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19|回复: 29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2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舒城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  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 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除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1942年10月24日,新编第38师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  湾人。   

       活埋1200名倭寇的事件是二次大战中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此事被美国报纸披露震惊了世界,美国方面大为恼火,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然而其结果却是倭寇一旦闻得新一军的威名,皆望风逃窜,1945年春,新一军兵不雪刃占领仰光,缅甸全境光复!孙立人将军名震全球,成为二战中与张自忠将军齐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将领。
document.write(body1_6246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霹雳认为很好,恰如其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孙将军!



再转另外一个贴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缅甸抗日:每个人腰间都有装日本人耳朵的竹筒
源自:环球时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成立一个新的情报机构——战情协调办公室(后改为战略机构办公室),执行在敌占区制造动乱、搜集情报、从事敌后破坏活动等任务,负责人是威廉·多诺文。1942年,该机构为支援亚洲战场,向缅甸派出一支特遣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组建第101特遣队

1942年2月,日军攻入缅甸,战情协调办公室特别行动队主任向多诺文提议,组建特遣队赴缅,支援史迪威的部队。多诺文采纳了其建议,并很快通知史迪威。史迪威表示同意,并提出特遣队由他的老部下卡尔·埃夫勒上尉指挥。1942年,埃夫勒率领仅有几十人组成的第101特遣队进入缅甸。史迪威交给特遣队的任务就是:进入缅甸丛林,采用各种方法袭击日军。史迪威说:“我想听到的一切就是从密林里传来的隆隆声。”

克钦人带来全新战法

埃夫勒奉命在缅甸北部边境纳济拉的一个印度茶场安营扎寨,他意识到,未来的丛林作战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为此,他广泛招募人员,扩充军队。前来应召的有英国军队的士兵,有难民营里的难民,最多的则是缅甸当地的克钦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察看原图  发送到手机


克钦人

埃夫勒要把这些新兵训练成所向披靡的丛林战士,他要求新兵掌握收发报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使用。克钦人很快喜欢上了炸药和密码,但对复杂的新式武器却一筹莫展。他们告诉埃夫勒,他们喜欢使用滑膛枪,不愿意摆弄结构复杂的现代枪械。埃夫勒立即向美国国内求援,他在电报里说:“当地人喜欢滑膛枪,他们可以自己制作黑色火药并使用废车上的螺丝母当弹药。”美军立即运来500支斯普林菲尔德土枪,这些枪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生产的滑膛枪,在库房里已经尘封了80年。可是克钦人对它们爱不释手,并携带它们经历了整个缅甸战争。

克钦人的加入给特遣队带来了古老而又实用的作战方法,他们擅长用祖先流传下来的捕猎方法对付日本人,美国人也很快学会了这些方法。特遣队员在小路的两侧埋满尖尖的竹签,当日军巡逻队到来时,特遣队发动突然袭击,慌不择路的日军就会扎在坚硬的竹签上。有时他们也设置一些装有弓弩和绊索的陷阱。他们还用土洋结合的方法发明了一种新的作战利器,在一个5英寸的空心钉中,装一颗子弹和一个压力起爆器,当日本兵踏上这颗子弹时,子弹被引爆,钢钉就会穿透他的脚或身体。一名特遣队员后来回忆说:“空心钉在日本人中间引起难以名状的恐惧,甚至当我们放弃使用这种装置时,敌人仍心有余悸。这种威胁,拖慢了敌人的前进步伐。”
特遣队战绩辉煌

特遣队在短期内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训练出了200多名英勇善战的克钦战士,在完成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埃夫勒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特遣小组,从纳济拉出发赴敌占区建立根据地并破坏通往密支那的铁路线,从而拉开了丛林战的序幕。27日,特遣小组被空投到密支那以南100英里的密林中,他们携带食品、武器弹药,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两天,到达了破坏铁路区域。他们两人一组分头沿铁路线安放炸药。当队员回到密林中时,身后传来了爆炸声,有5英里的铁轨被炸毁。到1943年底,特遣队在印度和缅甸共建立了29个野外活动站,他们深入敌后炸毁日军供应兵站,伏击日军巡逻队和破坏日军通讯设施,使史迪威真正听到了来自密林的“隆隆声”。

