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56|回复: 7

陈庚大将在越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0年7月,通过几天的爬涉,陈庚与他的顾问班子终于到达了越南共产党在越北太原省西部山区的总部。时隔二十五年陈庚与胡志明的两双手又重新握在了一起。二十五年前,胡志明正在中国的广州从事革命活动。那时的陈庚还是黄埔军校的一个小连长。二十五年后,陈庚已经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威风八面的兵团司令了。  

  越南共产党是在1945年被法国人赶出河内的。从那以后,越南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名存实亡了。这次陈庚带着他精干的顾问班子来越南,就是应越方的邀请来帮助军事方面工作的。  

  1950年越南国内军事形势对越南共产党十分不利。越共号称尚有16万部队,但自1945年初撤离河内以后,经几次不大的战役,部队建制几乎全被打乱。由于缺乏粮食和弹药,部队无法集中,已经化整为零分散在方圆几百公里的山林里。近几个月,虽然经过中国顾问的快速整训与补充,其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都得到了部分恢复,但也只能勉强集中起两万来人。而且整个中越边境全部被法国人控制,越南经由中国的补给线被沿中越边境的一系列的法军据点切断了。因此打开中越边境通道改善越南北部的军事形势是陈庚入越的最首要的任务。

  当时法国在越南的总兵力约有23万人,其中法国本土部队5万;欧洲非洲顾佣军约7万人;其他为越南保大皇帝的部队。法国在越南的军事优势还表现在他的部队机动作战能力较强,有约150架作战飞机,除了守备部队以外,还有10-12个营的机动兵力可以调往各地支援作战。其中4个伞兵营更是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靠近中越边境沿线,有11000人分别驻守在高平、东溪、那岑、谅山等一些大小据点内。

  一、改打东溪,越军初尝胜果。  

  陈庚到达越南以后就马上投入到了对越南北部军事形势的研究,并指示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制定第一次作战方案。  

  看到中国方面不仅为越南派来了军事顾问团,而且还为越南人民军陪训并装备了两万多人的正规部队,此时胡志明的信心大为高涨。在他的同意下,武元甲制定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算大胆的作战计划,于1950年9月上旬攻打中越边境重镇高平。并已经将部队向高平方向集中。  

  高平镇是越南高平省的省会城市。倭国占领时期就建有坚固的永备工事,又经过法国人数年的建设,高平已经成为控制中越边境广西沿线数百公里边境线的重要军事支撑点。现有法军三千余人驻守。根据武元甲的作战方案:计划用越军308师一个整师和174、209两个独立团及一个炮兵团共计两万余人进攻高平。要知道,这两万人都是刚从中国整训回来的部队,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高平虽说有法国守军约三千人,但越军比法军多出近七倍,因此在胡志明和武元甲看来,打下高平是有绝对的把握的!  

  在由胡志明主持的作战会议上,武元甲把他和胡志明的想法得意地向陈庚作了详细地说明。  

  但陈庚却不这么认为,他清楚地知道,越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参战部队在中国进行了几个月的整训后其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训练与实战比较起来有着很大的差距,未经实战煅练就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军事据点,其取胜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打下来,也会给部队造成很大的伤亡,并不易守住。

  陈庚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并提出由308师的中国军事顾问吴效闵带人去高平摸摸情况,然后再定。胡志明与武元甲二人对陈庚的意见迷惑不解,认为陈庚也许缺少对法国人的作战经验,谨慎有余。但顾忌于陈庚的威望又不好明说,只好表示同意。

  越共军队的一举一动也没有逃过法国人的眼睛。在越南北部河内市的嘉埃尼大酒店的三楼作战室内,法军驻越南最高指挥官卡邦杰上将也正在主持一个针对越共的军事作战会议。他们也准确地掌握了越军武器装备的改善和中国军事顾问团已经入越的所有情况,并对中国军事顾问团的首脑人物陈庚的情况和战术风格作了深入的了解。  

  卡邦杰到越南已经有四年多了,这四年来他忠实地为法兰西国家的利益努力作战,上帝保佑,还算平安,法军已经把整个越南牢牢地控制在手上。法兰西军队在二战时蒙受的耻辱仿佛在他的手上已经得到了洗血。对于越共那些部队他并未放在眼里,因为他已经与之打了四年多的交道,他们只配与强大的法军在丛林里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中共军就不同了,中国士兵悍不畏死,在二战时的印缅战场,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的卫立煌、戴安澜、孙立人、宋希濂这批被美、英、法军队视为战神的国民党将领的精明与勇敢,卡邦杰实在没弄明白,如此强大而且英勇善战的国民党军队怎么就一下子败在了只有几杆破枪的中共军队的手里!此时的卡邦杰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了。

