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洪水难民(FREDERICTON)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12-7-17 23:17 编辑来加拿大快三年了,有幸亲身体验了一下资本主义的福利,也成了一次灾民,儿子也在六个月的时候成了一个小灾民。
本来早就想写一些感受,但是因为四川大地震,就一直没有起笔。
那么洪水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今年洪水影响力这么大,呵呵,听我慢慢道来。
事情应该从去年冬天说起,去年的冬天,雪那叫个大,一下就是一天一夜的,搞得房前屋后都堆成了雪山。
每天开车出门拐弯的时候,都需要探出头,左右巡视半天,因为雪实在是太高了,根本看不清左右的来往车辆。 阳光总在风雨后,春天来了,天气开始转暖,积雪也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在城市中消失。
人们开始享受春天的阳光,享受户外的乐趣。。 然而政府此时没有失去头脑,已经早早的在山上建好了洪水避难所,而且挨家挨户的发放宣传小册子,宣传发生洪水时自救的方法。
4月30日周三晚上,晚饭后突然发现楼边街道有很多的水,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出现问题,也没太在意,后来水越来越多,还发现水是从下水道里冒出来的,而且街对面开始有人搬家,很多的车开始停在我家楼后的停车场。我们才开始意识到了可能有事情发生了。我出门看看情况,楼后门已经不能走了,因为那里全是水,我们也应该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了。老婆和岳母听了我说的情况,又分别出门观察,根据岳母的经验,说明地下水位已经很高了,所以下水道口才会有反水的现象,这说明洪水已经离我们很近,我们应该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了。
我们一家人也开始忙起来,收拾东西。孩子是最重要的,毕竟儿子还小,如何让儿子安全度过这个非常时期,是首要问题。老婆先收拾了锐锐的一个包,包括衣物,用品,尿不湿,玩具等等,然后才是我们三个大人的一些随身物品,最后是重要的证件。
我联系了一个同学,先把一些物品放在他那里,因为他住在山上的学生公寓,所以很安全。然后,他又帮我把我家的一些东西搬到我的一间实验室存放。真得很感激Andrew,没有他的帮助,我们的逃难计划还会拖延。当我们从实验室回家的时候,我们家门前的道路已经封锁。我们一家商量之后决定,当晚不能住在家里面了,尤其是姥姥和儿子,因为政府已经把路封了,这说明危险已经升级,虽然还没有通知我们撤离,但是一旦得到通知,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离开。儿子还太小,如果事情发生在半夜,会给他带来危险和不便,于是我们决定提前撤离。
但是去哪里,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Andrew提议去他的宿舍,因为他刚刚搬家,从301搬到302,301还是空的,所以可以将就一晚上。
到了地方,Abdrew把自己的床垫搬来给我们,是两个单人床垫。我们拼在一起,勉强可以睡三个人,老婆,姥姥和儿子,我就决定回家睡,顺便随时关注洪水情况。安置好了一切,已经深夜11点半了,我开车回家。经过设置路障的地方,说明我家就在里面,顺利放行。
回家看看街道的情况,救火车,警车都在待命。
一夜也没怎么睡好,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出门看看水情。水还在上涨,门前的道路已经完全淹没,好有人在划船。
真是有喜有忧。加拿大的水灾不是很常见,所以也成就了一些人休闲娱乐的快乐时光。
[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08-5-28 22:59 编辑 ] 早早出门去接祖孙3人。本来准备回家的,回家的路上听电台广播,电台每10-15分钟播报一次洪水信息,并且政府呼吁所有需要帮助的市民到红十字会设立的避难所去登记,以便得到帮助。我们就直接去了红十字会。
我们把我家的情况和工作人员说明以后,特别是我们有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工作人员立即建议我们不要回家,他们会安排我们住到宾馆,以方便我们的生活。住宿费用由政府负责,并且每天每个人给25元的饭费。这样,我们就在红十字会的安排下住进了宾馆,宾馆每天早上有免费早餐,午饭和晚饭由政府发放代餐券,可以在宾馆的餐厅就餐。
住进宾馆之后,红十字会还专门上门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其他的帮助,我们说需要婴儿床和小冰箱,以及尿不湿,当天下午,宾馆的工作人员就送来了冰箱和小床。红十字会还提供了35元的尿不湿购物券。
