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10|回复: 14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7 2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霹雳:

你提及杜牧的诗文中的“斜”字古代发音问题,很好。

杜牧的《山行》一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斜”、“家”、“花”三字押韵,其中“斜”的韵母今读ié,“家”的韵母今读iā,“花”的韵母今读uā,似乎不该押韵,读来也并不上口,然而这三个字都在诗韵的“六麻”,我们便由此知道这首诗古人念来本是很谐和的,并非作者有意破坏诗的韵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2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诗从形式上十大抵可分为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自由体诗是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又叫自由诗或新诗。这种诗结构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常不押韵。现在的新诗作者,为追求意象的奇特,倾向使用抽象、朦胧的手法,以至有的诗已陷入怪异且莫名其妙的境地。这种诗无论在创作或阅读上都比格律诗难。格律诗则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它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八行诗(西班牙)、三行诗(意大利),以及日本俳句等。现在只想在此谈谈格律诗。
温哥华的中文报刊种类虽然不算太多,有赖于海外华人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常可从中读到今人写的格律诗作。这些诗大都入律,有的水平相当高。然而,只要你仔细观察,还是可以从一些律诗、绝句中发现不少平仄失调的问题。这些作者可能对平仄一窍不通、或者一知半解;甚至有人认为,格律是古人定出来的,现代人不必那么执着,即使唐代大诗人的近体诗作,也一样存在平仄失谐的问题。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和崔颢的《黄鹤楼》。不妨把这两首诗拿出来讨论一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如果把此诗看作近体诗,那么,诗中带星号的字是违格的,因上是仄声,此处应用平声;头是平声,此处应用仄声。如果按格律要求把此诗改写,我相信没人会接受的。改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铺(之、凝)霜。
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再看崔颢的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同样,如果把此诗看作近体诗,那么,带星号的字是违格的(诗中的“乘”、“不”和“空”字可平仄两读)。因鹤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去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如按格律把此诗改写,你一定感到大杀风景:
昔人黄鹤已乘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飞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由此可见,当一首诗写到无法改动一字,也没人能改动一字时,诗人唯有破格取意。平仄失谐是这两首诗的缺陷,但谁敢说他们不是好诗,又有谁能把他们改得比原来更好呢?太完美的东西不一定美。正如爱与美之神维纳斯雕像,曾有多少雕塑大师挖空心思,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姿势为其驳上双手,希望塑造出一个十全十美的维纳斯。但无论他们费了多大的努力,最后人们和他们还是认为,断臂的维纳斯是最美的。也许人们对她先入为主,习惯眼光使然;也许这是一种缺陷美、衬托美、或特色美。
然而,我们不应以此为自己不合平仄的近体诗作辩护,尤其是近体诗的初学者,更应老老实实地学好格律,严格依照格律去写诗。不要附庸风雅,自以为是地写一些平仄不通、违格的律诗、绝句,否则成了东施效颦——弄巧成拙,你的诗会被当作不伦不类的异体诗。当然,如果你不想受近体诗的格律束缚,大可以去写新诗。好比演唐朝古装戏,若是穿上了明朝时代的服饰,定会引来内行观众的嘘声,更不用说穿着现代时装去演了。