克钦人有超强的密林生存能力,能够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一次,美军一架运输机被日军击落,一名飞行员跳伞时落到了一棵高大的红木树上,他双臂折断,头朝下倒挂在100多英尺高的树杈上,鲜血直流。3名安全着陆的同伴无法营救他,因此打算开枪打死他,结束他的痛苦。这时,特遣队的克钦人赶到了。他们娴熟地砍倒一棵小树,把它靠在红木树上当梯子,飞快地爬上树,在树丛上跳来跳去,将飞行员救了下来。第二天,获救的飞行员和他的同伴一起踏上了回纳济拉的路途。特遣队中的克钦人用各种方法一共在密林中营救了200多名空军人员。

特遣队还担负着为空军搜集情报和指示目标的任务。1944年8月,特遣队发现一个名叫摩达的缅甸小镇驻扎着1000多名日军,存贮着大量军用物资。特遣队迅速报告了美国空军。随后,几十架战斗机携带爆破弹和燃烧弹攻击了这个小镇,彻底摧毁了日军的武器弹药库,打死200多日军。

特遣队的出色表现,引起战略机构办公室的重视。多诺文下令将特遣队每月的经费由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在总部的支持下,特遣队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到战争结束时,克钦人已经达到10000多名,美国人达到500多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101特遣队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3年多的缅甸丛林作战中,特遣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仅克钦人就消灭了5447名日军,并造成10000名日军受伤或失踪,而他们自己才损失了184人。

尽管史迪威对这一战果深信不疑,但他对克钦人消灭日军的数字如此精确表示不解。一次,他问一名克钦人怎么能够对日军的死亡人数有如此精确的统计,这名克钦人打开拴在腰间的竹筒,从里面倒出一些看上去像黑透的干果一样的东西。史迪威困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克钦人答道:“日本人的耳朵,每两个一份,数一数就知道杀了多少日本人了。”史迪威惊讶地发现,每个克钦人腰间都有一个装耳朵的竹筒,他顿时对这支英勇善战的丛林作战部队肃然起敬。
克钦人

Kachins

亚洲中南半岛缅甸民族。自称景颇。主要聚居于缅甸境内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克钦邦,少数分布在掸邦北部,以及缅中、缅印边境山区。另有少数克钦人分布在印度阿萨姆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与中国景颇族同源。使用克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平坝区居民多信基督教和天主教,少数信佛教,山区居民多信鬼神。克钦人的祖先约在7世纪由青藏高原南下,沿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迁入缅甸境内。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基层政权为山官、头人所掌握。19世纪后期起,先后受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统治。1948年缅甸独立后,于1951年成立克钦邦。克钦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旱谷、玉米和大麦,以养猪、养牛和捕鱼、打猎为副业。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幼子继承家业的父系家族制度。人死后行土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再转一个贴子,说明战争必须拿出足够的血腥,才能有效地恐吓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汉人的血性:东汉年间拯救大兵耿恭之战



  
  东汉,章帝元年,驻扎柳中城的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关宠的紧急求援文书送到了刚刚继任皇位的汉章帝手里。

   情况是紧急的:在这年的三月,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蠡音离)带领二万军队与汉帝国争夺西域,匈奴军队势如破竹,攻破了归附汉帝国的车师后国,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国,汉帝国刚上任的西域都护陈睦战死,驻扎柳中城的关宠部、驻扎金蒲城的耿恭部被合围,而这两支部队都不过才几百人而已!!一旦这两支部队被消灭,匈奴军队长驱直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

   然而,收到这封求救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的事情了!!半年多了,谁也不知道西域现在是什么情况,千余军队对两万,这些帝国的军队还存在吗?冒然派军队增援,没有城堡的依托,很容易被风驰电掣的匈奴骑兵消灭,更何况已经是冬天了,恶劣的气候、遥远的路途、后勤的艰难。

   大臣们摇摇头,看来,西域的失去已经不可避免了,只有等以后再寻找机会,而那些战士们,已经注定要为国牺牲了!

