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17:27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最近看相声大赛,对相声历史产生了兴趣。
相声界十分看重师傅。师出名门才好。师徒如父子。

第一代      张三禄(1)
第二代        朱绍文(2)        阿彦涛(3)(5)沈春和(4)       
第三代        贫有本、富有根(6)、徐有禄(7)、范有缘(8)
        恩绪(9)、春长龙(15)、高闻奎(14)、沈竹善(10)
        魏昆治、王有道、李长春(11)、冯崑治(12)、高闻元(13)、裕二福

注:
(1)张三禄是目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相声艺人,原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据推测他的艺术生涯始于道光年间。《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中马三立说:“张三禄既变戏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贯口”,说笑话。 他比朱绍文年龄大四十来岁,朱二、三十岁时,张已六七十岁。他是北京东 城和西城艺人的头目。朱绍文主要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 有些是从张那里学来的。……朱称张为老师。”《江湖丛谈》中记述“张三禄乃相声发始创艺人之一,其后相声派分为三大派,一为朱派,二为阿派, 三为沈派”。与朱、阿、沈等是否直系师承关系尚待进一步考证。
(2)艺名“穷不怕”。
(3)阿彦涛又名阿刺二。为朱绍文代拉师弟,《江湖丛谈》上有诗赞: “江湖阿二旧知名,矮凳高棚说相声,最好一场虚子论,挣钱只赖捧旗兵。”
(4)又名“长福”为朱绍文代拉师弟。
(5)同辈艺人尚有“马麻子”、“孙丑子”、“韩麻子”、“粉子颜”、“处妙高”等。
(6)本名“桂祯”,艺名“有根”。
(7)本名“有福”,又名“永福”、又称“徐三爷”。
(8)本名“长利”,著名单弦艺人范瑞亭之父。
(9)艺名“大恩子”,光绪年间为避讳改为“恩培”。马德禄的岳父,马桂元、马三立的外祖父。
(10)同辈艺人尚有王致文(王德宝)、瑞贵、存闻子、英瑞、牛顺子等。
(11)又称“李二先生”,艺名“线儿黄瓜”。
(12)又称“冯六爷”。
(13)即老高二(高德明之父)。
(14)为老高二之兄。
(15)外号“一撮毛—春子”。

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23:39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第三代         恩绪(1)       
第四代         李德钖(1) 、 李德祥 、 张德泉(2) 、 华德茂(3) 、 来德如(4) 、 王葆山 、 陈子贞(5)、 广阔泉(6)、 高玉峰(7)、 谢芮芝(8)、 戴致斋(9)
注:
(1)艺名“万人迷”。
(2)艺名“张麻子”。
(3)本名“子元”。
(4)本名福如。
(5)(6)陈子贞(陈涌泉之父)、广阔泉均为“清门”艺人,“万人迷”代拉师弟,后与张寿臣结拜。
(7)(8)(9)高、谢、戴原来唱单弦,后改相声。
第三代        第四代
富有根        裕德隆(1)、范瑞亭(2)、玉来子
徐有禄        焦德海、卢德俊(3)、徐茂昌、刘德智(4)
冯崑治        高德明、吉坪三(5)、高德光(6)、高德亮、常葆臣(7)、郭伯山(8)
春长龙        马德禄(9)
高闻元        唐玉福、李万兴、张杰尧、韩子康、刘月樵
范有缘        周德山(10)、郭瑞林(11)、李瑞丰、张德俊、杜茂林、徐瑞海、朱凤山、马良臣
魏崑志        孙伯珍(12)、张伯俊、丁伯品(13)、阎伯山
李长春        恒瑞丰
高文奎        冯振声
沈竹善        张星武
注1:
(1)“德”字辈大师兄,又称“瞪眼玉子”。
(2)又称“小范”。
(3)又名“伯三”,按评书字。
(4)卢德俊代拉师弟。
(5)外号“吉三天”,荷花女之父。
(6)外号“大麻子”,老高二之长子。
(7)本名“宝臣”。
(8)后改评书。
(9)马桂元、马三立之父,马敬伯之祖父。
(10)又名瑞山,艺名”周蛤蟆。
(11)郭荣起之父。
(12)(13)“伯”字是评书辈份的字。评书演员,后拜魏崑志说相声。

