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羹”的由来(zt)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原来,“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名姓史的高级妓女不愿接待下等客时,就饷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 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以更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可惜现代拒客,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回复: “闭门羹”的由来(zt)
收到回复: “闭门羹”的由来(zt)
睹此文,是不也可以明白:请喝杯清茶时,就是该去的时候了吃羹是不见,赏茶是被撵,好像都差不多,呵呵
回复: “闭门羹”的由来(zt)
端茶送客从清朝开始,官场的迎来送往为客人送上一杯茶只是一种形式,客人并不真正喝茶,尤其是当下属拜见上司时,即使面前有一杯茶也不敢喝,当正事说完后,主人会举起茶杯说:“请喝茶”,这时客人会识趣的赶快告辞,因此端茶成为一种送客的暗示。但随着封建社会结束,人们的关系更为平等,这种礼节也成为历史,只存在于古代作品和历史剧中。
回复: “闭门羹”的由来(zt)
深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