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查看: 2987|回复: 10

[城市感觉] 徐铁人:一个中国游客看加拿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23: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铁人是一位演员,又是著名背包客、新浪博客作者,《环球时报》特邀记者,不久前来到了加拿大,开始了他环球旅行的又一站。

转载:

西方人乘坐大巴的方式值得学习.(2009-09-21 23:02:05)
标签:旅行/见闻  分类:欧美见闻

        
       先上车的西方游客几乎全都自觉地选择了车厢里靠后的位置,而柬埔寨本地人则争先恐后地坐到了前排的位子上-"有趣"的是中间的位置便空了出来留给了最后上车的乘客们...
   
    到国外自助游的时候其实很有必要参加个一日游或两日游的旅行团作为整个游程的必要补充,尤其是游览路途较远的景点或者交通不大方便的地方时,参加个一日游或两日游就显得更为合理了.
    不管是参加一日游还是两日游多日游等等都需要先在旅行社报个名参个团.我在泰国参加过水上市场的一日游,在越南参加过古芝地道的一日游,在日本参加过京都寺庙的一日游,在地中海参加过古城堡的一日游等等.所参加的团既有八九个人的小团也有二三十人三四十人的大团,而且,同团的人也以欧美游客为多,游玩下来发现欧美游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乘坐旅游大巴的时候.
    首先值得学习的就是"上车"这个环节.我们知道,对于乘坐大客车来说,坐在前几排的位置要比坐在后面舒服得多-前面视野开阔,后面则异常颠簸.按照中国人先来后到的习惯,先上车的往往首先会选择坐在靠前的座位上,最后上车的就只好"自认倒霉"坐到最后面去了.可是大多数欧美游客却不是这样,他们凡是先上车的人基本上都习惯于向车厢的最后面走-依次从车厢的最后排座位开始就座,而最后上车的人反而有机会坐到车厢的前几排.开始,我以为坐到后排位置是年轻人照顾年长者的自觉选择,可暗暗观察之后发现即使是上了点年纪的人也照样遵守这不成文的习惯-"把方便让给别人"的理念就体现在了这一小小的举动之中.说来有点惭愧,最初在我上车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约定俗成的习惯,一上来就坐到了司机后面最靠车窗的位置上,当我发现别的游客上车以后全都向车厢后面走以后才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好在咱也是"知耻而后勇",再上车的时候就自觉地按照顺序从后排的座位就座了.
    其次,西方的游客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旅行途中参团的游客即使互不相识也尽量找机会与全团的人打个招呼-上车的时候可以顺便和每个已经上了车的说声"Hi"或者哪怕仅仅来个微笑对视,来不及都打招呼的也会在下车游玩的过程中尽力弥补.很多互不相识的游客还会利用吃饭的时机或游览的途中友好地自我介绍一番.
    还有一点值得自己学习的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对陌生的团队成员都总是露出善意地笑脸,而不是一脸素不相识的表情.参加这样的团-哪怕仅仅是半天的团也能够让你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和谐相处的氛围吧.此外,爱护车厢内的环境,及时带走垃圾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习惯,关于这一点我想无论是东方游客还是西方游客也全都能够认同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 收起 理由
gocanada2009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乡村公路上的骇客(图)(2009-09-17 20:06:48)标签:加拿大 旅行/见闻   分类:欧美见闻



加拿大广袤的国土上有许多山川河流值得你去探索,如果尝试一番公路旅行的话也未尝不是一种新鲜有趣的体验-而如果能做一次全免费的"骇客"之旅,不仅可以节省很多说不定还能够体验一把流浪的自由和快乐.



我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这种搭顺风车的骇客(英语中把搭顺风车的人叫做hitchhiker),惟独在加拿大遇到的最多.过去的美国据说也有很多骇客,但随着社会治安的恶化以及人们相互之间信任的不断缺失,能够顺利搭到车的骇客虽不是绝无仅有至少也是越来越难了;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也看到过几次站在路边等待好心人的骇客,但欧洲本地人似乎对搭载陌生人也越来越保持警惕.



出乎意料的是在号称社会秩序不大安稳的南非,却让我时不时碰到站在路边"等待幸运"的骇客,但仔细观察却又发现,南非的骇客们几乎人人手里都攥着一张纸币远远地向过路的汽车摇晃,那意思是多少为你分担一点油钱吧.



骇客的标准姿势.也许是加拿大的社会治安状况大可以让驾驶者放心地踩下刹车片,因此搭与被搭就在加拿大的国土上形成了某种和谐的互动关系.



加拿大西海岸的高速公路边,一对正在做免费旅行的爱侣,等待他们的也一定会是好运吧!