写英文格律诗的人同样存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笔者曾见现代人写的一些十四行诗,或将中文译成英文的十四行诗,它们只在行数上遵循格律,其他诸如音步、抑扬格、韵式均不拘一格。笔者始终不明白,既然要写格律诗,为什么不按格律去写?没有完全掌握格律,为何要打着格律诗的旗号,在外行的读者面前招摇?虽然我们不必完全弄通了格律才去写格律诗,我十分认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话,一向主张边学边写,边写边学;但不少人写了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格律诗,写出来的诗,总是违格。既然这些人对格律诗如此偏爱,为何不去学习格律?也许他们认为世上一切都在变化,为何死抱着古人的格律约束自己,难道不可变通一下吗?
事实上,从古到今,语音一直在变化着。从公元200多年第一本韵书《声类》起,历代都出现过不同种类、不断革新的韵书。为了进军科举,读书人只能用皇帝钦定韵书,或国子监指定的韵书写诗作对。直到现在,写近体诗的人所用的音韵都以《平水韵》为准。平水韵又叫诗韵,版于宋朝,此书早已不存,但由于后来很多诗韵的书都参照它而成,如《佩文诗韵》,所以,有106韵部的书都可称为诗韵或平水韵。
其实,诗韵应随着语言发展而改变,近几十年来,民间出现了不少新韵书,如《中华新韵》《现代诗韵》《诗韵新编》等。这些书有的是18韵部,有的13韵部,现在又有人提出14韵部,可惜不能达到统一,也没有一本韵书得到大家一致公认与遵循。政府也不可能象推广简化字那样去推广新诗韵或新格律,因为诗远不及字实用。现在所谓自称新格律派,或中庸格律派,且标明七律或七绝写诗的人,其实是一些不懂格律,或不想花功夫弄通格律,而又想炫耀他们有写近体诗能耐的人。这类人写的近体诗通常都用了古体的通韵或词韵,里面的平仄有的已相当于现代汉语了,有的干脆就用现代汉语的音韵去写。其实,这样的改革,清末起已有很多专家进行过尝试,结果发现,此改革是失败的。那就是为什么最终出现了革命性的新诗,用新的形式取代了旧的形式。因为这些新派之间的观点始终未取得一致,凭哪家新格律取代传统格律?那些未统一的新格律只能将近体诗的格律搞乱。各施各律等于无格律,写出来的诗其格调可想而知,怎么可以与近体诗争锋?他们的改革如不能超越原格律,这样的改革,又有什么意义?写近体诗是一种选择,没人强迫你作这种选择,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受到它的束缚。正如用古文写作,就得按文言的措辞写。要是写文言时混进了大量的白话文,却为自己的文言文美其名为新古文,读者会接受吗?又或者,你(指女演员)选择了跳芭蕾舞,就得老老实实地穿上芭蕾舞鞋,用脚尖跳舞,即使这双鞋是多么的狭窄,你的脚多么的难受。正因为舞鞋的束缚,才产生出高雅的美感,这和女人忍受痛苦穿高跟鞋的意义一样。当然,如果你受不了,又想跳舞,就去跳现代舞吧。换一个角色设想一下,当你看一场芭蕾舞表演,女演员不穿芭蕾舞鞋,即使她跳得多卖劲,你也会感到上当受骗。
每种游戏都有它的规则,记得小学时,同学们嫌乒乓球的21分制太占时间,自行修改规则,改为每局11分制,也就是现在国际乒联认可并施行的。虽然当时的改革是多么合理和超前,但在此规则下进行的任何比赛,即使你获得冠军,又怎么样?当然,作为自娱,又另当别论。又比如,初学打网球的人,经常把球打出界外或者落网。如果把网拆掉,把界线抹去,他们打起球来就用不着受到约束。想象一下,这种改革了的网球运动会好玩吗?
格律是格律诗的规则,在没有出现大家公认的新格律之前,如要写格律诗,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遵循古人制定的格律吧。正如歌德所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法则才会给我们自由” 。格律对格律诗的重要性,正如交通规则对驾车者一样。我们有权对不合理的交通规则提出修改,但在新规则施行前,我们无权随意破坏现有的交通规则,不管这种规则使用了多少年。假如驾驶者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路况会变成怎么样?请不要无牌驾驶、更不要向那些违例司机学习,因为车祸往往是违例驾驶者所造作成的。
注:如果按中国已故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观点,把《静夜思》归入古绝,《黄鹤楼》上四句归入古体,下四句归入近体;宋郭茂倩把《静夜思》归入乐府,那么这两首诗就不必受近体诗格律的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2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好贴,我得慢慢看,

