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汐 发表于 2008-5-17 19:36:32

“用信息守卫生命!”——记者汶川震区手记

 新华网四川绵阳5月17日电 题:“用信息守卫生命!”——新华社记者汶川震区手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汶川、北川、平武、茂县……一个个重灾区令全国揪紧了心。如何在第一时间内进入灾害现场,成为各路记者的共同目标。

  13日晚,成都、绵阳、都江堰等多个地方下着大雨。新华社记者毅然决定经重灾区都江堰朝震中汶川方向进发。这意味着: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徒步行走上百公里才能接近目标,其间还要经历雨淋、路滑,以及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

  虽然,这次徒步因无法逾越的障碍未获成功,但新华社记者在其他方向上接连获得突破。15日傍晚,一路新华社记者抵达灾区“孤镇”南坝,亲见这里70%以上的房屋被毁。

  由于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几乎全在山区,交通和通信中断成为了解灾情的障碍。记者们更多的时间花在路途上。从绵阳到平武县的南坝镇,虽然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抵达那里堪称举步维艰。

  本来完好的盘山公路上,震后立起了一座又一座山头。先头救援部队只得把山中十多公里的一条羊肠小道,拓宽为最终能够行车的盘山土路。记者一行进入南坝花去五六个小时;待采访结束,摸黑从陡峭的山道上原路回到绵阳时,已是16日凌晨4时。

  每天经历一次又一次余震,记者不再感到害怕。与紧张抢险救援的战士攀谈,不仅会受到鼓舞,还能感受到关爱。

  “你们是战地记者吗?”不止一个接受采访的战士这样问记者。我们回答说不是。

  “这里比一般的战场还危险,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防范,你们呢?”战士再问。我们无语。

  “你们的作用很大,我们战斗在一起。”战士说。他说他知道,新华社记者是与军人一起坐直升机进入灾区的。

  15日结束在南坝镇的采访已是夜幕降临。穿过镇子边上一片田地到河边,炊烟的气味、江水中的雨腥味,连同消毒液的气味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脚下不时能感觉到震动,依稀看到江对岸的山体有山石不断滚落,升腾起缕缕尘雾。

  在中途一个救灾物资转运站,记者需要临时支起海事卫星发稿和对外联络。车子停下,一群武警官兵围过来,从设备上的标识看出记者来自新华社,便不停地问寒问暖。

  为了不打扰记者工作,他们散去了。但每隔一会儿,便有人悄悄过来问:“给你们弄点吃的吧?”记者说不用,继续埋头写稿。等我们收摊时却发现,车里多了牛奶、矿泉水和午餐肉。

  累吗?累。饿吗?饿。但我们不能倒下,因为,我们是用信息守卫生命。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张崇防 丛峰 陈君 编辑: 孔令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信息守卫生命!”——记者汶川震区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