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99|回复: 3

美术馆 狂走的星期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6 06: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上班的星期六早上居然还是6点半就醒了,郁闷。躺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再睡着的意思,干脆起来了。到了八点半正打算给马丁打电话呢,他倒是打过来了,说是他的猫病了,说了半天,我也没都听清楚,大概是说他要联系一下医院怎么怎么的,过一会儿再打过来。过了十几分钟他打过来说周一再送猫去医院什么的,于是计划照旧,约了10点他在downtown的天车站等我。

先去周师傅那儿把我的老爷车扔给他换皮带,自从开了车,时不时就要去他那里修这修那,我知道的大部分关于车的知识都是从修车来的。今天修这个,明天换那个,总算是扫了不少盲,银子也花了不少,不过雄心壮志想把这老车子发挥余热到后年再甩了它。
downtown,时间正好,上来没看见他的车,怕说的不是一个地方,正想到周围看看呢,看见一辆红色的车子开过来,正是他,还挺准时。我们有半年多没联系了,上次还是去年,那个时候他想学写中文,来帮助他学日语,因为他的女朋友是日本人,后来各自忙忙碌碌的,没再联络。

按照说好的计划是去吃早饭,10点的早饭我还很少吃,呵呵。找了一个停车位,他投了2块钱进去,居然没反应,被黑了2块。战战兢兢得投进去1块钱,总算有了反应,于是又投了1块,80分钟。跟着去他说的那个地方,走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是不是还记得停车在哪儿,嘿嘿,那可是我的弱项,何况是他开的车,根本不记得。

沿着公司旁边的海岸往东走了一会儿,往前面望过去,似乎看不见附近哪里有餐馆,问他餐馆的名字,他说叫LIFT,哈,这个我知道,原来跟同事跑步的时候经过过,那个是在西边,于是掉头往回走,好在天气还好,在海边走走也是很爽。

聊起来,他原来是学工程的,后来做了计算机,八几年的时候觉得美国的工作的报酬会比加拿大多百分之35,于是就去了美国,去了有18年,去年的时候才回来。问他觉得美国和加拿大有什么大的区别. 说美国人比这里的人感觉都忙,忙着挣钱,美国人开车比较随便,一般都不让人,打转弯灯的人也很少,警察也不怎么管,警察只是比较关心抢劫枪杀之类的严重的事情。

他在美国几个城市都工作过,问他喜欢哪个,说喜欢纽约,觉得温哥华太安静了,他会喜欢象东京这样的城市,原来也考虑过去那里。总而言之,是喜欢那种热闹的城市的,跟他说起上海,说他应该会喜欢。

我的记性还不错,LIFT就是在去史丹利公园的路上,里面一个人没有,没有早餐供应嘿,拉了拉门都锁着呢,出来一个服务员,说11点才开始午餐,时间还早,于是想继续遛达,然后把他的车停到我的那个停车位去再回来吃饭。于是,想不起来停哪儿了,我是一点儿都不记得了,他还凭着记忆找。说起来上次他跟他女朋友停车也是找不到了,两个人找了1个半小时才找到,沮丧得不行。绕了n多弯路之后总算想起来来的时候走的是哪条路,于是沿着走下去,找到了。

停车回来回到餐厅,已经开门了。餐厅的位置就在海边,能看到海边的景色和对面的史丹利公园。说起他的女朋友,他说觉得日本人跟别的国家的亚洲人都很不一样,他们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思。说他们两个一开始的时候,他都要神经了,因为女朋友不说她的感受,你也看不出来她心里的变化。感觉即使是她的心里有些想法,或者有很多的想法,或者很大的变化,但是从脸上是看不出来的,至少他是看不出来的。

这一点,我原来也知道一点,但是从来没有从认识日本人的人那里听说过。我一个日本人也不认识,公司里面也没有。他说,也许日本人之间即使口头上不表达任何意思,他们之间根据细微的脸部变化和肢体语言还是能够了解互相的反应,但是对于他,就是完全没反应。

我问他对中国人,韩国人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人觉得如何,他说,觉得其他亚洲国家的人都比日本人要放得开,而且比较西化。至于他原来在美国接触的中国人都比较西化。我是第一次听西方人说中国人比较西化,质疑,他说或许是因为他接触到的中国人都是在国外的,所以也许跟大部分中国人并不一样。也许吧,也许是个原因

