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楼主: 蓝风白穗

[移民感悟] 一个沉重的话题,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精华帖。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蓝风白穗 + 7 大家的热心答疑,才是精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风白穗 于 2014-6-7 11:19 编辑
4# 蓝风白穗

首先我的观点的前提是大陆已被“烂物业”搞得2、30年内不可能改好,即便是它被打翻在地。


移民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下一代的未来。在老人和孩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孩子。换个角度想想当我们老了时,是希望看到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在公正、自由的环境内 还是受跟我们年轻时的教育、生活在比那时更恶劣的环境?可以跟老人每天通通电话,经济条件允许多飞回国内看看。其实即便你在国内,你还能天天陪他们吗?


作为我们这个年纪移民的人,无论从多年的朋友圈还是事业,尤其跟来加后面临的工作问题,很难割舍跟中国的感情。无奈土匪党的存在,害得我们不得不离开故土。
小小桥 发表于 2014-6-3 12:43


同意小小桥的观点,无根浮萍也曾分享过类似观点。

小孩子就像小树苗,拔出来换个地方,还能继续茁壮成长;

中年人就像根深叶茂的大树,连根拔起就伤了元气,很难完全恢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10 收起 理由
life007 + 10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33# 西行漫记

每个种族都各有各的思维方式,各有利弊。就像我不能理解我的白人女同事时不时连鞋踩在自己每天都坐的座椅上。


我们新移民的牺牲相对我们上一代还不算啥,我们的牺牲不过是在国内工作那种牛牛的感觉,在这得从头来,而且未来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也有享受:空气、食物、水、人权。


鬼子幸运地生在一直相对自由、公平、民主的社会里,没有什么需要为下一代牺牲的。我们中国人就没这个运气,各种人祸不断地践踏我们,一代只好为下一代奉献(比牺牲积极点),当然每一代也都享受了上一代的奉献带来的利益。
小小桥 发表于 2014-6-3 13:21


我的感觉是,自从有个孩子,观点真的变化很大。


孩子虽然有时调皮捣蛋,让父母付出很多、奉献很多;


但是,孩子们给父母带来的欢乐,足以弥补父母为其所付出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并不欠父母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48# 蓝风白穗
怎么说呢,举个简单例子。


我已经海飘了十多年,在上海有房子,车子,请的起保姆,父母身体尚可,但他们每年愿意呆上海让我们团聚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为什么?同理加拿大他们也是坚决更加不会久呆。


我想他们不来是一定有原因的。我自己的分析如下。
为人父母,子女若不是千万富翁,有病有灾自然要子女相陪,多么的给子女添乱若是子女正在奋斗阶段。
生活的乐趣,若子女工作,孙辈上学,如何度过慢慢长日。
父母在子女面前咬死不来团聚,其实未必是本意,而子女却无力感很强


如何不纠结,我自己的体会是你自己过的好,父母一定会过得好,你勉为其难的回国,父母也会为你操心,反而更加觉得是你的累赘。你父母有咬死要求你回国吗?如果是家财千万的父母,可以理解,否则都会希望你飞的更高更远。。。


其他的,我的建议是,回国长看看(为什么不能常回,经济成本高,还是你奋斗的不够好)不忤逆老人的意思,若有天他们愿意来,帮办签证,买好点的飞机舱位,定顶级旅行团,这么大年纪就奢侈下,又怎样呢?(还是你要奋斗的好)但大多数老人都会为子女心痛钞票。至少我父母是,我花的起这些,他们也要教育我你还年轻挣得动要多为老的时候想想。。。。


我将来也会告诉我的女儿,第一,要自己过得好。第二,中国人讲究薪火相承,你若好,父母的接力棒给你成功了。第三,请尊重我选择在哪里生活,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哪怕我选择安乐死(夸张点~~~~)
Willa_snow 发表于 2014-6-6 16:33

非常感谢您的分析,太精辟了!!!

1、老人不愿意过来,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孤单、太无聊;

2、其实父母坚决不同意过来哪怕只是玩玩,心底里是不想花钱、不想麻烦子女;

3、儿孙在国外过得好,即便老人很想念,他们内心还是会真的很开心的;

4、如果我们回国,并告诉理由是为了陪他们,也许他们真的会更加不安;

5、如果有一天他们愿意过来,一定让他们享受五星级待遇;

6、我也会告诉自己的儿女,开开心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归纳一下,结论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2 收起 理由
liushulin + 5
UncleTom +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理解蓝风的纠结。老人明显是表达了很强烈的想法,让他们陪伴左右,使得蓝风很有心理压力。如果他们年纪很大,身体不好,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觉得来日无多,只求看到子孙在身边,安心。他们不来加拿大,是因为他们 ...
尚竹缘8 发表于 2014-6-7 02:14



尚竹缘所言,与Willa_snow的回复,异曲同工……


感谢朋友们的热心回复,我现在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理解楼主!古语曾说“父母在,不远游”,看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开始越来越像小孩一样眷恋着子女,心里真的很伤感。老人一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哪怕就是在国内,也有很多不想离开自己生活工 ...
dtsusan88 发表于 2014-6-7 04:13



其实父母没有依赖子女,只是情感上的那份不舍,越来越强烈!


