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张静林为何不愿祝福陈晓旭?
2007-05-19 14:41:27.
黛玉和晴雯
林妹妹陈晓旭已经香消玉损,随风飘去!获此消息的87版红楼姐妹无不悲痛欲绝,"王熙凤"、“平儿”、“袭人”、“鸳鸯”、“探春”、“迎春”、“惜春”“妙玉”等纷纷撰文哀悼,哀痛之情传遍亿万红迷!昨日浏览众多网站,却出奇发现一篇报道" 晴雯扮演者称陈晓旭出家为功利行为",颇为不解!
说实话,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视剧,对"晴雯"这个角色,我是非常喜欢的,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出言直爽,不拘小节,是《红楼梦》中难得的反叛人物,红学研究家认为,晴雯和林黛玉身上都具有反封建的生存态度,然晴雯是用她的行动来证明了这一点的,黛玉只在她的诗词和内心体现了这一点。曹公笔下是把晴雯和黛玉混在一起写的,《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黛玉占的花名是“芙蓉”,诗云“莫怨东风当自嗟”,众人都云"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可见曹公是把黛玉当芙蓉花神写的,这一回连戏份不多地位不重的麝月都占了花名,唯独睛雯没有,设想如果晴雯和黛玉同属芙蓉花,曹公自然没必要重复来写.而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晴雯被王夫人驱逐,后病死寒舍,贾宝玉撰了《芙蓉女儿诔》专门悼念晴雯,可见他是把晴雯当芙蓉花神的,不仅如此,连王夫人都把黛玉和睛雯归为一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如此这般,曹公笔下似乎出现了两个“芙蓉花神”!这也是《红楼梦》遗留的一大谜团所在!
巧得是,87版红楼选角时,后来演了晴雯的张静林和陈晓旭竞选的都是黛玉一角,后来戏剧的是,张静林演了晴雯,演完之后将姓名改为安雯。两人之间的关系媒体及众姐妹无一提及,红楼儿女20年大聚会时,“晴雯”张静林也没有露面,据媒体采访报道称: “俏晴雯”拒会红楼姐妹,报道中称:“是我不想参加,我觉得参加这样的聚会没什么意思,大家见面无非就是说‘你老了,我老了’之类的话。”安雯还告诉记者,她当年连《红楼梦》挂历都不愿意上。
“林妹妹”陈晓旭归天后,有媒体采访安雯,安雯在听到记者说“陈晓旭”三个字时,即表示对此话题一点兴趣都没有。安雯说,对于陈晓旭出家一事,她只有一句话要说,就是她觉得此举是功利行为,因为陈晓旭是得病在先,出家在后,出家对她而言也是一种求救。而对于陈晓旭去世一事,安雯未做任何表态。
此事值得玩昧,虽然当时两人存在“演黛玉之争”,事情也过去20年了,后来陈晓旭下海经商,安雯出国留学,回国后从事音乐创作及剧本创作,还唱红了《月满西楼》,按理说两人不会再有什么利益之争,可安雯此言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红楼梦》中的“晴雯”是宝、黛极其信任之丫鬟,宝玉送黛玉旧手帕都有支开了袭人让晴雯悄悄送去的,宝玉悼念晴雯的《芙蓉诔》最经典的词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也是在黛玉的启发下修改完成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晴雯”安雯的独特个性虽然保留了《红楼梦》中那个敢爱敢恨、直率、易于冲动的特征,却与红楼其它姐妹相形渐远,如今"林妹妹"陈晓旭已经撒手人寰,"俏睛雯"却独来独往,我宁愿相信“陈晓旭出家为功利行为”这样的话为记者断章取义之说,断不相信是安雯亲口说出,毕竟87版《红楼梦》戏里戏外带给我们的都是美好的感受,让戏外的红楼儿女再给我们续上一断美妙动人的真情传说!让我们祝福红楼儿女都健康平安、情深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