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87|回复: 21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8 22: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墨等于零
作者 : 吴冠中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

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

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

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曰笔、墨,或曰××,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

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

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

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

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

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若优若劣?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

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

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

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

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

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近两年来,美术界最热闹的话题是中国画笔墨价值之争。老画家吴冠中的惊人之语笔墨等于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较为平静的

画坛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世纪之交美术界乃至文化界的一桩公案。



  争论之过程

  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是篇不足千字的短文,1992年发表于香港《明报周刊》。此文是吴冠中和香港大学艺术系教授万青

力在席间就笔墨问题争论后所写,万青力也随即写了一篇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章:《无笔无墨等于零》。当时两人的观点并没有引起

广泛的关注。尽管中国文化报在1997年曾转发笔墨等于零一文,但回应者甚少。真正引起广泛注意的是1998年的油画风景画、中

国山水画展览的学术讨论会上,老画家张仃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一文,对笔墨等于零论提出公开批评,于是形成张吴之争,

由于两位老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即引起反响,开始了广泛的论辩。美术界众多画家、理论家纷纷参与。关山月、潘洁兹、王

琦、邵洛羊、姚有多、童中焘、王伯敏、周韶华、夏硕琦、张立辰、陈绶祥、郎绍君、翟墨、刘骁纯、洪惠镇、李松、冯远、孙

克、赵绪成、刘曦林、何怀硕、冯健亲、赵力忠、任道斌、林木、江洲、陈传席、丁宁、梁江、李一等都就笔墨价值和中国画的发

展发表了意见。有些画家和理论家虽然没有公开著文,但在诸多场合坦陈了自己的意见。从1999年初开始,中国美术界绝大部分

媒体介入了论辩,《美术观察》、《美术》、《美术报》、《美苑》等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

艺报》或转载或组织文章,将讨论推向高潮。随着争论的开展,内地相继举行了以笔墨论辩为主题的研讨会。笔墨价值之争不仅在

香港、台湾引起反响,还波及海外华人文化圈。

  20世纪对中国画笔墨价值有过几次争论,此次争论是历次争论中规模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一次。就接受层面和影响而言,比

60年代的兰亭论辩广泛,讨论的气氛也较为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争论之焦点

  笔墨之争是围绕吴、张两位老画家的不同观点展开的,透过表面,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如何对待传统,中国画如何

发展,是近年来中国画坛普遍思考的问题,许多人有话想说。因为笔墨不是小问题,笔墨既涉及到绘画史、批评史,又关连着当前

的创作实践,所以引起了理论家和画家的广泛关注。

  吴冠中将笔墨理解成绘画的技巧,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他本人感

到当时的国画没有出路,觉得中国画领域到处是食古不化的陈词滥调,许多画家用固定的技法标准来套创作。他的主观意图是为了

针砭他认为的时弊,以求创新,故以笔墨等于零的激烈言辞来敲警钟。进而他又提出反传统及对20世纪几位绘画大师的评价。

  张仃的文章较为平和,以守为攻,观点是:一幅好的中国画要素很多,但是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

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

  支持或赞赏吴冠中观点的翟墨、周韶华等人不是直接赞成笔墨等于零,而是肯定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吴冠中对笔墨独尊的批

判态度。翟墨认为说出笔墨等于零一语有胆识,没有偏激就没有突破,并且认为吴冠中讲的反传统是哲学上事物在否定之否定中不

断扬弃嬗变更新的道理。周韶华认为吴冠中的观点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有懈可击,实质上是对定于一尊的价值标准的反驳。画家中

一些受西方观念影响较多又对传统笔墨不满的青年画家也表示赞赏吴冠中的观点。

  相比而言,不同意和反驳吴冠中观点的人和文章则更多,论述也较有力度。反驳者直指笔墨等于零的要害。关山月、潘洁兹

邵洛羊、张立辰、姚有多、童中焘等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以自己多年的体验阐述了笔墨的重要作用,认为否定了笔墨,就等

于否定了中国画。与吴冠中对笔墨的理解相异的是,这些画家认为笔墨不仅仅是技巧问题,笔墨与心性、人格、文化素养紧密相

连,是创作主体心性、人格、素养的表现。用童中焘的话说:笔墨是中国画的言语,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兼本末、包内外,认

为笔墨等于零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江洲的《断线的风筝》一文指出吴冠中的彩墨画和美国画家波洛克的相似之处,又在《与吴冠

中先生商榷》一文中针对吴冠中对几位大师的评价,批评了吴冠中言论的主观随意性,又指出吴冠中所说的发展传统与反掉传统在

逻辑上是相悖的。

  在诸多的反驳文章中,最有力、最充分的是郎绍君的长文《笔墨问题答客问--兼评笔墨等于零》。该文从争论的开端,大致过

程和背景,笔墨讨论的基本前提,对当前中国画创作现状的估价,吴冠中反传统观点,笔墨有没有标准,中国画是否被西方同化,

笔墨与吴冠中艺术评价,笔墨发展的历史经验诸方面逐一作了回答。针对吴冠中的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

