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vivienne98

[快乐驿站] 话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努特统治初期,采取打击英格兰人,偏袒丹麦人的做法,但他很快改变了做法,改为对英格兰人进行拉拢。收效明显。尤其是,他英格兰教会关系良好,取得了教会的支持。
  
   英格兰人的势力仍然很大,不过,他们没有反抗克努特的统治,而是尽到了臣民的本分。克努特获得丹麦王位和挪威王位,就是英格兰军队帮助他进兵北欧而夺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拉拢人心,克努特在英国设立了四个伯国,其中,威塞克斯伯国由丹麦人戈德温统治,四个伯爵,都是一方诸侯,都有很大权势,而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在四个伯国里,势力是最强的。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英国,已经统一,所以,此时的威塞克斯伯国,是英国国王分封给大臣的,与以前的独立的威塞克斯王国,截然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35年,四十岁的克努特去世,他建立的克努特北海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埃塞烈德二世流亡在诺曼底的两个儿子,小阿尔弗雷德和小爱德华,听到克努特的死讯,不由得蠢蠢欲动。阿尔弗雷德借口来看母亲埃玛,从法国回到英国。埃玛此时已嫁给克努特多年,此时,第二个丈夫又死了。
  
   阿尔弗雷德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就遭到毒手,被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英国王位仍在丹麦人的手里。国王克努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他前妻埃格娜所生的哈罗德,二儿子则是续弦的诺曼底的埃玛所生的哈德克努特。你看这埃玛厉害不厉害,她为两个英国国王,生了两个英国国王。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哈德克努特的母亲另有其人,姑且作为说法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且说那大权臣戈德温,害死了前朝国王埃塞烈德的王子,扶保当朝太子,先王克努特的长子哈罗德为王,倒也一时无事。
  
   不过,这哈罗德却是个短命鬼,在位不到五年,就于1040年去世了。戈德温继续扶保先王的次子,哈德克努特为王。没想到,这位次子命更短,在位不到两年,就于1042年去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德克努特是丹麦朝的末代君主,他一死,丹麦朝绝嗣。
  
   这下,丹麦人再也想不出新花样了,朝中的英格兰人,早就想迎立前朝国王埃塞烈德二世的儿子了,大太子被丹麦人所害,这回,他们就将次子爱德华迎了回来。丹麦人也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爱德华于1042年,即位为英国国王(1042--1066年在位)。
  
他也是诺曼底公主埃玛所生,所以说,埃玛很了不起,可称超级国母。
  
自小生长在法国的爱德华,只是血缘是英国的,心却是法国心,他从法国带来的诺曼人,成为英国新贵。于是,新国王爱德华与大权臣戈德温之间,免不了有一场大动干戈。而生长于法国的爱德华成为英王,也为日后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埋下了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八到十一世纪的维金海盗时代,最终造就了英国的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丹麦朝。1042年,丹麦朝亡,威塞克斯流亡王子爱德华被英格兰人从法国迎回,建立了英吉利朝,亦即盎格鲁萨克森朝(1042-1066),这是英国的第二个统一王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爱德华,性情文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他在法国诺曼底长大,从内心来讲,他更象是一个诺曼人。

爱德华即位不久,为纪念圣彼得,他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修建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译作西敏寺)。爱德华并且将他的王宫迁到这里。
  
再说那大权臣戈德温,为了权力的稳固,于是将他的女儿伊蒂丝嫁给了新国王爱德华,以图控制新国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德华虽然文静,但并不傻,心里对这位曾杀害他弟兄的权臣,怎么也无法产生好感。他一方面重用他带来的大批诺曼人,一方面倾向于四伯国中的麦西亚和诺森伯里亚,以牵制戈德温。
  
1051年,双方矛盾激化,撕破了脸皮。爱德华寻机挑衅,宣布将戈德温一家逐出英国,将他父子的土地没收,分给国王的亲信诺曼人。国王如此偏袒诺曼人,自然引起英国人的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戈德温很快于次年率舰队卷土重来,并受到英国人的热烈欢迎。爱德华只好把没收的土地又还给戈德温一家。戈德温一家势力比以前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53年,戈德温去世,其子哈罗德继位为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将,此时,威尔士人发起了对英格兰的入侵。文弱的爱德华国王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哈罗德率兵奋起迎战,不但击败了威尔士人的入侵,并且于1063年彻底击败威尔士,杀死威尔士王格里菲斯。哈罗德的战功,使他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66年,越来越倾向于诺曼人的爱德华国王去世,对此极为不满的英国人松了一口气。不过,英国人高兴得太早了,诺曼化的国王人虽去世了,但他的亲诺曼人的倾向,仍然引起了一场对英国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德华的儿子年幼,所以,贤人会议的大老们,为避免立幼君引起动乱,遂一致推举声望极高的哈罗德为新的英国国王,是为哈罗德二世(哈罗德一世是丹麦朝克努特的儿子)。他是英吉利朝的第二个国王。
  
本来,哈罗德英武贤明,英国人立了一个好国王,但是,怎奈天不遂人愿望,偏偏就有人出来搅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海对岸的大陆,有一个强悍的小国,诺曼底公国。诺曼底公国是法国的一部分。
  
诺曼底公国位于塞纳河下游,首府鲁昂。顾名思义,这个公国由诺曼人所建。诺曼人,就是入侵法国的北欧人,以丹麦人为主。维金海盗,不仅入侵英国,而且是向整个辽阔的南方全面出击,东面一直进入俄罗斯。
  
公元991年,有一支丹麦人开始在法国的鲁昂一带定居下来,逐渐建立了诺曼底公国。法国国王拿这些硬闯进来的北欧海盗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息事宁人,封丹麦人的首领罗龙为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国算是正式成立。罗龙就是第一代诺曼底公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起的超级国母诺曼底公主埃玛,就是第三代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女儿,第四代诺曼底公爵罗伯特的妹子。
  
1035年,第四代诺曼底公爵罗伯特去世,留下个年仅七岁的私生子威廉。这威廉继位为诺曼底公爵。转眼间,二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私生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铁血英雄,智勇双全,建立了盖世功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威廉,埃玛是他的姑母,他和前任英国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是表兄弟,爱德华就成长于诺曼底宫廷之中,这哥儿俩是打小一起和尿泥长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德华到英国任国王后,和诺曼底公国交往甚密。

哈罗德继位为英国国王后,诺曼底公爵威廉立即跳了出来,说某年他访问英国时,国王爱德华曾亲口答应,死后将英国国王传于威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以爱德华的亲诺曼底倾向,此事也许可能发生过,但英国人拥护哈罗德,而且威廉的话没凭没据,英国人是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
  
威廉见口头提出是不管用了,好在他兵强马壮,讲不通,那就动武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5: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形势,对威廉非常有利。威廉在法国内部的两个主要的敌人,法国国王和安茹伯爵,相继去世。威廉如果远征英国,无后顾之忧。而罗马教皇也支持威廉。
  
反观哈罗德。其父戈德温死后,戈德温的三个儿子就同室操戈,斗得个你死我活。而外部,挪威国王哈得拉达也对英国王位虎视眈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4 02:57 , Processed in 0.10468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