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2 驿路枫情h4
查看: 3909|回复: 4

[移民感悟] 人就是人,什么老外老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08: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就是人,什么老外老中?
(2012-12-02 08:14) [编辑] [删除]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外 社会 杂谈分类: 说东道西

前几天在大排档吃饭,老板是个大连人,问我在北京住哪个区?我说原先一直在朝阳区。他马上斩钉截铁说:“朝阳区我去过,很落后,到处都是城乡结合部!” 我暗自一笑,心想,他可能就去过朝阳的乡下,走马观花一番,于是得出这么个结论。而后又一想:一个中国外地人,到了北京都会以偏概全,那么一个中国人到了欧美旅游数日,岂不更会以偏概全?更何况游客基本只去旅游景点,哪里会深入到当地民居之中体验百姓生活?
还有一个事例也很有意思。和北京一个老年朋友说起我遇到一个天津人,很大方,她说:“没错,天津人都大方。” 说起遇到一个唐山人,比较节俭,她说:“没错,唐山人都很抠。” 说起我认识一个回民,跟人打架了,她说:“没错,回民都很野,脾气都不好。” 我心里暗自一笑,心想,中国人自己对自己人都会以地域来以偏概全,更何况中国人对老外更是以偏概全。

所以才有了那个自称“北美崔哥”戏说老外老中的差异,甚至被国内诸多媒体转载评述。其实,人都是人,什么老外老中?中国人看老外,和北京人看天津人、上海人、唐山人、东北人一样,容易以偏概全。你想想,天津上千万人,什么人都有,怎么可能人人都大方,都慷慨?这不是很荒谬吗?

有很多对老外的误解,其实就是误解,其实老外和中国人差不多,比如说:

第一,老外都不打子女。那是现在,现在的中国人打子女的也少了。我在温哥华就认识好几个老外都是年幼时被父母打出来的。一个白人女士58岁,小时候被父亲狂打,10岁就离家出走,48年不再见她父亲。另一个白人男士45岁,15岁被父母打出门,后来全靠自己和姨妈,至今和父母疏远。还有一白人男士,也是15岁被父母殴打而离家出走。可见50后、60后被父母殴打并非罕见,只不过随着法律意识的加强,70后、80后、90后挨打的少了很多而已。

第二,老外都不关心子女上大学的问题,都顺其自然,这也是很荒谬的。中国的穷人,孩子能上小学就不错了,哪个家长指望自己孩子上北大清华?而美加的白人中产阶级,又有多少希望子女能够挤进常春藤名校——哈佛、耶鲁、斯坦福?这和社会阶层有关。中国孩子小时候学艺术、奥校,白人中产阶级又何尝不是?小孩子被送去学芭蕾、钢琴、画画,比比皆是。

人,都是人,对比要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趋为一致时候,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同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08: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除去肤色、外表和文化上的的差异,人归根结底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除去肤色、外表和文化上的的差异,人归根结底是一样的。
Dawn 发表于 2012-12-2 08:59

是的,以前都说老外吃饭AA制,在加拿大久了,见到抢着埋单的老外也不算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0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娃观察社会,还是比较细致的。 心得也不少。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2: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娃观察社会,还是比较细致的。 心得也不少。good
andywho 发表于 2012-12-2 09:46

嗯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5-2-19 04:36 , Processed in 0.13715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