解释,郎绍君反驳道:不存在'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古往今来的人们说'笔墨',指的都是具体画面中的笔墨,而不是孤立

于画面之外的东西。郎绍君认为,笔墨等于零的要害是对传统笔墨和笔墨评价标准的否定,吴冠中对当前中国画创作现状的判断是

不准确的,对中国画传统的否定是五四以来激进反传统主义的继续。郎绍君又从史学角度驳斥了吴冠中的几千年的美术史就是反传

统和笔墨没有统一价值标准的说法,认为笔墨等于零固然是吴冠中个人的观点,也与新时期参照西方现代艺术改革中国画的实践分

不开,表达了一部分人的思想现实。它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要不要以及怎样珍视民族艺术语言价值的问题。

  较为注重从学理上阐述观点的是陈绶祥,他指出:笔墨问题不能就笔墨而论笔墨,应从中国画发展的角度,从艺术规律上来看

笔墨之争。陈绶祥认为,笔墨是中华文化中的艺术语言体系。这个体系大体经历了笔墨本身作为工具材料、笔墨自身能决定艺术风

格、笔墨成为单独审美对象和造型语汇三个阶段。吴、张之争都是将笔墨作为基本法式来谈的。一个说学习不能没有这个底线,一

个说创造不能恪守这个底线;一个从共性上关注,一个从个性上关注;一个针对大师,一个针对学习者。但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由

于不是从中国画的文化本位来认识,因而有取消中国画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争论之得失

  这场论辩目前基本接近尾声。应该看到,争论的环境是宽松的,不像60年代的兰亭论辩受到政治的干扰。论辩者各言其说,可

以说达到了百家争鸣。尽管笔墨等于零论逻辑混乱、不能自圆其说;守底线说也显得杞人忧天(当前中国画的主要任务是在包容中

发展,不是防守),但由吴、张之争引发的笔墨论辩有助于人们对中国画问题的思考,而且从论辩的走向看,先是从笔墨价值之争

开始,进而讨论中国画何去何从,因而整个论辩视野越来越宽,探讨也随之深入。

  应看到笔墨等于零是画家创作中的感受,严格说来不是理论探讨,却引起了 一场学术之争,这是好事,但理论家没有提出引

起关注的新理论,也是一个遗憾。(Z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0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很多人为这篇文章误解了吴冠中。张汀说的与吴不是一回事;由于張资格更老,当时的影响力比吴大;故形成一呼百应讨吴。

两方都有道理,争论的却非一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0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谁的画更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13: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局外人士,于此不通
不过看过吴冠中的字画,尤以江南的水墨与人印象深刻
画如其人 想来此老不简单
曾有段时间舆论中与他颇不利 不知记错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13: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土著狼;582999
很多人为这篇文章误解了吴冠中。张汀说的与吴不是一回事;由于張在中工资格更老,当时的影响力比吴大;故形成一呼百应讨吴。

两方都有道理,争论的却非一个问题。

不懂,看着好像就是一个问题。狼教授继续解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e: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williamwoo;585582
谁的画更值钱?




肯定是吴冠中。

去年一幅《 鹦鹉花园 》,在香港拍出 5000 多万港币;至今大陆的活画家,无人破此纪录。

張汀以焦墨见长,但作品未被市场藏家看好;在拍买会上几被遗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2: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呵呵,这就是争论的好处,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啥时你也能这样被舆论界讨伐一番,肯定就此咸鱼翻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irene999;585794
不懂,看着好像就是一个问题。狼教授继续解解惑?




既然您感兴趣,狼就讲讲:


吴冠中是说 “ 脱离了画面 …… 笔墨等于零 ” ; “ 脱离画面 ” 是限定条件。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技巧要服从于作品 (画面);脱离了作品,技巧是无用的。


此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举个例子:你写字漂亮,不等于你会写文章;换句话说 ---- 文章好坏,不在于字是否漂亮,而在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离开文章主题(画面),字写得再好也没用。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吴冠中的文章,显然是讨论 “ 写字与写文章的关系 ” ---- 即作品与技巧的关系。


可张汀等人,把吴冠中 “ 脱离了画面 ” 这个限定条件拿掉,只抓住 “ 等于零 ” 这三个字的含义,断章取义不说,还偷换了概念。


再说白一点  ----  比如  :


吴冠中说:文章好坏 、与字写得好坏没关系;而张汀则回应:字好字坏 、决定了书法的优劣 …… 一个讲文章,一个扯书法,两码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只可惜,吴冠中能画 、能写 、但辨论功夫尚欠火侯,抓不到对方这一致命的漏洞;争论中渐处下风 …… 而张老先生则抓住 “ 等于零 ” 这条辫子不放,一呼天下应。弄得吴在学界很被动,几乎到了 “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之程度。 “ 笔墨等于零 ” 于是成为一些放弃基本功训练的艺术懒鬼 ---- 最好的自慰器 ……


