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1 13:38:26

比赛结束,走出场馆,大雨后黑暗中的中心公园,夜色迷离。

William 发表于 2008-8-11 13:41:36

谢谢杰夫的报道!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3 13:49:31

国家大剧院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3 13:51:42

.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3 13:52:46

.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3 13:54:38

.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3 14:00:10

.

天狼星 发表于 2008-8-13 15:31:30

『我顶』 『谢谢』 『谢谢』 『Canada-Flag』

那时枫叶 发表于 2008-8-15 06:40:33

精品好贴!

二个小美女总是笑得那么开心,可爱极了。。。

FCH 发表于 2008-8-16 06:24:12

电视上每天都看到的水立方,不如姐夫的这些片片亲切。『呵呵』

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08-8-17 03:53:52

『羡慕』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01:50

据说,"厉家菜"是京城最"牛"的私房菜.

餐馆的主人是厉善麟先生,内掌柜是王晓舟女士。厉家菜属宫廷菜,其配方和制作技术均为祖传。厉善麟的祖父厉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官拜二品,深受慈禧信任。专期主管皇宫内膳食。

1984年国庆,厉善麟的二女儿厉莉报名参加了“国庆节宴会邀请赛”。两个小时内,厉莉一人做了14道菜,并获得了冠军。此后,厉家的电话响个不停,每天也会收到好几封信,都是怂恿厉莉开餐馆。1985年4月,厉家菜馆在自己家里开张了,溥杰的“厉家菜”三个字就是那时候题写的。

开张后的厉家菜馆,每天只摆一桌晚餐,还得提前三四天预订。另外,因每道菜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为做一桌席,一家人往往从上午准备到晚上客人来时才完毕,所以餐馆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规矩,就是不准点菜—厨房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即使这样,仍然有人慕名而来。1986年,美国默克石油公司总裁到中国谈项目,专门吃了一次厉家菜。他是第一位吃厉家菜的外国人。

厉家菜真正在外国人中传扬开,要得益于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伊文思到厉家吃了一次饭,他饭后说的话厉善麟至今记忆犹新:“你的菜馆不用做广告,我在使馆区一说就都来了。”此后,外国人果然纷至沓来。瑞士驻中国大使舒爱文称赞厉家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惠普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乐俊杰表示:对中国,我有两个难忘一是针灸和按摩;另一个就是厉家菜。

当初厉家菜每天只做晚餐,每天只摆一桌席,想要吃的话,要提前几天订位,价位在每人收费在200~2000元之间。即使这样,慕名而来的人一直源源不断。

厉先生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曾经是首都经贸大学数学系教授,除了教数学力学外,他还教过基础化学和分析化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夫人毕业于医科大学,是儿科大夫,日语很流利。在餐馆里,外宾比中国人多,当欧美客人来时,厉先生接待,当日本客人光临,便由夫人出面。

[ 本帖最后由 Jeff.家里一口田 于 2008-8-18 12:48 编辑 ]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14:30

在北京后海的北沿和南沿,分别坐落着清朝两个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恭王府的旁边有座高大辉煌的“和顺府”酒楼,号称聘请了清朝御厨的后人掌勺。恭王府东侧有一条毫不起眼的羊房胡同。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21:40

在很多食客记忆中,也许“羊房胡同11号”比“和顺府”要印象深刻得多。
虽然它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门牌号,没有任何招牌,也没有任何的装饰。走在胡同里,你可能都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34:11

走进小门,小巷子左侧有个半掩着的绿色圆拱门。开放又不张扬。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36:52

一个干净平和从容的小院子。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39:56

墙角处有颗爬满了青藤的枣树。据说为了防雷,枣树已经被修剪过。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2:43:46

红门青花,绿藤掩映中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厉家菜”贵宾房。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3:14:48

据说,厉家原来只在自己家的有限空间里接待客人。在“厉家菜”成为文化招牌后,政府出面协调把和厉家相连的另2户人家动迁了,才有了现在更大的空间来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而且从中午11点开始也可以预定午餐。我们提前一天预定了中午的第一桌菜。这时候的来客不多,可以非常从容地参观拍照。先看看另几间风格各异的餐厅。

Jeff.家里一口田 发表于 2008-8-18 13:17:47

早到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风景的餐位。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奥运 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