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96|回复: 19

[走遍神州] 偷得浮生几日闲-我的成都 丽江自由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 1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往四川和云南很久了,在07岁末我独自踏上游历之路。
借此一方宝地,将自己的旅途历程及心路历程展现出来。[localimg=480,640]1[/localimg]

[ 本帖最后由 爱无疆 于 2008-1-3 11:19 编辑 ]
草堂杜甫半身像.JPG
草堂朱德上联.JPG
草堂朱德下联.JPG
成都武候祠.JPG
浣花祠外竹林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8 收起 理由
吉米 + 8 好看
dawn0065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5: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5: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5: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2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成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成都,一个诗情画意的人间天堂,一个浪漫安逸的神往之地,一个魂牵梦绕的休闲旅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两千余年的繁华历史,古今传颂的精妙文墨,享誉天下的珍馐美食,琳琅满目的绝色景致,信手涂来任意一笔,都足以绘就向往成都的理由。成都需要一双慧眼去欣赏,观青羊宫紫气东来,看武侯祠古柏森森,叹都江堰神工鬼斧,品西岭雪山千秋万象。漫步在成都大街的石板砖上,徘徊于成都的老巷子里,安坐在成都街巷的茶馆中,聆听着,感受着,你会发现,成都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细致,细微,细腻。她的历史,她的人文,她的自然风貌,无一不紧紧地牵引着我的心——向成都出发!
由于飞机晚点,到达成都时已经是万家灯火了。从机场大巴倒出租车,我终于到达了我从网上定的春熙路附近的快捷酒店。顾不上旅途劳顿,我放下行李,洗个脸,从前台问明路线,就向春熙路进发。第一次去春熙路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去觅食。走在大街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辣椒的香味。街边是小门小脸的铺子,隔几步远就有一个小摊子,有卖柑桔的,有卖柚子的,有卖川味烧烤的。

[ 本帖最后由 爱无疆 于 2008-1-4 1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春熙路的详细资料

    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因由四川军阀杨森提议兴建,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后来人们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2001年,成都市政府对春熙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使这条老街焕然一新。
成都的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2年,号称百年金街。春熙路的前世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她的诞生,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都是民国时期各领风骚的风云人物。
东大街是老成都最为富庶的一条街,绸缎铺,首饰铺,皮货铺,最大最豪华的都在东大街。这条街还是出东门下重庆至川东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当时城中心已有一个商业场,是商业中心,从东门上来的客商,经东大街去商业场,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实在不便。羊肠小道周围,是清朝时代的按察使衙门。民国后,衙门废置,空地上胡乱搭建的店铺不少。
     1 924年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
    春熙路的今生,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春熙路再现繁荣,与紧邻的青年路一起,成为中外闻名的「西南第一街」。19929月春熙路历史上的夜市首次开张。据说,那几年,一个夜市摊位转手就可以卖4.5万元。春熙路夜市每米创造的利润达千元。后来根据城市经济的发展取消了夜市,又经过几年的改扩建,春熙路就大大变样了,20009月《新周刊》给了成都一个响亮的符号———中国第四城。“第四城”的桂冠让成都在中国火了一番。去年12月具有“时代前沿观察家”之称的《新周刊》根据养眼、美食、便利、休息、人气和商业六大指数,再次推出“中国商业街排行榜”,被誉为西部第一商业街、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的春熙路打进该榜前三甲,仅次于香港铜锣湾、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台北西门町、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广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哈尔滨中央大街。)
香港报纸说:“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去春熙路。”
    说起成都商业区,成都人绕不过春熙路,正如上海人绕不过南京路,北京人绕不过西单一样。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新周刊》编务总监何树青表示,入榜的商业街未必是人流最大、商气最旺的,但却是最具魅力、最有个性的商业街,而春熙路位居“中国商业街第三街”也正因如此。
    正是在春熙路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人提出百年金街应该有它的特有标识。即街标。去年1224日,在成都春熙路中山广场,春熙街标在阵阵锣鼓声中正式揭晓,从800多套方案中产生的3套候选方案中,1号设计方案因为既体现了百年春熙的历史,又具有现代都市的时尚而胜出,成为百年春熙的“代言人”,3万元特等奖奖金最终被来自杭州的1号方案设计者刘国元夺得。钱币造型标识商业味十足。该标识采用书法艺术,通过共用手法,将“春熙”两字组合成一个整体,“春”字下面的“日”和“熙”字左边的“臣”相重叠,简化为一个方形,方形内有“1924”字样。整个设计以红、黄色为主色调。标识中的方孔代表古钱币,是财富的象征。1924则是春熙路被命名的年代,标识下的四点则象征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寓意步行街上人气兴旺。在标识背面,则写有“春熙”来源的典故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字样。整个设计,既体现了春熙路悠久的商业历史,又体现了春熙路作为全国知名的商业街的特质。

