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楼主: 小拉拉1984

[移民感悟] 儿子诊断轻度自闭症,想移民加拿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3:2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isy13_fri 发表于 2015-11-3 17:31
其次评估自己的能力在异地他乡,在最坏的情况下能过的多好?对孩子的终究影响可能有那么正面吗?钱,英语水 ...

嗯,因为孩子的特殊,所以如果决定了我就没有退路了,我必须了解很清楚,有把握才去行动,不想浪费孩子宝贵的康复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拉拉1984 发表于 2015-11-3 23:23
嗯,因为孩子的特殊,所以如果决定了我就没有退路了,我必须了解很清楚,有把握才去行动,不想浪费孩子宝 ...

不好意思昨天忙没写完就先发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这么做,作为我个人说心里话是很能理解和支持的。当然,也像楼上一些朋友说的,这不是一件冲动能做的事。尤其我们不完全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我自私些,也有相当部分原因是为自己)。所以不论这个愿望能否实现,我们能做的是为孩子尽量的多做客观理智的打算。比如,孩子一出生时我就开始了买寿险的计划。孩子他爸身体不太好,也有些颓废,我要求他至少要定个目标,保存自己再活十年,保险也是买到了那时。因为十年后孩子18了可以独立,即使我们死了也能给他留下些基本生活费,支撑完他读过大学。剩下的生命就是我们自己的了,继续活着就是赚来的。

然而做这些事情不是为悲情,是确实我们需要做的事。这是不论我们以后在哪个地方,都首先可以满足的安排。你夫妻两个工作都不错,我个人觉得如果不忌讳的话,是可以考虑下这个建议的。

其次,移民现在据说比原来难了,但是也许会有新的希望,新党上台不知道会不会更改移民政策?以及如果这招不行,要读书移民的话你们现有的资金能够维持几年的生活吗,要知道经济的压力对人的心态改变是很大的,尤其在所有一切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而你们还有个孩子需要比常人更多的时间陪伴,这是首先不能忘的问题。

所以,如果能做计划的同时保持一份更平常的心,也许未来的不经意收获真会更大些。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在移民路上努力,雅思考了七八回,先是欧美到处申请PhD拿不到奖学金,最后选择加拿大。中间有过极度低落的时刻,现在都过来了。我也一直相信,不止是我们,每一个想移民的人多少都又自己的故事。但是坚持下来的也好,中间离去的也罢,人生都在继续着。而且你这么年轻,从现在开始准备努力,机缘总会在某处等着你们的。重要的是自己真的要做准备,而且是理智的。有条理的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5-10-23 14:30
楼主,说句实话,我不赞同你移民,原因有下:
1.自闭症儿童需要陪伴,引导,呵护,但你带他突然去一个完全 ...

我觉得楼主可以多看看这位同学的留言!赞同她说的第一点。正常小朋友4岁学龄儿童的过来大部分上幼儿园都会哭得很厉害,别说你孩子还有自闭症倾向。这边环境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5-10-23 14:30
楼主,说句实话,我不赞同你移民,原因有下:
1.自闭症儿童需要陪伴,引导,呵护,但你带他突然去一个完全 ...

我觉得楼主可以多看看这位同学的留言!赞同她说的第一点。正常小朋友4岁学龄儿童的过来大部分上幼儿园都会哭得很厉害,别说你孩子还有自闭症倾向。这边环境包容,不用担心,但小孩自身我觉得需要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4 13: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PPs should be vigilant in their assessment of all paediatric age groups for the
presence of possible delay in development, including cognitive, social, speech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neur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function in children (e.g.,
cerebral palsy, autism, trisomy 21, etc).
体检会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4 13: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体检时一定要训练和医生配合,医生会和孩子交流,不要被医生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6: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ang9602 发表于 2015-12-4 13:58
所以体检时一定要训练和医生配合,医生会和孩子交流,不要被医生看出来。 ...

谢谢您的提醒^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0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daisy13_fri 发表于 2015-11-4 13:17
不好意思昨天忙没写完就先发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这么做,作为我个人说心里话是很能理解和支持的。当 ...