  卡邦杰不愧是个与东方人打了多年交道的军事将领,他根据所掌握的越共军队在高平附近调动的情况,准确地预料到了越军的意图,他预测,越共一定是想通过打下高平来打通通往中国的军事补给线,并用中国提供的物资和军事装备与法军长期周旋。卡邦杰冷冷地一笑,随即叫来了那位跟随戴高乐将军在二战战场征战多年,实战经验丰富的萨克东上校,命令他立即带一个加强营火速增援高平,并委派萨克东为高平战区总指挥。临行前他再次叮嘱萨克东:一定要守住高平,要凭借高平的坚固工事,把越军牢牢地粘在那里,等到越军打得精疲力尽时,在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双重支援下,一举歼灭越军主力。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完善而又可靠的作战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赴高平侦察的人回来后果然带回了高平城不仅工事坚固,而且守备力量也得到了加强的消息,高平是肯定不能不打了。不打高平该打哪儿呢?部队已经调动,战士求战心切,此时如果停止作战行动,必定会给部队士气造成影响。陈庚聪慧的目光在一张越北的大比例军事地图上仔细察看着,最后他选中了距高平以南45公里的东溪。东溪镇是个小镇,处于连接高平至越北重镇谅山的4号公路中间位置。距高平不远,部队易于调动,而且据情报报告,那儿只有法国守军800余人,非常适合越军这个没有多少攻城实战经验的部队作为第一次战役的目标。陈庚在进一步察看了东溪周围的情况以后,一个完整而又极富战略性的计划在他头脑里初步形成了:第一、东溪以南不远还有一个与东溪相当的小镇七溪,再往南就是越北法军最为重要军事重镇谅山了,如果打东溪,七溪之敌也许会来增援,这样在打东溪的同时还可消灭七溪来援之敌,第二、打东溪只要用上高平周围已集中部队的三分之一,并用一部分部队摆在东溪与七溪之间打援,其余部队仍然可以采取对高平城的围困之势。第三、打下东溪之后,高平之敌的补给线4号公路就被切断了,这时只需用部分部队继续围困高平,吸引谅山之敌来援,以绝大部队主力置于东溪与七溪之间的丛林之中,在野战中歼灭谅山来援之敌,然后再相机攻取高平。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如果能够实现,则越北之局面可以得到彻底改变。经过多方说服,越军内部终于统一了改打东溪的作战方案。

  9月11日,战斗如期在东溪打响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把个小小的东溪镇几乎翻了个个。越军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勇敢地向东溪东北两个由法军驻守的高地发起了冲击。经过两小时激战,越军夺取了这两个高地,占领了进攻东溪镇的有利位置。

  驻守东溪的法军营长彼克中校虽然早有准备,但他事先得到消息越军进攻的目标是高平,不是东溪,现在自己手上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无法抗击十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绝望之中他多次向河内及谅山方向呼救,法军总部得到彼克的求救电以后,一时也慌了手脚,情报明明指出越军进攻的目标是高平,怎么一下子改向了东溪呢?这究竟是佯攻还是什么?卡邦杰也没了主意。百般无奈,只得一方面命令彼克中校死守东溪,另一方面命令空军对集结于东溪周围的越军部队进行轰炸。  

  陈庚随时掌握着东溪前线的战役动向,他奇怪的发现,在作战过程中,越军的各级指挥部竟然都远离战场,营部离连部2公里远,而团部距离作战连队有4公里远,不知是越军对电话的使用不熟练还是怎么的,通信情况一直不好。指挥部这样远离战场,通信又不灵,怎么指挥作战?他就此问题用电话询问胡志明,胡志明却说,越军的干部很宝贵,一旦造成伤亡不易补充。

  东溪前线的战斗进行得很激烈,越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却打得并不准确,而且也没有章法,一片弹雨泻下以后,法军的火力并未减弱,反而比以前更猛烈。越军进攻部队的战术动作也很成问题,在突进过程中不注意隐蔽自己,使得进攻部队在法军炽烈的火力下成片的被打倒。应该承认,驻守东溪的法军彼克营在越军突然猛烈的打击之下,并没有惊惶失措,反而战斗格外英勇,看得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越军的多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战斗处于胶着状态。几个小时以后,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武元甲见部队进攻没有取得预想的进展,反而自己的伤亡却正在不断增大,他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首先失去了与法军一决雌雄的勇气。他在对中国顾问并不相信的心里作用下,背着陈庚下达了停止战斗的命令。陈庚猛然发现东溪前线的枪炮声称突然停止了,便马上把电话打到了武元甲的指挥部。武元甲把停止战斗的原因向陈庚说明以后,陈庚愤怒地在电话里严令武元甲必须重新发起进攻,并通知炮兵团的中国顾问立即赶到前线重新调整火炮位置,亲自指挥炮火,实行抵近射击打掉法军的主要火力点。

  武元甲在陈庚严历斥责下,只好重新发起了进攻。经过重新调整的火炮准确地拔掉了法军的一个个火力点,进攻部队终于在炮火的掩护下撕开了法军的防线,越军潮水般涌进了东溪镇。  

  经一整天的激战,东溪终于被越军攻占了。在战役进行过程中还发生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中国顾问指挥越军将一门火炮推上一个可以直接对东溪城射击的小山头,无意中在山上发现了几个空罐头盒,于是,中国顾问告诉越军炮手,打完第一轮炮弹后立即撤离这个山头。起初越军炮手对此不以为然,但当第一轮炮弹打完后刚刚撤离,法军的炮弹就准确地落在了这个山头上。越军炮兵对此十分佩服。

  此战过后清点战果时才发现,法军在东溪只有400人。法军虽然全部被歼,指挥官彼克中校战死,但越军却付出了500多人的伤亡。这样的胜利实在令陈庚高兴不起来。但越军上下就象过年一般,这是越共军成立以来攻下的第一座城镇。