吃完了出发去美术馆,路上继续说起日本,说日本除了象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其他地方西方人都很少,日本在二战前也没有被别的国家侵略过,所以从人的层面上说比较封闭,那里的人接触西方人的机会也很少。说起来北京和上海有很多西方人,尤其是上海,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人很多,现在老外也喜欢去那里。他突然问我说,如果他去上海的话,如果在街上看见女生跟人家搭话,约人家,是不是会吓着人家。那是,我问他难道在北美这很是个很普遍的情况吗?他居然说是,哈!我有点不信。另外咖啡馆里面也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

美术馆今天是有加拿大著名建筑师AutherErickson的作品展,买的票是可以看所有馆里面的展览,不过今天因为施工还是什么原因,一层的展览不能看。先去了二层的建筑展。每个项目都有大幅的总平面在墙上,另外还有项目的照片/模型和一些草图。一边看,他时不时问我喜不喜欢某个项目,说实在的,很多建筑都是处于中间的状态,尤其是看展览,更是有局限性,因为不能感觉实际上建筑的空间,而是某个拍摄的角度,也许甚至是平时不能看到的角度。也许有一些东西你能说我不喜欢,有些说很喜欢,而大多数,我觉得都不好说,加之你并不很了解设计的想法,各种典故和设计的背景。加之,建筑实在是客观的东西,不是1加1等于2,错和对的关系,总有人说喜欢或者不喜欢。

除了项目的展览之外,还有些文献资料和他的生平介绍,一个展柜里有一些他原来读过的书,居然还看见一本基础汉语和一张写满繁体中文的纸。展厅的一个部分有几个带耳机的电视,播放一些建筑师的访谈节目,坐下来看了一会儿。讲到他原来是想当画家的,后来转学了建筑,在McGill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曾经有一笔奖学金可以用来去赖特那里继续学习工作或者去其他国家游历,他最后选择了后者,他的想法是能够看看各个国家的建筑。奇怪的是,我们看的这个电视还是放的建筑师的访谈,旁边的一个电视似乎一直在放一部电影,里面还有莎朗斯通。奇怪得很。

看的中间碰见了公司的两个同事,我有点糊涂是不是一定互相介绍他们,正犹豫呢,公司的史蒂夫先问我们是不是一起来的,然后和马顶自己互相介绍了一下,我倒是想介绍马丁给另外一个女同事呢,她的名字我都不记得,因为从来没有一起工作过,凑合让他们互相介绍了。回头问马丁,是不是必须互相介绍一下,他说是,要不然他会觉得有点尴尬,嘿嘿,好在他好说话,应该不会计较我,反正下次就知道了。

看建筑展览花了大部分的时间,然后上楼去看First Nation主题的一些展览。大部分是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表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另外一些是关于图腾的绘画作品。马丁问我说去没去过UBC的人类学博物馆,说那里你看个够,一会儿就烦了,到处是图腾。不过那个博物馆是AtherErickson设计的,那个建筑我很喜欢,什么时候去看一看。

继续上楼去看,最后的展览是一种工场成品化的建筑,省钱省时,就是从外面看不是很好看,里面倒是还不错。有点意思,不过意思不大,也不是特别新的东西,很快看完。还是建筑展览比较有看头,不是那种一眼看穿的感觉。

出门来,看见美术馆的礼品店,又去小逛,我倒没想买什么,就想看看有没有明信片,发现了一张不错的,买了打算寄给谁。马丁指给我看一个女性人形的蜡烛,蜡烛的芯在头顶和两个乳房上,笑S...

出来,同志说累了,要补充糖,问他,告诉我说北美的人大都喜欢糖。找到一家星巴克,各自要了东西,坐在大玻璃前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东扯西聊,说起同性恋来,说美国也只是有几个比较接受同性恋的城市这种人口比较多,象洛山基,他说温哥华也很多,说在路上就能看出来,我奇怪他怎么能看出来,他说是凭声音和身体语言。温哥华因为它的气候和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所以很多同性恋移居到这里来。他问起在中国是不是同性恋不那么被社会接受,我有点说不上来,也许被人接受吧,不过总不会象北美那么被接受,还是会有些人会说三说四吧,我这么想。

打算回家了,我可是累了,腿酸了不说,英文说了一天,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自己都有点听不下去了,打道回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3: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00: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美术馆 狂走的星期六

兔子了不起。佩服啊!

稀里哗啦就是一大篇,平铺直叙就象听你本人在絮絮叨叨(好像是贬义词?),很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美术馆 狂走的星期六

Post by 一杯清茶;432958
兔子了不起。佩服啊!

稀里哗啦就是一大篇,平铺直叙就象听你本人在絮絮叨叨(好像是贬义词?),很好玩!
倒!絮絮叨叨还了不起的? 晕~~

唉,好久没絮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 15:55 , Processed in 0.13092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