我现在正在枫情西站跟别人聊天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2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罗珠达哇;569642
霹雳:

你提及杜牧的诗文中的“斜”字古代发音问题,很好。

杜牧的《山行》一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斜”、“家”、“花”三字押韵,其中“斜”的韵母今读ié,“家”的韵母今读iā,“花”的韵母今读uā,似乎不该押韵,读来也并不上口,然而这三个字都在诗韵的“六麻”,我们便由此知道这首诗古人念来本是很谐和的,并非作者有意破坏诗的韵律美。


你说的这诗,现在普通话读的,已经不如温州话和客家话能韵律原汁原味了,,我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2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罗珠达哇;569649
诗从形式上十大抵可分为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自由体诗是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又叫自由诗或新诗。这种诗结构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常不押韵。现在的新诗作者,为追求意象的奇特,倾向使用抽象、朦胧的手法,以至有的诗已陷入怪异且莫名其妙的境地。这种诗无论在创作或阅读上都比格律诗难。格律诗则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它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八行诗(西班牙)、三行诗(意大利),以及日本俳句等。现在只想在此谈谈格律诗。
温哥华的中文报刊种类虽然不算太多,有赖于海外华人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常可从中读到今人写的格律诗作。这些诗大都入律,有的水平相当高。然而,只要你仔细观察,还是可以从一些律诗、绝句中发现不少平仄失调的问题。这些作者可能对平仄一窍不通、或者一知半解;甚至有人认为,格律是古人定出来的,现代人不必那么执着,即使唐代大诗人的近体诗作,也一样存在平仄失谐的问题。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和崔颢的《黄鹤楼》。不妨把这两首诗拿出来讨论一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如果把此诗看作近体诗,那么,诗中带星号的字是违格的,因上是仄声,此处应用平声;头是平声,此处应用仄声。如果按格律要求把此诗改写,我相信没人会接受的。改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铺(之、凝)霜。
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再看崔颢的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同样,如果把此诗看作近体诗,那么,带星号的字是违格的(诗中的“乘”、“不”和“空”字可平仄两读)。因鹤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去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如按格律把此诗改写,你一定感到大杀风景:
昔人黄鹤已乘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飞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由此可见,当一首诗写到无法改动一字,也没人能改动一字时,诗人唯有破格取意。平仄失谐是这两首诗的缺陷,但谁敢说他们不是好诗,又有谁能把他们改得比原来更好呢?太完美的东西不一定美。正如爱与美之神维纳斯雕像,曾有多少雕塑大师挖空心思,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姿势为其驳上双手,希望塑造出一个十全十美的维纳斯。但无论他们费了多大的努力,最后人们和他们还是认为,断臂的维纳斯是最美的。也许人们对她先入为主,习惯眼光使然;也许这是一种缺陷美、衬托美、或特色美。
