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在布达佩斯市内被苏军伏击的“豹”式坦克纵队
前言
只要一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著名围城战,大多数军事爱好者的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塞瓦斯托波儿、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柏林……这些熟悉的名字,而很少有人会将注意力放在布达佩斯这座被称之为"多瑙河女儿"的南欧都市上。然而在1944年底至1945年初,围绕着这座城市爆发的攻防战,无论是在战斗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或是伤亡损失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攻城战之一。在一群朋友的鼓励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尽自己所能将这场发生在近60年前的血战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本文中的主线将围绕德国国防军"统帅堂"装甲师和第13"统帅堂"装甲师展开。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认为德军在布达佩斯巷战中的主角是武装党卫军部队,我想之所以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因为战役期间的城防司令、守军指挥部和后来的解围部队都是隶属于武装党卫军,一般人就很自然地认为整个布达佩斯战役都是围绕武装党卫军发生的;其次,由于相关中文史料的缺乏,德国国防军"统帅堂"装甲师本身也不被国内的二战爱好者知晓。事实上,两支"统帅堂"装甲师不仅是城防军中身经百战的主力部队(证明之一就是这两个师在围城战期间总共有2人获得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3人获骑士十字勋章,9人获德意志十字勋章,3人获陆军荣誉条章),而且作为布达佩斯城内仅有的两支装甲师,其火力不是以骑兵为主的党卫军部队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些也是我要以其作为主角的理由。
序章--暴风雨前夜
1944年12月底,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座曾经辉煌不已的欧洲都城,如今却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前的阴云之中。王宫山顶上阴森飘扬的万字军旗,广场上荷枪实弹的士兵,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军车,随处可见的防御工事和不远处清晰可见的炮火,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事实:已持续了4年之久的战火终于就要燃烧到这座城市了。从1944年3月19日起,匈牙利被纳粹德国完全控制,成为希特勒在欧洲"新秩序"的一部分,虽然米克拉斯·冯·霍尔蒂海军上将仍然保留了国家摄政王的职位,但是真正的独裁大权已经落到了纳粹德国驻匈牙利的帝国部长艾德蒙德·费森迈耶博士(Dr Edmund Veesenmayer)手中。
1944年夏天,德国在巴尔干和东线遭受了一系列严重的打击,在此不利局势下费森迈耶博士不得已勉强同意了霍尔蒂海军上将向内阁安插新成员的要求。8月29日,忠于霍尔蒂的洛格特什·戈热将军(Géza Lakatos)被授权组建新政府,霍尔蒂再次掌握了匈牙利的国家大权。正如他在1942年至1944年之间所做的一样,摄政王立刻再次向盟军秘密和谈,希望能将匈牙利从希特勒的阵营中解救出来,避免战争的威胁。9月底他甚至向斯大林试探是否对匈牙利的未来感兴趣,10月1日,匈牙利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签署停战协定(但是三天以后德国人一获悉这次谈判的情况,德国驻军便立即占领了匈牙利所有的交通枢纽)。由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再加上西方盟国对于多瑙河盆地命运的莫不关心,霍尔蒂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他原本希望在1944年10月15日签定一份停战协定,但是由于内部背叛等种种原因未能如其所愿。而且更加不幸的是,他们的计划被泄露了。
霍尔蒂海军上将
洛格特什·戈热将军
