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珠写给全球所有准移民
本帖最后由 罗珠达哇 于 2009-10-13 11:54 编辑应一位资深网友之邀,本人现在连夜为全球华人准移民写一写移民生活的个人经验与感受,与大家分享并探讨。
* * *
我初次到温哥华,一下机场就傻了,原来想象中的加拿大还没有我眼前亲眼见到的这个地方文明、静谧、发达。朋友打车带我回家,沿途经过的就是那条两边满是大别墅的格兰维尔大街,朋友说这里住的还不是什么富豪,顶多算是中产阶级,而且有很多华人,我更傻了,没想到好莱坞电影中家家住着拥有大花园、大车库的大别墅原来是真的!我立即喜欢上了这里,立即感慨自己筹备了四年的移民历程真是值得的。
起初十天,这个朋友几乎一日三餐都下馆子请我。说实话,我身上只有国内带来的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所带加元现金一分不敢乱花,所以第一次没有和朋友抢着买单。我暗自好笑,怎么,刚出国就变的小气了?
我去了一些小超市,每看见一样东西的价格,不由自主会乘以6,所以这个也不敢买,那个也不敢买。有时候我自己一人逛街,饿了,想买个路边的热狗和可乐,心算着乘以6的价格,竟然犹豫半天才咬牙买一个。当时吃着热狗一阵心酸,开始痛骂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了。从中国去泰国的时候大手大脚,而来到比我们富裕的发达国家,优越感变成了一种难以名状的自卑情结,那种感觉是不好受的——尤其是在你没有工作、居无定所,而且一切都那么陌生的时候。
人生第一次学会了放低姿态,平衡心态。以前总有人说,你英语那么好,又是硕士学位,在加拿大一样可以找到好工作。这全是恭维。现实是残酷的,即便你是清华、北大的硕士生、博士生,你来到这里一样会四处碰壁。不要把什么事情都盘算得太好,因为这个国家学而不以致用的情况极为普遍。也不要听信哪位新移民一夜之间找到高薪工作的传闻,因为总是有人会为国内的亲友编织一个海外淘金的美丽神话。现实就是现实,运气不会为所有人降临,章子怡也就那么一个。你很有可能发放200份简历,而只有5个答复,其中还有4个是请你先缴费去接受“职业培训”,一看就是华人骗新移民的惯用伎俩。那个时候,天天都有挫折感。每天最喜欢的时间是夜晚,因为倒头一睡,什么烦恼忧虑都抛之脑后,而早晨最怕醒来,因为你不知道醒来以后该做什么。
可怕的日子。没钱的人会有艰辛的日子,而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烦恼,一对大陆移民夫妻来加拿大时带的700万人民币几年内花得一干二净,最后还是回流了。
这个时候你会天天骂加拿大,天天颂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你会天天往国内打长途,以至于那边都听烦了——大家个个在忙着挣钱,谁有功夫听你唠叨几个小时?
住在朋友家总有一个尽头。在多伦多,朋友介绍的一个老外朋友收留了我,每天早晨还为我做早饭,我感激得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但是住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这位一向慈祥可亲的老外很直爽地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找好房子搬出去,因为下周他还要在客卧里接待来自渥太华的一家中国客人。听到这委婉的逐客令,我当即很委屈,很反感,有种四面楚歌的危机,想赌气登时就走,但走不了,想厚着脸皮留,又不情愿留。但是转念一想,人家已经让我免费住了一周就非常不错了,不感激人家,难道还恨人家不成?这个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在北京的家,自己父母的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怎会有这种寄人篱下的卑微感?没几天我找到了房子,但是对方要用一周时间腾房,于是这个老外又通情达理地让我继续住了一周,我临走时他还送我一大堆锅碗瓢盆。我到现在对他的感觉还是矛盾的,有感激之情,也有一点怨言,那就是当时他的逐客令确实有点伤人。时间的流逝让我习惯了洋人的直言不讳,后来才体会到中国人的拐弯抹角、含糊其辞其实更耽误事儿。
说起中国人的含蓄和好面子,在温哥华可是备有感受。一次是找房子,一个西安朋友好心介绍她的一个朋友让我认识,是一个40多岁的大姐,儿子上大学,家里有一间卧室可以出租。这个大姐给我来过若干电话,欢迎我去住,并和我探讨生活细节,如做饭、洗澡、上网、电话等等,但就在同时,她又给西安的那个朋友说,她决定不出租了,但一直不好意思跟我直说。我们莫名其妙。她主动约我见面几次都爽约,不是说手机落在家里就是没有找到我的手机号,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她究竟是想出租还是不想出租。还有一次就是找工作,遇到这位福建老华侨,约见我三次,每次长谈数小时,其中有一次和我拐弯抹角四个小时,从下午二时到六时,说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我是否可以不要基本薪水而只接受佣金,我拒绝了,他最后还是咬牙跟我签了合同,给我基本薪水加佣金,签字的时候我就知道将来工作不会痛快。还有一个熟人在VCC学英语,请我随他们学校师生一同去一家博物馆。她恐怕我不知道每个人都要买8.5加元的门票,一路上三次当我面和她的同学提起买门票之事,其实他们头两天已经把门票钱先交给老师了。我马上明白她的话是在说给我听,其实她完全可以对我直说,“门票8块5,交给我们老师或给我都行。”我立即给她9加元,不用找了,不差钱嘛。