30年后,也许我也会有同样的情感迸发。理解万岁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UncleTom +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威版!


我只是无奈抛砖,却引来美玉无限……


再次感谢所有枫情朋友们的热诚与真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16: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之前趁父母还跑得动,已经带父母去澳洲欧洲都玩过了,让他们先多领略,多感受,谈到小孩以后去外面念书他们也都支持。但真的说到要出去,他们不开心了,说让孩子将来出去读大学好了,他们老了没人照顾了怎么办。。。跟他们说将来等我们安顿下来,让双方父母每年各过来住半年,何尝不比国内相聚时间反而多?更亲近?。。。。但他们仍表示难以接受。。。。

评分

参与人数 2财富 +14 收起 理由
UncleTom + 7
蓝风白穗 + 7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让人压抑的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期待更好的解决办法;
姐姐已经出去了,我也在学习英语刷、工作经验,准备技术移民;
前些日子向父母透露了下移民的意愿,没想到遭到了坚决的剧烈的反对,心里很挣扎;但是不想放弃,不想以后的孩子学习生活在如此功利化的社会里,我希望他们将来不会像我们小时候过的那样不快乐(虽然现在的回忆是美好的,但是当时是否快乐只有我们自己了解),同样放不下父母,也许我们这辈子谁都不会欠,但是唯唯会欠父母的,可怜可敬可爱的父母;期待两全其美的方式出现,谢谢大家,期待大家更有建设性的意见!!!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蓝风白穗 + 7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64# 蓝风白穗
平衡父母的情感诉求和我自己的现实能力是需要很大的情商的,在这条路上我也在不断的修炼和学习,呵呵,希望楼主一起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蓝风白穗 + 7 赞同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之前趁父母还跑得动,已经带父母去澳洲欧洲都玩过了,让他们先多领略,多感受,谈到小孩以后去外面念书他们也都支持。但真的说到要出去,他们不开心了,说让孩子将来出去读大学好了,他们老了没人照顾了怎么办。。。跟他们说将来等我们安顿下来,让双方父母每年各过来住半年,何尝不比国内相聚时间反而多?更亲近?。。。。但他们仍表示难以接受。。。。
brilliantsunny 发表于 2014-6-7 16:30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愿意出去领略、感受的……


有些父母希望尽量替子女省钱、省精力,连短途的国内旅游都一口回绝!






让双方父母各过来住半年,从你的角度是相聚时间更多、更亲近;


从父母的角度,那可是去地球另一端啊,完全不同于北上广的分别;


让他们背井离乡,改变生活习惯,他们可能并不会觉得更亲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让人压抑的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期待更好的解决办法;
姐姐已经出去了,我也在学习英语刷、工作经验,准备技术移民;
前些日子向父母透露了下移民的意愿,没想到遭到了坚决的剧烈的反对,心里很挣扎;但是不想放弃,不想以后的孩子学习生活在如此功利化的社会里,我希望他们将来不会像我们小时候过的那样不快乐(虽然现在的回忆是美好的,但是当时是否快乐只有我们自己了解),同样放不下父母,也许我们这辈子谁都不会欠,但是唯唯会欠父母的,可怜可敬可爱的父母;期待两全其美的方式出现,谢谢大家,期待大家更有建设性的意见!!!谢谢!!!
Jenb 发表于 2014-6-7 22:11

我的感觉是,基本上不太可能两全其美的……


【建议】选择华人聚集区生活,并说动父母一起过来。


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温馨依旧;


父母能结识华人朋友,语言也没障碍;


孩子能有个相对更好些的成长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64# 蓝风白穗
平衡父母的情感诉求和我自己的现实能力是需要很大的情商的,在这条路上我也在不断的修炼和学习,呵呵,希望楼主一起分享。
Willa_snow 发表于 2014-6-9 09:19

对情商和智商,都有很高的要求……

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3: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美枫叶 于 2014-6-9 13:08 编辑