入住的时候,预定的三天的宾馆,但是我们发现3天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我又到红十字会说明情况。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认识我,她就强调我们可以一直住在宾馆直到我们认为回家是安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安心照顾儿子了,至少不会为了吃住发愁。
从房间里抽水
downtown的行车道
午餐
[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08-5-28 23:31 编辑 ] 我家在洪水中损失惨重,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全部进水。因为我家是一楼,平时感觉还不错,和楼上相比只是缺了阳台,但是发洪水我家可就不一样了。水不是从屋外流进来的,全部都是地面一点一点反进屋里的。卧室和客厅的地毯全部报废,洪水最严重的时候连浴缸都反了半缸水。在这个家住了两年多,东西是越买越多。屋子进水,东西肯定不能放在房间里了,有的放到了储藏室,有的放到了我们学校,更多的东西放到了3楼的邻居家。
我的邻居,他们是一对老夫妻,来自澳大利亚,老太太和我在一个大学上学,我想人家肯定不是为了学位,就是为了消磨时间,正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老大爷每天要不就是在家上上网,要不就是手拿相机到室外拍照。周末老夫妻就开车去旅游,真是神仙一样的生活,让人羡慕。夫妻俩特别热心,知道了我家进水,就来慰问我,说如果我有需要,他们可以帮我,可以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放到他们家。开始我觉得进水不会很严重,所以就感谢他们的帮助,告诉他们当时还不需要搬家具,等有需要的时候,再去找他们。谁知道第二天当我在回家查看的时候,整个屋子都进水了,不得已又去求助老夫妻俩,他们很爽快地就腾出来一个房间给我放东西。
其实所谓的损失,就是房子本身,自己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呵呵,幸好房子是我租的,所有的损失都由租房公司负责,洪水消退以后,地毯换了新的,连墙壁都重新粉刷了,让我感觉家又焕然一新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家里面重新调整了一下布局,专门给儿子腾出来一个小空间活动。儿子开始会爬了,准确的说是连滚带爬,匍匐前进。
客厅地毯
[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08-5-29 00:21 编辑 ] 虽说是洪水避难,但是说实话条件还真的不错。就当是本地旅游度假了,天天住宾馆,吃西餐,这下可把西餐吃了个够,吃了个遍。
就是岳母吃不习惯西餐,又看不懂菜单,我们只有根据她的习惯,点一些适合她吃的饭菜。
呵呵,这就是我们的难民的生活,条件还不错。
站在窗口的娘俩
在宾馆里游泳
回家
[ 本帖最后由 zhangyl 于 2008-5-29 00:24 编辑 ] sofa.
bump! 传说中的预先占坑绝迹重现江湖。:-P 遇难不惊,沉着冷静,好心态。『支持』 『Canada-Flag』 资本主义国家
好!
『Canada-Flag』 『Canada-Flag』 『Canada-Flag』 有图有文,非常写实。。。 看着水位慢慢上升,但又毫无办法,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吧! 原帖由 土制坦克 于 2008-5-28 20:59 发表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说中的预先占坑绝迹重现江湖。:-P
呵呵 原帖由 Susanna 于 2008-5-29 00:11 发表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着水位慢慢上升,但又毫无办法,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吧!
不好受,真的是束手无策,只有等待! 好贴,我越看越高兴。(*^__^*) 嘻嘻…… downtown那么小呀。。。
慰问!
苦中做乐,老张还上了脱照呢『呵呵』 原帖由 霹雳油侠 于 2008-5-29 00:29 发表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贴,我越看越高兴。(*^__^*) 嘻嘻……
:-D :-D 原帖由 FCH 于 2008-5-29 00:31 发表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owntown那么小呀。。。
慰问!
苦中做乐,老张还上了脱照呢『呵呵』
5万人的城市,downtown能大到那去。
:-D :-D
那是游泳的照片,不要乱用词汇,以免误导!:-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