  二、卡邦杰“围魏救赵”,越军进退两难。

  打下东溪以后,越军308师按照陈庚的预先布置,悄悄地向东溪与七溪之间的山林中运动,而围困高平的部队174、209两个团也按计划发起了对高平的佯攻,整个战役都在按陈庚事先预计的方向发展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此时河内的法军总司令卡邦杰上将正坐在他的司令部里,面对着地图在苦苦地思索着。他并没有采纳他的参谋长雷沃克中将驰援高平的作战计划。卡邦杰在东溪战役的整个过程中都在研究陈庚和陈庚的战术特点,他并不是不在乎东溪,而是他完全没有搞清楚越军的整个战略意图,对这种没把握的战斗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只有掌握了陈庚的战术特点,才能一鼓作气,战而胜之。  

  通过研究,卡邦杰有终于所觉悟。从越军突然放弃高平而改打东溪他就发现,陈庚的战略眼光实在高明。他仔细地研究了东溪附近的形势,认为陈庚肯定早已在东溪附近布下了一张巨大的网,正在等着法军去钻呢。中共军队作战的特点就是善长于野战,他们并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十分注重于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他们不喜欢与对手死打硬拼,而喜欢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消灭对手,陈庚在他的国家的作战经历中多次运用此法,难道在越南他不会这样做吗?

  终于搞清了越军的战役意图,卡邦杰的心情大有好转,思绪也开阔多了。此时他又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精典战例“围魏救赵”。卡邦杰终于笑了。卡邦杰完全恢复了法国人固有的浪漫情调,他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走到地图边上,在地图上找到了越共中央所在地太原这个地方,用手反复点着对参谋长雷沃克命令道:“出动河内地区的所有机动兵力,突袭越共老巢太原。哈哈哈!让他们在东溪等着去吧。”。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用一种得意的口气说道:“这可以用上中国的一句名言,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时他又命令谅山城内的法军出动三千人,组成救援兵团,由勒巴日上校率领进入七溪待命,一旦高平和东溪周围的越军稍有松动,就立即发起进攻,在混乱中击破围困高平之敌。

  仅仅五天时间,越北地区的军事形势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军克里蒙上校率领五千余人在2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向越共总部所在地太原发动了突然性的大规模进攻,越共中央猝不及防,在没有多少狙击部队的情况下,只好匆忙撤入了丛林。而埋伏在东溪与七溪之间的越军主力,冒着连天的大雨,一连五天却始终不见法军的影子。勒巴日兵团进入七溪以后,并没有直奔东溪而来,而是停在七溪城内不动了。太原的告急电报一个接一个地飞向东溪的越军指挥部。越军中开始出现动摇情绪。

  这时的越军总司令武元甲也沉不住气了,他要求陈庚召开一个军事会议,讨论当前的军事形势。在会上,越军的几个军事主官一个个地发言,许多人都认为一开始改打东溪就是一个错误,打下东溪只是小胜,打下高平才是大胜。如今高平没打下来,总部反遭袭击。我们又在这里干等了五天。粮食也没有多少了。再等下去我们自己就会因为断粮自动撤围而去。   
  卡邦杰确实给陈庚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主力部队继续在原地埋伏不动,太原方面的问题还好处理,只是埋伏部队的粮食不久就会出现困难,而且还不知道七溪方向的勒巴日兵团什么时候能够出动。如果暂时抽出部分部队外出运粮,势力必削弱整个战役的力量,一旦这个时候勒巴日兵团与高平之敌联合对进,轻则整个战役前功尽弃,重则会使部队蒙受很大损失。不很快拿出一个解除困境的办法,目前越军内部情绪难以稳定。

  但是陈庚清醒地看到了战役的发展一定不会超出他的预料,他耐心地说服了武元甲等越军高级指挥人员,一定要坚持原定计划不变,我们困难,敌人一定比我们还困难,从最近几天高平之敌频繁地给河内方向发电和敌人的飞机不停地给高平空投粮食这一点可以判断,敌人在被切断供给近十天后,一定坚持不了多久了,空投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一场比意志,比耐心的较量。部队缺粮问题可动员当地群众帮助解决。总之一条,一定要坚持原地决不能动,他断言七溪的勒巴日兵团一定会在最近两三天内出动去解高平之围。  

  对于陈庚的自信,越军308师师长王承武不太相信,陈庚半开玩笑半当真地愿为此与王承武赌一只烤乳猪。为了促使滞留在七溪的勒巴日兵团尽快出动,他又指示越军从高平两个团的围城部队中每个营抽一个连,大张旗鼓地做出撤围而去,解救太原的举动。

  9月24日,法军未遇到大的抵抗便攻占了太原的越共总部所在地,然而那里只是几个疏落偏远的村庄,几架简陋的独角楼。越共机关早已潜入了浩淼无际的林海之中。卡邦杰的“围魏救赵”的计划非但全面落空,而且因拖延时日使高平的守军更加困难,一封封告急电雪片似地飞到卡邦杰的手上。

  卡邦杰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挫骨摧心的痛苦折磨,越军在高平城外的撤围举动,加上高平城内日益困难的局面,使卡帮杰终于向七溪的勒巴日兵团下达了“攻占东溪,接应萨克东兵团突围”的命令。  

