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11|回复: 0

俄罗斯要打造新反美军事同盟 应对威胁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6 0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与俄罗斯人的对抗从未停止。如果说苏联和东欧剧变宣告冷战结束,那么俄罗斯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新崛起,则标明两国关系全面进入 “冷和平”时期。

如果用足球来形容这场新的对抗,俄罗斯此前明显处于守强攻弱之势,而在2004和2005年两个“赛季”里,美国更是连续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赛场”完胜。但是2006新“赛季”伊始,俄罗斯一改往日被动防守的战略战术全面出击——在先后对乌格两国亲西方政权发起“天然气战争”之后,又向美欧发出明确警告,公开宣布可能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很受伤:威胁退出《欧洲常规力量限制》条约

1月23日,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始对俄罗斯的这个北高加索邻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按照日程安排,伊万诺夫将同阿塞拜疆国家、政府以及军队领导人举行一系列会谈,讨论加强两国在军事和国际反恐领域的合作等重要议题;同时还将前往俄军租用的加巴拉导弹预警雷达站,对俄军官兵的战备水平进行检验。访阿结束之后,伊万诺夫还将访问亚美尼亚。

刚刚抵达巴库,伊万诺夫就发表了几项重大声明,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向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发出警告,称不排除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可能性。

俄新社24日报道指出,伊万诺夫当天强调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遵守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相关的协议,这一点与某些虽然签署、但却并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完全不同。”但他接着说到:“暂时我们还会遵守有关侧翼军事力量配置的限制规定,但是以后就只能走着瞧了。”

按照伊万诺夫的话说,那些国家只签署却不批准条约,在自己不履行相关承诺的同时,还经常指责俄罗斯武装这个或者那个国家,这种做法让俄罗斯方面感到难过。

★要自强:巩固在北高加索的军事存在

1990年,北约与华约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确定了各国在欧洲部署军用飞机、坦克等重型常规武器的最高限量和位置。1999年,有关各方为适应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局势变化修订了条约,对在有关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和部署武器问题做出了新的详细规定。

2004年7月19日,普京总统签署有关批准《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法案,俄最终完成了条约批准程序。

然而令俄方深感不满的是,波罗的海三国等新加入北约的前苏东国家以种种理由拒绝签约,使北约有可能在其领土上不受限制地部署军队、建立基地。尽管北约一再保证,不会在俄周边建立新的军事基地,但是美国与北约的相关行动却不能不让俄产生陷入北约军事基地包围的担心。伊万诺夫的讲话显然就是对此而言的。

在对北约提出批评、威胁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同时,伊万诺夫当天还表示,随着驻格鲁吉亚俄军基地撤出日期的邻近,俄将把相关的武器装备转移到俄罗斯在亚美尼亚境内的第102军事基地。他强调说,这些装备没有转交给亚方,它们过去是、将来还是俄罗斯的财产。

与此同时,伊万诺夫还强调说,将平衡地向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提供军事装备。1月24日,伊万诺夫在巴库表示,俄罗斯可能以组建多国部队的形式,向阿亚两国争议的纳卡地区派驻维和部队。

这一切表明,俄罗斯正有步骤地逐步恢复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

★共携手:联合反美力量组建地区军事同盟

在加强北高加索地区军事存在的同时,俄罗斯积极联合里海沿岸国家,准备组建一个新的地区军事组织。

伊万诺夫在巴库发表声明说,俄罗斯将联合其余四个里海沿岸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组建一个地区性的联合强力机构,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同时应对其他各种威胁与挑战。

俄罗斯国防部长强调,这个新的军事机构可能类似于乌克兰、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六国组成的“黑海海军合作集团”,其组成包括各成员国国防部下属的军队以及边防、特工人员。他们的任务是:消除里海地区存在的各种威胁和挑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防止盗渔行为,确保环境安全。

据伊万诺夫介绍,五国外交、国防部、边防局的代表正在俄外交部的组织下,齐聚莫斯科商讨相关问题。

引人注意的是,除了阿塞拜疆与美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之外,其他几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排斥。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此举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地区安全,实则是希望借此阻止外来势力对里海的渗透。

★猛出击:俄罗斯全面回应美欧“进攻”

普京总统刚刚入主克里姆林宫时,俄罗斯曾经一度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曾一度进入“蜜月期”。然而,随着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行动的展开,美俄、欧俄关系再次跌入低谷。

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以及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爆发,更让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降至最低点;在前苏联地区的接连失利令俄罗斯朝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其他诸多因素的结合无疑也影响到了普京总统的威望,令他的民众支持率一降再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经过一年的调整、稳住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阵地之后,2005-2006岁末年初,俄罗斯一改被动挨打的局面,在多条战线上同时出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战果——在乌克兰,“天然气大战”引发了各派政治力量的新对抗,并且很可能对今年3月的议会选举造成影响;在格鲁吉亚,两起天然气爆炸、一起高压输电线事故,让这个弹丸之国经历了缺气少电的阵痛。

正如有关专家评论的那样,战略空间急剧萎缩让俄罗斯操起能源武器,奋起反击。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大战,还是政治大战,是美俄两国对于“****”的攻防战。显然,俄罗斯对乌格两国暂时“断气”,将起到敲山震虎的功效。在经济和能源对俄依赖的独联体国家,无论什么政治力量当权,都不得不慎重审视对俄关系。

对于阿塞拜疆,俄罗斯则是软硬兼施,一方面努力重建受到纳卡冲突影响的两国关系,一方面将驻格军事基地转移至亚美尼亚境内,让有意与允许美国军队进入的巴库当局,在做出相关决定时有所顾忌。

应该指出的是,根据俄罗斯权威的“民意”基金会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经历了2005年持续走低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和信任度大幅回升。

调查表明,普京的支持率在去年曾一度徘徊在41-42%,并且大有不断下滑的趋势;而今年年初,这一数字明显回升,再次达了50%。与此同时,31%的受访者认为,普京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政治家,超过了上一年度的25-27%。

分析家认为,支持率回升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普京多次宣布不会再次参选,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政策因素,而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猛烈回击,在让俄罗斯人感受到久未感受过的大国自豪感的同时,无为普京赢回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6 11:14 , Processed in 0.21392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