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名牌的运动衣和运动鞋。要注意回国的地区。在一线城市,所有的国际大品牌,人们基本都认识。在二三线和以下城市,最好限于Nike,Adidas两个品牌。在埃德蒙顿,买这类产品,要在回国前一年就开始关注特价。比如冲锋衣,每年的三月份样式多特价多,打折非常狠。爱城适合买这种东西的地方,大致有,Sears outlet(在millwoold town center mall)及其便宜但样式很少,Sport Mart很便宜,样式多,特价多,sportchek样式多,经常有特价,Winners适合定期去淘货,Nike outlet,adidas outlet,比较贵,也没好哪儿去。这类产品,中国制造的一般质量最好。但是国内县级市以下的居民会问,中国制造的为什么还往国内带呢?那你只好去买什么越南制造,孟加拉国制造,印尼制造给他们带去。
9. 大品牌的益智玩具,比如Lego之类,加拿大比国内便宜很多。不要给国内的孩子买游戏机之类,而是可以淘一些这里的二手故事书,别太旧的,有文字有图画的,带给国内的孩子。父母会很高兴:学好了英语,不至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外,隆重推荐leapfrog一种产品叫做leapfrog Tag learn to read。请自己去网站和youtube查询详情。
costco卖的纯羊毛皮,一块才35加币,在国内得卖大几百。还有HOME SENSE里各式精美的装饰品,有异域风情的餐具。如果能到NIAGARA ON THE LAKE小镇,那里有专门卖果酱的,里面的芒果酱超好吃。这些都是我妈带回去的东 ...
nancyzhang416 发表于 2012-11-10 07:56
记得上初中时,有个同学的爸爸从美国回去,他给女儿带了一把各色圆珠笔做礼物,同学送给我一支,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圆珠笔,让我爱不释手。八十年代末,有同事开始出国访问,他们通常也带一些小玩意回国送给大家,什么卡达胶卷了,甚至纯棉袜子了,都在其列,得到的人也都兴高采烈。如果在国外待够一年,还可以给家里带回什么冰箱彩电,要去专门的出国人员服务部提货,羡煞旁人。再后来,出国的越来越多了,国内的冰箱彩电也越来越便宜,就取消了这个份额。九六年母亲来美国探亲时,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给哥哥买摄像机,姐姐买照相机, 给谁谁谁的孩子买CD随身听,反正是亲戚朋友加邻居每人都得有一份,少了谁也不合适。到了零几年,开始时兴往国内带保健品,什么花旗参,维生素,鱼油,脑白金,每一波浪潮都让一些会钻空子的唐人街移民发了才,你到唐人街的小店一逛,就知道现在国内最流行美国的什么保健品,很多明明都是美国华人自编自造的,但都堂而皇之地印着MADE IN USA,反正没有人买了自己吃。最近几年,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的眼界也水涨船高了,加上国内的所谓“奢侈品”市场的兴旺,国人开始把眼光瞟向高档的化妆品,时装,包包,让美国商家笑歪了嘴,但让回国需要买东西的人们傻了眼。本来呢,回国一趟送亲戚朋友点子小礼物是咱们的传统,就像北京的游子回山东带点子果脯,或乡下的亲戚进城带点子地瓜,就是一点当地的特产,表个心意,可国内的国人眼眶越来越高,而这里的国人又要撑面子,所以把个挺简单的事儿弄得特复杂。本来带点子小礼物是为了让大家高兴,结果却经常惹来一肚子郁闷,你说烦恼不烦恼。
已经有很多朋友抱怨说回国带的礼物遭白眼了,最常见的推脱词是: Made in China 呀,咱这儿也有。可是这年头在美国找个不是中国造的东西有多难啊!除了房子汽车-咱送不起,蓝天白云-咱搬不走,不是中国造的又能带的走的东西就两样:食品(不包括中国店)和化妆品,人命关天咱国产的过不了关啊!食品吧,美国其实有很多有特色的,比方说,美国本土的腰果,大杏仁,夏威夷出产的夏威夷果,再加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菲律宾芒果干,比利时巧克力,欧洲的奶酪,很多选择,但问题是,这些东西虽然质量好价格公,但拿回国去国人却嫌包装不够豪华漂亮,送人不上档次。可人家美国人卖这些东西全是为了自己吃而非为了送礼,除了巧克力逢年过节有礼盒装以外,其它包装都是实用而且朴素。估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国人连牛奶鸡蛋甚至咸菜也有礼盒包装的。他们的高档红酒也就是摆在货架上随便摸的,什么皮带领带,都随便挂在那儿,连盒子都没有,有很多国人来(包括王校)挑红酒,挑来挑去好不容易挑了一个有外包装的,至于好不好,who cares! 看上去高档就行。再说化妆品,美国人把化妆品列为最“臭”的十大礼物之一,因为在他们看来,选什么样的化妆品和香水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就像你喜好什么牌子的内衣一样,别人不会了解,冒然送人家什么美白或防皱霜,显然不够礼貌。但国人对此事的看法不同,化妆品只要够贵,牌子够响,没有人会拒绝。而且不分男女老少穷富,大家就认那几个牌子。连一个一月只挣几千元人民币的小女生,也要香奈儿香水。购买化妆品的方式同样是:最好是礼盒,最好什么都有一点儿,至于对方需要保湿还是美白那也无所谓了。一看就是对品牌没什么研究和爱好,人云亦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