跟华人打交道累,于是我后来求职、租房等等,基本上只和加拿大本地的白人接触。我住在清一色老外的公寓,一时间烹饪技术遐迩闻名,电梯里会遇见老外邻居为我这个东方面孔的新租户好奇;我在地地道道的老外公司里求职,老外工作中不怕争执,但是不记仇,吵过之后一下班又打得火热;我开始结交本地的老外朋友,逐渐习惯了直截了当的交流方式,习惯了简简单单思维,简简单单处事,YES就是YES,NO就是NO。虽然论及人情味,他们没有中国人那么容易跟人走得很近,但是纠纷少了,闲话少了,琢磨人心思的功夫少了,勾心斗角的行为少了。同时,帮助你去找家庭医生、找工作、找房子,带你去一些著名餐厅、俱乐部以及景点并融入主流社会的人多了。一旦开始感觉有些适应,这个时候就能够领略加拿大社会的种种优越性来了,虽然他们奥运金牌拿的少,也举办不了像我国这样的国庆阅兵式,但是它的报税制度、信用体系、社会监督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其他方方面面,都逐渐让我叹服,也开始思索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和先进国家的差距。
这个时候消费不再乘以6,而是觉得很多东西很便宜——尤其是当你有了收入的时候。你会花几个加元轻而易举买回家成桶的鲜牛奶,不用担心有三聚氰胺;你会花三个加元买回一大桶鲜橙汁,远远比粒粒橙好喝。空心菜、香菜、手工制作的商品、请保姆、保洁员、做按摩,想腐败一番要比国内贵很多,但是飘柔、潘婷、牛奶、巧克力又比国内便宜不少,去了美国又便宜好多。
这个时候你一旦有了很多要好的加拿大人的朋友,发现租到便宜的好房子司空见惯,不是网上宣传的那么多天价出租房。在温哥华滨海的西区,你可以以不到5000元人民币的价格租到海边的一居海景公寓,水、电、气、电视、宽带、暖气全部包括在内。在中产阶级云集的耶鲁小镇,你可以以不到人民币6000元的价格租到联体别墅,虽然要与房东分享,但是你有独立进出大门,独立的厨厕,互不影响。而在华人的圈子里,我听闻到的全是离谱的价格,一间地下室都要宰你没商量,要么就是房东的刻薄刁钻。总是听到新移民埋怨,她每次做饭都给房东捎一份,而冰箱出故障,房东还要赖她弄坏的;要么就是房东为了省钱,暖气总是开不足;要么就是房东嫌孩子闹,嫌做饭油烟大,嫌这嫌那……总是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有一个老外房东就大不一样。当然老外也会有差劲的,但是差劲的很少,至少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我的朋友接触过一个老外小骗子,是斯洛伐克来的。我遇到的老外都是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会让我吃亏的,占人便宜更不可能。比如我曾经有一个老外房东,他的洗发液、沐浴液让我随便用,而我买的他一动不动;冰箱里他买的副食品和饮料让我随便用,而我买的他也从来不碰。有时候我二人都会买鸡蛋,他煎鸡蛋会给我一份,我以为他用的是我买的鸡蛋,而我打开冰箱,发现我买的那盒鸡蛋一个没少,而他买的那盒几乎空了!我觉得过意不去,所以有时候我将我买的饮料、冰淇淋、水果送到他手中,他眼里闪着慈祥的目光接过来,津津有味地品尝,一边不停地说“谢谢”。公寓里只有一个宽带接口,知道我离不开网络,他索性都不上网了。我说我受不了闻二手烟,于是他烟瘾犯了会跑到户外吸烟。我说我吃素,看不惯别人在我面前炖肉吃,于是他把荤也戒了。他只不过是我遇到的众多老外活雷锋中的一个,后来去了美国,发现像他这样的好人居然俯拾皆是,并非个别现象,不由得想起祖国的同胞们来,脑海里浮现那里的人们开车像打架,坐地铁你抢我挤的景象……,还想起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喜剧小品,两个人在小饭馆为争一瓶胡椒粉打架的情景。
若说在国外吃亏,只吃过中国同胞的亏,但是最好的朋友中也恰恰有很多中国同胞。老外可以很和善,但是由于他们自幼就不断迁徙,不会在某一个地方为友情进行太多的感情投资,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他们一方面会很彬彬有礼,一方面又很淡漠人情。比如某人祖籍荷兰,生在安大略,上学在美国马里兰,工作在艾伯达,退休养老在温哥华……,他不会像中国人那么重视亲情友情师生情,也不会有太多世交。特立独行是西方人一大特征。
所以,孤独也是这里的人们的普遍状态,尤其是加拿大本地的老人。
我在温哥华遇到一个老外朋友,他可是实在幸运,听朋友说,他因为照顾一只猫继承了一位老人的一套房子,这里的产权是终身的,房子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那个老人去世前只有一只猫陪伴,于是写了遗嘱,死后财产由猫继承,谁照顾他的猫,谁就有房产的使用权。
