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6|回复: 2

]【小二闲话】有所敬,有所畏,有所图--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2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听见专家学者们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人失去信仰了,中国人的道德体系崩溃了。一说起道德这东西,小二我总觉得有些迷糊:咱们中国人在互相指责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认为“缺德”是一个很重的指控,可是,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是“缺德”呢?如果大家都不缺德,为什么又总是觉得别人缺德呢?例如前些日子关于几个大学生接受了资助却不感恩的事件,在网上,中止资助的资助人,和被资助而不表示感恩的受助人,双方都受到了不同角度的道德指责。这个实例可以证明一点:就绝大多数人而言,人们都不“缺德”,但是人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道德体系,不同的价值观,从各自的角度看,总能看到另一部分人“缺德”。所以,“中国人的道德体系崩溃了”这个说法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人失去了统一的道德体系或道德标准。

  最近电视里总在播放一个电视剧《狼毒花》,剧中的主人公常发同志,成天嘴里不干不净,“睡女人”是他的口头禅,他的上司称他为“狗日的”,他听起来也很受用。这引起许多有德观众的不适。但是常发同志却有着很坚定的道德准则,第一条就是不当汉奸,至于“狗日的”和睡女人,则不在他的道德禁令之内。可见,常发同志所遵循的道德体系,与当时和当今许多人也是大相径庭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盗亦有道”的说法,传说中的盗跖,就很讲究“仁义礼智信”,当然其内容与真儒家有着天壤之别。抢劫和偷盗通常被视为极不道德之事,但梁山下石碣村的晁盖同志却认为“不义之财劫之无碍”,对杨志一伙实施了麻醉抢劫。小二我敢打赌,时至今日,跟晁盖同志有同样想法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孟夫子曾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以什么为羞,以什么为恶,却是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

  不同道德体系之间的冲突,反应了现实的社会冲突,并且会加剧现实的社会冲突。因此,忧国忧民之士们都希望重建一个统一的道德体系,至少有一种道德体系能占有主导地位,才可能实现社会的相对和谐。但这项工作的推进却是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主流舆论所提倡的道德体系,由于言行脱节而失去了说服力。每个人,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往往是不讲道理,只讲规则和行为规范。当社会现实与道德信仰的说教之间的反差太大时,难免使人们产生心理冲突和逆反,从而使道德体系产生混乱。

  在网络论坛上,经常看到的热门争吵,大多是各种各样的道德指责。“缺德”、“没良心”、“禽兽不如”之类,不绝于耳。指责一下很容易,可是指责之后,大家也都知道,很难让“没良心”的人重新有良心、让缺德的人不缺德——而且,被指责者大多也并不认为自己真的缺德或没良心。如何让“没良心”的人们重新有良心呢?小二我从网上无数的道德说教者的实践中总结出三条经验,供爱好者们参考。

  第一、让人们有所敬。敬神敬鬼敬祖宗,敬佛敬上帝敬马主义,总得敬点什么什么,总得有点崇敬之心,才容易建立稳固的道德体系。那些发自内心的还存有崇敬之心的人们,他们坚持道德准则最为虔诚和稳定。可是,自从伟大领袖毛被请下神坛以后,中国人民就越来越迷茫了,从心眼里找不到可敬的人或神。一部分人干脆什么也不敬,另一部分人则胡乱找些什么敬起来,还有一些人,嘴上强硬地坚持说他们还在敬什么什么,实际上只是当作一种包装,心中也并不以为然。在中国,要想让人们真的心有所敬,可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了。

  第二、让人们有所畏。大多数人心中的道德禁令,都是因为“有所畏”:怕遭到惩罚,怕遭到报复,怕遭到报应,因此不做某事或必须做某事。除了“人言可畏”能使人们加强自我约束之外,外在的强力更是可畏:兵法家孙武能把宫女训练成士兵,不仅靠的是三令五申,还要靠他手中的生杀之权,杀两个宫女,其他宫女立刻就好管了。让人们有所畏,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前提是必须有强有力的惩罚手段做后盾,查一查所有的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每条禁令必有相应的惩罚手段,如果没有,那禁令就形同虚设,谁也不怕——当然,也有很多禁令虽然配有惩罚手段也依然形同虚设,这不在本次闲话范围之内啦。

  第三、让人们有所图。遵守某种道德规范,能使人们得到某种利益,从而使人们貌似自觉地成为有德君子。“我为人人”后面必须有一句“人人为我”,虽然比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境界似乎差了一点,但显得很真实、很实惠。听说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商界很有一些诚信商人,他们懂得:道德也是一种长效投资,是有回报的。“好人有好报”,这个道理曾经是常识,不知怎么搞的,现在的人们都不大信了,捞一把是一把,全国都造假,全民齐受害。

  让人们有所图,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比较容易唤起人们的积极性,这是重建道德的一个比较平和而有效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人治社会,人们不能清晰地看到长远的未来,因此没有长效投资的愿望。而且,当社会现实不断地证实“好人没好报”的时候,这个办法就彻底地失效啦。前些日子发生的“感恩门”事件,算是一个实例,最近发生的南京彭宇撞人案,就是又一个不清不楚的实例。

  有所敬、有所畏、有所图,差不多可以涵盖我等绝大多数凡夫俗子的道德动机啦。不信您可以悄悄试验一下,自问您心中的某个道德准则,是因为有所敬、还是有所畏、还是有所图?如果都不是,那么小二我得借用王朔的一句名言来恭喜您:你不是一个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2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二闲话】有所敬,有所畏,有所图--转贴

没看到药方:怎么敬,畏什么,如何图。
更何况这些不是能用强制性手段的,连文中都谈到 图是长远投资。
这时光性的潜移默化其是这个熙熙攘攘急功近利社会所能企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2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二闲话】有所敬,有所畏,有所图--转贴

道德沦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8 05:38 , Processed in 1.91613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