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44个汉字写法是“穷折腾”吗?[讨论]
对于“简繁”之争,中国教育部已明确表态“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但准备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琴”、“唇”、“杀”等字已广泛使用多年,把“竖钩”改为“竖”,由“点”改成“捺”。这种细微的调整看不出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有穷折腾之嫌。不知大家有何感觉? 典型的瞎折腾。不把精力放在教育体制改革上,搞这么个白痴东西,还舔着脸说“得到67%的人支持”『洋葱头S61』 别扭! 没必要 没实际意义。 这样的改动对于大人来说倒也算了,反正现在很少写字,
都是电脑打出来的。倒是苦了上小学的小朋友了。 没必要吧。8-) 撑的! 生怕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想方设法折腾让后人无所适从 『无聊』 答:是的!
中国教育应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