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26:45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第四代        第五代
裕德隆        王顺福(1)、陶顺禄(2)、李顺祯(3)、张顺祥(4)、张顺延(5)、吴景春
李德钖        马桂元、玉小亭、焦葆奎、郑仲衡
焦德海        张寿臣、李寿增(6)、富寿严、李寿清(7)、叶寿亭(8)、于俊波(9)、绪得贵-------------------、    常连安(11)、朱阔泉(12)、汤金澄(13)、于堃江(14)、尹凤岐(15)、彦授辰、路彩祥、白葆亭(16)
注:
(1)本名王兆麟,擅长“太平歌词”。
(2)本名陶湘如,陶湘九之兄。
(3)本名李少卿。
(4)本名张云武。
(5)本名张绍棠。
(6)原名李德林,张寿臣代拉师弟。
(7)李寿增代拉师弟,后改评书。
(8)本名“少亭”。
(9)于连仲、于春藻之 父。
(10)又作“德贵”。
(11)原名京剧富连成科班演员,后改相声,张寿臣代拉师弟,常宝堃之父。
(12)艺名“大面包”,侯宝林之师。
(13)艺名“汤瞎子”。
(14)于福寿之子,于佑福之兄。
(15)艺名“尹麻子”。
(16)又作宝亭,白全福 之叔。
第四代        第五代
卢德俊        赵霭如(1)、陈雨亭(2)、赵寿舫(3)、何寿亭(4)、冯乐福、金钰堂、何玉清、庞子泉、李得子(5)
周德山        马三立、刘桂田、李桐文(6)、连秀全(7)、宝寿华(8)、魏常玉
马德禄        高寿亭(9)、高桂清(10)、杨闻华(11)、尹寿山(12)、郭荣起
范瑞亭        焦寿海(13)、陈桂林(14)、陈桂鑫、聂闻治(15)、冯子玉
郭瑞林        侯一尘、谭伯如、陶湘九(16)、李寿芳(17)、马四立(18)、胡兰亭
恒瑞丰        崇寿峰
李瑞丰        寇寿亭(19)、董湘臣、陈紫荃
李德祥        马寿岩(20)
吉坪三        秦醒民、熙醒生
刘德智        郭启儒、张春奎
注1:
(1)赵春田之父,罗荣寿之舅。
(2)艺名“陈大头”。
(3)本名少舫。
(4)本名少亭。
(5)又作“李德子”。
(6)艺名“小万人迷”,“万人迷”之子。
(7)连笑昆之父。本为“莲花落”艺人,后马三立代拉师弟。
(8)本名少华。
(9)本名少亭。
(10)高笑临之父。
(11)艺名“杨刺挠”。
(12)艺名“尹傻子”,尹笑声之父。
(13)本名少海,焦德海之子。
(14)本名荣启,后改评书。
(15)又称小聂。
(16)又名阔青。
(17)本名少芳。
(18)马德禄之四子。
(19)本名少亭。
(20)后改评书,擅说《混混论》。