提示:做骇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面带微笑.二,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两个人.三,搭车地点需要远离市中心以及交通信号灯等不易停车的地方.四,最好手举写有目的地的标牌.五,尽量避免在黑夜搭车.六,上车以后别忘记和车主交流-最好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当然也要争取知道对方的底细以免遇到心怀不轨的人.七,做好最坏打算,即搭不到车或者落到坏人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3: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2# 罗珠达哇

转载:


在加拿大做烟民苦不堪言(图)(2009-09-13 22:48:51)
标签:加拿大 旅行/见闻  分类:欧美见闻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温哥华机场.这时候-说实话-很想抽支烟.

奇怪的是若大的国际机场里却不设吸烟室,走出机场侯机楼,却发现门外也立了禁止吸烟的牌子.看来,真象传说的那样,加拿大是一个反烟的国度.

牌子上的标志很容易读懂-要想抽烟必须离开建筑物六米-实际上六米以外就是马路了-于是我穿过马路来到一个小花园,这里果然有一个烟灰缸和几个吸烟的人-我连忙借了火过了把烟瘾.

到了温哥华住在了这家旅馆,我要求住吸烟房,回答说没有.我又问接待哪里可以吸烟-接待道是很热情,不辞辛劳把我带出旅馆来到了这里-离大楼二十米的地方路边有一个烟灰缸,站在这里刚好可以拍到大楼的全景.后来,住在这里的三天时间里,我需要时不时地下趟楼并跑到这里来"看大楼的全景"-哪怕是深夜.

旅馆三楼的室外游泳池-桌子上也立着牌子-禁止吸烟.

不仅温哥华这样,在这家乡村旅馆的大堂门口也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有人告诉我,在加拿大-即使是在室外,有屋檐的地方都是绝对不可以吸烟的,即使不在人家屋檐之下要吸烟也务必得离开至少六米的距离.

我住的这家位于滑雪圣地惠斯乐的乡村旅馆里,冰箱烤箱微波炉洗衣机烘干机咖啡机等等样样都有,就是缺少一样东西-烟灰缸.

因为身上没有打火机-上飞机的时候已经被没收,所以想抽烟就得借火.在国内,在街头随便问一个老爷们几乎都会随身带着打火机,可是在惠斯乐的大街上基本上见不到吸烟的人,试着问一个膀大腰圆的人或是浑身塔图(文身)貌似流氓的家伙,也都对我说骚瑞.于是我就打听哪里有卖香烟和打火机的,路人告诉我在前面的那间黄房子里,可是进去以后却发现没有卖香烟和打火机的.后来我才知道,加拿大法律规定,卖香烟和打火机需要"偷着卖"-即禁止把这些东西摆在明面上,免得诱导青少年!难怪在加拿大的这么长时间里竟然看不到一家烟店呢,原来是政府竟有这样的规定啊!

本以为小城市不比大城市严格-没想到越是小地方越不如大地方"自由"-在温哥华偶尔还可以见到乱扔烟头的,在这小城市的街上却几乎见不到烟头.本想在这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抽支烟,一不留神却又看到了这个熟悉的标志-商家宁可不挣你的钱也不允许你在这里冒烟.

走出去老远,好不容易在小镇的路边上看到了烟灰缸-居然还和"狗屎"在一起...

OK湖(因为名字不大好记,所以加国人就把这个湖简称为OK湖)是加拿大南部最美的夏季度假地,这里的湖光山色堪称一流.从我的旅馆阳台往外看,湖水宛如一面镜子一般.站在阳台上欣赏美景可以,抽烟就不行-阳台上也是禁止抽烟的.

这家水上餐厅不管室内室外同样都不允许抽烟-在加国做烟民确是苦啊...到处都不让抽烟是一苦,香烟超贵则是另一苦,正是因为香烟卖得贵-至少7块钱一包-所以才有人习惯于在大街上向陌生人讨香烟,更有不顾颜面的人在地上专捡烟屁股抽.

好在这家水上餐厅的十米开外还是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烟灰缸,只是没见到在这里吞云吐雾的人.

旅馆的草坪边有一个特殊的警示,读来相当幽默有趣.

大意是"我们不会把烟头放进你的沙拉里...(所以你也不要把烟头扔进草坪里)-请使用烟灰缸."真的应该"感谢"加拿大的禁烟措施-在这里我每天的吸烟量只有在北京时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加拿大旅行期间我常常这样自嘲地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徐铁人

小气的富国(图)(2009-09-11 23:40:49)
标签:加拿大 旅行/见闻 旅游  分类:欧美见闻


与中国相比-毫无疑问-加拿大属于一个十足的富国;但同样与中国相比,这个富国却并不大方,有时候甚至看起来还颇有些小气...