想起了一句已经被断章取义N年的老话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朋友2口子移民多年,男方独子,老人每次视频都哭叽叽的说:人老了,没用了,身边连个人都没有,活着有啥意思?————每次这样的视频后,2口子都要商量很久去留的问题,无奈女方主伸,坚决不回流,闹到要离婚的地步。老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再说消极的话了。

一加拿大老师,去中国教英文,在班上提问:妈妈、老婆、儿子都掉水里了,你作为儿子、丈夫、爸爸,你救谁?(只能救一个)于是讨论热烈进行,95%的孩子都说:妈妈含辛茹苦抚养自己,应该孝敬,先救妈妈。也有的说:孩子才3、4岁,未来还很长,先救孩子。。。。。。终于,洋老师发威了:为什么没人救老婆?全班鸦雀无声,静听老师分析理由。老师说:妈妈已经6、70岁,人生的甜酸苦辣都已经尝遍,离去,遗憾是三个人中最小的。孩子,人生还没有开始,再生一个重新来过也不是一个不好选择。而老婆,是经过甜蜜恋爱确定要一生厮守的人,你为什么要放弃?如果你选择救老婆,失去亲人的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平复,你们还可以再生很多孩子,只要你们愿意,然后,完满你们的人生,怎么说也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失去老婆,救了妈妈或者孩子的家庭怎么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我说这个,并不是想说蓝枫你可以做不屑子,而是想要表达东西方在孝顺这个问以上的差异。只有你们过好了,父母才会真的高兴!就像前面说的,如果你们真回去了,孩子是最大的问题,看你们整天问孩子的教育操心,老人也不会开心。

我也是独生子女,理解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3财富 +24 收起 理由
蓝风白穗 + 7 理解万岁!
UncleTom + 7
简单人生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2个列子:1,中国父母会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好而自豪;美国家长为孩子会打球、10岁前生活能自理而叫好。2,中国孩子送父母进老人院是不孝;美国孩子送老人进老人院,周末或节假日去看看是孝顺。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7 收起 理由
蓝风白穗 + 7 文化不同,是这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2个列子:1,中国父母会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好而自豪;美国家长为孩子会打球、10岁前生活能自理而叫好。2,中国孩子送父母进老人院是不孝;美国孩子送老人进老人院,周末或节假日去看看是孝 ...
北美枫叶 发表于 2014-6-9 13:18
想起了一句已经被断章取义N年的老话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朋友2口子移民多年,男方独子,老人每次视频都哭叽叽的说:人老了,没用了,身边连个人都没有,活着有啥意思?————每次这样的视频后,2口子都要商 ...
北美枫叶 发表于 2014-6-9 13:06


不知道,我的思想是否太过于西化???

我最看重的人,很确定,就是自己的另一半;

我不看重孩子成绩,却在乎他们成长的快乐体验;

我也不认为,始终陪在父母身边,就能算是孝顺;

我极其反对,为了所谓的事业,去放弃陪伴家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财富 +5 收起 理由
ourdreampy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 2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ane 于 2014-7-3 23:17 编辑

我们也遇到与你类似的难处。说下我自己的做法:

首先,你要理解老人的这种期待:其一,老人这么依赖你,说明他们心理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年纪大了,不能赚钱了,甚至对生活都力不从心了,对此,他们有着很强的恐惧感。其二,中国人嘛,自古以来的说法就是养儿防老。有些父母在自己对生活还有把握时对儿女是很开明的:任你去飞,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是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基本的生活都力不从心了,自然会期待儿子回来陪在身边。

我就很明确地对老人讲:如果他们真的动不了了,需要我们照顾,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到他们身边,即使孩子还小,需要大人在这边陪伴,我们至少会回去一个人。这样的话就是一颗定心丸。让老人心里有数:孩子还是能指望得上的。然后给他们分析现在的情况:第一他们还没到这个地步,第二孩子现在正是塑造的好时机,不能离开父母。关于他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让他们生活得更舒服一些。比如家务可以找小时工来做。而且我们出去也舍弃了很多,如果就这样回来,不但那些舍弃的白白浪费了,回来工作都是问题,没有钱,拿什么生活?

老人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你把道理和他们讲通了,他就不会再如此的要求你,而且也理解你了。并且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为的是晚些给孩子找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0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的表态很正常,这就是独生子女的难处,但我们除了孝道外同样也看重下一代的发展,我是帮老人办了探亲,有机会再办团聚,老人想回时尽量一起回去一段时间,好在小孩也大了,老人也理解,看来是共同的难题啊。。 ...
emz338 发表于 2014-6-3 07:37
就是接来,老人的医疗也是个问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0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29# 蓝风白穗 就是接来了,老人的医疗也是个大问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09: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活在当下,何必要做牺牲的一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8 19:39 , Processed in 0.3062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