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查看: 6234|回复: 9

[城市感觉] 澳大利亚警方处理劫持人质事件的手段看不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2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一直看凤凰的直播。先前共有5个人质逃出,说明通道是有的。
有劫匪的半身照,说明阻击步枪可以瞄准他。
有谈判专家和他沟通,说明此时劫匪不能同时顾及四面八方。
咖啡馆有边门和正门,有操作间,也许还有后门。
现场不远处就有观众,说明警方完全排除了劫匪在现场安置有重磅炸弹的可能。
至少开始人质都在临街的大厅,有人质被迫趴伏玻璃窗,新闻说劫匪希望他们遮挡警察视线,说明劫匪暴露在警察视野里。
劫匪只有一个。
那么,为什么不用数只阻击步枪齐射,打烂他的四肢?为什么不用警察潜入的办法去解决劫匪?为什么在数名人质逃出、有枪击声后才爆发密集的射击声,而且有警察在门外用冲锋枪连射,好像是做突然还击?为什么没有采用任何新式的反恐武器,比如让所有人瞬间丧失知觉的高爆弹等?这个对人质有伤害,但总比死人好。没有采用,就说明警方的监视不够,没有准确的预测,说明最后是失控的。对峙16个小时,此时劫匪应该感到疲劳,中间还应该上厕所,至少也得有当众掏鸡鸡之举,此时警察有何预案?
唉。tori johnson和katrina dwason是伟大的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21:1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om挺有研究的,很专业的分析和疑问。

点评

出逃人质应该带出很多信息。没有人化妆成刚出逃的人质的样子进去吗?从这里全面突破?咱俩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16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FCH 发表于 2014-12-16 21:11
Tom挺有研究的,很专业的分析和疑问。

出逃人质应该带出很多信息。没有人化妆成刚出逃的人质的样子进去吗?从这里全面突破?咱俩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21:4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老进去,我掩护。

点评

我要出场,穿上那双JB Goodhue钢底鞋,拎把20响,举个锅盖,直接踢开大门进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16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FCH 发表于 2014-12-16 21:45
您老进去,我掩护。

我要出场,穿上那双JB Goodhue钢底鞋,拎把20响,举个锅盖,直接踢开大门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人掩护是孙子。就那么一个傻逼,踢死他,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也没有提及为什么突然要在晚上以这种形式结束该事件。估计是几次人质出逃已让劫持者情绪无法控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3:0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4: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刑侦专家分析了,觉得他们处理得挺好的。
tori johnson和katrina dwason有点遗憾,不知道现场发生了什么,Tori应该是有点孤单英雄的意思,可惜他没有任何专业能力,导致躲抢失败。Katrina的死不知道和tori有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匪徒没有留下活口还死了俩无辜,“处理得挺好的”?哪家媒体报道的?
这事如发生在菲律宾,媒体早吵翻天了。
律师的名字我拼错了,抱歉,是dawson。

转今天的一篇文章:
警方强攻致人质伤亡 澳大利亚"不完美救援"留疑问

据报道,当地时间16日凌晨2时10分,警察冲入悉尼马丁广场发生人质劫持事件的咖啡馆,与劫持者交火,造成包括劫匪在内的3人死亡、4人受伤。持续近17小时的解救行动造成人质伤亡,澳警方的行动方式也引发了外媒关注。

  澳总理阿博特事后坦言,澳大利亚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坦白讲,我们会彻底反思这次事件,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但这需要时间。”由于有关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而且有警方参与,预计至少要进行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

  疑问一  两名人质命丧谁手?

  当地时间16日凌晨凌晨,当全副武装的特警人员冲入咖啡馆企图救出被劫持的人质时,两名人质和枪手莫尼斯均丧生。

  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披露,两名受害者分别是34岁的咖啡馆经理约翰逊和38岁的女律师多臣。不少悉尼市民纷纷到咖啡馆门外献花,悼念两名受害者,而在悉尼所属的南威尔士州,所有州政府的建筑物也下半旗志哀。

  在16日的记者会上,南威尔士州副警察总长伯恩不肯说明两名受害者是否被枪手打死,也不愿证实有媒体报道说,咖啡馆经理约翰逊是在与枪手搏斗时被打死的说法。

  伯恩还表示,“由于正在进行调查,因此不能就事件讲太多”,但她表示“每一位人质都表现得很勇敢”。另外,南威尔士州警方发表声明表示,在行动中脸部受伤的一名警员已经出院,而其余3名中了枪伤的伤者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疑问二  元凶并非恐怖分子?

  与此同时,警方也调查制造劫持人质事件的独行枪手曼·哈隆·莫尼斯的动机。莫尼斯,伊朗出生,现年50岁,事发前,虽然是一名已知的极端主义分子和罪犯,但已获澳大利亚政府给予难民资格而他的作案动机众说纷纭。

  莫尼斯去年被控共谋杀害前妻,今年又被控猥亵与性侵一名悉尼女子。今年10月,他共被控40条猥亵与性侵罪名,包括22项严重性侵罪与14项严重猥亵罪,受害者多达6名女性。认识莫尼斯的人都说他“作风怪异”,据说他去年涉嫌伙同女友(一说现任妻子)刺杀前妻后,还放火烧尸。

  去年为莫尼斯共谋杀妻案辩护的律师康帝提斯表示,自称是教长的莫尼斯“意识形态太强,模糊了他的判断力与客观性”。康帝提斯表示,莫尼斯宣称曾在狱中遭到虐待;康帝提斯也不认为莫尼斯隶属恐怖组织。

  而对政府不满,或许也是莫尼斯犯案动机。他个人网站放了多张死亡的阿拉伯孩子照片,说这些是“美国与澳洲等盟国恐怖主义的证据,是他们空袭的后果”。他怪罪政府夺走“他的孩子”,另也贴了多篇媒体对他出庭的报道。

  疑问三  警方为何突然强攻?

