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22|回复: 16

[9/1程序] 【转贴】生活在加拿大的七大爽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 14: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嘻笑怒骂,悉听尊便:生活在加拿大的七大爽快 文章来源于星星生活
作者:红蚂蚁 那篇臭名昭着的“加国的八大恶心”是本蚁和其他蚁伙伴初来加国不久对这里的环境不习惯不顺眼而发出的抱怨,此文一出舆论哗然,怨声载道。都怪我们这些无名蚁辈处事不慎身在福中不知福,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信口开河乱发议论,以至招来众责悔之晚矣。转眼几年已过,生活在枫叶之国众蚁们优哉游哉,乐不思蜀。新年之初细数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经历,概括成“生活在加国的七大爽快”,现说与各位,嘻笑怒骂,悉听尊便。
  第一爽快:食在加国,步入美味大观园
  “民以食为先”,咱不妨先说说食在加国。世人都说:“中国人什么都可以改变,诸如语言,信仰,服饰,爱好之类,都可以随着移民到海外而逐渐变异,唯独中国人的“胃”是不能改变的”,这里是说中国人一成不变地坚持自己的饮食习惯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难怪有人这样说:“要想知道一个西人是否真的爱你并准备与你过一辈子,先领他/她去吃中餐”。
实际不尽然,众蚁们来到加拿大这个充满着多元文化色彩的国度,就象走进了一座摆满五光十色美味佳肴的大观园,根本抵挡不住那些南北大菜,东西佳肴,地方小吃,特色糕点的诱惑,纷纷放弃死守 “本土食品”的底线,张开利齿,大饱口福起来。这里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希腊,日本,印度,西班牙,越南餐馆比比皆是,还有我们更熟悉的四川,湖南,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朝鲜风味无处不在,更令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蚁辈们眼花撩乱,馋心难挨。每每同友人或家人去餐馆聚餐,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去年夏天去位于St. Clair大街的一家意大利餐馆就餐,那家餐馆尽管规模不大却能提供正宗的意大利饭菜。更为奇特的是餐馆的老板还是一位着名的民歌手。席间他怀抱吉它,为大家献上一曲又一曲的意大利乡间歌曲,优美的歌声和着那满屋的香气久久不散。
前不久本蚁的一位朋友还提起过他们全家的一次“百里赴宴”经过。那是一家位于多伦多西部Kitchener的德国乡村饭馆,到那里不仅可以大口撕咬正宗的德国拷猪肘,还可以大杯品尝德国鲜啤酒,价格又十分公道,让你体验到德国山地居民的那种豪爽和粗犷。听他这么一说,本蚁当即立誓,开春之后一定偕全家去那儿 “验证验证”。
  加国的水产品极丰富,鱼鳖虾蟹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如果你喜欢,可以让从前在大陆难得一见的大龙虾,温哥华大蟹经常爬上你的餐桌。就凭这一点,食在          加国还不够爽快吗?
    第二爽快:自当房主,获得尊严金钥匙
  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涩,就不能体会到自当房主的爽快。
  从小在大陆受的教育告诉本蚁,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而众蚁是国家和集体的主人,从而也就是土地的主人。果真如此吗?无数事实证明众蚁是土地主人的说法是荒唐可笑的。
  本蚁爷爷奶奶的那个年月曾穷得“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到了本蚁的父母这一辈,劳苦一生也没能将那所“公管房”落实到自己名下。本蚁成家后曾住单位的 “筒子楼”,那是一间“水电常没有,污水灌门口”的单身宿舍,一调动工作就被人家哄了出去。到了新单位,房改后购得一个单元,费了九牛一毛之力装修完毕才搬了进去。那房子夏赛火炉,冬似冰窖,真的没有做房主的爽劲儿。
  来加国工作了三年之后,省吃俭用攒够了Down Payment,又去银行贷了款,买下了这座三层小楼,成了名副其实的房主,从而在异国他乡拥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这里的房子看似结构简单,但设施齐全舒服实用,绝对不用你去操心水,电,气,电话,电视电缆等琐事,打个电话就可以一一开通。夏日有空调,冬天有暖风,车子有车库,垃圾有处存。夏日里房前房后绿草茵茵,墙边道旁开满鲜花。后院本蚁的“小自留地”里西红柿一簇簇红,黄瓜一枝枝绿。那棵硕大的樱桃树更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片红云。傍晚,一家人坐在院里,品一枝脆嫩的黄瓜,吸一口清凉的微风,那心里的感觉真是甜蜜透了。
  或许一些蚁辈尚未意识到自己拥有一块土地的真正意义,请不要小看这个没有围墙的小宅院,它不仅是你温暖舒适的港湾,为你夏遮骄阳冬挡风雪,从法律上讲它更是一座神圣不可侵犯的王国。你绝对不用担心哪一天市长大人会突发奇想,来这里扩建商业街占用你绿油油的草坪,更不必担心有人搞什么“众蚁城市众蚁建”,半夜三更来把你的房子铲平。你就是这块土地的真正主人,具有主人的身份和尊严。有了它你就有了一份踏实,一种成就感,还有什么比这一点更令人爽快的呢?
  第三爽快:行在加国,足生双翼任驰骋
  移民加国的每个人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有了车就如同生了翅膀,在更大的空间里获得了更多的行动自由。
  按理说,本蚁在出国前就有驾照,上下班开的还是公车。可是,开车容易路难行,到处要交“买路钱”,什么“过路费”,“过桥费”,“清洁费”,从山东到北京不花上个三百五百的哪能行?到了陌生的地方没有关系,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款扣证甚至扣车。说实话,那时候开车时刻提心吊胆,压根儿就没爽过。
  十年前本蚁到了美国,很快有了自己的车,后来又移民加拿大。在这里开什么牌子的车并不一定代表你的身份,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既使工薪阶层的人也照样可以买辆“宝马”或去“奔驰”一下。这里买车挂牌的手续也很简便,收费合理,绝对不会给你摊上什么“城市污染费”,“机场建设费”等不明不白的费用。大陆来的新移民买车一般考虑经济和实用,本蚁家里就有一大一小两部车,上下班开小车为省油,外出旅行开大车则为了舒服。
  加国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设施良好,其管理高效长年畅通无阻。这是一个冬季多雪的国家,可是无论雪有多大多频,各地的公路上照样车水马龙井然有序,这是因为无数的铲雪车,撒盐车在辛勤工作的结果。所以,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开车到任何的地方而无须担心道路是否通畅,更不必担心车匪路霸设卡收费的怪事发生。如果路上出了问题,或许不用你打电话,警车,拖车,救护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因为公路监视器无处不在。前年夏天本蚁的一位朋友外出旅行的途中在千岛湖附近发生车祸,警方甚至出动了直升飞机将他送往渥太华医院抢救。