然而,我们不应以此为自己不合平仄的近体诗作辩护,尤其是近体诗的初学者,更应老老实实地学好格律,严格依照格律去写诗。不要附庸风雅,自以为是地写一些平仄不通、违格的律诗、绝句,否则成了东施效颦——弄巧成拙,你的诗会被当作不伦不类的异体诗。当然,如果你不想受近体诗的格律束缚,大可以去写新诗。好比演唐朝古装戏,若是穿上了明朝时代的服饰,定会引来内行观众的嘘声,更不用说穿着现代时装去演了。
写英文格律诗的人同样存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笔者曾见现代人写的一些十四行诗,或将中文译成英文的十四行诗,它们只在行数上遵循格律,其他诸如音步、抑扬格、韵式均不拘一格。笔者始终不明白,既然要写格律诗,为什么不按格律去写?没有完全掌握格律,为何要打着格律诗的旗号,在外行的读者面前招摇?虽然我们不必完全弄通了格律才去写格律诗,我十分认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话,一向主张边学边写,边写边学;但不少人写了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格律诗,写出来的诗,总是违格。既然这些人对格律诗如此偏爱,为何不去学习格律?也许他们认为世上一切都在变化,为何死抱着古人的格律约束自己,难道不可变通一下吗?
事实上,从古到今,语音一直在变化着。从公元200多年第一本韵书《声类》起,历代都出现过不同种类、不断革新的韵书。为了进军科举,读书人只能用皇帝钦定韵书,或国子监指定的韵书写诗作对。直到现在,写近体诗的人所用的音韵都以《平水韵》为准。平水韵又叫诗韵,版于宋朝,此书早已不存,但由于后来很多诗韵的书都参照它而成,如《佩文诗韵》,所以,有106韵部的书都可称为诗韵或平水韵。
其实,诗韵应随着语言发展而改变,近几十年来,民间出现了不少新韵书,如《中华新韵》《现代诗韵》《诗韵新编》等。这些书有的是18韵部,有的13韵部,现在又有人提出14韵部,可惜不能达到统一,也没有一本韵书得到大家一致公认与遵循。政府也不可能象推广简化字那样去推广新诗韵或新格律,因为诗远不及字实用。现在所谓自称新格律派,或中庸格律派,且标明七律或七绝写诗的人,其实是一些不懂格律,或不想花功夫弄通格律,而又想炫耀他们有写近体诗能耐的人。这类人写的近体诗通常都用了古体的通韵或词韵,里面的平仄有的已相当于现代汉语了,有的干脆就用现代汉语的音韵去写。其实,这样的改革,清末起已有很多专家进行过尝试,结果发现,此改革是失败的。那就是为什么最终出现了革命性的新诗,用新的形式取代了旧的形式。因为这些新派之间的观点始终未取得一致,凭哪家新格律取代传统格律?那些未统一的新格律只能将近体诗的格律搞乱。各施各律等于无格律,写出来的诗其格调可想而知,怎么可以与近体诗争锋?他们的改革如不能超越原格律,这样的改革,又有什么意义?写近体诗是一种选择,没人强迫你作这种选择,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受到它的束缚。正如用古文写作,就得按文言的措辞写。要是写文言时混进了大量的白话文,却为自己的文言文美其名为新古文,读者会接受吗?又或者,你(指女演员)选择了跳芭蕾舞,就得老老实实地穿上芭蕾舞鞋,用脚尖跳舞,即使这双鞋是多么的狭窄,你的脚多么的难受。正因为舞鞋的束缚,才产生出高雅的美感,这和女人忍受痛苦穿高跟鞋的意义一样。当然,如果你受不了,又想跳舞,就去跳现代舞吧。换一个角色设想一下,当你看一场芭蕾舞表演,女演员不穿芭蕾舞鞋,即使她跳得多卖劲,你也会感到上当受骗。
每种游戏都有它的规则,记得小学时,同学们嫌乒乓球的21分制太占时间,自行修改规则,改为每局11分制,也就是现在国际乒联认可并施行的。虽然当时的改革是多么合理和超前,但在此规则下进行的任何比赛,即使你获得冠军,又怎么样?当然,作为自娱,又另当别论。又比如,初学打网球的人,经常把球打出界外或者落网。如果把网拆掉,把界线抹去,他们打起球来就用不着受到约束。想象一下,这种改革了的网球运动会好玩吗?
格律是格律诗的规则,在没有出现大家公认的新格律之前,如要写格律诗,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遵循古人制定的格律吧。正如歌德所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法则才会给我们自由” 。格律对格律诗的重要性,正如交通规则对驾车者一样。我们有权对不合理的交通规则提出修改,但在新规则施行前,我们无权随意破坏现有的交通规则,不管这种规则使用了多少年。假如驾驶者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路况会变成怎么样?请不要无牌驾驶、更不要向那些违例司机学习,因为车祸往往是违例驾驶者所造作成的。
注:如果按中国已故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观点,把《静夜思》归入古绝,《黄鹤楼》上四句归入古体,下四句归入近体;宋郭茂倩把《静夜思》归入乐府,那么这两首诗就不必受近体诗格律的限制。


