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45|回复: 1

[中国时事] 杨丹尼: 王石找到精神家园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4 17: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时报】
自从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就开始仿佛一个旅途中的思想者与信仰的追寻者,在诸多商业精英中不时发出灵魂的追问,格外显眼。过去四年,王石先后出了三本名字都冠以“灵魂”的书:《让灵魂跟上脚步》、《徘徊的灵魂》和《灵魂的台阶》,一个习惯讲着市场、利润、竞争、增长、房地产的成功者,在他的书中频繁出现灵魂、佛堂、寺庙、信仰、上帝、喇嘛、圣地、清教徒等宗教领域的词汇。似乎有些让人诧异。他曾经忽略或失落了什么吗?乃至需要不断借着玄奘之旅、珠穆朗玛峰登山之旅、耶路撒冷圣地之旅不断思考并追寻冥冥中非常朦胧的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他说:
“认识市场规律,探寻企业未来——这是我身为企业家必须做的功课。功课越做越深,反而要重新思考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生命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探索精神的源头、理性的本质……种种努力,能否越来越接近真理,接近答案?我无法回答。 或许是必然,在理性的王国里游走,走到边界时,便看见了信仰的大门。在无神论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我,没有推门而入,仅仅是三叩其门。”
没错,无神论、唯物论、进化论是王石一代思想成形期唯一可以接受,也必须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心灵晤对世界的人,当从物质、名誉、成功获得满足后,依然没有到达生命的顶峰。难怪这个军人出身的男人要登山。从王石“不登山就不死了吗?”的了悟中,他当下或许对生死有了一个超然的态度。然而山是死的,如果因其外在的雄伟,就把它当成宗教的源头,那么人仰望星空,面对浩瀚的宇宙,又该如何作想?
在王石的新浪博客上,背景图片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高山不仅仅有外在的雄伟,它还是耸立的灵魂台阶,是宗教的源头。”这句话,从某种程度回答了他在另外一处的叩问。
在耶路撒冷的哭墙,王石追问:
“耶和华,你真的存在吗?为何要让人们拥有不同的宗教,不同文化,从而无法沟通,为何要让分歧滋生,战争席卷,为何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只能存在于思想家、哲学家的梦想中?”
前面他赞同是“人类”把山当成“宗教”源头,此处他又把“不同宗教”的产生归给上帝。似乎显出信仰逻辑的前后矛盾。从《旧约》到《新约》,耶和华启示不断启示人: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遗憾的是,人滥用自己的自由,非要造出许多偶像来,造出许多人为的“宗教”来。
对信仰在追寻者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神”是否存在,而是怎样的“神”存在。两千多年来,和尚道士为中国人创造了许多“神祗”,满足着中国人的各种私欲。断然否认“神”存在者,不知不觉就把“人”放到了神的地位,这个人可以是诸葛亮、关羽,也可以是毛泽东、斯大林,或者是自己。
作为“一个追求效率、角逐利润、向往个性张扬的市场主义者”,王石是成功者,这种世俗的成功使“我”的力量空前强大,却也可能成为他信仰的绊脚石。耶稣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可10:23)王石在2011年游学哈佛,在修读了宗教伦理课程之后,愿意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接受基督教,还是不愿接受基督。他读韦伯,推崇资本主义市场价值体系,看到新教赋予基督徒一种荣耀上帝的财富观,他对此称是。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追问:“中国企业需要的持久增长的信仰支撑又是什么呢?”
在信仰追寻之旅上,王石已经看见了水,并尝到了水的滋味,这时理性的脚步应该是找到这个水源,而不是原地不动。然而,他却选择有没有上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套价值体系。恰恰重要的在于,正是地球上一部分人真心相信上帝存在,并竭力维护这套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还可以存在至今。上帝存在,是维护这套价值体系的动力。人怎样相信,就怎样行动。信仰的对象是重要的,因为那就是水源。王石从登山悟到:生命在高处。没错,生命的确在高处,然而足迹可以踏到的地方终究有限,当我们以心而不是身体转向上帝的时候,信仰的大门就要缓缓开启。上帝就要向人的心说话。
王石走马观花式的信仰探索,既可喜又可忧。可喜的是,王石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开始追寻灵魂了,中国人曾被教育说:宗教信仰是精神鸦片。忧虑的是,快餐式的信仰体验,其层面依然难以超越肉体生命本身,甚至用既有的价值、观念来诠释自己接触的“信仰”。比如,王石这样谈论伊甸园里的夏娃:
“夏娃尤其恶劣的是摘下伊甸园里的果子来吃,又让亚当也吃了,而上帝曾警告‘如果吃了树上的果子,眼睛就会变得明亮,便能分辨善恶’,于是他们被逐出伊甸园——夏娃又成了罪魁。如果再给人类一次机会,应该选择吃果子,还是选择眼睛不明亮、不能分辨善恶、没有智慧、无忧无虑地在伊甸园里生活?伊甸园里无知无识的快乐,是不是一种真实的快乐?自己不知道的幸福,是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呢?”
首先,王石在这里错误引用了《圣经》,上帝的警告是:“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纪2:17)王石所认为的上帝警告,恰是蛇(代表魔鬼)说的话。
其次,王石误解“知道善恶”的原意。这里的真正意思是“人要判断一切”,这个权柄本来属于上帝。而不是让人“无知无识”、没有智慧。人离弃上帝,都用自我标准衡量世界的时候,就孕育了纷争与不和。
第三,这个记载的真正含义依然是灵性上的,是关乎灵魂的。从神学上讲,灵魂是神赐的,人离弃神,不听神的吩咐,违逆神,灵魂找不到归宿与目的,就会徘徊。
离弃上帝,就失去了生命根基。人可以从文学、艺术、登山远足中自己培植一块精神家园,却还是没有根基。生命就是灵魂,生命的终极归宿与意义,始终不是作为一个过客,四处游览,单凭头脑去思考、去探索。真正的灵魂追寻,不应该止步于“精神家园”,更要在“灵性世界”中,找到那位赐予我们生命的主宰者。
王石说:“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这里的假设是,他的方向正确。倘若登山的方向错了,再怎样坚持,还是无法到达峰顶。信仰呢?对王石来说,在基督教中作出信心的跨越,去转向那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该是找到精神家园的最便当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雨润无声
理智的追寻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林语堂晚年才写出了<信仰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12-28 09:27 , Processed in 0.12367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