高效率的交通网是一个社会高度现代化的表征。我们跨越了巨大的时空,一步迈入了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可以直接享用前面多少代人勤劳奋斗的结果,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当你开车行进在宽畅平展的公路上,欣赏着路旁无边无际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起伏不定的山峦景色时,心里真的不充满激情和爽快吗?
  第四爽快:购物天堂,买退两便真潇洒
  圣诞节前买了一架电子相机,其小巧玲珑操作方便成像清晰令人爱不释手。谁知用了没几回就突然不工作了,心中好生烦恼。无奈何拿回商店去交涉,一路上心里直敲小鼓,因为这相机是一次性降价处理,原则上是不能退货的。谁知到了那里讲明了原因,人家二话没说,唰地一下就给退了,让本蚁觉得怪对不住人家的,毕竟我还是用了几次的,怎么会没有丁点儿责任?
  加国的确是消费者的购物天堂,它庞大而又周全,讲究信誉,质量又不失原则。这里的商品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而没有买不到的的东西。至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商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你在这里买东西心里觉得踏实,不用担心商品质量和被欺骗。所以,到了商店看好了某样东西,交了钱搬着箱子就可以回家了,不必去查看箱子里的“太子”是否被换成了“狸猫”,或是否短斤少两等等,因为日后如果你不满意还是可以退换的(当然,入口的食品,饮料和药物等除外)。
  所以,无论何时你去逛店,就会发现越是大型的超市,顾客服务部前排队退换商品的顾客就越多。并不是说这个商店的商品有问题,而是表明这家商店的商品受大众欢迎,生意很红火,到里面买东西更令人放心。我们谁没有退/换货的经历?谁又遇到过麻烦?购物在加国你是名符其实的“上帝”,购物在加国让你心中爽意无限。
     第五爽快:尽情游玩,五花八门万花筒
  尽管人在加国工作和学习都很紧张,但却不能因此泯灭你消遣玩耍的欲望和心情。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都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
  加拿大幅原辽阔,自然环境好,可供游玩的地方可真多。若要一一道来,恐怕三天三夜也不够。仅以多伦多市为例吧;往南是世界着名的尼亚加拉大瀑步,往东是风景秀丽的千岛湖,东北方向是广袤无边的阿尔岗昆国家自然保护区公园。沿着东面安大略湖及西北两个大湖几百公里的湖边,更有数不胜数的公园,河湖港岔可供游览,游泳,垂钓和划船。
  回到多伦多市区,湖边有世界第一高塔--CN Tower,让你登高了望,穷尽千里目。市中心有着名的别墅式古堡─Casa Loma供游人观光,让你欣赏到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及装璜艺术。另外还有一大批荟萃着文物珍藏,考古发现,艺术瑰宝,科技成果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中心让你大饱眼福。家有小孩子的一定要去多伦多东郊的动物园和西郊的Wonderland游乐场玩一玩,那里一定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夏日里,华人主办的龙舟大赛已成了众所瞩目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加勒比海日大游行和同性恋大游行可以体验到这个国家多元文化的魅力。九月中旬的枫叶航空风筝节上,又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和款式风筝的争奇斗艳。
  秋天到了,多伦多周围的森林开始变的金黄或火红似的斑澜,一家人开车走一走,到处可以捕捉到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的景色。很快又是冬天了,喜欢滑雪的人迎来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市北面的Blue Mountain是良好的滑雪圣地,一家人去那儿渡一个周末,享受一下从山上冲下来时的那种腾云驾雾欲成仙归去的感觉,真的是爽极了。
  第六爽快:加国住院,宾馆待遇乐悠悠
