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飞翔
没登录之前,每天都关注论坛里的帖子,看的那叫一个心痒啊。恨不得马上拿到大信封、早点登陆、早日体验加国清新的生活。甚至暗暗打算登陆以后也发个帖子,把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感受与童鞋们分享一下。可是,当我登陆以后,却渐渐忘却了这个想法,当初的激情也日渐消散。近来无事,重登这个论坛,当初打动我的帖子依然在,暖流涌动,激情重来,并伴随着一丝冲动。但是,真的想开始写点什么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往事一幕幕、零零散散,不能成串的捡拾。索性吧,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写吧。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后来者以借鉴,我的故事能给童鞋们带来欢乐。
[*]灵光乍现96年大学毕业来到广东,98年开办了一个小公司。10多年来苦心经营,千难万险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绝对是真实写照。在国内经营公司,没有背景,全靠自己打拼的经历,想必论坛里很多童鞋深有感触。我们赶上了祖国发展的好时候,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诚信经营,慢慢发展,公司逐渐走上了轨道。而这期间,经历过火灾、水灾、官司、恐吓、欺诈、老赖等等等等。学会了如何与穿制服的人和客户打交道、搞关系,如何与员工们积极相处、提高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当时的座右铭是“三住”:挺住、装住和忍住。挺住: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挺的住!装住: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人前人后都要装的住,既要心里装的住,又要脸上装的住。伤心和焦虑换不来别人的同情,只会乱上填乱。员工看到你的萎靡会斗志涣散、客户看到你的消沉会心生担心……忍住: 再大的不公、再大的愤怒都要忍的住! 这样时间来到2011年,元旦刚过。这是在刚刚处理完公司两起几乎同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之后,有一天当我和同伴闲聊的时候,我们突然有个想法:移民吧?!!好,移吧!!当晚,我就在网上搜索移民顾问公司的信息并打了几个电话,感觉其中一家离我住的地方很近而且电话里感觉很nice,当场约定第二天见面约谈。可以说,在此之前对移民事项没有任何了解,是一窍不通。这个时候被称作是2011年新政,是老的移民政策关闭半年刚刚打开的时候。可能是顾问的拓展能力太强了吧,谈话效果惊人。我当场拍板,当场刷卡付款!前后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走出的移民顾问公司的大门!钱交了,没有回头路了,往前走吧!后来我们称这一天是“灵光乍现”!
楼主继续啊,杀你个花 多谢分享! 我们也是2011年元旦刚过递交的申请:)
撒花,继续~~ 『喜欢』『喜欢』
运营一个公司,尤其是实体,挺能锻炼人的。
经历时,恨不得事情早点解决;事情处理完,终于可以舒口气了;再回想时,发现自己越来越能“撑”。
赞同马云最近在香港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情商高的人,一定吃过苦。
挺楼主! 期待下文 本帖最后由 温莎枫情 于 2015-2-13 09:47 编辑
谢谢童鞋们都支持。百无聊赖,就当跟大家聊天了 好看好看! :great: :-) 最近上来的动辄就说自己潜伏枫情n多年了,称呼谁都象熟人一样,都是些什么神人啊。。。『呵呵』 本帖最后由 温莎枫情 于 2015-2-13 09:53 编辑
二、漫长等待
于是乎,开始了各种资料的准备。这里特别强调除了个人资产的证明外,还要提交涉及公司运营的很多证明文件,比如国税局开具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记录、地税局开具的城建及教育附加纳税记录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纳税记录;社保局开具的本人及公司为员工缴交的五险一金购买记录。这些文件很重要,能够真实体现公司正常存在及健康经营。我觉得这也是我两年后直接拿到大信封而没有任何补料的原因吧。
当银行、税务局、社保局、街道办、派出所、公证处等各种局各种所各种处跑完以后,资料终于齐了。春节之前递交给顾问公司,顾问公司把这些资料汇总好、编好故事最终在2011年2月18日快递去香港,我们开始了漫漫的等待!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妻开始关注“驿路枫情”,这上面很多前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每天上来看帖子、查进度成了必修课。尤其是妻,乐此不彼。因为与顾问公司最初的接触时,他们信心满满的向我们保证说这是新政,快的话半年、最迟一年就能拿到大信封。我们信以为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度没有丝毫的变化,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各种疑虑各种猜想各种焦急,都来了。妻甚至怀疑资料寄丢了、资料不完善、条件不符合等等。现在看来,告诫仍在路上的童鞋:大可不必焦虑,其实,这个过程是最美的!人生应该有目标,办理移民应该算是个短期目标,1年、2年、3年甚至再稍长一点,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一切的方向都是为了移民、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但是,一旦我们拿到了大信封甚至登陆,就会发现只是场景发生了变化,可是,生活照旧!这个过程与我们自驾旅行是一样的,我们着急忙慌的赶路,忽略了沿途的风光;我们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车上备了香肠和面包。为什么我们不能走走停停?累了下车,呼吸一下山野气息;饿了沿途找个哪怕是小店,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当我们千辛万苦赶到目的地的酒店,才发现:噢,原来是这样!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目标,每天单位—家庭,家庭—超市,生活是重复的,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是今天的翻版,长此以往,我们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所以,难得我们能有个生活目标,在没拿到大信封之前的这段时光,是美好的、令人难忘的!当你日后踏上异国土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之后,你会与我一样不能忘怀这段时光。
珍惜吧!
