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7-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日志
- 阅读权限
- 100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歼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万九千八百余人,挺进八十至 一百一十公里,前出到三七线附近,解放了汉城,粉碎了美国及仆从国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 阴谋,及守住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次北犯的企图。进一步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
"联合国军"整顿军队准备再战 "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后,全线崩溃,被迫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转入防御。美国政府对战争失败责任问题互相攻讦,对是否坚持朝鲜战争意见分歧。英、法等主要参战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但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出发,决意坚持侵朝战争。12月14日,美国与英国磋商后,操纵联合国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鼓吹先停火后谈判,企图争取时间,重整军队,准备再战。16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决定扩大征兵计划,加紧军工生产,增强军事力量。
12月26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M.B.李奇微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他一上任就表示一旦实力允许便立即恢复攻势。2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电令"联合国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以保存"联合国军"力量为主,进行逐次防御作战。31日,李奇微命令其部队防卫一条从临津江到"三八线"的总战线,如被迫放弃阵地,则有秩序地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为此?quot;联合国军"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正面和60余公里纵深内,组成两道基本防线:第一道西起临津江口,经汶山里沿"三八线"至东海岸的襄阳;第二道西起高阳,经议政府、加平、春川、自隐里至东海岸的冬德里。此外,在第二道防线至北纬37°线之间,还准备了三道机动防线。其部署特点是:置南朝鲜军于第一线,美、英军于第二线,并大部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随时准备撤退。此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为34万余人,基本防线的兵力为13个师另3个旅约20余万人。此外,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在大田、大邱、釜山地区整顿,并转归美军第8集团军统一指挥。
中朝人民军队决定越过"三八线"作战 在"联合国军"向"三八线"败退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12月13日致电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难,协同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他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据此,彭德怀决心集中志愿军6个军实施进攻,在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突破"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阵地防线,寻机歼敌,尔后再进行休整,准备春季攻势。根据"联合国军"转入防御后战线缩短、兵力集中的情况,确定此次作战采取"稳进"的方针,首先集中兵力歼灭临津江东岸迄北汉江西岸地区第一线南朝鲜军,如发展顺利即相机占领汉城,如发展不顺利即适时收兵。此时,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部队有31万余人,其部署是:以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并加强炮兵6个团组成志愿军右纵队,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在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向东豆川、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分别从两翼向七峰山、仙岩里迂回,断敌退路,歼灭当面南朝鲜军第6、第1师,得手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胜利。以志愿军第42、第66军并加强炮兵1个团组成志愿军左纵队,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指挥,在永平(不含)至马坪里地段突破,分别向中板里、济宁里方向实施突击,以主力歼灭南朝鲜军第2师一部,得手后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扩张战果,切断汉城、春川间的交通;另以1个师向春川以北佯攻,牵制南朝鲜军第5师,策应人民军第2、第5军团南进。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于东场里以东向汶山方向佯攻,配合志愿军右纵队作战,并保障其右翼安全;第2军团(欠2个团)、第5军团1个师,于战役发起前越过"三八线",在洪川东南隐蔽集结,准备配合正面进攻;第5军团主力和第2军团2个团由杨口、麟蹄间突入,向洪川方向进攻,配合志愿军左纵队作战。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志愿军各部队从180公里外向作战地区隐蔽开进,主力在战役发起前一周开始秘密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同时,将战役发起时间选在1950年除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