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水:2007央视春晚不得不说的N大罪状(图)
2007-02-18 02:11:42大中小
文/鸿水
无可否认,央视春晚为亿万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但如果央视春晚依然秉承它的传统模式,换汤不换药,它的生命力就会缩短并死掉。所以,央视春晚必须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期待07年央视春晚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评论:央视春晚: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然而,从头看到尾,真正让我耳目一新的2007央视春晚节目几乎没有(布景与高科技手段搭配处理较好的是舞蹈《小城雨巷》,技术含量较高的是抖空竹《俏花旦》),唯一个有感触的节目来自那些打工子弟,他们的诉说实际上是在抽某些人的脸。“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他们居住要有暂住证,上学要交赞助费、择校费等等。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心里话”!
在别人放炮准备吃饺子的时候,我也要说说我的“心里话”,列举一下2007年央视春晚的“罪状”!一家之言,那些“托儿”们,请勿动怒。
第一大罪状:利用“赵宋配”忽悠观众。
给我的感觉,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是典型的应景之作!听说,全国人民都要看赵本山,于是导演钦定“赵宋配”,结果配出来的《策划》要包袱没包袱(不是一个没有),要思想没思想(不是一点儿没有,“公鸡下蛋”批判了当下的恶意炒作,但针对性差。),完全就是临时抱佛脚。如果不是赵本山宋丹丹联袂出演,就这创作水准和主题立意,能上央视春晚那可真是奇了怪了?!小品的创作水准和赵本山数一数二的名气严重不符。
在央视看来,大明星大排场才能烘托出联欢晚会的气氛,不管是谁做总导演,总会把赵本山等一大批老人拉上垫背,似乎只有他们上了春晚,央视的排场做的才够强够大。殊不知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势必更有意义和创新精神。以前没有赵本山的央视舞台,央视春晚照样红红火火。
第二大罪状:笑声、掌声造假。
虽然有些节目根本没有出彩之处,但还是掌声如云,如冯巩的《咱村里的事》。这是编导们用心良苦的结果。为了防止节目中间出现冷场,在彩排的过程中,编导们就对某些节目的弊端了如指掌,于是安排“托儿”起哄,给假掌声、假笑声,继而达到暖场的效果。靠着虚假掌声、笑声大搞虚假繁荣,存在欺诈嫌疑。
第三大罪状:假唱。
24年央视春晚,据我的印象只有两年真唱。2006年的选秀节目都是真唱直播,春晚为什么不能?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牌?
第四大罪状:严重排斥人气偶像。
整台节目,没有看到2006年的任何一个人气偶像(央视本单位除外),只有那些老人在舞台上歌功颂德!文化娱乐应该是最具包容性的。可本届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没有。
第五大罪状:相声小品炒冷饭。
相声小品应该是最出彩的节目,然而多半语言类节目炒冷饭,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冯巩和李志强表演的小品《咱村里的事》,故事本身陈旧,一个有力量的包袱都没有,拿喝水当噱头,又拿潘长江的高度开玩笑,都被说烂了,烦不烦啊?再看看潘长江的那个《将爱情进行到底》,无论主题还是故事结构都是在炒冷饭,啥时候了,还在说网恋?这样的节目都能被选上实在难以理解。
第六大罪状:口水歌。
火风等人演唱的《老婆老公我爱你》、阿牛的《桃花朵朵》等口水歌并不能代表2006年的流行色。事实上,一些流行却不流俗的非口水歌没有机会登台。歌手多,看上去很热闹,但亮点不足。这和整台节目给人的感觉如出一辙。
第七大罪状:拿农民开涮。
如果说《心里话》的推出是对打工子弟的关注,那么舞蹈《进城》就是拿农民开涮。夸张的肢体语言,刻意的所谓农民形象的装扮,让人看得很不舒服。远不如《小城雨巷》让观者惬意。相声《咱村里的事》中,冯巩同样拿农民开涮,不仅说“农村的饭不好吃”,“我不是农村的”,而且还说“我有海淀区的暂住证”。
其他罪状补充更新,敬请关注。
(评论:《央视春晚: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文未校对,见错必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