这场争论,到最后引申为一场 “ 创新 ” 与 “ 传统 ” 的论战。吴冠中师出国立艺专(浙江美院、中国美院前身)老院长林风眠,又在巴黎学画四年,可说是塞尚的门徒;而張汀与李可染(国画焦墨山水大师)是一路,对西方艺术有抗拒心理。论资格,张更老,是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而吴只是其手下一名教授。


張老先生及众多中国画家之所以愤怒,是被 “ 笔墨等于零 ” 这句话深深刺痛。笔墨技巧是中国画的基础,相当于书法中的横 、竖 、勾 、撇等笔划功夫;写不好基本笔划,如何当书法家 …… 其实,他们误解 、甚至曲解了吴冠中之意。


啰嗦半天,但愿大家能听明白;这是个很复杂 、也很专业的学术问题。写明白不容易,听明白也不容易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3: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是的,本来就风马牛不相及,张的结论下的草率,不是大家风范,在没有仔细研读别人文章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这种失态,是盲目的!

更有一班起哄的,实为可恨!中国艺术届最讨厌的就是这些所谓的理论家,连一条线都画不直、连一个音符都弹不出的人,怎么能够深刻理解艺术?!荒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0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土著狼;586149




既然您感兴趣,狼就讲讲:


吴冠中是说 “ 脱离画面 …… 笔墨等于零 ”; “ 脱离画面 ” 是限定条件。


吴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技巧要服从于作品 (画面);脱离了作品,技巧是无用的。


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举个例子:你写字漂亮,不等于你会写文章;换句话说 ---- 文章好坏,不在于字是否漂亮,而在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离开文章主题(画面),字写得再好也没用。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吴冠中的文章,显然是讨论 “ 写字与写文章的关系 ” ---- 即作品与技巧的关系。


可张汀等人,把吴冠中 “ 脱离了画面 ” 这个限定条件拿掉,只抓住 “ 等于零 ” 这三个字的含义,断章取义不说,还偷换了概念。


再说白一点:


吴冠中说:文章好坏 、与字写得好坏没关系;而张汀则说:字与得好坏 、决定了书法的优劣 …… 一个讲文章,一个扯书法,两码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只可惜,吴冠中能画 、能写 、但辨论功夫尚欠火侯,抓不到对方致命的漏洞;争论中渐处下风 …… 而张老先生则抓住 “ 等于零 ” 这条辫子不放,一呼天下应。弄得吴在学界很被动,几乎到了 “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程度。


这场争论,到最后引申为一场 “ 创新 ” 与 “ 传统 ” 的论战。吴冠中师出国立艺专(浙江美院、中国美院前身)老院长林风眠,又在巴黎学画四年,可说是塞尚的门徒;而張汀与李可染(国画焦墨山水大师)是一路,对西方艺术有抗拒心理。论资格,张更老,是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而吴只是其手下一名教授。


張老先生及众多中国画家之所以愤怒,是被 “ 笔墨等于零 ” 这句话深深刺痛。笔墨技巧是中国画的基础,相当于书法中的横 、竖 、勾 、撇等笔划功夫;写不好基本笔划,如何当书法家 …… 其实,他们误解 、甚至曲解了吴冠中之意。


啰嗦半天,但愿大家能听明白;这是个很复杂 、也很专业的学术问题。写明白不容易,听明白也不容易 ……







基本听明白啦。

不愧狼教授呀。

顺便也 一下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23: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irene999;586187
基本听明白啦。

不愧狼教授呀。

顺便也 一下自己。



祟拜一下自己是应该的。

您不从事艺术,居然把这么专业的问题搞明白了;实属不易。许多专业人士,连文章都看不懂;看吴冠中pk张汀及其支持者,结果看他们吵了半年,都没弄清双方倒底吵个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23: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黑小子;586180
是的,本来就风马牛不相及,张的结论下的草率,不是大家风范,在没有仔细研读别人文章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这种失态,是盲目的!

更有一班起哄的,实为可恨!中国艺术届最讨厌的就是这些所谓的理论家,连一条线都画不直、连一个音符都弹不出的人,怎么能够深刻理解艺术?!荒谬!




黑板说得在理。

说个真实的笑话给你听听:

云南省文化厅长在一次全省美术摄影创作会上,勉励大家:


“ 野兽派可以借鉴。狮子老虎也要有人画嘛 …… ”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 谁都不敢笑。此事后成了美术界的经典段子。丁绍光当时也在场;到了美国后,他一高兴就拿出来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呵呵,这不是一个混蛋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Post by 黑小子;594362
呵呵,这不是一个混蛋嘛!






也不全怪他  ……  当时的文化封琐实在太厉害了。别说他、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常犯此错误。

狼也一直以为:野兽派嘛,肯定以画野兽见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3: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笔墨等于零——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之争

哦,是更早以前的事儿了,不过现在也没多少人搞得清国外的这些艺术流派,就连中国的都两眼一摸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1-29 17:53 , Processed in 0.16856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