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henhua 发表于 2005-5-20 20:51:06

蒙特利尔游记(转)

蒙特利尔位于魁北克省,以其酒吧和夜生活出名。初初来到这个城市,对它印象并不太好,总结为三点:垃圾多~乞丐多~色情场所多。华灯如上的蒙特利尔市中心会让我想到上海,当然蒙特利尔路上的垃圾也会让我想到上海。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精确地说他们只使用法语,所以招牌,乃至餐馆的菜单都是用法语写成,让我这个只懂英语的人有一种“文盲”的感觉。

第一天的旅行是游old montreal,这个倒是比较有意思,看到了很多马车~有喷泉的广场~教堂~林立的石砌房子(很像外滩的但规模大得多,又让我想家了),很有欧洲特色的街市有着绿绿的遮阳棚,还有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巷,这一切的一切和市中心商业的繁华景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这座城市曾经的无尽的沧桑。old montreal的后面就是港口,又看到了很蓝的安达略湖还有电视中常见的白色游艇,岸边是无尽的枫树林。来加拿大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枫树,可能是魁北克冷得比较早,所以枫叶也比较早熟的样子~~大部分的枫叶都变红了,还有一小部分是黄色或是绿色,大片的红、黄、绿相交辉映,好像打翻了的调色版一样,很漂亮!加拿大的枫叶和中国所谓的枫叶是不同的,原比中国的来得大,比较确切得说“像红色的梧桐叶”。在安达略湖边很发花痴地硬让同行的男生帮我摘了片枫叶,然后用笔在上面写了愿望,很虔诚地看它随波逐流;望着一大堆枫叶飘向远方,竟有微微的伤感,水面上飘荡的枫叶就好像飘零的人生一样,起起伏伏,不由自主。

在去蒙特利尔之前在网上查了好几个所谓的attraction,到了那边一看,居然全是集中在old montreal附近的,所以很快逛完了大部分的景点。然后回到市区去逛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又让我想到了上海的迪美,唉,真怀念疯狂购物逛街的岁月啊,蒙特利尔终于让我找回一点昔日的感觉~~我在那里买一件白色的斗篷,但不知有没有机会穿,但这件pp的斗篷真是让人一看到就有占有它的欲望啊~~逛完街之后,就去蒙特利尔的唐人街。这是到加拿大后第一次去唐人街,看到蒙特利尔在唐人街被翻成“满地可”,令人不觉莞尔。一路上看到熟悉的中国文字,当看到“上海高邮咸蛋”和“乌江牌榨菜”时,我没有意识地哭了,我哭,只是因为我想哭。在加拿大我自认为从来没有想家,但是现在才发现有些东西它一直潜藏在你心里,在不经意间或许就流露出来~~晚饭是在唐人街吃的中餐,真的是好好吃啊~~吃到了几百年没有吃的“炒青菜”,天啊,在国内我都不太吃青菜。到了这里,真怀念炒青菜啊~~mmd,这里的蔬菜都是生的,不是洋葱,就是生菜,西芹,恶心死了~~呵呵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打算去royal mont圣山公园,同行的伙伴赖床不肯一来,“一怒之下”又决定自助游了,其实我是喜欢“一个人旅行”的,没有拘束,想走到那里就那里,不用参考同伴的意见,当然,拍照就不太方便。蒙特利尔的当地人很笨,首先他们大都说法语(这个和他们的民族情绪有关,魁北克一直在闹独立);其次,他们的摄影技术很差,我让几个路人拍得照片,不是把偶人拍得巨小,就是搞得像拍大头照一样~~郁闷!!乘了地铁到了圣山脚下,又乘了公车上去,盘山公路一边尽是红红黄黄的枫树,另一边则可以鸟橄蒙特利尔市容的全景~~。到了山顶的水路圣山公园,呵呵,真是一个漂亮的地方呢,白鹭~蓝蓝湖水~绿绿的大草坪~两边无尽的枫树林。可惜那天天阴沉沉的,不然“蓝天白云”的更好~~踏在软软的草皮上四处逛,觉得这个公园真大啊!走了一会决定乘公车下山了,哪知道在车上居然碰到了一对上海的夫妇,“异国遇同乡”,一喜也。经过交谈后才知道,这对上海夫妇是移民到加拿大的,女的一直在蒙特利尔读书,男的还在上海工作,不时飞到加拿大探望妻子,今天两人乘着周末结伴同游。听说我也是旅游的,那个女的就很热情地邀我和他们一起去看St. Josph大教堂。想想我也没什么地方好去,就搭着地铁和他们同去了。那个女的果然没介绍错,这个教堂的确与众不同,值得一游,因为是建在山上的,有高高的阶梯,看上去气势宏伟极了,像我们的中山陵。那个女的因为在蒙特利尔呆了一段时间,还充当了我和她先生的“导游”。她很形象地把魁北克人称做“老魁”,跟我聊魁北克省闹独立的事。从她的口中我得知,许多魁北克人其实是可以讲英语的,只是他们不愿意罢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文化和语言是独立于其他加拿大省的,强烈的民族情绪是他们一直渴望从魁北克独立出去。那个女的告诉我,在这里学两句三角猫的法语还是很有用的,用法语想当地人打招呼,蒙特利尔人会无比热情地回应你,即使你后来改用英语,他们也会很热情帮助你,因为这显示了你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亲近。在逛完教堂后,就和上海夫妇分开了,他们两个人都挺好的,那个女的还担心我地铁会乘错方向,特地给我指了路。