在柏林方面,早有察觉的希特勒马上下令党卫军别动队执行"铁拳计划",在几小时内逮捕了霍尔蒂唯一的儿子和洛格特什·戈热将军,以此要挟摄政王辞职和允许亲纳粹党派上台。但是年迈的霍尔蒂并没有屈服,而是按照既定计划准备向公众宣布"停战声明"。德国人随即迅速采取行动,突袭占领皇宫,霍尔蒂被迫逃亡。当时所有本应忠于霍尔蒂的匈牙利将军和参谋部军官们对于德国人的这个举动无动于衷,多数人对于苏联人胜利后可能影响自己个人安危的恐惧,远远大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在希特勒的扶植下,匈牙利法西斯政党"箭十字"党在10月16日上台,组成了新一届的亲德政府---这是纳粹德国的最后一个傀儡政权。甚至连费森迈耶也将此形容成为是"一次绝望的举动"。同时,匈牙利军队最高司令部被完全隶属于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有部分匈牙利军官进行了反抗,例如匈牙利第1集团军司令米克洛什于10月18日倒向苏军并首先发布公告,告戒全体匈牙利人把德国人当作敌人。但是德国人几乎已经完全控制了大局, 11月4日,"箭十字"党党魁-前总参谋部退伍少校萨拉西·费伦茨(Ferenc Szálasi)被任命为国家领袖。这样一来,匈牙利已被牢牢的捆在了纳粹德国的隆隆战车上,不可改变的向毁灭的深渊步步驶去。
"箭十字"党党魁萨拉西·费伦茨
1944年11月的一份匈牙利海报,号召国人和德军并肩作战,共同抵抗苏联红军
1944年10月16日,步入布达皇宫的萨拉西·费伦茨。门口的卫兵是党卫军第500空降营的伞兵,他们参加了之前突袭匈牙利政府的行动。
萨拉西·费伦茨在布达皇宫旁和德国驻军会面
在渔人堡前的圣·史蒂芬像旁的德国士兵。
在城堡山的第503重装甲营的"虎王"式重型坦克,这个营在10月14日从德国调往布达佩斯,并在15日参加了德军袭击布达皇宫的行动。(后来该营在10月底被派往布达佩斯东南凯奇凯梅特和索尔诺克之间与德国第24装甲师抵抗第2乌克兰方面军对布达佩斯的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又于12月转往塞克什白堡抵御第3乌克兰方面军向西北发动的攻势,12月21日被改名为"统帅堂"重装甲营--schwere Panzer Abteilung. "Feldherrnhalle")
在城堡山一带戒备的德国第503重装甲营
1944年10月,在布达佩斯市内街道上的党卫军第22志愿骑兵师的士兵们。
在皇宫附近的德国坦克和匈牙利骑兵
再来看看外部的局势:从1944年6月开始,轴心国军队在苏军压力下,缓慢地从南乌克兰,经罗马尼亚向匈牙利中部后撤。8月25日,正在与苏军交战的罗马尼亚突然倒戈一击,对德宣战,这导致在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的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全面崩溃。随即轴心国军队在9月中穿越特兰西尔瓦尼亚进入匈牙利境内,德国和匈牙利军队在重镇德布勒森附近勉强建立了一条防线。9月24日,南乌克兰集团军改称为"南方集团军群"(Heersegruppe Süd)
1944年9月中在匈牙利边境上集结的苏军坦克部队
1944年在匈牙利本土作战的匈牙利第1集团军,照片中可见匈牙利产Raba-Botond卡车
1944,一队匈牙利炮兵正在将他们的75毫米"勃福斯"炮移进炮位。
1944年10月6日,已经攻占了罗马尼亚的苏军开始向匈牙利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歼灭在其领土上的轴心国部队,一举占领该国。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红军部队已夺取了包括德布勒森在内的匈牙利东部大部分领土,并于10月底抵达首都布达佩斯附近。
1944年7月2日,苏联空军对布达佩斯城内的西区火车站(Nyugati pa lyaudvar), Kuls Rendez 和Rakosrendez 区进行了空袭。不少炸弹飘落至东区,击中了威尔马女王大街(Vilma Kiralyné)和纳吉·劳尤什国王大街(Nagy Lajos Kiraly).
空袭过后的瓦洛什马尤尔广场(Városmajor tér)
在斯大林眼中,匈牙利人的首都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战利品:如果苏军能够迅速拿下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在3个月后的雅尔塔会议上大大增加自己和英美谈判的筹码,他甚至暗示丘吉尔苏军肯定能在圣诞节前拿下布达佩斯。于是在10月28日,斯大林下令由罗迪昂·马利诺夫斯基元帅(Marshal Sovetskogo Soyuza Rodion Malinovsky)指挥的红军第2乌克兰方面军(下辖第40,第27,第53,第46,近卫第7集团军,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第4集团军,普利耶夫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和空军第5集团军,39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2个筑垒地域,2个骑兵军以及14个罗马尼亚步兵师,约62。5万人,750辆坦克或自行火炮,1100架飞机)"务必在最短的时间--甚至几天内"攻取布达佩斯。