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的10大特点zt
1、 胆大。什么病都敢治,什么病都有药。2、 技术好。你得了一年的病,大夫的诊断也许只要一分钟。
3、 对病人高度重视。没病的说成有病,小病的说成重病,重病的说成就要死,死了的说成早该死。
4、 有个性。你得的是一种病,10个医生可能弄出10个不同的病名。
5、 因材施药。有时病人的职业对诊断和下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6、 舍得下猛药、下细工夫。病人常常是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水一大瓶一大瓶地吊,检查一个接一个。
7、 能虚心听取病人意见。病人说要吃什么药就开什么药,病人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
8、 大智大慧,诊病而目中无病,治人而目中无人。在内心深处,从理论高度,他把所有的病都诊断为钱。
9、 淡看一切,笑对苦难。治病如治猪,处变从不惊,一切疑难杂症都付笑谈中。
10、 都有一笔好书法。龙飞凤舞,凡人难识。 :-D:-D:-D传说中的沙发啊。 『大汗』 本帖最后由 China_yan 于 2010-1-16 03:31 编辑
国内的医生如果都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医院变成屠宰场了?进屠宰场的猪阿羊阿什么的能有几个全身而退的? 哎!
国情呀! 说的不是正规军医生吧? 我是医生{:11_624:}
不知道该咋说 1、 胆大。什么病都敢治,什么病都有药。
2、 技术好。你得了一年的病,大夫的诊断也许只要一分钟。
3、 对病人高度重视。没病的说成有病,小病的说成重病,重病的说成就要死,死了的说成早该死。
...
zhangyl 发表于 2010-1-15 21:00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否可以这样诠释一下?
1、 胆大。什么病都敢治,什么病都有药。
人间本无医生,医生是从巫衍化而来的,因此人间也原本无能治的病,正因为有敢治病的巫才出现敢治病的医生,才会有能治的病,地球的人口才会如此的多。什么病当然都有药,不过有些是治本的,有些只是治标的。晚期癌症病人给与的镇痛剂只是治标的,你能不给他止痛吗?不要太不人道了。安慰剂听过吗?那是啥?淀粉而已,可也有疗效,不过就是低点,通过心理作用治病(疗效不保证)。
2、 技术好。你得了一年的病,大夫的诊断也许只要一分钟。
有些病可能连1分钟都不要就可以诊断,甚至只要你是个正常人,有点常识就行,除非你是巅瘝(湖北土话)。如腹股沟疝气和腹疝,疝气可以是先天性的,并慢慢发展加重明显,一两年后再去看病的多了去了,还有十几年后才去看医生的呢。发作时上衣一撩,你要是看两眼才做出诊断,那你回家抱孩子都悬。
3、 对病人高度重视。没病的说成有病,小病的说成重病,重病的说成就要死,死了的说成早该死。
预防重于治病,这已经是现在社会的共识了,我们的老祖宗也早有这样的认识。没病不等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潜伏期不会没有听过吧?。好的医生会看到一个病人病情的转归,当然包括病人病情的加重的可能,既然病情会加重,那当然这病算是重病可以理解。扁鹊的那片文言文课文读过吗?,不要说没读过。扁鹊看出病入膏肓说明他是在忽悠人?史书的记载有误?
4、 有个性。你得的是一种病,10个医生可能弄出10个不同的病名。
首先有的病有几种叫法,而且一种病的不同发展过程中,叫法也可不同(上感,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病毒性。细菌性,支援体性等等),更别讲,几种病同时存在或由一种病可引发不同的并发症,在不同的阶段,主要矛盾不同,当然会突出主要的疾病,因此10个医生在10个不同的阶段很可能给你不同的病名。就是10个医生同时会诊,做出不同诊断也是可能的,你那病太搞,病情复杂。
5、 因材施药。有时病人的职业对诊断和下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一个医生不根据病人的职业开药,很可能会葬送病人的性命。如一个司机过敏了,你给他开药,可要小心点,否则出了车祸会找你麻烦的。更高作业人员也如此。放牧的人员皮肤出现溃疡,你可别首先把他赶去看“特殊”门诊,人家回来会搞你人的。要不然怎么会有职业病这个专业?实际上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职业病的防治力量还太薄弱,以至于会有人提出这样幼稚的问题。
6、 舍得下猛药、下细工夫。病人常常是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水一大瓶一大瓶地吊,检查一个接一个。
感冒发烧原本无需用药,也无很好的特效药(例子之一),可是中国医生的服务对象常把服务他的对象看成万能的,要求服务他的对象务必一次给他看好,否则是亵渎了他把服务他的对象看成万能的施舍,因此,服务他的对象只好让病人大吃大吊。你们难道不能不施舍吗?那些在国内给过施舍的移兄移妹,你们出来后也给外面的服务你的对象施舍过吗?小心服务你的对象叫保安用电击枪兹你。
7、 能虚心听取病人意见。病人说要吃什么药就开什么药,病人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