既然知道移民是迟早的事情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慢慢浮出了水面:语言!
国人的英语水平,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不必多说了,加上毕业多年几乎用不上,所以几乎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水平。好在咱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于是利用各种时间来自学,把车里的歌曲CD抽出来,换上了李阳的《疯狂英语》,枕头边、茶几上放一个袖珍英语词典,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在背《英语900句》。这是我离开校园多年后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学习啊。
待续…
温莎枫情 发表于 2015-2-13 09:38
二、漫长等待
于是乎,开始了各种资料的准备。这里特别强调除了个人资产的证明外,还要提交涉及公司 ...
支持楼主!关于你所说的等待时间的感想,我无比赞同!虽然现在心里也很着急,也希望早点办好早点过去,但是,其实内心还是清楚的,过去了之后的生活不会比现在更轻松,现在应该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 e2fye2 发表于 2015-2-13 09:43
支持楼主!关于你所说的等待时间的感想,我无比赞同!虽然现在心里也很着急,也希望早点办好早点过去,但 ...
感同身受!:-D
期待最美!
说不定明天你就会收到一封邮件,通知你去体检...... Ruibin 发表于 2015-2-13 08:54
最近上来的动辄就说自己潜伏枫情n多年了,称呼谁都象熟人一样,都是些什么神人啊。。。 ...
向你看齐啊,你是这里的名人『崇拜』 留爪~楼主继续盖呀 温莎枫情 发表于 2015-2-13 10:00
向你看齐啊,你是这里的名人
楼主是在温莎吗?大城市的房价吓死人,孩子上小学,想找一个安居的地方,能介绍下温莎吗?
谢谢! 多谢分享,等看。 本帖最后由 温莎枫情 于 2015-2-13 23:58 编辑
三、 父母在,不远行?
当母亲知道我要移民的时候,她满口支持。但是我能察觉到一丝不舍从她脸上飘过。是的,父母从来都没阻拦过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脚步。哪怕会依依不舍,也会支持我们出去发展。曾几何时,当我们自认为长大了、成熟了、不再依恋父母了,对父亲的劝告当成多此一举、对母亲的关爱叮咛当成啰嗦。 我们自认为生活在大城市、见过大世面、父母的那本人生经历已经过时了。自从离家求学、工作之后,我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节假日即便回家,也是自己的小家庭回去散心、旅游了,并没有真正的陪陪父母。父母期盼着我们回去的日期,一天一天的翻着日历。早早的列出了我们爱吃菜肴的清单,每天出去淘。当我们推开家门那一瞬间,一股我们熟悉的味道钻进鼻孔,一大桌我们喜欢吃的菜已经在那里了。母亲会在我们脱衣洗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夹一筷子菜塞到我们嘴里,在她布上皱纹的眼角里,满是关爱和满足,我们一句”嗯,好吃“,就可以让她孩子般的满心欢喜!他们的要求就这么简单!
假期我们回来放松了,父母却在奔忙,当我们再次匆匆离开家时,留给他们的是冷落的餐桌和门庭,让他们再次陷入思念。而在家的这些天,我们是否关注过父母的身体?是否注意到他们的变化?是否留意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是否保暖合脚?他们辛苦一辈子,省吃俭用,但从来对我们不手软,如果我们需要,哪怕失去生命也会为我们付出!这就是父母……
当我离开母亲定居在加拿大以后,我不能去想这些,不仅仅是自责,而是发自内心的愧疚。每每想到母亲打了补丁的袜子和洗得透亮的内衣时,我不能平静……他们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自己子女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也曾年轻漂亮、他们也曾意气风发。我们儿时对他们的依赖和点滴细碎的记忆,对他们来说,只剩回忆……
所以我问自己:薄养厚葬有用吗?