和他们分开之后,我就在蒙特利尔市中心里瞎逛,常常是远远看到一处有趣的建筑,就不顾一切地望那个方向走去。倒也因此因缘聚会,见识了不少教堂和广场,回来在地图上一查,有些景点还是赫赫有名的呢!这样“无心插柳”让我时时享受着“发现”的快乐,尤其是在蒙特利尔,这个遍地教堂和欧洲广场的地方。这时我才发现了蒙特利尔的魅力所在,在我看来蒙特利尔吸引我的不是那些繁华的商业街区,而是这座城市有意无意中流露的那种“历史沧桑感”,历史的厚重和现代商业的繁华是如此契合地结合在蒙特利尔身上。常常拐过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看到就是积着青苔的极具欧洲风情的广场、雕塑和教堂,或许这样的景点在短短一份attraction list上是列不完的,因为这样的景象、这样的风情在蒙特利尔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当你在网上查了一大堆景点的名称按图索骥的时候,或许你会微微有些失望,因为小小的一座教堂或者广场或许在你眼中远未构成一个“旅游景点”的级别,但是当你肆意在这座城市游荡,享受那种“无意中发现”的快乐时,你就会收获这座城市真正的美和内涵来! 只可惜,我了解了,却也到了离开的时候!蒙特利尔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比kingston繁华,少了多伦多的严肃,却多了份法国文化的浪漫和浓浓的小资情调!
posted @ 2004-10-18 11:23 jurislee 阅读(45) | 评论 (1) | 编辑 收藏

2004年9月20日

Blog开篇——在加拿大的第一周
8月26日从浦东机场出发去多伦多,在进关时看到一对母女抱头痛哭,也微微有些伤感。没有和父母说很多的话,就一个人毅然进了关,希望没有挂念、没有悲伤地独自一人面对新生活。第一次出国,又是去那么远的地方,“怕”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始终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你被逼要独自处理一些事时,你一定有办法搞定它。所以,不如时时给自己更多一些信心,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更好”!

是的,在短短一周在多伦多和kingston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niagara falls,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Canada National Tower,第一次一个人仅凭一张地图旅行多伦多。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有时“亲力亲为”是我的选择,有时则是逼于无奈。开始习惯“按图索骥”,开始利用地铁沿线自己安排一天的旅游行程,开始习惯找bus schedule,开始用最便宜的免费bus去down town的shopping hall,开始谨慎地对待每一个coin(虽然在加拿大硬币的面值最少只是1分,但我知道我要珍惜每一分钱),总之,开始生平第一次记帐,开始或者正试图习惯这里的人、事、物。

尼亚加拉瀑布在美加边境,分加拿大和美国两边,我去尼亚加拉瀑布的日子并不好,是一个阴阴的下雨天,看不见瀑布,有的只是满天的水汽,但仍可感受他无与伦比的magnificent,尼亚加拉瀑布是刘叔叔带我去的,他指着远处一座桥对我说:“那就是彩虹桥(rainbow bridge),通往美国”。我望着那座桥,心里涌上一种很特殊的感情,于是远远对着那座桥许下心愿:明年,明年一定要走过那座桥,收获我期望的幸福!我乘了船(maid of mist)去近距离看瀑布,瀑布水流很急,虽然每个人都穿着雨衣,但仍会淋湿少少。加拿大的horse shoe尼亚加拉瀑布比美国那段雄伟很多,近距离看时,耀眼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只觉眼前是亮晃晃的白色,好像到了天堂一般,实在看不清尼亚加拉的水流,因为水雾实在太大!接着去了“journal behind falls”,从瀑布的后面看niagara fall。现在看得就清楚很多,可惜是一个人下去的,没有人给我拍照,唯一拍的几张效果也不好。