   然而,以司徒鲍昱为代表的大臣还是坚决主张救援,他的话深深打动了年轻皇帝的心:汉帝国从来不冷却英雄的热血,即使这次救援注定失败,也要向世人宣告汉帝国从来不会放弃为他战斗的勇士!

   汉军在风雪中西出玉门关,去找寻那已不足百分之一的希望!

  我们再来看看西域的情况:耿恭所部在金蒲城被围困后,耿恭乘大雨,率部队向敌人发起突击,大雨中敌人看不出我方兵力究竟有多少,因此退走,但仍形成远距离包围之势,耿恭所部成绩逃出重围。到了五月,耿恭因为水源问题引兵转移到疏勒城。疏勒城有涧水流过,可以保证夏季的饮水;同时,疏勒城正当山南山北之间的要道,可以防止匈奴攻略山南各西域小国。

   匈奴人很快发现了耿恭部的意图,再次将耿恭部合围在疏勒城,山南各国派来援军不战自溃。

  残酷的围城战开始了!

  匈奴人把涧水的上游壅塞住,要渴死汉军。这一带的气候干旱,地势又高,耿恭一面布置汉军守城,一面命令挖井。可是一直挖了十五丈(约等于现在的四十米)不见水!这是十分严重的大事,若无饮水,便只有死或降两条道路。渴极了的将士,用布榨出马粪的汁来喝!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天不保佑,那么就算你是如何的英雄也无济于事。耿恭便整衣拜天,而奇迹般的,先前掘的井里涌出了甘泉。汉军上下呼唤雀跃,感谢天助,高呼万岁。(究其原因,大致是河流被堵而改道之后,地下水仍然存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受地底压力作用而渐渐流入井中,古人不知道科学原理,便以为得了神助。)耿恭故意以军士在城上泼水,以示水源充足。匈奴人见了,大惊,也以为汉军是有老天爷护着的,于是退兵。但还是不死心,继续一边放牧,一边远距离包围,想要把汉军困死。

  当时附近的国家都已经投降匈奴,形势十分险恶。幸好车师后王的夫人是汉人,见汉军久久被围,心底着急,想尽办法派人给他们偷偷地送粮食,又多次将匈奴兵的动向告诉耿恭。汉军因此得以多支撑了一些日子(现在知道汉帝国为什么要和亲了吧!)。

  就这样再过了几个月,城中汉军因为不断有人战死、病死、饿死,结果只剩下了数十人,也没有人想要投降匈奴。 

  被困日久,艰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将士们饿得要死,只得把身上的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软一些,然后切成一块块地分下去,吞嚼充饥。再后来,连皮甲都吃完了,迫不得已,将弩也拆了,把上面绷着的皮条和用作弓弦的兽筋同样煮了吃。护具和武器无疑是战士的第二生命,为了稍填肚子,都顾不得了。

  这时匈奴单于亲临城下,知道城里的汉军已经疲痹得不得了,却还不投降。匈奴人虽凶残,但是心肠直,敬重英雄,于是他心生敬意,便招降耿恭,并答应封他为王。

  这时一幕令人震骇的事便发生了——耿恭答应投降,并将匈奴使者骗进城里,亲手击杀,然后就在城上,对着匈奴的大军,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耿恭用这样的行动,把投降这一条后路给完全断绝掉了。与其说是饿极了骗个“食物”进来,不如说是横下一条心,誓死无二。

  这就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历!

  第二年的正月,汉帝国的救援军终于到达了柳中城,关宠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在这么严寒的天气下,救援军认为更加艰难的耿恭部更不可能存在了,于是统兵的秦彭、王蒙、皇甫援等将领都决定返回,毕竟他们不能冒险把全军置于危险之地。但是,范羌泣血要求一定要去去疏勒城看看,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但还是分给他两千部队。


  范羌领兵冒雪前进,沿山北而行,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城下。城中汉军已经所剩无几,还活着的都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了,半夜察觉有军队开来,还以为是匈奴军趁雪来打,大惊绝望。

  范羌远远喊道:“我是范羌啊!不是敌人,是汉朝派兵来迎接耿校尉,救你们回国!

   再没有比这样的一声呼喊更激动人心的事了!!

  这时候,城内只有二十六人了!!! 