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28:49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第五代        第六代
冯振声        常福荃、杨海荃、韩小痴、叶太珍、祝景荃、张闻斌
高德明        于佑福(1)、冯大荃、张松青
高德亮        高凤山(2)、赵玉贵
张杰尧        单松亭(3)、关松明、袁松麒、班松麟、田松山、刘松江、辛松斌、郑松涛、陈松波、杨松临(4)、王松声(5)、王松葵(6)
张寿臣        赵立梧(7)、常宝堃(8)、刘宝瑞(9)、刘立叶(10)、冯立璋、康立本、叶立中、冯立樟、朱相臣(15)、袁立栋(11)、沈观澜(16)、张少清(14)、穆立枢(12)、于立相(13)、胡振江、田立禾、戴少甫、侯少尘、邢炳涛
马良臣        李永春
注1:
(1)于堃江之妹,后拜高德明,又称于老姑。
(2)擅说快板。
(3)外号“小顺子”
(4)艺名“小苹果”
(5)本名鸿声。
(6)本名宗葵,外号“小和尚”。
(7)本名贵武。
(8)艺名“小蘑菇”,又名立桐,常贵田之父。
(9)本名明光,又名立棠。
(10)本名化民,外号“小地梨”。
(11)本名佩楼。
(12)本名祥林。
(13)本名世德。
(14)又名得福。
(15)外号“小南瓜”。
(16)即沈君。
第五代        第六代
焦寿海        赵宝琛(1)、刘奎珍、李洁尘(2)、耿宝林、张宝珍、刘广义(3)、孙宝琦、杨绍奎、佟浩如、张宝玙、李存民(4)、张福祥、张玉堂(5)、李润杰(6)、张明新、崔怀禄、赵稳增(7)、张立林、张宝珠
朱凤山        阚天忠、谢天荣、赵天寿、李天林、杨天茂
李寿增        孙少林、欧宝灿(8)、王树田、来少如、赵兰亭、张振圻、夏万福、马金良、张佩如(9)、焦立海、汤一民、丁守义、曹宝春、刘玉凤
马三立        阎笑儒、连笑昆、高笑临、张笑勤、金笑天(11)、班笑魁(10)、尹笑声、方笑文、任笑海、王笑予、张笑非、常宝华、于宝林、谌笑宇、常宝丰
注:
(1)本名佩茹。
(2)本名惠民,李伯祥之父。
(3)刘文亨之父。
(4)李寿增之侄,张杰尧之婿。
(5)艺名“大烧鸡 ”。
(6)擅长快板书。
(7)又作文增,外号“棒槌”。
(8)本名少久。
(9)外号“小可怜”。
(10)本名德贵。
(11)原名金伯云。
第五代        第六代
常连安        高元钧(1)
马桂元        冯宝华、赵宝贵、骆宝珊
朱阔泉        李宝麒、侯宝林、王宝童、马志明、王凤山(2)
侯一尘        常宝霖、连春仲(3)、马敬伯(4)、赵春田、于春藻、关春山、张世芳
赵霭如        王长友、孙宝才(5)、罗荣寿、黄鹤来、李桂山、王闻禄(6)、李延年、张喜林、何善平(7)、张善曾(8)
于俊波        白全福、郭全宝、孙玉奎、白家林(12)、曲福恩
吴景春        吴苹(13)
富寿严        靳宝琏(9)
于堃江        关立铭
高桂清        冯立铎、史立鑫(10)、关立铨、张立森
汤金澄        王俊
郭启儒        全常保、佟大方(11)、于连仲、邵其炳、齐信英
尹寿山        边振新
注:
(1)为著名山东快书演员,乃高洪顺之父,亦精通相声。(2)擅长快板。
(3)艺名“白银耳”。
(4)马桂元之子。
(5)艺名“大狗熊”。
(6)又作“文禄”。
(7)(8)均为王长友代拉师弟。
(9)本名玉奇,张杰尧之婿。
(10)本名闻翰。
(11)后拜张寿臣为师(学评书)。
(12)即白慧修,白凤鸣次子。
(13)艺名“小苹果”。
第五代        第六代
聂闻治        郑祥泰
李顺祯        李宝璋、武奎海、刘聘臣、张闻得(1)、刘宝森(2)
赵寿舫        张宝康(3)、陈宝泰
陈雨亭        王世臣
郭荣起        常宝霆、郭宝明、杜三宝、杨少华
崇寿峰        李宝山、关宝奇、于春明(4)、付海峰
何寿亭        王福田、张庆森
谭伯如        陈涌泉、赵世忠、王春和、张春旺、王嘉琪、寇连荣
陶湘九        郭宝珊、王宝珏(5)、秦宝琦、徐宝瑜、杨宝璋、王宝珍、田宝珩、马宝璐、胡仲仁、郭宝瑛(6)
绪得贵        付宝山、辛宝珊
李寿芳        刘伯奎
高寿亭        刘立升(7)、孙少臣
注1:
(1)又作文德,外号“张八”。武奎海代拉师弟。
(2)本名金福,刘聘臣代拉师弟。
(3)本名永熙。
(4)艺名“小北瓜”。会唱滑稽大鼓。
(5)本名晓松,艺名“小洋人”,王伯华之父。
(6)本名海泉,张杰尧之内侄。
(7)本名中升。
第五代        第六代
连秀全        王本林(3)、刘志远
熙醒生        师世元
马寿岩        龚玉章、张宝如(1)、田宝鑫、张春生、回婉华、张嘉利(4)
彦授辰        李宝森、孙宝钧(2)、戴宝康、孙桐增、张兴华、张鸿滨、高凤起
冯立铎        张兴汉
注:
(1)艺名“狗尿苔”。
(2)本名德明。
(3)王宝玉之兄,王亚福之父。
(4)后拜张寿臣为师。