  加国的医疗制度的确有它需要检讨的地方,比如浪费,效率低等等,为此本蚁曾多次撰文评论过。但就事论事,一旦有病住进了加国的医院,那的确是另一番感受。
  首先是整洁舒适宽畅明亮,到处一尘不染。走进去感觉不是在医院,倒象在四星级的宾馆。一般情况下两位病人一间病房,特殊情况下一间病房只住一位病人,病房里的设施都很先进和实用。单说那病床吧,床面可以调成不同的角度,以适应病人或躺或坐的姿式。床的护栏上还装有控制房灯亮度,电视频道,收音机声响的按钮。此外,病床还有称重功能,护士可以随时检测病人的体重。
  加国的医院已经“共产主义”了,病人住院无须掏一分钱,也不需要家属陪床。护士照料病人的一切事物,甚至还要为重症和老年病人洗澡擦身,喂药喂水。无论病人把病床病房搞的多脏多乱,护士都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为收拾打扫。本蚁暗叹:论敬业精神和工作质量,加国护士堪称一流。
  回想当年蚁爹爹在大陆住院的往事真是一场恶梦。那时的医院里“医生指挥护士,护士指使院工,院工哈呼家属”。全家十几个人轮流值班陪伴不说,需要去其他部门检查时还要四五个人抬担架,全家人为此累的疲惫不堪。去年我因病住进加国医院,有时也要去其他部门检查,尽管自己行走是没问题的,可护士非要用轮椅推着不可,据说这是制度,弄的本蚁象坐在热锅上,既舒服又不好意思。
  第七爽快:生儿育女,泥燕筑巢孵雏忙
  若问一对年轻新移民,待他们安居乐业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大概十有八九的答案是:“再要一个孩子”。可惜本蚁错过了年代,否则家里也会多一只小蚂蚁的。
  大陆的国情只允许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 于是来加拿大的年轻移民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初来乍到,小俩口既要工作又要安家,一个孩子也够忙的。可日久天长就发现,加国不是大陆,大陆的孩子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七姑八姨,堂兄表妹围绕着,一大家人相互照应其乐融融,孩子根本不会感到寂寞。而在加国,新移民举目无亲,朋友无多,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就显得过于冷清了。况且,独生子女易于养成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加国地广人稀,没有生育限制,物质条件又优越,多个孩子不会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年轻新移民多要个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位朋友风趣地对本蚁说:“在加国生个孩子真简单,十月怀胎,将老婆往医院里一送,什么都不用操心,就等着孩子出世了”。的确,这里医院条件好,待遇高,不象在大陆那样,老婆生孩子要忙得全家团团转,老公一身汗。更有趣的是,老婆生孩子老公可以在一旁“助阵”,既能给妻子精神上以安稳和支持,又能直接聆听到孩子面世时的第一声啼哭,那场面肯定是又惊喜又刺激,令人终生不忘。
  加国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一出生就得到各个方面的关爱。看看孩子的行头和外出时的装备吧,那阵势不亚于皇帝出巡。现在走在大街上,商场里,到处可以遇到年轻的中国夫妇或抱或牵着他们在加国新添的小宝宝,我认识的朋友中间就有许多在这里实现了他们想要第二个孩子的梦想。说来也奇怪,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第二个大多是男孩,第一个是男孩的,第二个又多是女孩,既使你不信神,也不怀疑这是上苍善意的安排吧?当本蚁跟这些朋友谈起他们要第二个孩子的经历时,他们的幸福神情立刻溢于言表,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这大概是他们移民加拿大后最大的爽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4: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4: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国的八大恶心 一吐为快