  在警方突入前,咖啡店内总计剩余7人,1名为恐怖分子,其余6人为人质,人质2死3伤的结果是很不幸的。在咖啡店内枪响后,特警方面的表现较为仓促,他们从隐蔽的街角冲向咖啡店突入射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特警队员突入咖啡店后,处于咖啡店外的特警队员依然在向店内投掷什么。

  当有媒体问道,警方是否因为他们看到或听到咖啡馆内发生的情况才决定冲入咖啡馆时,南威尔士州副警察总长伯恩表示:“听到现场几声枪声,于是启动紧急行动计划”。

  据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分析,此次参与人质事件的特警队总共有两支,一支是新南威尔士州当地警察的战术行动单位(TOU),另一支则是澳大利亚联邦警察的专家反应小组(SRU)。在现场视频与图片报道中,TOU特警的臂章较为常见,并未发现SRU的臂章。

  分析

  警方解救行动存五大硬伤

  澳大利亚长期处于和平状态,很少发生类似的伤人事件,日常缺乏实战化的训练在这起严重的恐怖绑架事件中显露了结果。

  谈判无效

  经验积累不足谈判未果

  事发后数小时,澳媒称迅速赶到现场的警察未能与劫匪直接沟通,处于仍在确认作案动机的阶段。劫持事件发生后约5小时,谈判专家终于联系上劫匪。

  澳警方拒绝透露与绑匪谈判的具体内容。当地媒体曾披露,有人质传出信息并告知了电视台,此后他们又将绑匪传来的要求转达给了警方。

  在亡命之徒面前,谈判难度的确很大,而且很难达成效果,不论哪国的谈判专家想让他们低头妥协、放下武器都很难。澳警方在此方面也并没有积累足够经验,所以实际操作上出现长时间谈判、但实际无效的结果。

  策略被动

  按兵不动闻枪响才冲入

  当地时间16日凌晨2点刚过,咖啡馆内突然响起枪声,随后有人质逃离大楼,高举手臂。在外待命的武装警察在发射至少3枚震爆弹后冲入咖啡馆,此后传出一阵密集的枪声。

  反恐专家认为,解救人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何时发动强攻则有两大指标,一个是当劫持者开始动手试图伤害人质的情况下,警方可以采取武力解救;第二个是在警方有万全的准备情况下,可以发动武力解救。

  然而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只有一名劫持者,而发动攻击时间是凌晨2时20分,从时间节点上,这个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导致了2名人质死亡和4人受伤,并不应该出现。

  信息不灵

  长时间对峙人质数目不清

  比较专业的解救行动应该是先确定咖啡馆的环境,包括劫持者与人质的数量、位置,以及家具、门、窗、承重墙和普通墙的情况,然后确定突击计划。对付单个劫持者最好的办法是由狙击手击毙,在狙击不能实施的情况下才组织强攻。

  而媒体则在前后多篇报道中都提到,一直到当晚11点前,诸多细节警方仍不清楚,包括咖啡馆中的人质数目。

  强攻不力

  没有侧翼配合仅一个入口突进

  媒体公布的画面显示,警方在当地时间16日凌晨2时左右听到枪声后选择了强攻,但是迫于此前咖啡馆内响起的枪声,并没有更多的时间配合,多名警察集中从咖啡馆唯一的出入口冲入,现场继而接连出现闪光,可听见连续的枪声。激烈枪战时,警方集中从一个单一入口门口突进,没有从侧翼配合,是否是造成人质伤亡的原因之一,澳警方也尚未给出结果。

  强攻时通常是先投掷震爆弹(又叫震眩弹、震摄弹和盲袭弹),可以产生强光和巨大的爆炸,使劫匪短期内又盲又聋,失去抵抗能力。澳大利亚警方倒也使用了震爆弹,但显然在最后临门一脚的突入中还不够迅猛,导致劫持者有机会还击,或者劫持者没有还手,是警方人员的误伤造成了人质伤亡。

  武器选择

  室内用跳弹容易造成误伤

  从电视画面里看到,担负突击任务的警方人员使用的是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M4卡宾枪。M4使用的是步枪弹,威力很大。在这样的狭小室内,又有多名人质,从电视里可以听到连续枪声,显然是在进行连射。室内射击打在墙上会出现没有规则的跳弹,容易造成误伤。所以外界怀疑人质的伤亡,更可能是警方而不是劫持者造成的,并非全无道理。无论是武器选择,还是射击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http://www.nnnews.net/news/201412/t20141217_133422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5 18:03 , Processed in 0.12161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