[ 本帖最后由 爱无疆 于 2008-1-4 10:17 编辑 ]
春熙路.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4: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游记——觅食篇

春熙路位于成都市中心,是一条历史悠久,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外地人到成都来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到南京路一样令人遗憾。春熙路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还有街边的麻辣烧烤和串串香,价格指数和美味指数的对比绝对让你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丝毫不用担心钱包的迅速缩水。
沿街走着,人越来越多,店越来越大,正如老子说的“熙来攘往,如春登台”,我知道成都繁华的地方到了。街边的小吃店老板把锅放在门口,冒着热气,阵阵香气扑鼻。这对于已经饥肠辘辘的我绝对是考验。顾不了许多先填饱肚子再说。老板告诉我锅里的小吃叫叶子耙耙,我感觉有点像粽子被叶子包着,不过没有中间的绳儿。我买了两个边走边吃起来。咬一口,嗯,软软糯糯咸咸香香味道好极了。等我想起要给这东西拍照,它们已经被我消灭了。我从网上知道春熙路附近有20多元就能吃到的成都小吃套餐,啥都有量不多。一路走一路问,我来到春熙路中段的成都龙抄手总店,它的门面不在春熙路,而在春熙路旁的小岔路上,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生意,店里顾客很多。我从前台点了套餐30元不到,不一会,我的面前已经摆满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盘盘碟碟的一大堆。服务员用她那标准的四川话报菜名。啊,我这才知道龙抄手就是我们说的大馅云吞,不过味道一级棒,皮薄但有韧性,馅大汁多但不油腻。钟水饺,不同于北方的水饺,馅不大但口感好,咸中微甜,在沾些油辣椒等调料,更是美味不可挡。它凭借一流的口味,早已被评为“成都名小吃”。赖汤圆,我小时候吃过,这次是第一次到发源地品尝,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难怪会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担担面也是我的最爱,在北方我觉得谭鱼头的担担面最正宗,今天我才知道成都是谭鱼头的老家。担担面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龙眼包子,鼓鼓地冒出一砣粉红色的馅心,酷似龙眼,皮薄馅嫩,味道鲜美。
成都名小吃.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吉米 + 10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4: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游记——草堂篇

    陆游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我也要像古人踏春游玩般的,细细品位成都。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市内休闲之旅。我的第一站就是向往已久的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就看到杜甫的半身像,清瘦但干练。下面的石碑上书有杜甫的生平。我是学中文的,对杜甫有一些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时代,经历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他的许多诗篇,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尊他为“诗圣”。
   草堂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廨、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工部祠则是后世为纪念杜甫而建。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我对朱德所提的楹联颇感兴趣。杜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故有“诗史”之誉。草堂内园林十分幽静,溪水蜿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并有春梅、夏荷、秋菊和四时幽兰相伴。令我最情有独钟的是浣花祠外的竹林,这里的竹林到处都有,而且品种多,我虽然分不太清,但对于久居北方的我来说,能看到这么多苍秀的竹已经实属难得。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杜甫成都府》)



少陵草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杜甫草堂介绍

    杜甫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成都游客最集中的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溪流环绕,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极具文化气息的园林;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悦目清心的乐趣。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历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诗文达240篇,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时作出的。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后世亦称“杜工部”。19855月在庆祝杜甫草堂建馆30周年之际,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式成立。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文物中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现代的各种铅印本。其中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4: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馋人,想去看看,这个季节去太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2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行丽江

    曾在诗中看见有人这么描绘云南的天空:天空蓝得可怕,飘动的云彩白得让人心惊。初到丽江,我才相信这是真的。丽江的天空很蓝,蓝得接近了“荒芜”。

与丽江古城的邂逅是在正午时分,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来到古城,古老的墙深沉低语,仿佛处处藏着精灵,轻轻触碰,便会有故事抖落。联系了我在网上定的客栈。我便在古城入口等待有人来接我。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入口处有一个摊子在售卖丽江的小吃——鸡豆凉粉。我自然不会放弃这品尝风味的机会,买了一份正在吃着,接我的人来了,把我带到客栈。细细欣赏我住的纳西客栈。檐上青瓦反射着月光,雕花的门窗显着她的精致与妩媚。这是一座典型的纳西院落。院子不大但阳光充足。围着墙边的是花草,台阶上有供客人饮茶聊天的茶座和一挂绳编的秋千。几只小狗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见有人来也跑过来凑热闹,也许是见的陌生人多了,这些小狗也不叫不闹,只是围着我脚下转个不停。




纳西 客栈

纳西 客栈
   

2007111405583268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2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4-8 18:04 , Processed in 0.15135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