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29:49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第六代        第七代
杨海荃        赵幼樵、富兰英、马子恒、王海江、杨金声、周印金、汤艳杰、金炳昶(1)、王志涛、杨振华(2)、冯景顺、张乃勤
吴苹        藤田香
庞子泉        夏福义
李得子        朱永福
康立本        李文锦(3)、董铁良
赵兰亭        张文甫、孙士达、刘黎
关宝奇        祁存才
叶太珍        蔡玉衡
龚玉章        王鸣山
注:
(1)(2)鉴于资历、年龄、艺龄、威望,后与“文”字辈相提并论。
(3)本名锦田,艺名“小立本”。
第六代        第七代
赵宝琛        李伯祥、张伯华、马伯林、崔伯光、杨伯英、高英培、常贵田(1)、刘英华、杨英彩(2)、李世增、李英杰、王祥林、马志存、徐得奎(3)、张继英、任鸣起、刘英奇、张奎清、张义勤、李浩然、郭士中、侯耀文(4)
常宝堃        李伯仁、苏文茂
李洁尘        赵心敏、王伯荣、秦玉华、姜保林、马文忠
王长友        赵振铎、郭文岐、丁玉鹏、叶少臣、茹少亭、韩秀英、寇庚杰、范传辅、康松广、臧洪、赵亮
刘宝瑞        周文游(7)、寇文儒(8)、邢文召(9)、霍文龙(10)、殷文硕、王惠林、高洪顺、唐杰忠、张庭萱、曹中民、刘兵(11)、皮树德
侯宝林        贾振良、黄铁良(5)、杨紫阳、马季(6)、李文欣、殷培田、贾冀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师胜杰
注:
(1)又名贵田。
(2)又作文彩。
(3)又作德奎。
(4)李伯祥代拉师弟。
(5)本名德义。
(6)本名树槐。
(7)本名德利。
(8)本名庚儒。
(9)本名克召。
(10)本名玉龙。
(11)本名炳龙。
第六代        第七代
杨绍奎        丁文元、刘文亨、任文立、刘文贞、张文学、张文习、王文进、李文芳、刘文步、赵文岚、张文辉、姜伯华、潘庆武、孙福海、逢凤林
孙宝才        孙星海(1)、赵连升(2)、王长林、马文光、丁文盛、刘孝先、福保仁、王学义、陈进山、王世勇
常宝霖        王庆新、张洪刚、姬晓廷
罗荣寿        杨文义、兰文甫、丁金声、刘树江、李树仁、张树茂、王庆东、凌少明、李国英、李国盛、杨瑞库、王得昌、马维福、郭祥林、马俊生、张盘、张鲁、丁广和
杨宝璋        金文和、范文欣、余文光(3)、李文枫、黄文斌(4)
王宝童        殷振江、林文春(5)、贾世泉、郭仁金
陈涌泉        刘辰、王辅廷、陈庆生
注:
(1)艺名“小狗熊”。
(2)艺名“小怪物”。
(3)本名余朗。
(4)本名玉成。
(5)本名林桐,艺名“小傻子”。
第六代        第七代
关春山        刘文亮、韩文光、田文明、辛文涛
耿宝林        方伯华、王伯林、张伯涛、左伯光(1)、王占友、吕维国、朱贞富、王文喜(2)
王世臣        李鸣歧、赵得亮、马大龙、付振江、孟祥光、刘洪沂
张玉堂        李文成(3)、包文年(4)、李文娱、许文跃
王本林        郑小山、王小生、连小林
张佩如        王文凯、张保明、孙保光、张兴海
张振圻        王文玉
于宝林        王鸣楼、吴文龙(5)、陈鸣智、邓继曾、李勇、陈文彦、辛克正、李崇武
常福荃        刘来子、董小柱、魏幼臣、刘幼山
武魁海        车文通、魏文华、魏文亮、张文霞、苗文浩、刘曼影、席香远、李世续、陈文光
常宝霆        王英俊、王英杰、黄英玉(6)、郝英辰(7)、曲乃新、王佩元
注:(1)本名春耒。(2)本名惠民。(3)本名天成。(4)本名松年。(5)本名子超。(6)本名黄予。(7)本名郝辰。
第六代        第七代
张庆森        杜国芝
朱相臣        韩刚甲、蔡培生、师胜杰(1)
连笑昆        王雅福、王雅青、王雅育、张雅璐、杨雅松、刘雅奎、张雅升、张雅成