第二天就开始了多伦多自助游,先在前一天晚上查了查观光地点的地址,幸亏在国内特地浏览了一个旅行社的网站,看看有哪些名胜古迹,然后按地铁沿线安排了一个合理的旅游路线。第二天,我拿着地图,买了一张day pass(有了它,地铁、汽车随便乘),就开始了一天的旅行,先去了old city hall,那里有很多很欧洲的建筑,第一次看到觉得真新鲜,所有多伦多漂亮的房子都不是那种钢筋水泥的skyscraper(cn tower 除外),而是用石头或红砖砌的,很有历史厚重感。接着又去了cn tower(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它号称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那里我找了找金茂大厦(没找到一刚),然后花了我20。36加元(含税)上去,靠!又是阴天,什么都看不见,真心疼我的钱啊!唯一还算不错的是一个叫玻璃地板的地方。玻璃地板,顾名思义,地板是玻璃,站上去,看着脚下的toronto,有一种“王者”的感觉!但是那个地方太难照相了,那几张很怪的、不知所云的照片就是在那里照的!

哎,故事说不完来了.........就在下一篇游记里继续说!

szshenhua 发表于 2005-5-20 20:52:16

拿大国庆游记 - 蒙特利尔 (转)
7月1日是加拿大国庆,也是一个3天的长周末。星期五晚上就
驱车240公里和宁璞夫妇到蒙特利尔,夜宿刘伟家。一路很顺,
九点在唐人街会齐了贺鹏、黄刚,撮了一顿中餐(倍儿俗)。
贺鹏是在去年张列来蒙特利尔的时候见过,一年没见风采依旧
,只是又胖了一圈。贺鹏现在McGill大学读书,年底毕业。

黄刚在爱立信做技术支持,整天飞来飞去,上次张列来也没见
到,这次算见着了。黄刚和我最后一次见他时相比没多大变
化。那是1995年,我做北电的工程去昆明,临走黄刚还给我拿
了些云南特产“菌子”和白壳”红塔山“烟(就是未包装的内
部产品,比较少见)。没想到事隔6年在加拿大重逢,由此可见
世界大而北邮的圈子小。

陈兵有事没来,刘伟算是新住户。蒙特利尔目前就他们四位。

吃罢晚饭饭去逛蒙特利尔的夜景,正赶上第22届蒙特利尔国际
爵士乐节,有多场室外演出,舞台就搭建在封闭后的两条大街
上,到处人潮涌动,套用一句英语成语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在国外,除了机场,我从来没在公共场所看到
过这么多人。这次盛会吸引两千名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爵士乐音
乐家及本地最好的音乐人,从爵士到蓝调、从古巴、巴西的桑
巴舞到牙买加的雷鬼摇摆乐、从电子合成乐到打击乐等,蒙特
利尔陷入一片音乐的海洋。我不懂爵士乐,说起它总是联想起
旧上海舞厅里缓慢低沉的萨克司。这次在现场看到、听见他们
激情四射的表演,还有如痴如醉的观众,我才有点儿明白为什
么爵士乐有那么多忠实的Fans。

蒙特利尔和渥太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城市风格。渥太华简单平
和、风景秀丽,蒙特利尔摩登现代、充满活力,更像国内的某
个大城市,比如上海。多伦多虽然也是个大城市,但蒙特利尔
的人们更浪漫,更有生活的激情。在这里随处可见衣着时髦的
摩登女郎,豪华的跑车,露天的咖啡馆,一年有名目繁多的节
日和演出。蒙特利尔还有据说在北美最大的地下铁系统,交通
十分方便。如果有一份工作和几个同学、朋友,在蒙特利尔生
活将是相当惬意的事。

szshenhua 发表于 2005-5-20 20:53:13

蒙特利尔一瞥(转)
或许是自己不懂法语比较气短,但觉蒙特利尔市我乘坐长途巴士到达时好象给人下马威似地摆在那里,这是一个看起来热闹的城市。满城的广告牌给人感觉很喧哗。我不知道那是在喧哗他们的产品还是他们的法语。在那里,我有一个移民了一年的也就是我一年没见过面的朋友。她好象真的抛开了以往生活的一切,在这个新的世界热热烈烈地展开了她新的生活。她的新产生的朋友圈子,哪里人都有,最多的还是中国人。而那一个中国朋友圈,一直以来维持着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旧人开车带新朋友环岛一日游。

蒙特利尔是一个河湖上的岛。

她去年刚来的时候,租的房间的前一任房客开车友情带她做了一次环岛游;因为他说之前有一个更早来的朋友带他做环岛游……不管是理由还是借口,我欣然接受了朋友在蒙特利尔长大的男友做我一天的司机。

旧的城区,新的都市,美丽的河洲,梦幻般的教堂,中国城,市中心最风水宝地的山头墓地,“象个大洗手间”的奥运会球馆……一切都挤在一天去领略。城市风景在车窗外飞快略过,我只捕捉到了一种感受:大。大的湖,大的草地,大的马路,大的房子,大的购物中心。整整一天的时间开车环游,对自己来说是大面积的观望,对蒙市来说也只是它的一小部分。