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要求能够有5天时间来准备--他的部队自从7月份以来就一直在罗马尼亚、特兰西尔瓦尼亚和匈牙利动部毫不停息的战斗,,现在很需要休整和增援,但是这个请求几乎立刻就被斯大林回绝,他的回复是:“我明确要求你在明天开始对布达佩斯进攻。”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1898-1967),苏德战争爆发后先后任第48步兵军军长,第6集团军司令员,南方方面军和第66集团军部队指挥官,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第2近卫集团军司令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分别参加了斯大林格勒、奥德萨、罗马尼亚、德布勒森、布达佩斯以及维也纳等地的战役。共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统帅堂"部队在匈牙利作战示意图(点击放大)
1944年年底的匈牙利战场局势图
图中缩写注释
2 UKR FRONT:苏联第2乌克兰方面军 3 UKR FRONT:苏联第3乌克兰方面军
4 UKR FRONT:苏联第4乌克兰方面军
ARMY GROUP SOUTHEAST:德国东南集团军群 ARMY GROUP SOUTH:德国南方集团军群
1 Pz: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 2 Pz: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
6:德国第6集团军 8: 德国第8集团军
第二章.地狱里的圣诞节
在地图上看,布达佩斯被由横穿全市的多瑙河分成一对双子城--东岸的佩斯和西岸的布达。布达依山而建,地处河岸台地和石灰岩丘陵上,地势较高。周围被城堡山、格列特山和玫瑰山等山丘环抱,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冲--尤其是抵御来自东面的侵袭。而都市化的佩斯地处平原, 无险可守,数个世纪来屡次暴露在来自东方的蒙古,土耳其,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入侵者面前。
最初两支“统帅堂”师都部署在多瑙河以东的佩斯:“统帅堂”装甲师在新佩斯对面的北区布防。第13“统帅堂”装甲师的战区则由佛特一直延伸至首都以东和东南面的拉科什宫地区。同时两个师还有少数兵力和其它部队一道并肩在多瑙河西岸的布达作战。早在布达佩斯包围圈形成之前,德军司令部就决定将2个装甲师所属装甲团内全部剩余坦克和炮兵团的“熊蜂”式自行火炮集中起来,组成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统帅堂”装甲群,以便可以随时提供迅速强大的火力支援。因此在12月23-24日夜,这些机动兵力撤离了原先的阵地,乘着夜色渡过多瑙河,进入到城市的西南区--那里正是苏军攻城主力集中的地段。
正当他们的战友在多瑙河东岸战壕中俭朴地庆祝1944年的平安夜之际,“统帅堂”装甲群的士兵们已经投入了西岸的“炼狱”之中。在向布达南区前进的路上,装甲群首先遇到了在特勒克巴林克(Törökbálint)的红军阵地,德国坦克在自行火炮的支援下很快的就将其一一摧毁。随后中午时分,一场大规模的交战在布达厄尔什(Budaörs)以南的山丘上爆发:整个“统帅堂”装甲群在这里和主力敌军迎头相撞!经过几小时的激战后,苏军被迫撤退,身后留下了20辆坦克的残骸和大约1000具尸体。由于这次局部胜利,德国人能够如愿以偿地组织起该地区的防线。
1944年12月在布达厄尔什地区迎战红军坦克部队的“统帅堂”装甲群“豹”式坦克
很快的,新战线的牢固程度就得到了考验:苏军在平安夜当天再次发起强攻,德国人的战壕里到处都在进行着残酷的白刃战,许多地段多次易手。尽管如此,红军最终还是重蹈覆辙。不过胜利者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圣诞节早上,红军集中炮火对“统帅堂”装甲群进行毁灭性轰击,他们咬牙切齿的意识到:面前这群缺弹少粮的德国人正在使自己3天内拿下布达佩斯的愿望逐渐化为乌有。
当天苏军炮兵的炮火不仅仅落在了“统帅堂”装甲群士兵们的头上,还一直蔓延到了整个包围圈内--这也是大战时期最猛烈的炮击之一。一名名叫托普·舒尔茨的德军少尉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天空笼罩着厚厚的烟雾,东面的地平线上升起了成千上万道“礼花”,在黑夜中显得格外耀眼,如果忘记这可怖的战争,这是多么壮丽的景色啊!它们齐齐地穿破夜空,划着美丽的弧线向东岸飘去,可惜这不是节日的烟火,而是俄国人的“斯大林管风琴”!(这是德军给苏军喀秋莎火箭炮取的外号)佩斯顿时陷入一片火光之中,血红的色彩映亮了阴沉的夜空……”德国人的圣诞节就笼罩在这片翻天覆地、浓烟滚滚的致命烈炎中,对于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们来说,接下来的事情已无须置疑:俄国人准备对匈牙利人的首都发动最后总攻了!
