱学森在一篇文章中断言: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钱学森:关于开展人体科学基础研究)。

在随后召开的人体科学筹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钱学森作了题为《这孕育着新的科学革命吗?》的报告,他指出:“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以至于后来升华到“现在进行的不只是一场科学革命,还是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在给**的信中,钱学森把胡耀邦、李昌、于光远等人反对人体特异功能的宣传和研究,上纲上线到对摩尔根遗传学的批判。并说这一次,“我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作假的,有骗人的,但那不是人体特异功能”
(涂建华:中国特异功能二十年;任克:胡耀邦反对宣传人体特异功能)。同时,正是由于有了钱学森“人类知识的局限性”这一“官定”理由,使得众多的“神功”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无数人丧失了对“神功”进行科学判断的理论依据。从此以后,迷信公然打起科学的幌子,在本来就缺乏科学知识的群众中间开辟根据地。

不久,在钱学森的鼓励下,以清华大学为首的一群科学家针对这些小孩的特异功能和严新等人的气功,发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论文,这些论文都发表在中国的一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上。他们用最先进的磁场理论,共振原理等等证实这些能用耳朵认字的孩子跟普通小孩的磁场不一样,证实了他们有能用耳朵认字的特异功能。在对严新等人所作的《气功外气2000公里超距对物质分子作用研究》等六篇稿件的《稿件审查意见书》上,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写道:“此稿内容为世界首创,确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人体可以不接触物质而影响物质,改变其分子性状,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所以,应立即发表,及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的成就!”(涂建华:徘徊的幽灵)。

好一个世界首创!钱学森大力提倡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的结果,造成了全民练功,也误导了许多人。先后出现了象张宝胜、张宏堡、张香玉、张维祥、柯云路、严新、胡万林、**等形形色色的各类气功大师,和那最终政治化和宗教化了的反对XX功的运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核弹之父邓稼先,在生命垂危的1987年,也任由钱学森和国防科工委请到的一个气功大师给发功治病。一个月后,邓稼先就不治而逝,撒手人圜(涂建华:徘徊的幽灵)。笔者以前的一个同事,是搞计算机的,练功时走火入魔,成了神经病,只好去管机关的食堂,平时走道,也总是歪了个脖子。民间练功的,被骗得人财两空的,大概也不在少数。余毒所及,直达海峡对岸(李国伟:大学教授搞特异功能,是科学顽童,还是科学展乩童?李嗣涔:特异功能真和假)。

这一切,都与首倡并极力推动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的大嘴巴科学家钱学森,应该有很大的关系。这事可以由王小波来解释:“有科学的技能,未必有科学的素质;有科学的素质,未必有科学的品格”
(GOGO:中国人离科学还有多远?)。

    我看钱老所缺少的,未必就是科学的素质。那么到底缺少什么呢,大概就是王小波所谓:科学的品格。

  六、李四光现象和钱学森现象

    有人把李四光的霸道和钱学森的胡说八道,分别称为李四光现象和钱学森现象。

李四光的霸道主要的表现在地学专业方面,搞一言堂和正确路线,不搞百家争鸣。但这种影响有限,主要是在地学范围内,顶多是扩展到旅游产业和国家公园的建立。1982年,在李四光去世11年之后,他仍然在国家科委评定和表彰的23名发现大庆油田的地球科学工作者排名第一。

写到这里时,俺向一生都搞地质的两位前辈咨询了一下。他们的意见不完全一致,但认为李四光对地质学的影响和贡献,在新中国是没有第二个人可比的。如果说翁文灏和丁文江影响了20世纪中国地质学的前50年的话,那么李四光就影响了中国地质学的后50年。其中,李四光是做学问的,翁文灏则是一个政客。李四光组织能力和思辩能力都非常突出,讲话的水平,比周总理和胡耀邦都要高。在专业方面,李四光不仅仅创建了地质力学,而且他在第四纪冰川、古生物学研究方面都是第一个,也最早组织和推动了石油勘探、地震预报、和地热研究。

那么李四光发现庐山第四纪冰川是真是假?这个有争论,北京大学、冰川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都有人反对。当时李四光提出庐山有第四纪冰川,很多外国专家不同意,只有一个苏联得通讯院士认可。但我个人认为,庐山还是有冰川的。从庐山最顶峰往下看,就是一个大的冰斗。而且如果不是冰川的作用,很难解释一些大的砾石是如何来的。这些砾石,就是冰砾石。现在看来,北京有冰川、太行山有冰川,兰州有冰川、四川有冰川,云南有冰川,庐山也有冰川,是跟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横断山脉的走向是一致的。

不是有人说李四光很霸道吗?答曰:学术权威哪有不霸道的。李四光的这个霸道,还反映在敢跟苏联专家吵。当时如果是换了别的人,跟苏联专家顶牛,也就给打成右派了。

大庆石油的发现不是有窃取他人成果的嫌疑吗?不会吧,因为李四光是地质部的领导,国家对石油的勘探是他组织的,也是他最早向周总理建议的。那么黄汲清和谢家荣呢?曰:黄汲清和谢家荣的贡献也很大,但他们是在李四光的领导下工作的,而且他们两位的成绩,已经在科委的奖项中反应出来,分别列第二和地三名。没有李四光的领导,就凭他们两个,什么也做不成!