  三、法军如期而至,越军错失良机。  

  9月30日晚,勒巴日率领三千余人的援军,携带各种重型武器,沿着水雾蒙蒙的4号公路向东溪浩浩荡荡地扑杀过来。陈庚期待已久的在野战中大量歼敌的机会终于来临了。按照常规,这种仗已经无需再多费口舌,以逸待劳的越军只要将口袋扎紧,然后四面出击,前截后堵,法军便如瓮中之鳖,决无遁逃之路了。可惜308师出了问题。师长王承武虽说与陈庚打了赌,但他并不相信陈庚就会那么神,只是把打赌作为活跃气氛的一个笑话。部队缺粮,而后方水口关是越军的一个屯粮点,派人去运,一天便可返回,他不相信法军不早不晚就会恰在这天出动。他让付师长高文庆带一半的部队前去水口关运粮,并交待高文庆快去快回,他自作聪明地没有将此事告诉陈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运粮的部队前一天夜晚刚走,勒巴日的大军于第二天早上乘着清晨的大雾,呼隆隆地杀来了。事情到此王承武如梦方醒,他这才想起与陈庚的赌约在陈庚看来并非玩笑。由于部队放松了警惕,敌人猛然赶到,一时措手不及,建制全乱了,王承武也象一下子甍了一样完全没了主意。勒巴日的大军从308师的包围圈中安然穿过,越军竟一枪未放。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大鱼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了。  

  消息传到陈庚那里,陈庚愤怒至极,东溪城内没有任何部队,根本无法阻挡勒巴日优势装备的三千大军。他扔下电话就在地图上焦虑地寻找着。武元甲等一干越军高级军官一个个也象做错了事的小孩,围在陈庚身边大气都不敢出。陈庚想起了自己放在东溪城南一个小山头上的209团一个连,他原是把这个连用作监视七溪方向敌人用的。没想到这下可派上大用了。陈庚用手点着这个山头,对武元甲半是命令,半是怒吼的说“立即通知这个连,发现敌人马上开火,决不能把法军放过去。并通知王承武,把部队重新整编,有多少人上多少人,从法军身后贴上去,死缠硬拼,一定要把法军拖住,等运粮部队回来后才有可能改变局面。你要严申军纪,如有怯懦惧战者,军法从事。”武元甲还从未见陈庚这么愤怒过,那铁青的脸就象一个要吃人的雄狮一样吓人。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强大的勒巴日兵团被一阵突入其来的枪声惊呆了,他第一个感觉就是遇到了越军的埋伏,并且肯定会陷入越军预设的包围圈。在这个感觉的支配下,他犯了这次战役上的一个重要错误,他指挥部队,立即抢占了附近的一个山头进行固守,以待援军的到来。本来这是勒巴日给越军留下的一个弥补错误的绝好机会,越军只要将这个山头团团围住,法军就插翅难逃了。令人可笑的是,越军见法军并未对兵力单薄的越军阵地进行冲击,也自动停止了射击,连陆续赶到的308师也加入了与法军对峙的行列,而几乎忘记了包围并消灭法军的任务。

  勒巴日在东溪附近陷入越军重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卡邦杰那里,卡邦杰此时心里也非常明白,固守待援只有死路一条,努力突破越军的包围,迅速向高平靠拢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他在远离战场的司令部里又给勒巴日下了一道“突出重围,增援高平”的命令。勒巴日接到命令后知道,此次突围一定会有一场死战。10月4日清晨,他抛弃了所有的辎重,在漫天大雾的掩护下率部向高平方向冲去。令勒巴日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他并未遇到任何狙击,轻而易举地就越过了东溪,从西南方向钻进了谷深林密的谷社山中。

  当日上午10时,大雾散去,此时越军才发现对面的山头上已经没了法军的影子,法军已经不知何时逃出了越军的包围圈。  

  这一变化实在令陈庚哭笑不得。在当日的日记中陈庚写道:“越军与法帝实在是一对奇妙的对手,两方面的战斗力不相上下,但法帝从未主动出击过,每次都摆出一付挨打的架式,越军则从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且行动之迟缓,动作之不积极均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每次战斗几乎都形成相持。目前提高越军的战斗力成为非常之必要。”陈庚在这篇日记中说越军的战斗力与法军不相上下肯定存有某种感情色彩,其实那时越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法军。

  四、陈庚亡羊补牢,法军再困谷社山。  

  当得到法军已经逃出了越军的包围圈的消息后,百般无奈的陈庚只好采取亡羊补牢的办法,命令越军大胆地追上去,一定要追上法军。于是308师放弃了已经构筑好了的阵地,尾随法军逃逸的路线,杀进谷社山中。凭着越军良好的丛林生活习惯,很快追上了法军。  

  在陈庚的驱使下,两支庞大的军队在这茂密的山林中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贴身肉博战,谷社山变成了一座血肉横飞的屠宰场,划动的刺刀闪着凛冽的寒光,血肉模糊的尸体堆里隐隐传出粗重的喘息声和交抱撕咬的尖嚎,一阵阵手榴弹的爆炸和短促的冲锋枪的射击声预示着成片的生命被终结。越军自建军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种剧烈残酷的战斗。  

  人这种生物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旦交战双方都面临着一场非生即死的生死搏斗,其的求生的本能就会暴发出无限的力量,如果是一支军队,也会??林混战的场合,交战双方谁都难已摆开阵式,全凭士兵自身的勇敢、胆略和灵活性了。也许越军在后来与美国之间进行的长达十年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悍不畏死坚韧不拔的战斗素质就是从这场战斗中得到最初煅练的。