学习了,楼主虽饱时终日,却也有所作为,面对您这种语言天才,霹某甘为学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22: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http://web.ourdream.ca/forums/fo ... hread&tid=43012


老包筒子,请进来讲几句金口玉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05: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罗珠达哇;569642
杜牧的《山行》一诗:“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个“斜”就是读 xia2 啊

~~~ I am pretty 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0: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Ruibin;569787
这个“斜”就是读 xia2 啊

~~~ I am pretty sure~~~
没错. I'm pretty pretty 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是呀,

"斜"在这诗里读"霞'.......不知道在别处有没有读"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霹雳游侠;569935
是呀,

"斜"在这诗里读"霞'.......不知道在别处有没有读"霞"的,?

未必是霞,古汉语发音有可能是“哈”第二声,问问广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2: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罗珠达哇;569941
未必是霞,古汉语发音有可能是“哈”第二声,问问广东人。


开句玩笑话,那不成东北话了么?~~你干哈(2)?...你干哈(2)?



回头问问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2: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霹雳游侠;569998
开句玩笑话,那不成东北话了么?~~你干哈(2)?...你干哈(2)?



回头问问去.......

斜在平水韵中是六麻韵。如果读成霞和麻、花并不押韵。

 六麻,麻花霞家茶华沙车牙蛇瓜斜邪芽嘉瑕纱鸦遮叉葩奢楂琶衙赊涯夸巴加耶嗟遐笳差蟆蛙虾拿葭茄挝呀枷哑娲爬杷蜗爷芭鲨珈骅娃哇洼畲丫夸裟瘕些桠杈痂哆爹椰咤笆桦划迦揶吾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维国《人间词话》)

诗词韵律,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黄金镣铐,如果人们没有长期的艺术积累和艺术实践,戴着这镣铐是跳不出优美迷人的舞蹈的。

赋诗、填词一味地强调其韵律平仄相间、错落协调和富于音乐美,而忘掉了诗词中应有的魂魄,无论如何精于用典、精于裁对、精于敷采和精于调声,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写出来的东西一样还是下乘之笔。

如今,舞文弄墨者喜往自己身上捆绑枷锁,还用镣铐去锁他人,执迷不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古人在前行千年,尔等岂能追否?学习吟诗填词,千万不可教条,变而通之,以抓魂摄魄为主,落笔行云流水,运用自然准确的表达,定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好作品来。

生查子(仿)

风清引晓莺,拨梦方觉醒。
信步落花庭,笑看云中景。

风轮转,天下行,八方亦同心。
掌中释泾渭,乾坤三分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Post by 点线面;570191
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维国《人间词话》)

诗词韵律,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黄金镣铐,如果人们没有长期的艺术积累和艺术实践,戴着这镣铐是跳不出优美迷人的舞蹈的。

赋诗、填词一味地强调其韵律平仄相间、错落协调和富于音乐美,而忘掉了诗词中应有的魂魄,无论如何精于用典、精于裁对、精于敷采和精于调声,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写出来的东西一样还是下乘之笔。

如今,舞文弄墨者喜往自己身上捆绑枷锁,还用镣铐去锁他人,执迷不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古人在前行千年,尔等岂能追否?学习吟诗填词,千万不可教条,变而通之,以抓魂摄魄为主,落笔行云流水,运用自然准确的表达,定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好作品来。

生查子(仿)

风清引晓莺,拨梦方觉醒。
信步落花庭,笑看云中景。

风轮转,天下行,八方亦同心。
掌中释泾渭,乾坤三分定。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21: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昨夜霹雳提及的韵律问题……

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也不能忽视。如果写近体诗,用今韵,那就不是近体诗了,这个话题一直有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1-23 23:16 , Processed in 0.14302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