  时值岁末,参加一朋友聚会。几杯下肚,众弟兄们脑袋发烧,胆气上撞,禁不住信
口开河,唾星四溅,各自将这几年在加国的种种不幸遭遇统统吐了出来。扯来扯去,这
些不幸被归纳成“加拿大的八大恶心” 。

  一.恶心之首:不承认新移民的大陆学历

  这是老生常弹,谁都知道我们的大陆学历在找工时几乎被看作是“零” ,每个从
大陆来的新移民无不深受其害。不管你在大陆时是学士还是硕士甚至是博士,你过去的
学习成绩如何能力多大,在这里统统被看作是一个普通“劳力” ,当地任何一所大学
乃至中专的文凭都比你清华北大的证书来的好使。於是乎,“学士满街胡乱窜,硕士拼
搏在生产线,博士餐馆去端盘,---常见” 。你不服吗?抗争吗?最好是乖乖地去某个
大学或专科学校去混一个什么证书之类,涂上一层伪装色,回来再念:“芝麻,开门
吧” ,那回儿肯定会管用。唉,可我们岂不个个成了“范进” 。

  二.憎恶的考车制度

  “考车难,考车难,难于上青天” ,几乎每个刚进加国的新移民都被这个可恶的
制度“痛宰”过。不就是一个“行路许可证” 吗?为什么要搞的这么繁琐,这么深不
可测,这么令人生厌?的确有人一次过关,可那是侥幸,属于出门捡到钱包的那种,更
多的人是半年,一年,三次,五次,甚至七次,八次还不得过。那张小小的驾照上,不
知渗透了了多少新移民的汗水和泪水。那些至高无上的考官们,掌握着每个考车人的生
杀大 权,在这个民主的国度里,好象唯有这种权力是不受约束与监督的。你可能一头
雾水地OK,更可能稀里糊涂地一次次被“费掉”,考车人的命运似乎全系于考官一人当
时的情绪。你要投诉吗?谁当证人?证据在哪儿?还是忍气吞声地反省自我,准备下次
挨宰吧。

  对比一下,本人是几年前在美国考的驾照,十六美元,笔试加路试两天搞定。

  三.望而生畏的驾车保险费

  且莫以为过五关斩六将取得驾照后你就可以舒心地驾车了,保险公司正伺候着再宰
你一刀呢。新驾照吗,对不起,本公司不接收新客户;如果你“非要加入”,年报费三
千,四千地干活。你知为何?加国的保险制度与美国不同;在美国,出了事故要分清哪
一方责任,由责任方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而在加国,不分青红皂白,谁的责任,一律
由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理赔。所以,奉劝你千万别出事,千万不要指望保险公司会替你
分忧。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到你的身上,这是加国保险费比美
国高好几倍的深层原因。在美国,一人拥有几辆车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加国,鲜见一
家人同时开几几辆车的,因为那保险费可是个“天价” 。

  四.令人诅咒的路标与左转灯

  去过德国的人有知道,那里的公路街道建设堪称世界一流,路途标识既多又清晰实
用,可以说只要凭一张地图,走遍德国不会遇到麻烦。可是你在多伦多市会发现, 大
街上的路牌是那样的少之又少,小之又小,尤其是在路口,几十米外你跟本看不清前方
“袖珍路牌”上写的什么。如果你新到这个城市又是晚上或遇到阴雨天,往往不知身所
在何处欲往何方,路茫茫其难寻兮,你就前后左右反复去“求索” 吧。