因为服务你的对象不敢亵渎你的施舍,当然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对有些神经病(不是精神病)治疗原则也确是如此,先顺着他。
8、 大智大慧,诊病而目中无病,治人而目中无人。在内心深处,从理论高度,他把所有的病都诊断为钱。
眼睛只是采集视觉信息的器官,目中当然无病,但脑子里并非无病,通过望问叩听触摸闻得来的信息全集中在大脑中通过加工并与以前的经验,知识对比给出判断,如果只在目中,有用吗?谁的眼睛会思考?。开刀的时候,医生时时刻刻注意的是他刀下的视野和周围监视仪器的数据,目中就无人了。不同身份的人来看病,医生看的只是病,当然不是人,也就目中无人了。
9、 淡看一切,笑对苦难。治病如治猪,处变从不惊,一切疑难杂症都付笑谈中。
随着阅历的增加,生老病死看的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多,技术也就越高,也就越会在病人,家属,年轻医生情绪激动,束手无策时情绪冷静,这时候需要的是对策而不是其他。医生一慌,病人无望。水平越高,越是处变不惊,束手无策那是菜鸟级的。治牲口除了问用不上,其他治人的手段都能用得上。诸葛亮在谈笑间让曹军灰飞烟灭,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人,一切疑难杂症在谈笑中迎刃而解那时医者的最高境界。
10、 都有一笔好书法。龙飞凤舞,凡人难识。
处方防仿冒伪造那是入行第一课,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药房留签名样本。原本处方是给同行和药剂师看的,无需考虑无关人员。而且很多正规大医院的处方要求用英文,常用连笔,当然让凡人难认识,药剂师没有耽误发药就表明没问题。病历书写问题那时因为病人太多,算算国外一个医生一天看几个病人?而且国外的病历是电子化的,护士也承担一部分的书写任务,而且也不好认。
俗话讲,隔行如隔山,行外人要想弄清楚行内的道道很难,否则岂不是人人内行了?因此外行弄出点笑话可以理解,但是,明知是外行容易弄出笑话,可偏偏认为不会弄出笑话,那就不可理解了,甚至不可理喻了。 这个帖子把尊敬的白大夫气得够呛啊,
哈哈。
我同意白大夫的观点,
医生,靠的是临床经验,
看的患者多了,
水平自然就高了。
加拿大和中国,哪里的患者多呀? 前些日子我牙疼,
去了一个诊所,折腾半天,大夫说什么我也不懂,我哪里疼自己也说不明白,,
最后回家,
用民间的老办法——-盐水漱口,
两天就不疼了。
这里的大夫没用。 这个帖子把尊敬的白大夫气得够呛啊,
哈哈。
我同意白大夫的观点,
医生,靠的是临床经验,
看的患者多了,
水平自然就高了。
加拿大和中国,哪里的患者多呀? ...
霹雳油侠 发表于 2010-1-18 10:41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任何人来讲,工作经验是最重要的。
在国内真正有水平的医生技术绝不会比国外的差,则是在国外医院(当然是指欧美大国),医疗仪器比中国的先进多了。可喜的是,现在国内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仪器也先进了许多。
对任何人来讲,工作经验是最重要的。
在国内真正有水平的医生技术绝不会比国外的差,则是在国外医院(当然是指欧美大国),医疗仪器比中国的先进多了。可喜的是,现在国内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仪器也先进了 ...
平儿 发表于 2010-1-18 11:22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设备越先进,看病的费用就越高,这是自然而然的,国外看病的钱越不是从纳税人口袋里掏出来的吗?那些高喊着国外看病多便宜的人,如果他付了税而没看到看病的钱是从他口袋里出来的,那他是个苕,看到了还这么说那么他跟是个苕。如果他不交税,那他就没有资格讲偏不便宜,因为他是在用别人的钱。没看到美国,加拿大的医疗支出比GPD可长得快得多吗?如果你是个持访问签证的或来BC不到三个月,又没买保险,看看你没钱会有人给你看病吗?一个阑尾炎在温哥华要收你1万5千刀还只是头3天的,出院后还要来复诊拆线什么的。这还只是单纯性的阑尾炎,稍微复杂点的,就别提了。看看以前,只需带两个手指头,一搭脉就行,看是成本低,但是这搭脉的水平可是在更多的病人身 上锻炼出来的,实际的成本看是低,但实际上把那些提供锻炼机会的病人的痛苦考虑进去就不低了。因此医疗成本原本就不低,以前只是是无形的多,顺着现在技术的提高,有更多的设备可选择了,更多的成本从隐型的转为有型的了,看上去是高了。不对吗? 就我亲身体会,出国前我所在的“苏北医院”和“人民医院”的情况基本属实。小医院就更别说了!好医生也有,越来越少了。 想想报销的流程就不得病了。吓好了 国内的医生如果都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医院变成屠宰场了?进屠宰场的猪阿羊阿什么的能有几个全身而退的?
China_yan 发表于 2010-1-16 03:30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说的不算太夸张,我陪家人去医院,医生的话从来都是仅供参考,因为吃 这方面的亏太多了
在国内当消费,要想不进入陷阱,就要当这个行业里的专家,
去医院其实也是去消费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