  武元甲等越军的几个高级将领得知前线的战斗情况,无不为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所震憾,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般地坐在那里??法想象战场中会是一付什么景象,也不知道这场战斗的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当勒巴日兵团在谷社山中再次陷入越军重围的消息传到卡邦杰那里后,卡邦杰终于知道了,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法军是不可能取胜的。因为不论从战役开始时攻击点的选择还是战役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处理,陈庚都表现出一个战略家和战役指挥官高超的军事艺术。他十分佩服陈庚的战略眼光和在战争发展过程中的精明与果断。他知道他不是陈庚的对手。但他还不想这么快地认输,因为他必竟也是参加过二次大战的法军高级将领,他还固执地认为,自己见过的激烈的战争场面应不在陈庚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为了解开谷社山这个死结,也为了挽救勒巴日兵团三千精锐法军的命运,他向高平城内的萨克东发去十万火急的命令:“率领高平城内的所有人马,冲破越军的阻拦,接应勒巴日兵团突出重围,然后迅速撤至奇穷河南岸。”这道命令看上去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无异于放弃能够固守的坚城,把萨克东三四千人马再次投入陈庚早已布置好的口袋之中。但卡邦杰也是被逼无奈,如果不去营救勒巴日,勒巴日兵团肯定难逃全部被歼的命运,这个责任他卡邦杰是担负不起的;萨克东如果真能突破越军的狙击,并与勒巴日两军合兵一处,或许还有生还的希望。这场战争幸许还能打个平手。但他也知道,凭陈庚的指挥才能,突破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现在只能放手一搏了。

  萨克东收到卡邦杰增援勒巴日的电报后,也明白了目前自己的任务已经与前几天的勒巴日调了个个,他也必须前去解勒巴日之围。他的处境与卡邦杰是一样的。但他完全明白,自己一旦离开高平,命运将会和勒巴日一样。  

  10月7日,萨克东将高平城内所有不能带走的160多吨物资和武器全部炸毁,然后率领他的三千多法军。以破釜沉舟的悲壮心情冲出了高平城。如一只拼死的猛兽,向308师背后凶狠地扑杀过来。越军负责打援的174团和209团马上感到了不堪重负的压力。法军的炮火异常猛烈,进攻几乎是不顾一切的。越军的野战工事不论怎么都不能满足中国顾问的要求,而越军对此似乎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法军绝不会放弃高平城,工事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区别,这下子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法军强有力的炮火打击下,越军两个主力团伤亡不小,虽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挡法军的进攻。法军攻势凶猛,越军且战且退。10月9日,萨克东站在一处山坡上,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烟雾燎绕,喊杀声撕心裂肺的谷社山了。而越军则以谷社山以北仅一公里之遥的447高地拼死抗击着法军的进攻。萨克东以喧天的枪炮之声向勒巴日伸过手去,希望勒巴日能够勇敢地伸过手来过来。紧紧地握住它。对于勒巴日来说,萨克东的炮火才是真正的上帝之手。

  由于连日来的辛劳,和不适应越南的气候,陈庚恰恰在这个时候病倒了,而且昏了过去。他得了虐疾,这是初次到热带气候的中国人常得的一种病。陈庚暂时离开了越军指挥部。陈庚的暂时离开,使越军指挥部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很多,前线的战况不断传来,萨克东与勒巴日两军即将会合的消息使武元甲非常紧张,他耽心法军萨克东与勒巴日两部会合后,越军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关健时刻才能真正考验一个指挥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心里素质。可这时的武元甲,这两种东西他都还不具备,因为勇气和作战经验的不足他马上犯下了一个差点断送整个战役的错误:武元甲认为,越军已经无法阻拦法军的会合,为了减小越军的损失,他向308师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不大一会儿,陈庚终于清醒过来,他强撑着病体来到指挥部,他感觉到了指挥部内的不详情况。在陈庚的再三追问下,武元甲终于说出自己的已经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陈庚再次被武元甲等一干越军高级指挥人员的胆怯与无能所激怒。并且告诫武元甲,如果放弃了这个已经快要到手的胜利,越军将因武器弹药的消耗和人员的损失,在至少一年时间内无法打破横垣在中越边境的法军防线,越军也还将再次面临在法军无休止的追剿下东躲西藏的命运。经过陈庚的耐心说服和鼓舞,武元甲终于又对越军下达了重新进攻的命令。在进一步得到加强的中国顾问的指挥下,越军终于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离谷社山只有一公里之遥的447高地。  

  五、越军全歼两部法军,法军的边境防线彻底崩溃。  

  经过几天地狱般的苦战,勒巴日在谷社山中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他已经失去了对部队控制。他从未见过这般残烈酷绝的战争。中国人就象魔鬼一样,竟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群原本善良,被勇敢的法兰西军队赶着到处跑的越共军队变成如此的噬血成性。强大的萨克东兵团虽然与他已经近在咫尺,声息相闻,但却左冲右突,始终未能捅开最后这张薄纸一般的防线。他此时正躲在一座不大的山洞里,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越军主力308师在全部围歼了勒巴日兵团以后,转身又会同174团和209团将萨克东兵团死死地围住。萨克东手提指挥刀,站在447高地的北边一个小山包上,指挥他的部队向447高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两天的苦战,他的三千多人马已经折损近半,随军携带的弹药和粮草也已经消耗殆尽。勒巴日兵团覆灭的消息让他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只能是与勒巴日一样。现在越军已经将全部兵力集中在自己的周围,面对坚如铁桶般的包围,萨克东自忖,以现有的兵力是决难破围而出的。

