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1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日志
- 阅读权限
- 20
|
发表于 2009-1-13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去杠杆化决定中国必然要去库存化
路透香港1月13日电---中国制造业何时能够恢复,取决于多馀的库存究竟要多少时间才能消化掉.由于这一轮调整来得从未有过的猛烈,半年後库存就有可能在一个更低的水平找到新的平衡.但比去库存化更重要的一个命题是去多馀产能化,这个过程有多长多痛苦,还要看美国消费者去杠杆化会走多远.
金融危机现在进入了第二轮.贸易逆差国已经因为它们的过度消费而受到惩罚,接下来受苦的是以德国和中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国.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30%左右,因此美国需求的突然崩溃必然会对中国造成严重的打击.去年11月中国出口已经同比下跌2.2%,这是七年来第一次下滑,12月进出口估计接踵再跌.
面对危机,两个国家都拿出了它们习惯的政策.习惯讨好选民的美国政客已经把退税支票寄到了每个纳税人手中,但美国人的消费不是太少,而是过度了,这麽做只能让贸易不平衡永久化;中国官员则习惯于依靠大兴土木来获得政绩,这一轮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振兴计划中,至少有3/4用来投资拉动的建设项目,但这只能让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让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永久化.要消化多馀的产能,还是要指望内需,把四万亿的大半用来还富于民以刺激消费也不为过.
美国去杠杆化意味着美国需求的减少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说中国出口将没有办法回到危机前的水平.每一次出现危机之後,美国人的储蓄率都会出现急升,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後就曾经猛增到10%.美国人历史上储蓄水平为6%-10%,2007年经济畅旺的时候跌至接近零,而现在回升到1%-2%的水平.这一次信贷危机的规模史无前例,花旗预计未来两年内,美国贸易逆差会从GDP的4.5%下降到2%,储蓄率会上升到5%-6%,那麽消费起码下滑4%-6%,因为同时美国人的收入也在减少,失业率已经创出16年来最高的7.2%的水平.
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3.3倍,美国消费减少5%,数量就相当于中国GDP比例的17%.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计算,但可以用来说明美国人去杠杆化可能导致外部需求永久减少,对中国出口会有较大的影响.外部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比如家电,纺织和造船,将会因为美国去杠杆化而受到较大冲击.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因为过去两年产能增加得较快,也有可能做出大的调整.而食品行业受冲击的可能最小,库存的分类指标也确认了这一点.
长痛不如短痛
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存货水平顺应周期而变化,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目的.中国企业正通过减少生产的方式大幅削减存货,以适应新的销售水平.去年上半年,企业因为原材料价格猛增而大量屯货,工业企业的库存八年来第一次比销售增得快,显示新生产的东西不少进入了仓库.
库存超常膨胀,削减的空间很大.而现在中国企业反应也比原来快得多,需求下降後主动削减库存的意愿很强.以空调行业为例,11月销售掉了32%,生产狂泻42%,换来库存减少10%.快速减库存导致中国制造业经营环境连续五个月恶化,制造业产出、出口定单、就业等分项数据都急剧下降.
快速削减库存虽然痛苦比较大,但长痛不如短痛,因为不会由于迟疑不决而积累更多的库存和产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中国企业的存货调整估计今年二季度基本结束,内需将恢复正常,经济开始复苏.但这种预计可能过分乐观,因为以裁员和关闭工厂为手段的去库存化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里昂称制造业裁员幅度为其统计历史来前所未有,最近五个月来雇用规模不断下降,内需肯定会受到影响,除非经济刺激计划能够补上这个缺口,或者外需得以快速恢复,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後两度进入通缩,均源于出口不景气,产品回流带来的产能过剩,且每次通缩均长达近两年.这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历时较久.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外需放缓的幅度比前两次更严重,中国对于出口的依赖程度也超过以往.如果没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性的机会来帮助消化多馀的产能,这次产能过剩形势必将更为严峻.
前两次通缩的时候还没有新增商品房存量过多的问题.中国新屋库存估计尚待数年才能消化,这势必影响房地产投资,进而促使房地产上游行业产能过剩.最近10年中国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并无实质性的进步,这一次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硬着陆,突然要靠内需走出难关,谈何容易.而如果靠拉动投资推动增长,那麽已经过剩的行业还要不要投?如果投势必进一步恶化过剩,使得资产泡沫越吹越大,难免走上日本"失落的十年"的老路.(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