朋友说,还有住在西区一位老人,三个儿女都在美国工作,晚年没有人为他养老送终,只好雇了一个菲佣。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他在遗嘱中将房产全部送给了这位菲佣!我的这个朋友也突发奇想,准备去照顾一个80岁的患白血病的孤独老人,试图去继承他的海边公寓。
正是有无数孤独的老人,才给中国的新移民带来无数免费练习英文口语的机会。和蔼可亲、生活富足的西方老人,可以极具耐心地教你英文,纠正你的发音,开车带你去郊外观光,帮你找家庭医生,帮你出谋划策,有的久而久之甚至会给你买礼物,出钱请你陪他旅游。这样的事例我见过好几桩。在多伦多我就巧遇一位离婚多年的孤独的英国女士,接触两三次她就请我免费住在她的别墅中,几次三番请我吃饭、参加聚会。她的家中曾经举办过200多人的诗朗诵聚会,正合我意,因为我也喜欢创作英文诗歌。
不要总是扎在中国人堆里,吃吃喝喝虽然多,但是是非也太多。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中国人也是一台戏,我和几个移民朋友出去吃饭,居然花边新闻传到了国内,说是某某女士和我在约会。绝大多数中国移民,因为英文不好,找房东是中国人,找工作也是华人老板,邻居也是中国人,家庭医生也是华人,即便找银行都要找会说国语或粤语的。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英语越来越差,也就越是不能融入当地社会,所以越感受不到加拿大社会的种种优越性来。在温哥华格兰维尔大街附近有一幢公寓楼,竟然成了中国新移民的专用公寓,走在楼道里都可以闻到家家户户飘出来的中国饭菜的香味。我问他们为什么都要住在一起,他们都说,听说这里住着不少中国人于是大家都选择住在这里了。一个英文不错、留过洋的中国朋友,从第一个房东到最后一个房东,全是中国人。我问她,别人英文不好,找中国房东情有可原,你英文不错,又善于和老外打交道,怎么也总是找中国房东?她也给不出个明确答复,只是觉得和“自己人”在一起安全、踏实一些,但同时又恰恰是这些“自己人”的流言飞语伤害过她。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美好的。山不转水转,既然选择了移民,就要勇敢地把这条不归路走下去。 感谢分享! 『支持』
山不转水在转,东风吹完吹西风,太阳这边下了那边升
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风景不一样
没想到楼主竟然也用了4年时间才拿到移民纸
或许我的得更长更长时间……:-D 再支持一下小罗花了心思写的原创! 谢谢小罗 罗珠介绍的生活,才正是我花了四年时间(技术移民)申请到的理想生活啊!
顶一个!
顺便说一下,该帖已收藏了. 『支持』
山不转水在转,东风吹完吹西风,太阳这边下了那边升
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风景不一样
没想到楼主竟然也用了4年时间才拿到移民纸
或许我的得更长更长时间……:-D ...
紫苏叶 发表于 2009-10-13 00:43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技术移民,如果是交材料到北京或上海的话,一般都要四年或再长一些的时间. 写得确实不错,进来支持一下。 支持原创! 楼主介绍的很全面客观,学习『谢谢』 『支持』
山不转水在转,东风吹完吹西风,太阳这边下了那边升
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风景不一样
没想到楼主竟然也用了4年时间才拿到移民纸
或许我的得更长更长时间……:-D ...
紫苏叶 发表于 2009-10-13 00:43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这四年经历了
1、非典
2、移民评分政策的改变
所以慢了很多。。。 写得确实不错,进来支持一下。
平儿 发表于 2009-10-13 10:39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罗珠介绍的生活,才正是我花了四年时间(技术移民)申请到的理想生活啊!
顶一个!
顺便说一下,该帖已收藏了.
天涯夜归人 发表于 2009-10-13 10:26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客气了!祝一切好!! 再支持一下小罗花了心思写的原创!
FCH 发表于 2009-10-13 01:03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喜欢读别人的原创
如果是好原创,GOOGLE和百度上都能搜到枫情网! 虽然LZ的争议版帖子不少(正有一个置顶着),但这样的好帖还是要顶的,尤其是原创的.
所以『我顶』『我顶』『我顶』 好帖要顶 好样的! 拿这贴打印给老婆看,坚定信心;给父母看,增强信心。
好帖,感谢,收藏。 这种贴才是真正我们需要的,真实的,不宣扬不贬低,这是我们切身的生活。 挺有意思,非常『赞成』
只是我如果能出去,可能也只能在中国人堆里混,英语太差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