在战火中四处逃散的市民们
布达地区的情况一度十分危急:在圣诞节中午,苏军的装甲侦察部队经布达山渗透进入了宁静的城堡区。匈牙利警察首先发出警报,布达地区的匈牙利人顿时一片大乱,雅诺斯(St. János)医院附近布达佩斯大学突击营一连未经训练的学生们在匆忙混战中奇迹般止住了苏军最初的试探性进攻。驻守在多瑙河以东20公里处维切什的党卫军第8骑兵师在接到紧急命令后,马上停止了他们的圣诞节庆祝活动,火速赶往西区市郊。在几小时内,他们就搭乘卡车驰过多瑙河上的大桥,占据了布达区的阵地。这些风驰电掣般的变动促使小规模的遭遇战逐步升级,双方将越来越多的军人投入到血腥的战场中去。
最初的战斗在相邻的房屋、山岗和大道间四处爆发,双方都在尽可能的力争上风,由于没有足够的兵力展开象布达佩斯城外那样的突袭战,苏军只能一寸一寸地强攻。德国和匈牙利军队拼尽全力才勉强阻止苏军占领全部布达区重要高地的企图,保住部署在多瑙河东岸佩斯低地的轴心国部队不会腹背受敌。苏军的“假日攻势”拆散了许多普通的家庭:他们抓获了众多正在城外进行圣诞节粮食采购的布达佩斯居民。而当布达佩斯内区居民通过仍然运作的电话线,接到布达西区内的亲人或是朋友打来的电话,得知那里已经被占领时,个个大惊失色:他们根本没想到“可怕的俄国熊”已经包围并突进了这座城市。正在紧急集合的德国士兵们惊讶地看到许多平民都不顾一切的要求搭车,试图回到正在垂死的布达佩斯:一辆德国军用邮件卡车捎带了一位年轻的妇女,当时她正在比奇凯采购食物,就当卡车在黄昏时分抵近首都的时候,德国人和那名妇女都目睹了眼前的不详之兆:将整个正在暗淡天空点亮的炮火火光--这预示着俄国人已经不远了。
当红军在西面的突破被阻之后,他们马上将矛头转向布达佩斯盆地的东区,北区和南区。12月26日,正当“统帅堂”装甲师牢牢坚守自己的阵地时,在他们东北面的第13“统帅堂”装甲师防线上通往Mogyorád以南的地段已被击穿。经过几乎2天2夜的血战,红军的攻势才于12月28日暂时被阻止。为了尽快的占领布达佩斯,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斯大林的许可下,于12月29日向德国-匈牙利守军劝降,并派出2名军官—伊利雅·阿达纳舍维奇·奥斯达本科上尉(Kapitan Ilja Afanaszjevics Osztapenko) 和米克罗斯·斯坦梅茨上尉(Kapitan Miklos Steinmetz)分别前往布达和佩斯递交最后通牒。但是两人的命运都很不幸:斯坦梅茨的吉普车在接近德军防线时不幸碰上地雷,车毁人亡。奥斯达本科虽然将通牒递给了守军,但是在回程途中穿越一片无人地带遭到迫击炮炮击,当场被弹片击中身亡。当天苏联新闻机构--塔斯社(Tass)向全世界对该事件发表评论,将其称为“法西斯匪徒犯下的一次严重战争罪行”。 而守军也很快给予的回复:“拒绝投降!”
战后,被俘的德国“统帅堂”装甲师所属炮兵团第1营营长埃里克·克莱恩上尉被苏联军事法庭指控“故意指使谋杀” 奥斯达本科上尉,尽管在身体状况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极力否认这一指控,但最终还是在1945年被判罪名成立,入狱25年。克莱恩后于1953年被证明无罪而被释放,并由苏联军法署署长亲自为其恢复名誉。
苏军递交给布达佩斯要塞守军的最后通牒书
由苏联塔斯社公布的“暴行现场”图片:被炸死的苏军军使米克罗斯·斯坦梅茨上尉,周围布满残骸。--其实这是一副伪造的照片,图中的“死者”是由一位名叫雅诺·吉姆(Jeno Kim)的电影厂外景道具主管装扮的。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破绽--他腿上穿的棉裤是士兵式样的。
战火随即在29日再次重燃: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苏联步兵摧毁了匈牙利部队最后仅存的一点战斗力,成功撕开了在北部小镇恰姆尔(Csömör)的防线。现在,他们终于开辟了一条进入布达佩斯的主要通道。德军马上意识到所面临的危险性,经过几小时的拼死反击,红军的势头终于被抑制,短暂的危机暂时平息。但是从长远来看,德国人也不得不被迫后撤,紧缩防御圈。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