  二次大战,萨克东作为戴高乐将军的属下,在欧洲曾经参加过数次大的战役,尽管法兰西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历史的主审席上,但那次大战,法国在开战不到一个半月就举手投降了,贡比涅森林的耻辱,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里。战后,他作为一名军人,抛弃了优俗的生活,只身来到这块异国的土地上,就是为了洗刷内心的痛苦。以战功和荣耀来完成他军人生涯的最后旅程。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一仗他会败得这么惨,败得无法后撤,难以脱逃。抵抗已经没有意义,萨克东已经不再抵抗。


  当越军发起新一轮进攻,漫山遍野地向萨克东据守的最后几个山头杀来时,萨克东的意志已经全面崩溃,他不想让自己再一次蒙受耻辱,他举起手枪顶在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板机。

  至此,越军发起的边界战役已经基本结束,给这次战役划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是法军一连串的撤退:  

  10月10日,七溪之敌抢先逃走;13日,那岑之敌随后遁逃;至23日,驻守在4号公路沿线的法军由北往南掀起了逃跑大竟赛,同登、谅山、亭立、安州、一直到近海的先安的法军,转瞬间跑了个一干二净。法军花费巨资,苦心经营三年的4号公路防线,经此一仗便土崩瓦解了。  

  这一仗,歼敌8个整营,共毙俘敌8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收复5个城市13个县镇,拥有35万人口长达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被彻底打开,为今后越南北方的作战行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作为这场战役直接指挥者的陈庚,以一个中共高级军事指挥员对战争指挥艺术的精妙理解和超常的演绎能力,导演了一出精采绝轮的战争戏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2: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呵呵,以前只知道奠边府战役是中国人的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4: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关于奠边府战役,俺这里也有些老料:


    人类的思维也许对时间有着节律式的记忆,50年的半世纪时空,又重新勾勒出中国国土南邻的那场特殊的抗法战争的场面。过去了,但我们没有忘记,也无法忘记。那是血与火的一次洗礼。在那片亚热带丛林深处,也许至今还埋藏着中国人民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时留下的金属碎片……

最后的一击

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在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中,中国人民派出了自己的优秀指挥官梅嘉生、邓逸凡、罗贵波、韦国清等同志作为是役的战场顾问。
  
奠边府紧靠越、老边界,是越西北高原上较大的盆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联结越西北及上寮的“战略十字口”和上寮的屏障,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提出了歼灭奠边府法军的设想,并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了报告,征得了同意。

3月12日,越军发起攻击,奠边府战役打响。美国为了挽救法军在奠边府的败局,紧急援助法军1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50架运输机,并借给法国29架配有飞行员的C-119型运输机。对此,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于4月9日两次致电韦国清,对奠边府的战术作了如下指示:第一,要协助越军很好组织炮火,不要吝惜炮弹,我们要及时补充;第二,对敌南北两集团,从中间切断分割之;第三,对敌据点可集中炮火分段分点逐渐摧毁;第四,打下一点后,迅即改造工事,巩固一点,而后逐段发展,紧缩包围;第五,广泛组织狙击兵,限制敌人活动;第六,乘敌已动摇,展开政治攻势。

5月6日,总攻开始。5月7日,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准将下令投降,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法军在印度支那战场的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

6月12日,法国主战的拉尼埃政府在一片反对声中倒台。1954年7月22日,在日内瓦会议上,在中国的斡旋下,法国被迫和印支三国签订了《印度支那停战协议》,法国从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撤出了全部军队。

195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撤销我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改派军事专家的决定》。此后,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陆续回国,到1956年3月中旬全部回国。至此,抗法援越胜利结束。

此役是越军首次进行的阵地攻坚战。战役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越南人称它为“越南的斯大林格勒”。人民军的胜利加快了战争进程,迫使法国政府开始和平谈判,对于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漫长而广阔的战场,让法国人将空降作战视为法宝。

在装备上,战争初期法军主要使用二战留下来的旧装备,那些容克-JU52飞机非常艰难地穿过越南的云雾在泥土压成的飞机跑道上着陆。美国人决心帮助法军解决这种难堪。于是,C-47和C-119运输机很快地就到了前线,到奠边府战役前,法军有C-47运输机120架,C-119运输机25架。

这些飞机,足够法军建立一个庞大的空降师。但是,法军的空降部队在历史上是“面宽点多”,东一个营西一个营,没有整体的建制部队。此时,一个空降25师建制部队开始发挥作用。而在这个师的上边,还有一个指挥空降作战的军事司令部在制定作战计划和实施具体的作战行动的指挥。

这个司令部下边的部队也是足足有25000人,包括16个空降营和众多的保障部队。吉勒斯任司令部的司令官。

“洛林”空降初尝胜果

空降作战非同一般作战行动,在奠边府战役之前的10个月,法军在“富端”地区成功地组织了一次代号为“洛林”的空降作战行动。在这个地区的越南部队只有308与312师的一部分兵力,但负责南北方战线的军需供应地的角色,法军的目的是想扫荡干净这些基地。