白全福        阿双全、缴月舒、王吉祥、杨志刚、李国权、崔长武、张伯勋、阎金域、房国群、吴云林、周桂林、张文琪、宋勇、白龙岩、金兆庆、刘学仁、杨志光
刘立叶        朱君贵、张建忠
阎笑儒        宋文俊、杨世章、陈永清、陈永忠、陈永海、佟文阔、潘海波、侯长喜
田立禾        耿伯扬、赵广山
马敬伯        王文奇、陈秉文、徐景信、孙得一
班笑魁        范振钰、夏志恒、耿文卿
刘聘臣        杨稚敏、靳金耒、刘颖
全常保        郑文喜、郭文寿
李桂山        叶文杰(2)
注:(1)后拜侯宝林为师。(2)本名萝虎。
第六代        第七代
王闻录        魏美玉、郭淑华、刘万山
于春明        顾海泉(6)、高秀琴、马凌云、金涛、董启威、王志民、庄佩臣、戴福月、果树青、戚松、刘加柯、王成启、张千、王之甫、李凤鸣
郭全保        王文砚、汪宝琦
陈宝泰        马文瑞(2)
佟大方        姚玉明
尹笑声        王文厚
靳宝琏        孔文敬(3)、刘文德(4)、夏文化(5)
欧宝璨        董长禄(1)、刘长声、杨长鸣、隋长欣
关立铨        马文强
王嘉琪        王鸣义、康桂生(7)
高凤山        毕学祥、李学宏、陈学富、石学广(8)、李学贵
王树田        史文惠、郭文超、肖声虎、王信、杨世龙
徐宝瑜        黄文祥、滕文超、万文英
常宝华        牛群、赵福玉、包长春、奇志
袁立栋        孟文辉、张存珠、赵辈亭、李富荣、朱庆山
王凤山        唐文光、郑文昆、周志光、方志清
注:(1)艺名“小地梨”。(2)本名瑞忠。(3)原名孔静。(4)原名刘修德。(5)原名夏振华。(6)后,拜何寿亭为师。(7)艺名“文杰”。(8)即石富宽。
第六代        第七代
张宝康        梁庆江、孙庆淮、吕庆源、曹庆波、吴庆涌、李庆涛、梁庆海、李庆洲、言庆洋、孙庆池、郎庆浪、吴庆鸿、张庆济
马志明        潘贵才、王金东
赵春田        张学彦、徐保库、冯永志、刘延滨(1)、刘杰、张继贤、梁洪才、侯孝才
李润杰        王印权、张志宽
张松青        陈世魁、麻世豪
夏万福        潘龙浩
高笑临        吴伟申、朱文先、杨文峰、王文博、吴新安
孙少臣        魏务良
赵世忠        马魁尧、杜宏圻、康友纯、张志强
孙宝钧        杜培玉
张宝如        赵保成、李增年、郭得喜
张宝玙        夏文升
马宝璐        李文立
刘宝森        张文明
回婉华        牛振华
刘伯奎         赵连功
冯大荃        邓世杰
李永春        崔亚轩
赵天寿        费殿臣
谢天荣        王校林
王宝珍        陈国华
高元钧        李立山、石小杰、魏兰柱
注:(1)又名刘流。
第六代        第七代
王福田        李文荣、陶文华、常佩业(1)、苏连生、周琪
于笑澜        王文昌、陈文潇、张文茹、邓文丰、李文英、于文海、吴文龙、姚文虎、关文庆、李文勇、辛文正、雷文顺、马文孝、赵文浩、陈文彦
于立相        白英杰、韩光、张书新、马伟国
叶立中        曹俊清、朱文正
穆立枢        谢树森、丁振雨、郭嘉强、李文珊、陈世智
郭宝珊        王启禄、黄文忠、陆文荣、施文琳
杨松林        高飞、祁喜生、陈尚忠、李祝英、林茂、陈冠义
郭宝瑛        田文奎
彭国良        陈连仲
师士元        高金奎、方金亮、曹金星
杨少华        唐传模、朱永义、朱永久、陈君志
张善曾        白晓芳
赵宝贵        纪文奎
冯立璋        赵传璋、穆瑞庆、王锦文、李凤山、王东林
祝景荃        金幼实、陈幼新、高幼峰、李幼刚、冯幼封
张嘉利        王鸣禄、谭鸣亮
任笑海        关自仁
冯宝华        王文杰
孙少林        赵文启、王少安、郭春堂、王文元、肖国光、王文豪、韩广海、孙春华
张喜林        刘庆福、李业名、赵小林、冯春岭、胡伟新
注:(1)后拜马季为师。