  更有甚者,你还会发现这里的许多路口,即使象Morning Side / Shepherd 这样的
繁忙路口都不设左转信号灯。欲左转的车辆只能等到对面黄灯亮起,红灯未到的最后一
刻,“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似丧家之犬” 般冲过路口。胆怯吗?稍一犹豫红灯就亮
了,要等下次机会,后面的车还鸣笛骂你挡了他们的道。如果在你左转时对面有主最后
一秒钟闯过红灯,那你惨了,两车“Kiss ” 路中间。欲问谁之责任?警察才懒得去追
究呢,据说加国的规定(我没查过) 板上钉钉:转弯车与直行车相撞,不管直行车车速
怎样时机如何,责任一定是在转弯车一方。天呐,如此简单,警察真好干。不服吗?法
庭上见吧,保你准输,扣分罚款长保险在等着你呢,真不知道这一套是那个弱智者设计
的, 增加一个转弯灯要花几多银子?这或许是加国保险费据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五.看病旷日持久

  据称加国拥有“共产主义”般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国的“大夫”都是经过了
八,九年极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后才行医的,可来后你会发现在这里看病是件令人头痛的
事,那些“大夫” 更与大陆医院里“分诊护士” 的职责象妨。

  如果你哪天不舒服想去看病得先预约,不管你的病来的多快心情多急都要看家庭医
生的日程表上是否排的进去。见了医生也不要指望他(或)她一定可以解决你的疑难,除
非是头痛脑热仅需要几片药之类。假如医生认为你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X
光,B超,CT等,那还要你与那些部门另约时间。等一两个星期内做了检查结果回到家
庭医生那里,他/她认为你需要去看专科的话,你还要再跟有关专科医生去预约。一般
要等一两个个月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宠幸”,那里还有一套类似的程序在等着你呢,
这一圈下来如果顺利的话也要三,四个月的光景吧。更有的家庭医生还千方百计地阻止
你去看专科,让你一次次地在他/她那儿查来查去,观察,等待。我想;假如你身体里
面突然不幸萌发了个啥东东并在悄悄地生长着,大概“磨” 到最后来不及处理就不得
不带着它“去了” 。

  你会问:“不是有大医院吗,有了急病为何不去挂急诊?” 我靠,奉劝你千万别
萌生那念头,除非是出了车祸被担架车推进去的,否则,几个钟点都不会有人理你。那
种待遇,心脏或脾气差点的一定承受不了。

  还有,不要以为进了大医院里就万事大吉了,西方的医疗技术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高超。前些天有位女同胞去医院做手术切除“子宫肌瘤” ,医生把她的一侧输尿管也
“顺便” 切断了,至今还在医院里躺着呢,真不知她的那个肾还能否保的住。

  六.买房难,租房难

  每位新移民无不梦想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刚来时经济状况不许可,那就先打工存
钱吧。可是不知你发现没有,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飞涨的速度。比如三年前25万的三
居室房子如今已是32万了,涨价幅度是28%左右。假设你年薪四万五,除去缴税和一切
开支后能每年攒下两万块钱吗?如果你有家庭有孩子,妻子没工作,仅靠你一人打工过
去没有积蓄现在又没有外援的话,想买房是极不现实的。不说你眼下凑不齐down
payment, 就是东挪西借凑齐了咬牙贷款买下了房子,那还贷款及利息的压力比租房子
住可要大多了,从此后你就是那“上了磨的驴--套上了” ,一步不能歇,一口气都不
敢喘地“为银行打工” 去了。

  有的人还希望出租部分房间减低自己还款的压力,我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君不
见,几年前我们刚来多伦多时,找房何其难也?你在报纸上刚刚看到一则租房广告,立
即打电话过去询问时,那边的答复往往是已经租出去了。而现在,租房广告满天飞,如
果你房子的地段差登几次广告都没人光顾。地段好些的也不要臭美;如果你要出租的房
子装修不好,光线不足,不是分门出入,没有独立浴室厨房,不提供免费的Cable上
网,那你只有不厌其烦接待走马灯般看房客的份,甚至有的人在交给你一,二百元的租
房押金只后就再不见其踪影,那个月的房租你是损失了,下个月一切又要重来。即使房
子租出去了,除去缴税和水电费,用于装修和维护的费用,所剩多少?遇上好的房客,
相互体谅和配合,倒也相安无事,若碰上自私的房客,什么都跟你乱来,那你就只有敢
怒不敢言,自认倒楣的份了。所以,一旦你买了房想要住的长久或以后还准备再卖出去
的话,还是奉劝你仔仔细细地自己住着吧。