朋友的招呼细致入微,在第二天,我却想要自己走路了。用了很长的时间向朋友保证说我独自一人在这个城市行走没有问题也不会迷失她才半信半疑地把我从车里放了下来,在闹市区圣卡特琳路。我背上所有的行李,当晚要乘车返回多伦多。在蒙特利尔的市中心,就那样,一口气走了6个小时。

——闹市中有幽静学府;高速公路飞越城市中心;市中心草地上的树木粗大高挺;欧陆传统建筑大气而稳重;商业街宽大华丽;酒吧街室内室外满是无所事事的人;楼墙外遍布胡乱的涂鸦……蒙特利尔在我的眼里有种随心所欲的散漫,而这个城市却是被奉为加拿大最浪漫的城市。相邻的两条大街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气氛,一边热闹什么都有一边寂静不见行人。

一个不显眼的街角,关闭着的店门前的阶梯上,蹲坐着一位年轻人,大大的全套旅行背囊放在身旁,他卷缩在那里,前面放了一张纸板,上写:“旅行。破产。饿了。任何帮助。谢谢!”不知是哪国人,英语应该很有限,他的长相其实很帅气,可那张年轻脸上的表情,那种凄惨无助,让人看一眼永远难忘。

我走过去,掏出一个硬币,交给他,他显然不是专业的乞讨人员,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楞了好一会才涩涩地伸出一支手,我把硬币放在那支手上,问,“May I take a picture?”指指我的像机,那双凄惨的双眼掠过一丝惊讶,半天,他才小声回答,“Sssure.”神情似在说话,“我都这样了,你还有什么不可以的。”我退后,拍了一张,他保持他的坐姿和望着地面的眼神。

在蒙特利尔,每条商业街上,都有人在乞讨。大多数是非常能够自食其力的年轻人,他们也没有什么道具,帽子戴在头上,在人行道上慢慢游逛,见人走来,取下帽子在手上一摊就朝你伸过来,“谢谢你,一元硬币?”你不理他,继续往前走,他在身后一边戴上帽子,一边说,“谢谢,祝你愉快。”坦然自若。当地中文报纸说他们只是一群懒惰不想工作每月花光了福利费便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的人。

这一招放在中国一定是被人不齿的。我们的文化崇尚劳动崇尚面子。怎么可以那样直白地乞讨?在一个佛教思想深入的地方,慈悲被当做大美德的地方,乞讨的人,一定要想其它婉转的办法了,譬如断手断脚,譬如怀抱婴儿,实在是身体各部位都齐全的,至少也要找出个或者家乡水灾或者无法继续读书的可歌可泣的理由。“我饿了”的这样直接的表达在中国会比较少见。他们将自己贫苦表现出来的推理是:“我可怜,你应该发慈悲,所以希望你施舍。”

而欧洲则艺术得多,他们大概不能叫做纯粹的乞丐了。那些人,走上街头,或扮演中世纪的骑士雕像,或扮演一位历史名人雕像,或扮演石膏像,一动不动驻立街头,或者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引路人的欢笑。他们的观念是:“我给你艺术享受,你欣赏,所以你愿意付钱。”

而在加拿大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实在每个人都有完全的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乞讨。表达方式即不需要穷苦也不需要艺术。

蒙特利尔城市建筑中最鲜艳亮丽的便是教堂,这让它胜于其他很多加拿大无历史感的城市。市区的教堂华贵、大气、隆重,圣母大教堂内有种无声的梦幻感。城市教堂数目也极多,甚至一条街的两对面就矗立两座大教堂。想起来好象世界上往往教堂多的地方问题也多,比如澳门,或者我应该反过来说,先有问题再有教堂?——不知道社会的问题倒底是不是应该靠拯救个体的灵魂来解决?

坐在圣卡特琳路宽宽人行道的椅子上,太阳已经西去,街上还留下日间照射过的片片余热。身边各色人种,各色衣着的人匆匆走过。初入这个城市由于自己不懂法语而生出的紧张心情已荡然无存,只是还没来得及产生几许亲切感。写张明信片给自己,我说,“我应该还会再来这个城市,因为,两天的时间我还无法界定她。”

sanyi 发表于 2011-1-17 22:41:00

蒙特利尔一瞥(转)
或许是自己不懂法语比较气短,但觉蒙特利尔市我乘坐长途巴士到达时好象给人下马威似地摆在那里,这是一个看起来热闹的城市。满城的广告牌给人感觉很喧哗。我不知道那是在喧哗他们的产品还是他们 ...
szshenhua 发表于 2005-5-20 20:53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拿大最浪漫的城市?
我喜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特利尔游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