法军的迪库罗上校指挥了这次空降行动。兵力是三个空降建制营,二个空降分队,一个工程分队,一个爆破小组。空降出发地是河内附近的两个机场,53架C-47运输机担负运送部队的任务,一天运输两次。空降当日,天气良好。9点半,两个营的空降兵力顺利空降在事先选定的空降场。虽然这两个空降场条件并不理想,但行动却比较顺利。北边的空降场是一个长1400米,宽200米的地域,芦苇丛生,灌木连片,地面崎岖不平。南边的空降场长1000米,宽400米,是一大片稻田地连成的。

法军采取的是二战时期传统的“先炸后降”的办法,在实施空降前40分钟,用战斗机对空降场周围的两个村庄先进行火力控制,B-29轰炸机则在空降地区上空待命,准备随时对新出现的反空降目标进行打击。一个特别的技术细节是,正式空降前三分钟,需要一架轻型的飞机首先在空降场周围投下烟幕弹进行空降场的标识。风不大,到了下午2时,C-47的空降任务以平均200米的空降高度完成了。

也许是对于空降场的判断没有事先的情报,越南军队只有零星的几个战斗小组在空降时对空进行了开火,在空降下的2354名伞兵中,仅仅死伤20多人,并且掩护空降的战斗机很快便迫使越南的战斗小组撤出了战斗。1个多小时后,伞兵集结成功,开始扫荡行动。空降的出其不意,在尔后的作战行动中使越南军队损失了许多无法及时运走的武器装备,光是各类炮就损失了60多门。

“双子座”行动埋下祸根

也许上一次的军事行动太顺利了,被空降方式冲昏了头脑的法军开始在奠边府这个战略要地上进行了更大的赌博。今天的读者也许一看奠边府这样一个地名,便猜想这个地方可能起码也是一个重镇。但实际情况是,青史留名的奠边府,也只是一个在横跨南佑河交汇点的小小的村庄。但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战略要点。这里有二战时期日军留下的军用机场,河谷的尽头有许多山丘,特别适合防御作战。在地理位置上,它距法军的河内机场250千米,距中国边界130千米,整个河谷16千米长,但河谷的宽却达到了65千米。河谷边上的山丘高度在500米左右。

这样的地理位置,军事上的价值当然不小。根据二战对日作战的经验,在丛林地区建立“陆空基地”可以更好地控制大面积的战略区域,从而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1953年11月20日,法军以3个空降营的兵力首先开始了在奠边府旧机场的空降行动。“双子座”行动开始。64架C-47运输机从北梅、嘉林两个方向飞行到奠边府上空,作战飞机首先对这个地区进行了轰炸,然后空降到地面的部队快速攻占有利的地形,控制着整个奠边府大山谷。

三天后,法军的空降兵控制和恢复了旧机场的飞行能力,法军的军用飞机可以直接在这个机场进行快速着陆了。一周后,10000多法军便集结在这个奠边府大山谷中的各个要点上。让人感觉不理解的是,法军还特别怕中国军队的飞机从边境地区攻击他们,因此在空运的武器中,特别增加了不少的20与40毫米的高炮。

这次大空运特别还将10辆M-24坦克运到了战区,而当时的运输能力也让法军真的好生吃力,竟然用了70架次飞机才将这些拆开的坦克运输到旧机场。法国空军的兵力,也有相当的规模。6架轰炸机与和4架F4U战斗轰炸机,6架C-47运输机,还有2架直升机。

越南军队大包围

在战略上已经陷入被动的法国殖民统治,无论什么办法也难以解脱失败的命运了。在中国人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军已经开始从北部战区快速向奠边府地区调动,形成战役包围态势。

相对于法军的一万多兵力,越南人民军的兵力数量是绝对的优势。前后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人民军的304师、308师、312师、316师和351炮兵师加上其他部队,共近7万人的规模形成了对奠边府的最后包围。

武器装备方面,人民军各型大炮700多门,特别还部署了12.7和37毫米的高炮180多门。在这个地区形成的对空火力,比起当年二战时莫斯科对空的火力还要强。

奠边府地区是一个大山谷,周围的地形复杂异常,越南人民军的这些兵器,能够非常有效地隐蔽在山林之中,法军的空军与地面炮火几乎没有办法进行反击。在长达几个月的形成最终包围过程中,人民军的战壕行动更是让法军心惊胆颤。人民军一米一米地向法军的阵地逼近,一个战士一天竟然能挖六米远的战壕。高炮与地炮,机枪等武器装备,统统从战壕里向法军阵地渗透过去。直到射程能够找到法军阵地为止。

生死大决战

3月12日开始,人民军开始战役进攻。首先以8倍于法军的炮兵火力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炮击。机场已经在炮火的射程之内,数架飞机被击毁。次日,法军外围阵地又被人民军打开了突破口。法军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不断用空降的方式向奠边府地区空降兵力,数千兵力又空降在这个窄小的地区。

为了解决作战目标问题,法军接受了美军的建议,晚上不断用照明弹防止人民军偷袭,白天则集中了整个战区的全部飞机支援作战。此时又伸出的援助之手,美国人连飞机带飞行员一共有100架作战飞机、80架运输机和机组飞行员,一块加入了作战行动。每天竟然出动近300架次进行作战。