  在回去的路途上,受到了匈奴骑兵的追击,且战且走,到了三月份,军队退至玉门,耿恭部已经只有十三个不成人样的幸存者了。

  这些人获得了战友们的无上敬意,玉门关的将军们亲自为幸存者们沐浴更衣,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这就是汉家军魂!

  为汉帝国献身的勇士,汉帝国决不会遗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 21: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残暴是最合理的选择,比如楼主的贴的这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被困日久,艰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将士们饿得要死,只得把身上的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软一些,然后切成一块块地分下去,吞嚼充饥。再后来,连皮甲都吃完了,迫不得已,将弩也拆了,把上面绷着的皮条和用作弓弦的兽筋同样煮了吃。护具和武器无疑是战士的第二生命,为了稍填肚子,都顾不得了。

  这时匈奴单于亲临城下,知道城里的汉军已经疲痹得不得了,却还不投降。匈奴人虽凶残,但是心肠直,敬重英雄,于是他心生敬意,便招降耿恭,并答应封他为王。

  这时一幕令人震骇的事便发生了——耿恭答应投降,并将匈奴使者骗进城里,亲手击杀,然后就在城上,对着匈奴的大军,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耿恭用这样的行动,把投降这一条后路给完全断绝掉了。与其说是饿极了骗个“食物”进来,不如说是横下一条心,誓死无二。

  这就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历!



瞧瞧,这就是匈奴人在中国彻底失败,并逃跑到欧洲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Post by jacklin;606714
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残暴是最合理的选择,比如楼主的贴的这个例子。



对侵略者的残暴,能让它明白,瞎折腾所需要的高昂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 22: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游侠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2: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我见过孙立人将军的照片,

年纪不大,细皮嫩肉,相貌英俊,完全能算是个帅哥儿,呵呵,


没想到真够狠的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Post by 孟菲斯;606774
游侠好帖!




谢谢老孟!


你有好贴子就转呀!一起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3: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还是杀的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4: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Post by 霹雳游侠;606713
汉人的血性:东汉年间拯救大兵耿恭之战



  
  东汉,章帝元年,驻扎柳中城的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关宠的紧急求援文书送到了刚刚继任皇位的汉章帝手里。

   情况是紧急的:在这年的三月,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蠡音离)带领二万军队与汉帝国争夺西域,匈奴军队势如破竹,攻破了归附汉帝国的车师后国,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国,汉帝国刚上任的西域都护陈睦战死,驻扎柳中城的关宠部、驻扎金蒲城的耿恭部被合围,而这两支部队都不过才几百人而已!!一旦这两支部队被消灭,匈奴军队长驱直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

   然而,收到这封求救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的事情了!!半年多了,谁也不知道西域现在是什么情况,千余军队对两万,这些帝国的军队还存在吗?冒然派军队增援,没有城堡的依托,很容易被风驰电掣的匈奴骑兵消灭,更何况已经是冬天了,恶劣的气候、遥远的路途、后勤的艰难。

   大臣们摇摇头,看来,西域的失去已经不可避免了,只有等以后再寻找机会,而那些战士们,已经注定要为国牺牲了!

   然而,以司徒鲍昱为代表的大臣还是坚决主张救援,他的话深深打动了年轻皇帝的心:汉帝国从来不冷却英雄的热血,即使这次救援注定失败,也要向世人宣告汉帝国从来不会放弃为他战斗的勇士!

   汉军在风雪中西出玉门关,去找寻那已不足百分之一的希望!

  我们再来看看西域的情况:耿恭所部在金蒲城被围困后,耿恭乘大雨,率部队向敌人发起突击,大雨中敌人看不出我方兵力究竟有多少,因此退走,但仍形成远距离包围之势,耿恭所部成绩逃出重围。到了五月,耿恭因为水源问题引兵转移到疏勒城。疏勒城有涧水流过,可以保证夏季的饮水;同时,疏勒城正当山南山北之间的要道,可以防止匈奴攻略山南各西域小国。

   匈奴人很快发现了耿恭部的意图,再次将耿恭部合围在疏勒城,山南各国派来援军不战自溃。

  残酷的围城战开始了!

