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金矿在哪里?挑战你的想象力
最近以来WEB2.0的概念在美国风生水起, 几十亿的投资和大量的从业人员纷纷涌入这片目前还相对贫瘠的土地。既然WEB2.0已经变成了一种时髦, 就有必要关注和探讨它的成因和走向。要明白什么是WEB2.0? 先要搞清什么是WEB1.0, 甚至是WEB 0.0 ——也即没有WEB的时代。以 电信行业为例, 最老的模式是: 谁建造了通向家庭的电话线, 谁就控制了这个家庭的电话服务权。用户别无选择, 只能向电话公司申请使用电话服务, 所以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电话公司打广告, 因为你必须用他的服务, 这是没有什么商量的, WEB1.0 来了, 就是那些买IP电话机的公司, 他们价格便宜些, 多数还让你送一个硬件适配器, 但为了得到好一点的价格, 你仍要和他们签定长期合约,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只对服务商有利的条款, 用户还是要被锁定, 很不爽。现在WEB2.0来了, 就是像Vbuzzer这 样的公司, 价格极便宜, 一分钟一美分打到中国等20个国家, $7.99 包月任打美国, 免费注册, 免费试打30分钟国际长途。为得到这个服务用户根本不需要签约一年两年, 或者支付激活费等等。想用就注册, 测试满意了再交钱, 不满意了就停止使用。一切都是用户说了算。据说, 这就是WEB2.0,WEB2.0代表了自由。当然这是采用WEB2.0人士的分类法, 真正做事的公司, 无论是SKYPE还是Vbuzzer, 都没有自称是WEB2.0应用。
再 看媒体行业: WEB2.0的鼓吹者们说: 第一代的网络门户,比如早期的新浪网, 就是把大量用户聚集起来, 到他的网站上被动地去读经过编辑的新闻。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 因为你只能读到经他挑选过的剪裁过的新闻, 用户没有话语权和控制权, 这属于落后的1.0模式。 而WEB2.0就是让用户既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提供者。用户就是记者和编辑, 由于其数量广大并且其本身就是各个事件的第一目击者, 如果每个用户都自动有发稿权, 那么新闻会更加实时, 高效, 深入, 真实,所以WEB2.0还代表了参与。
道理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让我们先假定WEB2.0真的很好, 也可以实现。但关键是赚钱的机会在哪里呢?
假 设WEB2.0是一个机会,但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意义完全不同。举例来说, 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对所有人都是机会。可是每个人理解的角度都会不同, 搞机械的要组建汽车生产厂,搞体育的想建立汽车俱乐部,而搞财经的则打算为车主办理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还有自认为更聪明的人说: 你们都错了,应该投资石油。认为投资石油最好的人也许不知道, 在美国石油热潮的年代有多少人几百万美元砸下去钻探石油, 结果是血本无归。这些人占了当年石油淘金热的大多数,只是他们的悲惨故事已经深埋在地下永远不见天日了。
所以说赢利模式这个问题说浅也浅, 说深也深不见底,看你的想象力和造化如何了。 但关键是赚钱的机会在哪里呢? 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对所有人都是机会。可是每个人理解的角度都会不同, 搞机械的要组建汽车生产厂,搞体育的想建立汽车俱乐部,而搞财经的则打算为车主办理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还有自认为更聪明的人说: 你们都错了,应该投资石油。认为投资石油最好的人也许不知道, 在美国石油热潮的年代有多少人几百万美元砸下去钻探石油, 结果是血本无归。这些人占了当年石油淘金热的大多数,只是他们的悲惨故事已经深埋在地下永远不见天日了。
当年挖金矿时,挖矿的人都没有赚到钱,因为没有金子,最赚钱的是卖PICKS AND SHOVELS(铁锨,铲子)的人,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