首先是用凝固汽油弹烧光山头,让越南人民军无法隐蔽。然后用轰炸机攻击那些被怀疑隐蔽人民军的丛林。

同时,用大量的空投物资保障法军的作战。空投用的降落伞是在日本生产的,美国人也无私地支援,但天公不作美,这个地区的大雾却让空投的飞机常常投东到西,降落伞就大部分落入人民军之手。物资正好补充了人民军的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空中成了唯一的通道。到4月底,人民军已经将法军分成了两个不联系的战场区域。机场也已经被分成了两半,不能使用了。法军一窝蜂一样挤在一块狭小的战场内活动。人民军的作战重点已经转向打敌人空中的空投。飞机被越打越高,空投则越投越不准了。战区的制空权已经落入人民军之手,此时法军基本上得不到空缺物资的保障了。

4月底雨季开始,这时的奠边府地区成了法军的人间地狱。河谷中的雨水冲走了法军的工事,下雨时法军在水上,天晴时法军在泥里,蜗驻在工事的部队已经失去基本的作战能力。开始有法军投降了,大进攻的时机到来了。

空投出尽洋相

困兽犹斗的法军除了空投就没有别的办法保障部队的生存了,然而这些空投行动却也是出尽洋相。4月17日那一天,飞行员本来是想将绝密的作战地图空投给法军指挥部,结果飞行员正准备空投时,人民军的防空炮火一阵猛打,飞机作了动作逃跑,但地图却掉在了人民军的阵地上。这份1:10000的兵力部署图,完全将法军的作战企图公开了。

到了后来,兵力不足的法军急红了眼,竟然让从来没有跳过降落伞的大兵跳伞。法军自己都叫做“空中棍子”。4月21日这天跳伞时,竟然出现了不会开伞的大兵,下场就可想而知了。还有的刚刚出飞机舱门就开伞,结果都被挂在了C-47运输机的起落架上,空中五花八门,像挂满纸人的吊死鬼儿。

可能是飞行员发现了问题,开始用飞行动作摆动飞机,但无奈效果不佳,只好带人回到机场,下场当然是死路一条。

最后总攻

5月1日22时,人民军总攻开始。法军此时只有三天的口粮了,所有炮弹加起来不到15000发了。人民军的火箭炮前进的呼声,竟然让法军误认为援军已到。?困到5月7日,法军竟然有1000多名将士们同时走出战壕投降。

当时,人民军没有空军参战,但惨烈的对空作战,特别是反空降、反空袭、反空投作战,成为这次战役的核心。

在整个战役中,被越南人民军击毁和击落的敌机共达62架,其中有57架是就地被击毁和击落的,另外5架是在通往奠边府的空中供应线上被击落的。这些飞机包括B-24型轰炸机、B-26型轰炸机、C-119型运输机和多种战斗机,这些飞机都是美国干涉主义者供给法国殖民主义战争贩子的武器,但同后来的美军参加的越南战争一样,殖民者还是败在了越南这片亚热带的丛林之中。

奠边府战役的后勤保障

奠边府战役参战兵力兵器多,战役持续时间长,物资消耗数量大,伤病救治任务重,交通运输条件差,后勤任务极为艰巨。对此,后勤顾问组与人民军总后勤局领导进行了多次研究,一致同意战役后勤工作的方针,要以解决交通运输和粮食问题为全局的重点,全力保证前方部队各方面的需要。粮食力争就地取给,但不放松后方调运。运输问题,在保证交通顺畅的前提下,争取多路多种运输工具并用,并充分发挥汽车作用,力求少用民工。由于正确贯彻这一方针,在人民群众的支援和全体后勤人员的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后勤保障任务。

物资的筹划与补给

战役的物资储备,起初是按攻克莱州的需要筹划的,由于作战计划的变更和时间一再延长,物资调运和供应计划经过多次追加,全战役运到前方各种物资共达1.9万余吨。上述物资的来源,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就地取给。人民军在大的战役中粮食靠就地取给为主,这还是第一次。后勤顾问组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区筹粮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当地情况,就组织筹粮工作队和应掌握的政策以及工作方法提出了建议。在筹粮队的积极工作和当地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筹粮任务如期完成。莱州解放后,为保证攻克奠边府的需要,西北筹粮任务又增加了一倍。整个战役,在西北地区共筹粮7200吨,采购副食350吨。这对及时保证供应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后方前送。由于就地取给的成功,大大减轻了后方的负担。但从东部地区前运物资仍达1.1万吨。

第三、战场缴获。这也解决了部分供给问题。在阵地对峙中,还抢收了敌人不少空投物资。

第四,中国援助。战役所需弹药、武器、油料、汽车、医药等,均由中国援助解决。整个战役期间,应奠边府作战紧急需要而运入越境的物资有:汽车200余台、汽油1万余桶、各种枪3000余支(挺)、子弹240万发、各种炮100余门、炮弹和火箭弹6万余发、粮食340余万斤,还有大量战救药材、观通器材、工兵器材和爆破器材等。

整个战役物资补给工作除在追击莱州逃敌时曾因粮食不足影响战果外,由于计划较为周密,基本上满足了部队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8: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庚大将在越南

陈赓 刘伯承 粟裕 该算是最能打得3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0-19 08:54 , Processed in 0.15527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