William 发表于 2006-10-5 15:30:50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第七代        第八代
赵心敏        张宏、吕闻升、华士泉、杨贵田
董长禄        欧光慈
马季        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尧、彭子义、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国修
王长林        于海伦、刘义学、朱周义
姜宝林        宋雁波、侯连友
赵振铎        李金斗、肖巍、贾承伯
魏文亮        李相友
刘文亨         高吉庆、马云路、高顺耒
苏文茂        赵维洲、武福星、吉马、郭新、黄运成、刘俊杰、苏士杰、崔金泉
唐杰忠        张茂起、李建华、李艺、刘全刚、李金祥、赵斌、崔喜跃、杨宁、巩汉林、魏真柏、汪声亚、杨祖尧、卡尔罗、马洛、罗爱恬
张文甫        刘玉辉
金文和        徐祖国、郭伦、张玉琪
朱文正        孙继忠
史文惠        杨四奇、赵晶
王雅福        刘际(1)、沙跃生
李文成        杨常州、王常柱
郭文歧        王少林、李玉君
金炳昶        张广发、张东波、孙国伟
刘文亮        马洪海、刘洪江、杨洪滨、韩笑
王学义        李士琦、李中华
丁玉鹏        王蓬
杨紫阳        仇君
戴福月        高东明、于化民
注:(1)后拜侯跃文。
第七代        第八代
王锦文        冯敏山、果克、陈庆、刘玉才
赵连升        赵荣全
郑小山        魏元成、罗健
贾世泉        李伟、王平
刘加柯        刘科
孙世达        严玉林、童鸣、叶杰平
范振钰        赵津生
赵传璋        周洪儒
殷培田        蒋明孝
林文春        李铎
李伯祥        郑健、戴志诚、刘继深、李增满、高玉林、耿直
高英培        苏明杰、李松岩、高青、吴健、鲁少华、孟凡贵、赵继文、李嘉存、韩翔、李志刚、杨天立、朱强、刘显东、吴金富、傅向波
马志存        马洪升、赵传真、王宏
王文进        战暑日、孙殿盛、王元锋
徐得魁        刘树青、刘金瑞、吴刚伦、陈治华
王印权        叶景林、李少泉

第七代        第八代
张志宽        王影贤、马政
施文琳        李刚、齐力新、孙欣梅
黄文忠        秘鸿泉
陆文荣        曹鸿伟
李国盛        赵新华、刘廷凯
杨振华        李兴国
石学广        余谦
王志涛        耿炎
金幼峰        隋广斌、王泽民、李平
赵连功        王琪
崔亚轩        刘沛起
赵幼樵        巩固
高金奎        高滨江
王小生        甄靖
孙兴海        秦玉贵
侯跃文        贾伦、高玉庆、李炳杰、陈寒柏、郭秋林、刘际
殷文硕        高迪艺、郭迪传、白迪瀚、邢迪海、荣迪曲、马迪飞、刘迪天、徐迪建、帕迪西、李迪振、李迪域、赵迪兴、杨迪中、阿迪华、任迪山、郭迪业、刘岩
康达夫        张新华、郭铁林
关自仁        刘建平、刘跃宁、乔国庆


牛牛猫 发表于 2006-10-5 22:35:28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看晕啦:icon_ft: :icon_ft:

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06-10-6 01:32:08

回复: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

辛苦威廉了,俺从第五代才开始见到几个熟悉的名字『大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相声师承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