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价大米遭方舟子等打假人质疑 德润生已起诉
被称为国产“天价大米”的德润生大米正在遭受一场意外的考验。以方舟子为代表的一批科学界人士公开对其提出质疑,“职业打假人”王海东则以该企业涉嫌虚假宣传,将德润生诉到法庭;针对质疑,德润生公司上周日在京召开了专家答疑会,作出了正面的回应,同时披露:王海东等职业打假人对他们有明显的敲诈行为,并宣称有电话录音等证据,“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职业打假人盯上国产天价米
对德润生大米的最早质疑之声先从上海传出。今年2月,上海著名职业打假人王海东,第一次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德润生大米,认为其涉嫌“虚假宣传”。
此后,方舟子等专家也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及多家媒体的采访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方舟子表示,CEB细胞营养素这个名词,科学文献当中找不到这种说法。国内国外的科学人员研究植物内生菌,主要是为了用它来做农药、做肥料,来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还没有见到有人说用它来提高粮食营养价值的。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这种说法我是很怀疑的。”
核心技术遭专家质疑
先后在媒体上提出质疑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刘夙、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张春义等业内人士。相对更为专业的专家用专业语言表示了自己的怀疑:该产品背后依托的核心技术是不是独创性的最新成果;以及这种大米的功效是否经过科学验证和检测。
在《中国青年报》4月9日此前的报道中,刘夙表示,自己在看完“天价大米”的宣传广告后,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到张政铨、聂开印在《武汉植物学研究》1986年第2期上发表的《百合细胞中内生菌的发现》一文,报道他们在条叶百合的细胞内发现了一种共生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刘夙表示,早在1976年,就有两名国外科学家发现了单子叶植物内存在细胞内生菌。这比张政铨、聂开印1986年发现条叶百合中的细胞内共生菌早了10年。因此,他表示,张政铨、聂开印在论文中称第一次在单子叶植物中发现细胞内共生菌,“显然是不了解最新成果”。
在上述报道中,刘夙还表示,“并非转基因食品”是厂家在宣传时的一个卖点。他表示,所谓“转基因作物”,就是把该作物没有的基因转入该作物体内,从而改变其原本性状的作物。假如德润生在宣传中所宣称的“包括强抗氧化因子SOD,普通大米则没有这些活性成分”情况属实,那么制造这些SOD的基因只能是来自水稻以外的其他生物,那么只能说明德润生大米是地地道道的转基因食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春义则认为,“德润生”宣传材料中“细胞内生菌”只是植物内生菌的一种,“没有什么特殊”,而细胞内生菌的英文正确写法是introcellular endophytic bacteria,而不是文中提到的CE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