  匈奴人把涧水的上游壅塞住,要渴死汉军。这一带的气候干旱,地势又高,耿恭一面布置汉军守城,一面命令挖井。可是一直挖了十五丈(约等于现在的四十米)不见水!这是十分严重的大事,若无饮水,便只有死或降两条道路。渴极了的将士,用布榨出马粪的汁来喝!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天不保佑,那么就算你是如何的英雄也无济于事。耿恭便整衣拜天,而奇迹般的,先前掘的井里涌出了甘泉。汉军上下呼唤雀跃,感谢天助,高呼万岁。(究其原因,大致是河流被堵而改道之后,地下水仍然存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受地底压力作用而渐渐流入井中,古人不知道科学原理,便以为得了神助。)耿恭故意以军士在城上泼水,以示水源充足。匈奴人见了,大惊,也以为汉军是有老天爷护着的,于是退兵。但还是不死心,继续一边放牧,一边远距离包围,想要把汉军困死。

  当时附近的国家都已经投降匈奴,形势十分险恶。幸好车师后王的夫人是汉人,见汉军久久被围,心底着急,想尽办法派人给他们偷偷地送粮食,又多次将匈奴兵的动向告诉耿恭。汉军因此得以多支撑了一些日子(现在知道汉帝国为什么要和亲了吧!)。

  就这样再过了几个月,城中汉军因为不断有人战死、病死、饿死,结果只剩下了数十人,也没有人想要投降匈奴。 

  被困日久,艰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将士们饿得要死,只得把身上的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软一些,然后切成一块块地分下去,吞嚼充饥。再后来,连皮甲都吃完了,迫不得已,将弩也拆了,把上面绷着的皮条和用作弓弦的兽筋同样煮了吃。护具和武器无疑是战士的第二生命,为了稍填肚子,都顾不得了。

  这时匈奴单于亲临城下,知道城里的汉军已经疲痹得不得了,却还不投降。匈奴人虽凶残,但是心肠直,敬重英雄,于是他心生敬意,便招降耿恭,并答应封他为王。

  这时一幕令人震骇的事便发生了——耿恭答应投降,并将匈奴使者骗进城里,亲手击杀,然后就在城上,对着匈奴的大军,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耿恭用这样的行动,把投降这一条后路给完全断绝掉了。与其说是饿极了骗个“食物”进来,不如说是横下一条心,誓死无二。

  这就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历!

  第二年的正月,汉帝国的救援军终于到达了柳中城,关宠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在这么严寒的天气下,救援军认为更加艰难的耿恭部更不可能存在了,于是统兵的秦彭、王蒙、皇甫援等将领都决定返回,毕竟他们不能冒险把全军置于危险之地。但是,范羌泣血要求一定要去去疏勒城看看,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但还是分给他两千部队。


  范羌领兵冒雪前进,沿山北而行,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城下。城中汉军已经所剩无几,还活着的都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了,半夜察觉有军队开来,还以为是匈奴军趁雪来打,大惊绝望。

  范羌远远喊道:“我是范羌啊!不是敌人,是汉朝派兵来迎接耿校尉,救你们回国!

   再没有比这样的一声呼喊更激动人心的事了!!

  这时候,城内只有二十六人了!!! 

  在回去的路途上,受到了匈奴骑兵的追击,且战且走,到了三月份,军队退至玉门,耿恭部已经只有十三个不成人样的幸存者了。

  这些人获得了战友们的无上敬意,玉门关的将军们亲自为幸存者们沐浴更衣,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这就是汉家军魂!

  为汉帝国献身的勇士,汉帝国决不会遗忘!

多么好的题材!看看现在的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就是活埋120000万日本兵也不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还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1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下面是记者采访小泉的一段对话:
记者:以前日本军队有妓女嘛?
小泉:没有,只有慰安妇。我们日她们,所以叫日军。
记者:现在还有嘛?
小泉:没有,军人现在都自慰,因而叫自慰队。
记者:为什么叫日本人呢?
小泉:因为我们都自慰,就是日自己,因此叫日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14: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您如何看待当年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本军人?

哈哈~~要是鸟儿~~那时候就把那个小岛给填了~~~嘎嘎~~~~~~~要不就给它淹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7 12:23 , Processed in 0.19279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