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5:36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据报道,2005年11月23日,上海某楼盘出现大规模退房风潮。
联名退房的50多名准业主,大都是去年底今年初,上海楼价飙升的顶峰上交定买楼的一批置业人士,眼看着今年新政颁布后,同区域的楼价步步走低,当初排队求情抢购的新居,尚未入住,已经贬值三成以上,怎能不叫人郁闷惶恐?这些倒霉的准业主,身陷险境之下,唯有作出壮士断腕,舍车保帅这么无奈的选择。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5:52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经济学家们则更担心如此大规模的解约活动,即使不至于立马令上海楼市整体崩溃,也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心理翻盘。最后的结果,恐怕难逃房价狂跌,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输的悲惨局面——以前万众期待的“软着陆”,将会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6:08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看了这一则新闻,我头脑中最先浮起的,是上个世纪末期的香港楼市,和那些一夜之间由“中产”沦为“负资产”的平民百姓。五年前的香港,今天的上海,两者何其相似!一面是阳光下缤纷绚丽,被高高捧起的房价,另一面是怨声载道,民意沸腾的责斥。再或者,明后年的广州深圳,也将重蹈覆辙?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6:28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国内几大城市的房价比较中,广州被当作正面的案例,一再为各方称道。广州本地,上至政府专家,下到市井百姓,无不以此为之自豪。
可是,也有一种论调认为,广州作为中国排名前三甲的大都市,房价却与北京上海拉开如此之大的差距,不但不值得骄傲,反而应该引以为耻。甚至有人居心叵测大放厥词,把广州房价低归罪于治安差、发展潜力不足等等莫须有的缘由。还鼓吹上海房价高贵有理,广州的有识之士都应该趁早放弃珠三角,投奔长三角而去……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6:44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接连举办的地产界高峰会上,开发商们当然盯住广州与上海的楼价差异不放,口口声声还有上涨空间,齐心合力喊涨喊升,大有向上海楼价看齐的势头。
杀鸡取卵,何等愚昧啊~~~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7:03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回顾广州楼市,今年下半年新政出台之后的三方对持,基本上已经以购房者的溃败而告终。这样的结果,虽有其必然性,也令持币观望的消费者更加心急如焚。
而那些手中有房的百姓(不包括资金雄厚的专业炒楼人士),受到己利的驱使,愿意相信并积极透支任何所谓的利好消息,心理价位一再上升,导致市区二手房的价格,不跌反升。
由于我目前正在关注当地的二手楼市场,对这样的局面是有亲身体验的。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7:22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前几天,我在公司附近转转,看见一家地产公司的二手楼放盘,价格和面积都很符合我目前的需要。于是又去询问了一下。看房之后,本想先试探业主的最低价,如果合适,很有可能会再次置业。谁知中介人员与该房业主通过电话之后,抱歉地告诉我:“对不起,业主反口,不肯按最初的放盘价出售了,现在的报价已经涨到******元。”我算了一下,数分钟内,上涨幅度高达18%,于是离去作罢。
昨天中午休息时间,又看了一套,本嫌楼层偏高,让中介帮我还价,结果晚上接到中介电话,说该房屋在另外两个投资客的争夺下,已经以超出报价10%的价格出售了……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7:39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忽然想起亦舒的小说《承欢记》,女儿为了尽孝,打算购置一套物业让父母养老,在房产经纪的带领下看了两套公寓(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以二手房为主),正在犹豫考虑时,经纪人催促尽快决定,不然就要卖给别人。 承欢骇笑,“不是说房产低潮吗?” 经纪人道:“低潮才容你左看右看,否则看都不看已有人下定。”

烟民 发表于 2006-1-10 17:37:59

回复: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

呵呵,与我目前的情况可真相似啊!难道,大家都一门心思想要把广州的楼价也炒成烫手的山芋?如果是这样,我决定不再买房,至少,近两年之内,不去凑这个热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闲话港穗沪三地楼市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