这个同学写的好悲情啊,现在移民成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07: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xcessive demand on social services Section R1 defines “social services” as any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home care, specialized residence and residential services,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social and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personal support services and the provision of devices related to those services,  that are intended to assist a person in functioning physically, emotionally, socially, psychologically or vocationally; and for which the majority of the funding, including funding that provides direct or indirect financial support to an assisted person, is contributed by governments, either directly or through publicly-funded agencies. In light of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 in Hilewitz v. Canada (M.C.I.); De Jong v. Canada (M.C.I.) 2005 SCC 57, and subsequently the Federal Court of Appeal decision in Colaco v. Canada (M.C.I.) 2007 FCA 282, CIC officers must consider all evidence presented by an applicant,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of inadmissibility due to excessive demand on social services. The judgments apply to all categories of immigrants.  In Hilewitz and De Jong, the Supreme Court determined that all applicants are entitled to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bable demand their disability or impairment might place on social services. The applicant is required to provide the officer with information of sufficient quality and detail to permit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bable need for social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nt may provide evidence of ability and intent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act on Canadian social services, and this would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 making a decis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07: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xcessive demand on social services Section R1 defines “social services” as any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home care, specialized residence and residential services,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social and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personal support services and the provision of devices related to those services,  that are intended to assist a person in functioning physically, emotionally, socially, psychologically or vocationally; and for which the majority of the funding, including funding that provides direct or indirect financial support to an assisted person, is contributed by governments, either directly or through publicly-funded agencies. In light of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 in Hilewitz v. Canada (M.C.I.); De Jong v. Canada (M.C.I.) 2005 SCC 57, and subsequently the Federal Court of Appeal decision in Colaco v. Canada (M.C.I.) 2007 FCA 282, CIC officers must consider all evidence presented by an applicant,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of inadmissibility due to excessive demand on social services. The judgments apply to all categories of immigrants.  In Hilewitz and De Jong, the Supreme Court determined that all applicants are entitled to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bable demand their disability or impairment might place on social services. The applicant is required to provide the officer with information of sufficient quality and detail to permit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bable need for social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nt may provide evidence of ability and intent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act on Canadian social services, and this would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 making a decis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6:5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移民加拿大了,我有个亲戚也想办加拿大移民,他有一个轻度自闭症的孩子,也希望通过体检。联邦法院有好几个判决,都是拒绝了轻度发育迟滞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7:1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c-csc.lexum.com/scc-csc/scc-csc/en/item/2291/index.d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06:4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c-csc.lexum.com/scc-csc/scc-csc/en/item/2291/index.d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2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ang9602 发表于 2015-12-5 16:51
我已经移民加拿大了,我有个亲戚也想办加拿大移民,他有一个轻度自闭症的孩子,也希望通过体检。联邦法院有 ...

那你还算幸运的,生米煮成了熟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_xiao 发表于 2015-12-5 06:01
这个同学写的好悲情啊,现在移民成功没有?

没有,还在国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1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ang9602 发表于 2015-12-5 16:51
我已经移民加拿大了,我有个亲戚也想办加拿大移民,他有一个轻度自闭症的孩子,也希望通过体检。联邦法院有 ...

现在体检了没有?我知道澳洲有这样的案例,后来还是孩子父母赢了。可否跟你亲戚交流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2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时间抛开了移民的想法,全心全意放在训练孩子上,但今天听到的一件事让我整天都很难受。今天,同事说她儿子一年级,班里有个同学上课走来走去,经常打人,然后老师把上课视频拍下来给其他学生家长看,叫其他家长写信把他赶走。 听了我第一反应就觉得那个孩子是自闭症的,但不管他有多么不对,也不能联合家长把他赶走啊?老师可以跟家长沟通啊!以后孩子如果还能在那个班,叫他怎么面对这些同学?报纸上这样的事情见多了,想不到身边也发生了……这是一所省重点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3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肯定这件事以后会不会发生在我孩子身上,我会尽力教育好,本来这件事,家长有错,孩子还没上学的能力,还有行为问题,不应该带他上学,应该先训练好;学校老师更错,这样孩子心里会有多大的阴影?他是特殊儿童,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像流水线上的产品,肯定会有瑕疵品,但这个瑕疵品是一个孩子,难道把他像次品一样扔掉吗?!我很气愤,但也很无奈和伤心……我从来不相信国外月亮比国内圆,但,起码人的生命在国外能得到尊重……国内经常说的和谐社会,连人都得不到尊重,如何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2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自古以来的进化史就是以牺牲个体让整体进步或存活的,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中国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就是悲剧,国外有立法保证孩子都能进正常学校,高功能都能跟班就读,国内文明程度还差太远,经济基础决定了,想比别人快就要不择手段,雾霾就是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1 05: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您好,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孩子,但因为在国内一基金会从事的是支持自闭症家庭相关工作,接触过很多孩子和父母,也更了解目前国内国家对自闭症的支持有限,大多数康复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成年后的孩子们何去何从,更是头疼的难题,非常能理解您想通过移民为孩子铺路,改善成长环境,但楼上有些朋友劝阻不要移民也有道理,需要评估很多,要花很多时间准备,即使移民成功,还要考虑很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好心态?如果不如所愿呢?如果因为筹备而错过了孩子的康复黄金时段呢?
相比其他家庭,您的孩子属于轻度,今后融入社会要比其他重度的孩子要好很多,但需要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支持孩子们的同时,更希望家长能调整心态,自己先学会接纳,也学会科学的配合支持康复治疗,残酷的现实是孩子不可能完全康复,他们有自己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以不管您换了什么样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可能还是一样的。
国内目前针对儿童的支持力度和环境比成人还是要好很多,建议您除了调整心态,也要学习如何在家去配合康复训练,6岁以前真的非常重要,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时段,所以不建议您目前这阶段花太多时间筹备移民,但如果您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应付的了,就自己再衡量考虑吧!
另外不知道您在什么城市,如果有需要的话,可联系我,我看看是否能推荐一些机构资源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1-26 10:42 , Processed in 0.14714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