我在东北林海雪原长大,从小父亲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座山,顶天立地的男人。爽朗的笑声,50米开外都能听到。冬夜出车回来,拐进百米外的街角就能听到他吱嘎吱嘎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可以想象到他大步流星、甩着膀子往家赶的样子。我除了记得他为了教训我撒谎而用笤帚把儿敲的我满脑袋包以外,还记得我求学离家前,爸爸第一次为我倒上他珍爱的虎骨人参酒、跟我碰杯,对我说:”儿子,虽然爸爸一直希望你读军校以后当军人,但是,毕竟你考上了大学,好好干!以后别回来这个山沟了。“
这浓烈的参酒味,回味到现在。
多年以后,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知道该如何决断时,很想有个人能给我以指点,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父亲。只有他的指点是最无私的。到了这个年龄,我又再次相信了他的人生经历。
爸爸是老把式,开了一辈子车,他喜欢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车迷。他不但车开的好,而且自己会修车,大修小修都不在话下。最开始开苏联的嘎斯车,后来开大解放,最好的车也就是军绿色的吉普车了。我常常想:如果现在让老头开着我的车子,跟我们一起四处逛逛,会何其美哉?!
爸爸在我大学刚毕业那年,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记得那是我工作刚刚2个月,才拿到第一个月的前半个月的工资,240块,我给爸爸寄去100块买酒喝,可是,他还没等收到这100块就离开了我。我此生遗憾!
子欲养而亲不在,何其痛也!
还有五天就是春节了,昨天晚上又梦见了母亲,早早起来给她打了一个电话,竟然还是把她从睡梦中吵醒。现在,除了问寒问暖,还能怎样?
所以啊,现在有机会能陪父母的,多陪陪他们吧。
本帖最后由 温莎枫情 于 2015-2-14 00:30 编辑
aiandi 发表于 2015-2-13 23:00
楼主是在温莎吗?大城市的房价吓死人,孩子上小学,想找一个安居的地方,能介绍下温莎吗?
谢谢! ...
温莎小城,人口21万出头,华人约11000人。但却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竟然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
1,地理位置:
温莎是整个加拿大陆地的最南端,与底特律隔河相望,往来很方便。离伦敦2个小时,多伦多将近4个小时。
2, 气候:
温莎的气候是最平和的,夏天最高气温30度出头,日照非常好,蓝天白云。冬天平均气温仅次于温哥华,但是与温哥华相比,温哥华雨水多,温莎冬季依旧阳光明媚。
3,房价:
很便宜,有人比较过,是温哥华平均房价的1/10~1/6。
4,就业:
如果不存在就业压力,纯粹过来安居,个人认为是个不错的选择。2008年以来,三大汽车厂陆续关停设在温莎的工厂,一度失业率高企。但是换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
5,物价:
不高,物资很丰富,温莎是全世界有名的西红柿之乡,农副产品及其丰富。
6, 孩子上学:
个人觉得孩子上学没有必要择校,好学区华人孩子多,双刃剑。尤其是小学,在加拿大小学几乎没作业,放学课本都不用带回家。就是一个玩,所以,在哪都一样。
7, 不足之处:
没那么繁华,不如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跟国内更没法比。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所以,如果甘为平淡,选择隐居生活,可以考虑温莎。否则,还是去大城市。
希望这个回复可以帮到你。 我对于楼主第6条,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都一样的,这个观点不赞成。
来加拿大前和刚来时,我也是觉得加拿大的小学就是玩,不用看学区,所以我家小楚妹在加拿大就读的第一所小学,我是到教育局报名时才知道是哪所的,之前压根没查。
安省的那所小学有百余年历史,之前应该是不错的吧,只是近年来各国的移民和难民不断涌入,学校排名降到了相当后面。
虽然学校的各项制度相当照顾新移民,老师也尽责,校车司机也 nice.但小楚妹在那所学校学得不分场所满地滚,从脏兮兮的地上抓雪吃等等不良习惯。
小孩在还没有能力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年纪,周围的环境相当重要。他们热衷于与周遭孩子的一致性,当你纠正他(她)时,他(她)会列举出谁谁谁,一大堆名单出来,说他们都是这样做的,为什么我不可以,然后仍然恶习不改。
值得提一句的是,那所学校鲜少有中国孩子。
从东北林海雪原的山沟搬到北美林海雪原的温莎 都差不多:-D