温哥华的市中心-甚至在该市最著名的商业街上,我们都可以轻易地看到用木头制作的老旧的电线杆-看上去估摸已经有几十年了.你尽可以把它看成是某种特色,但我至少看到了一种节约的品质-如果还可以使用的话就没有必要全部换掉.

加拿大真可谓地大物博,但该国的公路却极少见到上下六车道甚至八车道的,有时候,这种窄窄的公路明显地"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但当地政府依然不肯花钱拓宽马路.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很多拥堵都属于单向拥堵,于是就发明了这种特殊的交通信号灯-哪个方向堵就为哪个方向加一条临时车道,这样一来就省了一笔拓宽马路的投资.

穷人讲究"穷家富路"-意思是无论在家里怎么穷出门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吃好住好不能亏待自己.而在这个富裕的国度,很多人即使是出外旅行也不大舍得花-连住旅馆的钱都省了,租辆房车开到哪睡到哪,吃饭也不大喜欢下馆子,超市里买点吃的往路边草丛里一坐就解决了...

温哥华最高的摩天大楼-与国内同样档次的大厦比起来,它的装修规格也要差很多-地面并没有使用高档的花岗岩或大理石,而仅仅用水泥和小石子铺设大厦四周的地面.

上图那座最高大楼的门口-一个工人正在用蒸汽清理水泥地面.

该大楼里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规格"甚至不如我们许多小区的会所.

温哥华的"王府井"-这里没有一座比得上北京或上海(或广州或...)豪华的高档百货商店,人行道的路面也是便宜而实用的水泥路,很多路段还打着"补丁".

温哥华市中心,依然还有很多与国际大都市不附(?)的老旧的楼房,当地政府并没有因为形象的原因而把他们一股脑地拆除.

该市中心一个开放的儿童乐园-简单实用而不奢华浪费.

市中心住宅区-免费的路边停车场.

该市的"新斗兽场"-外形很象罗马斗兽场的公共图书馆-除了外观的确有点酷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标志性或象征意义了.

里面的书很多-包括最新的中文图书.

奇怪的是有的书上还标着价格-我询问了好几个人,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图书馆里的书并非都是新买的,有些完全来源于捐赠-这本半新不旧且带着价签的就是某书店捐赠的...

唐人街的中华门-即使放在国内的小县城里都可能因为不够气魄或没有档次而遭诟病,但它就这么"巍然屹立"在了中国城的大街上.

明年冬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建筑不够宏伟不说,连顶棚的制作也全部采用遭受虫害而死的松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长满了虫眼的废物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还避免了因为新建而砍伐好的树木,此外还因减少了奥运会的开支从而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一举N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00: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09: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使用公民税款的那些管理者也是人

他们不想大吃大喝不要钱吗?

他们不想公款旅游吗?

他们怕钱咬手不敢拿吗?

他们不想公款招妓吗?

不是不想,而是制度让他做不到!!

在中国,镇委书记可以基本不受约束的支配本镇财政收入

县委书记可以基本不受约束的支配本县财政收入

市委书记可以基本不受约束的支配本市财政收入

省委书记可以基本不受约束的支配本省财政收入

.....

你稍微用心想一下就可以计算出来

浪费惊人啊!

这种浪费不知还要持续多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使用公民税款的那些管理者也是人

他们不想大吃大喝不要钱吗?

他们不想公款旅游吗?

他们怕钱咬手不敢拿吗?

他们不想公款招妓吗?

不是不想,而是制度让他做不到!!

在中国,镇委书记可以基本不受约束的 ...
戈壁胡杨 发表于 2009-9-23 09:51


小心,咖啡试点会跟您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7: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手中有权的官员了,就连没权利的小学教师,也学会腐败了。我们这儿适龄儿童入小学要拿户口本和房产证(没房产证不让上小学,不知道买不起房子的人怎么办),老婆在我们这儿的国家电网公司工作(算有钱的国企),但我们的房产证都在她们公司压着没发给个人,所以我们学区的小学就不让小孩子入学,公司开证明也不行,非要公司领导去找学校协商,据说学校已经同意接受我们这些小孩入学了,但条件是公司给小学点赞助,每年组织学校教师去旅游一次,这事把公司老总恶心的够呛,但还是就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01: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0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咖啡试点会跟您急!
罗珠达哇 发表于 2009-9-23 11:10
你说你 已经龌龊到何种地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23 19:45 , Processed in 0.16984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