对中央的这种排名,以前的地质部曾下文件到各基层单位,是已经定论了的。后来又被翻出来,我看是黄汲清这老先生有问题。最近赵文津院士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工程科学》上,应该是对这个问题的最权威论述,你可以找来学习一下。

我学习过了,可仍然有一点疑问。既然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官方的宣传中长期说是在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发现了大庆油田,可是现在知道该理论和石油的生成无关。那么做为科学家,怎么好意思去称功臣?石油的生成,不仅可以用黄汲清的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地构造理论来解释,用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中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也还是能够解释得通的。再说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只能是提一个代表人物,不能提一大串人名的,这个代表人物,就只能是李四光。

    可见这官本位和领导挂名,早已经深入了民心,成了国人文化的一部分。官大学问大,一半会儿也是改不了的啦。

无独有偶,1999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也评定了23名两弹一星元勋功臣榜。说是按姓氏笔画,不排顺序,可在清华大学的网页上,仍然健在的钱学森,排在钱三强、邓稼先、赵九章、和王淦昌等人之后,在周光召之前,列第11位。

由是可见,钱学森在两弹一星中的的学术地位,大概不如李四光在地学界那样可以一言九鼎,一手遮天。因为卫星能不能上天,凭的毕竟是真才实学,不是由嘴巴大的人,说冰川,就是冰川。所以钱学森的超前思维和胡说八道,也主要的是表现在专业以外,并以系统论控制论等大科学和科学哲学的面目出现。

其实我本人欣赏钱学森的性格,若是同龄人,会是一个很好的聊天的朋友。他聪明绝顶、知识渊博、思辩敏捷、反应迅速、好为人师、敢想敢说、喜欢出风头、有魄力、口才也不错。我的一个导师,和钱老就有相通之处。可钱老的妙处,在于能把学术宗教化和政治化:科学家以“党性”来做保证,搞信则灵,可以说是中外科学史上的奇观。

至于为什么钱学森能够长期胡说八道,也敢于胡说八到,我想除了钱学森个人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是与中国现行的科研体制有关系:就是在学术上没有做到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只有政治上正确的权威,才有说话的权力,听不到或听不进反对的声音,也没有思辩和争论的对手,和不经严格的科学论证,权威的话就直接的转化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也就酿成了悲剧。

钱学森提出荒谬的理论,也闹天大的笑话,显然也是正常的,因为他的主要建树应该在导弹或火箭领域,对于农业、医学、和地学,他是盲目的、无知的,甚至是一知半解的。一旦他老人家涉入这些领域,当然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做学问做到了钱学森的地步,荣誉、鲜花不断,头脑和自我就开始膨胀。一门通,也便以为是门门都通,权威经政治加速器转化为权力,权力再经政治加速器转化为权威。加上一群善于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门帮闲的超人科学家和政治家,竟然能煞有介事地用现代仪器检测出功场,和睁了眼说瞎话“到现场一看,一问,真是一目了然,完全信服”的马屁精们。就把一个好端端的世界第一流的导弹专家,给捧杀啦。

出处:《虚幻天空论坛> 火箭与太空探索> 中国航天与导弹之父---钱学森》    作者:席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这么认为。当然他的督促作用很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凭着毛的野心和诗人的想象力,就算不是他,早晚也会冒出其他类似的人扮演他的角色。就象你不能把大跃进完全归咎于钱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和知识就是力量上的那 ...
morriconean 发表于 2009-11-3 22:19


钱的回国给我们打开一扇门,虽然如果没有他,我们迟早会有这一步,但是至少时间上,会推迟10几年甚至几十年。

至于"对于钱本人而言还是对于国家而言,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作为科学家丧失了他的社会良心。"他生活在这个社会,他能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3: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对于钱本人而言还是对于国家而言,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作为科学家丧失了他的社会良心。"他生活在这个社会,他能怎么样?
zhangyl 发表于 2009-11-3 23:09


所以说他倒不如不回来做大师,老老实实留在美国做科学家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他倒不如不回来做大师,老老实实留在美国做科学家更好。
morriconean 发表于 2009-11-3 23:12


他还算是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不然早已经成了涂博士的先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morriconean + 7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3: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算是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不然早已经成了涂博士的先驱了。
zhangyl 发表于 2009-11-3 23:16


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受过了麦卡锡主义的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否则回来后的结果很可能和涂博士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3: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受过了麦卡锡主义的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否则回来后的结果很可能和涂博士一样。
morriconean 发表于 2009-11-3 23:24


谢谢麦卡锡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麦卡锡主义!
zhangyl 发表于 2009-11-3 23:32


更要批判麦卡锡主义,把好端端一个科学家逼回国最后变成了政治玩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的命运总是不能逃脱社会这个大背景。
不管怎样,钱老令人敬仰受人尊重。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6 23:08 , Processed in 0.14184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