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3|回复: 12

[闲聊话题] [转贴]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1 12: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文章提交者:daoyiran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13: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13: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caro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13: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08: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这个观点,让孩子从小学这学那,也要看他有没有兴趣,没必要记忆一些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的东西,岂知拔苗焉能助长。我认为,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培养出完善的人格比学会一堆本事更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caro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0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1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14: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不过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要改变教育模式估计很难.昨天听说几个省又出高考的新模式了,但听着估计实行起来也有点难的.所以只要在国内学习就要还是围着指挥棒转.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caro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3 14: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2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也别比最好,让孩子快乐成长,让他选择自己要走的人生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caro +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2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8 2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2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6 05:39 , Processed in 0.1593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