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29|回复: 21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0 06: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早看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还是做学生的时候,正值出国热,周围同学个个都在学英文、考托福。一部《北京人在纽约》让人觉得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有胆识,有智慧,肯吃苦,在美国一定能有立足之地,一定能够成功!

今天人在加拿大,再看《北京人在纽约》,感触真是和那个时候相去甚远,也许是因为自己有了切身移民经历,多了许多共鸣了。

首先的感慨就是,在国外混得如何,不能只看才干、魄力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运气也特别重要。像王启明,一到纽约就遇到阿春这样的女老板,而且还爱上他了,对他欣赏有加,而郭燕一到纽约就遇到大卫这样说一口流利中文的男老板,同样也爱上她并展开猛烈的攻势,现实的移民生活中,哪有这等好事?

第二,那个年代移民的辛酸,现在仍然在西方国家重演。郭燕一个学医的,织起了毛衣,当上了工人。随后王启明这个拉大提琴的,也织起了毛衣。这使我想起在赌场培训时遇到的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38岁的南京人胡兵。他的英文还算不错,反正比王启明强多了,可很长时间内他一直在蒙特利尔的一家服装厂当工人,干的活儿和郭燕、王启明类似。那个厂子里,中国人在车间当工人,坐办公室的全是白人,中国移民的自尊降到了最低点。

第三,王启明和郭燕是80年代末去的纽约。那个时候,国内的教授每月薪水不过几百元,而美国刷盘子一个月都有近一千美元收入,所以那个时候出国刷盘子自然有许多人趋之若鹜,其中不乏知识分子、明星大腕。但是现在国内人收入都增长不少,月薪万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而西方的工资这20年涨幅不大,甚至还有下降趋势。所以相对于王启明和郭燕那个年代,我们现在再出国移民,没什么新鲜的了。

第四,王启明和郭燕一步到位——一去就去纽约,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世界各国怀有“美国梦”的人们向往的地方,麦当娜等无数国际巨星起家的地方。纽约绝对是可以骑驴找马的地方,所以人家刚去纽约刷盘子、织毛衣也值。而我们在加拿大这样低薪高税的国家干同样的活儿就不值了。毕竟,郭燕在纽约织毛衣月收入能有两三千美金(纽约白领月薪五六千美金很普遍,蓝领挣个两三千也不稀奇),而在加拿大织毛衣,每个月收入不会超过1500加元。所以同样打工,宁在美国纽约屈尊,而不在加拿大受罪。

第五,如果非要出国,想图事业发展还是去美国,去纽约和加州。而图养老,加拿大的福利自然比美国好一些。但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过早就想到来加拿大养老,的确有些没出息。最好每个人心里要有个算盘,把自己这几年规划好了。现在很多人赶风潮移民加拿大,究竟为了什么自己都不很明确,辞了职,花了钱,受了罪,最后有的无功而返,白折腾一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08: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09: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有同感!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这叫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7: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说的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那就等到国内退休后再来加拿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9: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写得好!

以楼主严密的逻辑性和善于分析的能力,能写出很棒的文章来……努力!

支持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俗话说:重在折腾。也许折腾本身就体现了新移民的心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0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分析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1: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有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以上回复很客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2: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不敢直接表扬罗珠达哇,我还是兜一圈夸夸你。

《北京人在纽约》讲得是挣钱的故事,是拜金主义的产物。别看剧情中的人物是多么的能吃苦耐劳,多么的智慧,如果不是为了1:10几的汇率,他们(她们)会去这样玩命?聪明人也会做傻事。《北京人在纽约》是比较下层次的作品,不能反映在海外(美国)学子主流状况。我们不能为其而误导,海外学子在世界顶尖科技领域里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移民加拿大是90年代才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那时候中国改革正处在转型期,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方面的、信仰方面的危机也纷纷出现。这时候,北美发现有机可乘,便笑容可掬地伸出橄榄枝,把西方世界的种种的好处大肆宣扬起来。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一部分富裕起来人的口袋里涨鼓鼓的钱,发达国家并非只在科技上,最重要一点他们懂得聚集财富。什么是财富呢?口袋里的钱应该算是的,人的劳动力也应该算是的。。。事实证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给加拿大带来了繁荣,移民群体不是聚集了财富,而是成为了加拿大的财富。种种加拿大的福利好处,就如天上的月亮,有那么一天,你真真需要的时候,没准就被一片乌云挡住了。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一旦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倒退,甚至发生经济危机,那么再好的社会保障体系都会出现问题。这一点,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会去操心,仿佛与我们平民布衣豪不相干似的,试问:尔等有何理由觉得此地就是人间天堂呢?!

移民是具有惯性的。有一天人们会发现,用己之短去搏他人之长,实在是劳命伤财的事,那时正本清源的纠偏活动就会开展起来。

罗珠达哇的随感好,他把最关键的“钱”的主题给画龙点睛地指了出来。有些人说不为钱到加拿大,这是少数群体中的少数,应该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里。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盘算着自己在加拿大能挣多少钱,养房养车养东养北的。范进都知道读书能当官挣钱,看看这儿大学里学习的,头发花白的“范进”不知道有多少呢?如果读书出来不挣钱,有多少是追求知识更新而去的?才出狼窝又落虎穴,频于奔命难道就是加拿大高品质的生活?

说到底,我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
附:

检讨书

俺,又犯了自由主义,说了加拿大坏话,在此深刻检讨。

并保证:以后不犯同样的毛病,请拍砖户以观后效。

检讨人于圣诞节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3: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大师就是大师
什么事体大师一说
我更不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18: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楼主藏佛给取的名字,给人脱俗的感觉。理论上温哥华这种修身养性的地方更适合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1 0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移民加拿大是90年代才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那时候中国改革正处在转型期,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方面的、信仰方面的危机也纷纷出现。这时候,北美发现有机可乘,便笑容可掬地伸出橄榄枝,把西方世界的种种的好处大肆宣扬起来。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一部分富裕起来人的口袋里涨鼓鼓的钱,发达国家并非只在科技上,最重要一点他们懂得聚集财富。什么是财富呢?口袋里的钱应该算是的,人的劳动力也应该算是的。。。事实证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给加拿大带来了繁荣,移民群体不是聚集了财富,而是成为了加拿大的财富。种种加拿大的福利好处,就如天上的月亮,有那么一天,你真真需要的时候,没准就被一片乌云挡住了


这段话写得太好了,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1 0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Post by 杀破狼;544882
楼主藏佛给取的名字,给人脱俗的感觉。理论上温哥华这种修身养性的地方更适合你呀。


您正好说反了.这人我很熟,他可是在加拿大死活也呆不住的主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1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霹雳~~~ 回不去家园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03: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Post by melaniezhang;545176
霹雳~~~ 回不去家园了么?

也不太想回去了.....................................................

为什么?

那儿的SB太多,

把我这个超级大SB都弄得没脾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4 2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哥华重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感

发达国家的小算盘都打的不错...

我们的ZF也应该意识到了,在中国,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太低了,这种靠压低劳动力成本,透支资源,环境,换取竞争力的手段,最终后果是严重的,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5 14:54 , Processed in 0.30027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