  七.吃人不吐骨头的律师

  这样形容律师是狠了点,应当说绝多数的律师还是克守职业道德的,但的确就有一
些害群之马,玷污了律师这个神圣的行业,败坏了这个美好的称呼。

  我们初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对法律系统一无所知,一旦与法律的事沾了边,我们
就不得不求告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律师门下。而某些“移民公司,律师事务所,就借为我
们办理企业移民,技术移民,家庭团聚,结婚离婚,合同契约以及从急于改变身份的学
生身上,搜刮去了无数不义之财。本人就两度被移民 律师骗过,损失了若干银子不
说,还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还是自己办成的技术移民。移民加国后更以为“到处
莺歌燕舞” ,放松了警惕,一不小心在买房子做合同时又被某个名律师狠狠坑了一
把。唉,我们哪,何时就长了记性不再 “自愿进入”律师的圈套了呢?

  八。“诱人的” 人寿保险

  人有旦夕祸福,要想使全家无忧无虑地在加国生活,不失时机地做一份“人寿保
险” 还是很有必要的。别说,这里的保险理财公司还真多,安下家后隔三差五就会接
到一通XX理财顾问公司的电话,电话中一小姐用她那甜蜜感人的语调劝说你接受他们的
“上门免费服务” ,帮你理财,为你保险,替你分忧,云云。本人经不住诱惑,某日
开门迎来了一位据称是“加国保险业最成功人士之一” 的X氏。看他开着豪华轿车,西
装革履地来到我当时租住的地库,问寒问暖,跟我啦家常,为我策划未来,真是感动的
五体投地,什么疑惑,戒心统统地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劝我“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
一个篮子里” ,我诚惶诚恐;他建议说要把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放到他那里“保
险”,我点头称是的;最后,我将一张七百多元的支票交在了他手上。

  过了两天有位朋友来访,我们顺便谈起了保险的事。他问我保险合同是怎样签的,
里面的条文如何?我一惊:“什么?还要有合同?他一张纸也没给我留下呀。” 我朋
友说:“没有合同你咋就将钱就交给了他呢?你怎么就相信他不是在骗你呢?退一步
讲,即使今后可以补上合同,你有多大的能力可以承担的起每月七百多元的保费呢?你
还想买房子吗?你的钱能取回来吗?” 天哪,他的话吓出了我一身冷汗,他当时怎么
没说我也没想到这些呢?于是我立即打电话去追,一个月之内不知磨了多少次嘴皮,终
於要回了那张支票。

  再后来,我在另一家保险公司投了保,夫妇二人的保费仅是那次的1/4左右,还是
储蓄性的。再后来,看到了报纸上许多投诉X氏欺诈的文章,万幸自己当时没有陷进
去。

  诚然,上面那些话有些偏激,有许多牢骚的成分。我相信这些话代表了许多人的情
绪但也令一些人听起来不舒服,但无论如何我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是一吐为快了,谁愿扔
板砖我也愿意接着,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5: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上面七大爽和八恶心,综合考量,感觉八恶心是抱怨的成分更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5: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有好有坏,看完之后,大家心里就平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动力嘛,那些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少发表些反面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5: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啥时能去爽一爽,估计得先恶心一阵,等适应了恶心就慢慢感觉爽了吧!
突然想起《大话西游》里的一句话:我吐啊吐啊的就会慢慢习惯了!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7: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爽的就是看楼上的头像,这个小美女真是太可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两个亲戚都移民到了加拿大,他们现在都实现了一栋房子两辆车,两个孩子一条狗的普通的移民生活,试想在中国有几个人能到这种水平呢,如果让你奋斗几年达到这种生活水平,你愿意么?而且不用贪污、不用提心吊胆被FIRED,不用行贿受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2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0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呵呵,一栋房子两辆车,两个孩子一条狗,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08: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爽,我喜欢!8恶心,不喜欢!!抱怨的成分太多!给人的感觉是刻薄加拿大。人无完人,国无完国!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看个人怎么看待了!人要有理智才能无愧的看待所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10: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7爽好象说的是普遍现象,8个好象都是揪个别得事情,但很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10: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10: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七爽,想马上飞到加拿大,看了八恶心,又冷静下来了,我感觉都有用,分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1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好帖子,事物总要正反两面看嘛!重要的还是心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14: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 17:08 , Processed in 0.17046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